时间:2024-05-18
黎光联
(来宾市象州县林场,广西 象州 545800)
桉树又名“尤加利树”,属于常绿型高大乔木,具有较强的适应性与萌芽力,且易于栽培管理,深受造林人员的青睐。桉树的生长周期较短,对于光照及温度均有较高的要求,多适于种植在气候温暖的亚热带地区。鉴于桉树对自然气候以及生长环境等条件的特殊需求,种植人员在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方面更要引起高度重视,不断改进造林工作,加强抚育管理,完善病虫害防治手段,提高桉树造林的存活率,增强综合效益。
由于桉树的生长速度快、周期短、环境适应性强,现已在我国南方地区得到广泛种植,桉树造林更成为广西地区的支柱性产业。现阶段正是实施桉树造林的“黄金”时期,为更好的促进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部分地区在桉树造林过程中,过于追求经济效益的提升而降低了对桉树种植质量的重视,导致桉树在后期成长中极易遭受病虫害威胁,尽管在发现该类问题后,种植人员都会采取一系列的防治措施,但最终效果却差强人意。另外,桉树的品种繁多,不同品种对于土壤环境的要求也各不相同,倘若种植方法不科学,也无法保证桉树的健康生长,新品种的病虫害抵御能力较低等诸如此类的问题进一步增加了桉树造林的困难系数。目前,针对桉树种植的病虫害防治手段仍以被动式的化学防治为主,不仅起不到理想的防治效果,给当地生态环境也造成了严重破坏。
为确保桉树的健康生长,种植人员在栽培桉树前往往需要对桉树的品种进行优选、精选,选择病虫抵御能力较强且长势较佳的品种进行种植,同时,还要结合种植地的气候环境、土壤、水分条件等众多因素采买能够充分适应当地生长环境的品种。目前,我国广西地区种植最为广泛的桉树品种为广林9号以及尾巨桉28号等。苗木的选择通常有两种,其一是组培苗,其二是扦插苗,其中,扦插苗能够保留上一代苗木在生长过程中的优势,但适宜种植的地区也相对有限,且桉树在后期生长过程中的抗病虫能力也有所欠佳,因而种植人员通常更倾向于选择前者进行栽种。
桉树适宜生长在土质疏松、土壤肥沃、排水通畅的丘陵、山坡地区,肥沃的土壤能够为桉树的生长提供充足的养分支持[1]。另外,在种植前,还应对土壤进行松土,清除土地上的杂草以降低植被对土壤肥力的消耗。选择具有一定坡度的区域是为了保持水土,避免水土流失过大影响桉树的健康生长,通常应在每年的11月下旬完成土地备耕。
首先,要合理控制桉树的栽培行距,确保坑体间隔满足桉树生长所需条件,通常种植人员会按照2 m×3 m的坑体密度进行挖坑,为桉树生长提供良好的通风环境。桉树喜好肥沃的土壤环境,因而需要科学的进行土壤施肥,施肥过程中必须结合桉树当前的生长状态及需求严格遵循适量的原则,确保种植土壤的养料均衡,从而缩短桉树的生长周期,提高造林效益。
桉树通常在春天栽种,此时天气气温偏低,降雨量充足,利于树苗的存活,由于桉树的生长速度较快,更应当选取无病虫害的苗种进行栽种,为了更好的控制土壤湿度,还需定期随树苗进行浇水。在生长环节,种植人员应当对种植区的树苗实施严密的观察,若发现有树苗死亡应及时采取补种,提高桉树整体存活率。
为充分保障苗木种植后的成活率,种植人员必须加强后期抚育管理。除了要适时、适量的对苗木进行施肥之外,还应当根据桉树的不同生长周期科学的开展一系列管理工作,如针对面积较小的种植区定期采用人工的手段清理树林中的杂草,而针对面积较大的种植区采用机械手段进行除草等,及时对土壤进行翻耕,板结的土地也应当进行耕种。在后期管理中,必须落实好林地的日常管理工作,加强病虫害防治,最大限度的保证桉树生长质量。
4.1.1 叶斑病防治
在幼苗时期,叶斑病是较为常见的一种病害,幼苗受害后直接枯死,导致桉树造林成活率降低,成林树木受害后会引起落叶落果,影响树木的健康生长及果实质量[2]。叶斑病通常产生于桉树的叶片及树梢,以幼苗林为主要危害对象。为更好的对该病进行防治,种植人员在选择栽种区域的时候,应尽量选择往年没有种植过农作物的土地,或者在栽种幼苗前对土壤进行消毒。在育苗环节,应合理的施用氮、磷、钾等肥料,为苗木的快速生长提供充足的养分支持,增强抗病害能力。同时,还应当积极改善林地的卫生状况,在每年的早春或者冬末清除林地中掉落的病叶病枝,及时摘除及剪除活力木的病叶病枝并集中进行烧毁,避免病害范围进一步扩大。加强落实系统化病虫害防治管理机制,实施科学的药物喷洒手段,针对叶斑病可在病发期10 d内采用波尔多液(10%浓度)或退菌液(50%浓度)进行喷洒,以起到更为理想的防治效果。
4.1.2 焦枯病防治
焦枯病也是桉树生长时期较容易产生的一种病害现象。焦枯病通常具有急性及慢性两种表现形式,树苗一旦受到前者入侵就会表现为苗木发育欠佳,植株矮小,根茎部位呈紫红色直至枯死,部分树干还会产生黑褐色的斑点,严重时直接致使树苗死亡,与后者相比,病发周期相对较长,通常约为1~2个季度;后者大多表现为苗木树叶失去水分,渐渐枯死掉落,病发周期相对较短,通常在3周左右。针对该种病害的主要防治手段除了利用常规的化学药物进行喷洒外,还应当在前期优选种植品种,若后期发现林木受害,也可以及时更换抗病品种如28、26号等,总之,种植人员务必要结合实际情况选择更加有效的防治方法。
4.2.1 尺蛾防治
尺蛾、袋蛾以及瘦姬小蜂等是桉树最容易感染的虫害类型,其危害对象主要集中于幼林。该类虫害的繁殖速度及扩散速度相对较快,是威胁桉树健康生长的重要“元凶”。针对尺蛾等虫害的防治主要是采取以下几种手段。其一是隔离,一旦种植人员在桉树造林过程中发现有幼苗被该类虫害入侵,必须立即采取隔离措施,在受害植株周围建立隔离带,防止虫害扩散[3]。为此,还应当开放林地的排水沟,防止病毒通过水分进行传播。其二是清除,针对受害较轻的树苗可采用喷洒化学药物的方式进行防治,如杀虫剂、杀菌剂的配合使用等,确保虫害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得到有效控制。针对疑似感染的树苗,可采用复配杀虫剂对受害部位进行“包扎”。针对感染严重的树苗,必要时必须进行砍伐并集中烧毁。
4.2.2 桉蝙蛾防治
桉蝙蛾生活环境隐蔽,具有危害周期长、受灾面积广、损失大等特点[4]。结合桉蝙蛾的生物学特征及种群分布规律,对其进行防治的主要手段为选择抗性树种、强化检疫措施等,以此来提高林木的虫害抵御能力,降低灾后损失。另外,还可以保护和利用好天敌资源,有研究表明,桉蝙蛾的天敌种类高达20多种,适当的在林地引入天敌资源不仅能够有效防止桉蝙蛾虫害,还能够降低化学防治造成的环境污染,如加强保护林区内的蛙类、鸟类等,降低人工捕杀的工作量,同时还能够为林地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桉树的种类多样,及时更换受害树种也不失为降低病虫害影响的一种方法,但要注意的是实施该种方法必须充分考虑到当地的政策环境等因素。
桉树适应性强,用途广泛,不仅可以用于制造家具,还可用于炼油、造纸以及药材加工等,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桉树造林是提升我国南方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战略。在造林过程中,要完善桉树种植技术,做好林地的管理工作,尤其要加强病虫害防治,积极探寻有效的病虫害防治措施,提高桉树造林质量及综合效益,推动当地生态环境建设及林业生产经济的协调发展。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