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石漠化治理的对策与造林技术措施

时间:2024-05-18

黄小英

(崇左市扶绥县岜盆乡林业工作站,广西 扶绥 532102)

1 引言

西部大开发战略全面实施之后,石山岩溶区域石漠化问题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加上我国山区覆盖面积较广,山区岩石成分基本构成较为复杂。对其不合理开发利用将会增大石漠化发生几率,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较大限制作用。因此要采取针对性治理措施,全面调控区域生态发展条件。

2 石漠化概念概述

石漠化即是石质荒漠化土地,是亚热带湿润区域喀斯特发育的自然环境,在人类社会活动影响下,使得植被以及土壤受到不同程度侵蚀与破坏,导致基岩存在不同程度裸露问题,地表中开始出现荒漠退化。石漠化不是自然现象,是在经济、社会、环境等综合要素下形成的,是不同要素之间相互影响、作用的结果。目前区域石漠化发生主要原因较多,其中恶劣的自然环境是重要影响因素[1]。

3 石漠化形成主要原因

3.1 自然原因

石漠化问题发生的基础要素就是自然条件,在正常情况下,岩溶区域硅酸盐岩含量较为充足,但是难以成土,容易淋溶,是荒漠化发生的主要物质基础。加上当前诸多岩溶区域地势较高,如果当地自然降水量较多,将会导致土壤与植被受到不同程度侵蚀与溶蚀,最终导致石漠化问题发生[2]。

3.2 人为原因

人为原因也是导致石漠化发生的主要原因,岩溶区域大多经济发展程度落后,偏远地区能源供应类型较少,大多数当地群众都是通过樵采措施进行控制。对于植被不足、煤炭资源含量较少等区域,植被会受到毁灭性破坏,主要是由于不科学樵采所导致,岩溶区域一直采取的耕作方式原始化程度较高。自然降水量较为充足,对种植土壤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冲蚀作用,将会发生石漠化问题。有较多农民应用毁林毁草方式对农业耕种区域进行开垦,使得耕地面积能持续扩大。如果开垦不合理,将会导致土壤以及植被流失较为严重。树木植被不合理开采将会导致森林资源受到严重破坏,加剧石漠化危害[3]。

4 石漠化治理对策

4.1 政府部门提高重视度,多方渠道筹集资金

当前政府部门以及各级党委要逐步提升石漠化治理重视度,认识到石漠化治理工作的重要作用。将石漠化治理作为各项工作的重点工作进行控制,在石漠化治理过程中,要全面发动当地群众力量,统筹协调各方操作,将思想意识与行动进行统一,共同致力于荒漠化治理工作中。在石漠化治理过程中,加强自然生态建设,保障充足资金。石漠化发生区域大多都是经济落后区域,当前要从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获取各方力量支持。当地群众要全面投入到石漠化治理工作中,采取综合治理措施,提升石山岩溶区域生态建设价值[4]。

4.2 全面提升石漠化治理生态服务功能

岩溶区域土体浅薄,岩石风化侵蚀问题较为严重,水土流失问题难以控制。如果管理部门单方面采取限制性开发模式,会使得石漠化治理成果受到破坏。所以当前要想全面提升石漠化治理效率,需要重点突出其生态发展功能。现阶段要全面优化物种单一化修复方法,提升其生态价值。从生态实践活动中能看出,应用封禁治理措施建立的疏林地相比水保林能对水土有效涵养。在不同植被建设中,要对石漠化基本现状进行分析,引入对应的植被品种。可以选取木质藤本种类,其根部较为发达。能对地下水源有效吸取,光照吸收能力较强,对水土流失问题进行控制。在石漠化治理过程中,可以广泛种植金银花。还要对苔藓类植物进行开发,此类植物可以在岩溶区域生存,能密集生长。苔藓生长过程中会分泌酸性物质,能使得岩面全面溶解,有助于植物生长。相关部门要对石漠化处理工作进行全面规划,提升生态建设效果,强化木质藤本、落叶乔木、常绿灌木植物组合,发挥出综合性植物群落水土涵养功能[5]。

4.3 强化综合治理,提高治理成果

石漠化区域植被受破坏严重,土壤肥力开始逐步降低,造林难度较大。此时相关林业部门要进行封山育林,对石漠化发生情况进行分析,对石漠化程度不严重的区域可以选取人工造林措施。针对石漠化荒山,可以应用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进行综合性治理。如果石漠化发生区域土层浅薄,可以加设挡土墙,使得苗木基本生存条件能有效修复。可以选取耐旱性较强的植物,种植养分要求不高,便于植物成活。针对25°以上的坡地,要禁止开采,进行封禁。要结合实际情况完善水利设施建设,对蓄水池以及排水沟进行修筑,全面调节水土流失问题[6]。

4.4 建立资源投入以及生态效益评价机制

当前国家开始逐步扩大资金投入,在多个县区都实施了石漠化治理工作。实际投入的资金充足,但是治理成效有待提升。为了全面优化当前石漠化治理工作,要在治理环节保障资源使用效率全面发挥,全面控制治理过程中存在负面要素的影响。在荒漠化治理过程中不能单方面重视植树造林,一味地扩大植物植被覆盖面积。还要合理应用生态化改造技术,提升水体保育功能。从目前评估体系发展来说,主要是以生态效益评价为主,能有效恢复治理指标,建立完善的评价标准,规范荒漠化治理流程。管理部门要对当地生态环境进行动态化监控,促使石漠化区域生态功能有效提升[7]。

5 石漠化治理阶段造林技术措施应用

5.1 优化树种选取

在石漠化治理过程中采取有效的造林措施是见效较快的途径,树种的合理选取对石漠化造林成效影响较大。当前在造林树种选取过程中,可以优选根部长势较好的树种,这样能确保根部扎根在岩石缝隙中。选取生长周期较短,耐旱性较强的树种,郁闭成林时间较短,地表覆盖率提升。在造林绿化阶段,可以优先选取金银花、香椿、肥牛棚、茶条木等。如果坡度较小,立地环境较好,可以优先选取竹子、藤类植物,还可以结合实际现状选取种植经济性较好的果树等,扩大生态经济林发展建设,在全面调节石漠化问题基础上,扩大石漠化治理经济效益。

5.2 强化壮苗培育

苗木质量对造林成活率影响较大,所以当前要对苗木质量进行控制,对提升造林成效具有较大影响。当前可以优选良种进行育苗,确保种子颗粒饱满,无病虫害发生。然后对种子进行消除之后才能进行播种。相关管理人员要对苗木生长进行管理,采取精细化管理措施。还要及时进行补植,对苗木生长密度进行控制,强化肥水管理,保障苗木能健康生长。在大范围造林活动开展之前,要对部分苗木进行炼苗处理,使得苗木能在不同环境中生长,苗木能尽快成活,可以应用营养带苗,在适宜的自然条件下集中造林,提升造林成活率。

5.3 合理整地造林

目前造林过程中要坚持因地制宜基本原则,可以选取非常规法进行整地造林。在整地造林过程中不能进行炼山,要对山地原有植被进行保留。要对造林密度进行控制,如果种植密度较高将导致原有植被遭到破坏,限制了林木后期生长,如果种植密度过于稀疏,也不能提升造林成效。正常情况下造林密度要控制在900~1050株/hm2。造林基本密度可以进行适度调控,通过袋苗能提升种植成活率。可以在每年2~3月份进行造林,造林选在阴雨天,等到种植坑被雨水浸润之后可以进行造林。苗木定植之后,在定植面上要覆盖不同石块与枯草等,或是采取薄膜进行覆盖,避免种植土壤大量水分蒸发,结合种植条件可以应用保水剂,提升造林成活率。

6 结语

在石漠化治理过程中相关部门要动员当地群众积极参与其中,建立可持续发展理念。相关部门要对当地经济发展现状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进行协调。应用多项技术,全面优化当地经济发展结构,推动第三产业发展,提升当地产品经营发展技术。全面开展整地造林活动,保护当地自然生态环境,维护生物多样性。要对石漠化区域地质情况、气候情况、降水量等进行分析,合理选取树种,提升苗木种植成活率,以推动岩溶区域和谐发展。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