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贵州喀斯特洞穴旅游资源信息化服务平台框架构建设计

时间:2024-05-18

周文龙,赵卫权,吴克华,张洪亮,李 坡,贺 卫

(1.贵州省山地资源研究所,贵州 贵阳 550001; 2.贵州省喀斯特洞穴(旅游)资源开发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贵州 贵阳 550001;3.贵州科学院,贵州 贵阳 550001)



贵州喀斯特洞穴旅游资源信息化服务平台框架构建设计

周文龙1,2,赵卫权1,2,吴克华1,2,张洪亮2,3,李 坡1,2,贺 卫1,2

(1.贵州省山地资源研究所,贵州 贵阳 550001; 2.贵州省喀斯特洞穴(旅游)资源开发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贵州 贵阳 550001;3.贵州科学院,贵州 贵阳 550001)

指出了以贵州高原为中心的中国南方喀斯特地区,喀斯特洞穴的演化发育过程具有较好的典型性与代表性。但到目前为止,贵州喀斯特洞穴的总体数量仍不清楚、旅游开发价值仍不明确,极大地影响了贵州洞穴旅游发展程度和知名度,其根本原因在于未搭建统一的调查、探测以及数据共享与管理平台。因此,构建贵州省喀斯特洞穴旅游资源信息化服务平台,将现代信息技术与洞穴旅游发展相结合的有力途径,将给传统的洞穴游览增添新的动力,为洞穴旅游资源科学规划与保护开发提供科技支撑,从而实现贵州洞穴旅游资源的有序和深度开发,是贵州实现从“旅游资源大省”向“旅游业大省”转变的一个重要突破口。从喀斯特旅游洞穴空间数据库规范构建、不同软件平台数据转换、数据挖掘以及智慧旅游等方面对信息化服务平台框架进行了设计,力争实现喀斯特洞穴旅游发展方式和产业转型升级。

喀斯特洞穴;洞穴旅游;信息化服务平台;框架设计

1 引言

洞穴是大自然赐给人类的宝贵财富[1],是地球自然景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亦是一种具有多方面价值的、不可再生的国土资源。洞穴形成之后便是一个环境相对稳定的地下空间,它与地面存在着特殊的物质与能量交换关系,由于洞穴特殊的环境条件,洞内保存有大量的洞外环境中难以保存的多种信息,是研究岩溶发育史、环境变迁、气候变化、人类文化和生物进化的重要场所。有些洞穴内发育有各种次生化学沉积物,具有旅游开发价值。此外,洞穴还有储藏、军事、医疗等用途。与许多学科的发展不同,洞穴研究的深入主要是由地下洞穴探险活动推动的。洞穴探险实践与洞穴科学研究相结合,一般的洞穴爱好者与洞穴科学家相结合的关系,有力地推动着洞穴学的发展。作为一门综合性的自然科学,洞穴学在60多年来迅猛发展,现已发展到包括洞穴水文地质[2~4]、洞穴形成与演化[5~7]、洞穴次生化学沉积物[8]、洞穴气候、洞穴环境[9]、洞穴考古、洞穴生物[10]、洞穴开发与资源保护[11]以及洞穴探测与制图[12~16]等相当丰富的研究内容和学科分支[17]。洞穴的研究不仅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而且在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喀斯特洞穴以其玲珑剔透、千姿百态的钟乳石类沉积景观和幽静深远的洞穴环境,在全世界范围内已成为一种极其重要的旅游资源等。

中国不论在洞穴分布的面积上、发育的数量上、洞穴系统的规模及形成历史的时间长度上,还是在洞穴次生化学沉积物的形态种类和洞穴景观的旅游价值上,均处于世界洞穴大国的地位,但也是探测程度较低的国家之一[18]。特别是以贵州高原为中心的中国南方喀斯特地区,广布的碳酸盐岩和湿热的季风气候,为洞穴发育提供了优越的物质基础和水动力条件,其喀斯特洞穴的演化发育过程具有较好的典型性与代表性,但洞穴旅游发展程度相对较低,知名度不高,贵州“洞穴王国”这一优势在旅游业中并未充分体现出来。同时洞穴的神秘性为冒险者提供了在黑暗未知的地下世界爬行的体验,正受到越来越多的追捧。洞穴探险若要在我国民间普及,贵州具备良好的技术基础条件,洞穴探险与洞穴潜水两项旅游运动的开发,将成为贵州旅游的新特色,势必成为贵州旅游经济中的新增长点。

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网络作为新的旅游信息平台,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利用信息化对传统旅游业加以改造提升已经刻不容缓。洞穴旅游作为一种面向世界的朝阳经济产业,迫切需要一种公共的技术及信息服务平台,来整合优化配置地表、地下的旅游景观,为景区和游客之间架起一座资源共享的桥梁。同时,运用信息技术协调洞穴旅游开发与保护之间的关系,简化洞穴管理和保护工作,为洞穴科学研究提供必要的辅助已成为大势所趋。结合以上需求以及现有工作基础,研究拟通过制定相关标准规来规范喀斯特洞穴调查与编录,构建喀斯特洞穴信息数据库,结合贵州省大数据产业与智慧旅游发展的契机,建设贵州喀斯特洞穴旅游资源信息化服务平台,实现资源信息共享并提供应用服务,是贯彻落实“国发2号文件”和贵州省“5个100工程”的重要途径,是实现贵州喀斯特旅游资源国际影响力快速提升的重要步骤,将有利于促进洞穴资源科学和合理的开发利用,整合聚集国内外喀斯特洞穴研究人才,进一步提高我国洞穴科学研究在国际上的地位。

2 贵州喀斯特洞穴探测历史及现状

贵州喀斯特洞穴的探测历史,最早可追溯到360多年前中国明末著名的旅行家、地理学家、喀斯特地貌和洞穴学家徐霞客。1638年3月起,徐霞客从广西南丹进入贵州,历时一个多月,考察了贵州的喀斯特地貌及风土人情,其中,洞穴的考察尤其详细[19]。而解放前从清朝到20世纪40年代,除了贵州各县志对洞穴有资料性的记载外,对已洞穴为专题的研究报道几乎未见。新中国成立后,贵州的洞穴探险与生产建设和科学研究紧密结合在一起,主要集中在水利水电建设、交通建设、水文水资源开发利用、农业地理调查以及考古研究中洞穴的考察研究。

自1985年起,贵州省山地资源研究所、贵州师范大学以及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先后与国际洞穴组织在贵州联合开展了大规模的洞穴科考,拉开了国际合作的序幕,并取得了丰富的成果[20~23],相继在贵州发现了一些深长大洞穴系统,为所在区域的地质科学研究、旅游资源开发提供了十分宝贵的资料。同时有力的推动了贵州洞穴资源的调查与测绘工作,提高了贵州洞穴的调查研究程度[24]。

其中,绥阳双河洞就是贵州省山地资源研究所先后和日本洞窟学会、法国洞穴联盟青年洞穴潜水协会历经26年的成果,并于2004年成功申报国家地质公园,截至2014年12月,双河洞系统以161.788 km继续领跑中国第一长洞;1987年探测的织金洞(打鸡洞)被《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评为中国最美洞穴,2015年成功申报世界地质公园,如今洞内无线网络覆盖,为洞穴智慧旅游做好了铺垫;1985年探测的龙宫,已然和黄果树瀑布组成了贵州喀斯特旅游的一张名片;1989年在紫云格必河发现的苗厅誉为“中国第一大洞厅”,2014年中、英科学家带上精密的3D激光扫描仪再次前往测量,苗厅最终被确认为“世界上容积最大的洞室”,考察报告刊登在《美国国家地理》杂志上。

现代洞穴探险国际合作不仅逐渐揭开了贵州地下神秘世界的面纱,并且使世界上的洞穴研究者和探洞爱好者认识了贵州,提高了贵州洞穴的知名度,其中不少洞穴被开发为旅游景点,成为贵州经济社会发展新的增长点。但贵州省至今还未形成一整套喀斯特洞穴资源数据的共享平台,缺乏对外宣传的窗口,成为阻滞贵州省洞穴资源合理开发与保护利用的瓶颈。

3 贵州喀斯特洞穴旅游资源信息化产业发展的契机

当前贵州旅游业发展正处于优越的政策环境之下: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2]2号)明确了把贵州省建设成为全国“旅游发展创新区”作为贵州发展的重大战略之一;2013年省委省政府决定实施“5个100工程”作为实现贵州又好又快发展的主要抓手,其中重点“打造100个旅游景区”成为贵州省实施“5个100工程”的主要内容之一;《中共贵州省委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科技创新促进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的决定》(黔党发[2011]27号)指出要大力发展我省特色优势产业,围绕我省烟、酒、茶、药、旅游等特色优势产业,整合科技资源,以突破关键技术、共性技术、关联技术为重点,推动特色优势产业创新成果应用和产业技术升级。这一系列利好政策既明确了贵州省旅游的主体地位,又在科技创新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现代社会网络化、科技化的发展程度越来越高,信息技术已经被运用到旅游产业的很多环节,如雨后春笋般建立起来的各大旅游咨询网站、智能手机移动终端的旅游应用、二维码电子门票、酒店预订、机票预订、线路规划、电子导游等都是典型的代表,可见信息科技成为了旅游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国家旅游局在《中国旅游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中就提出 “以旅游信息化建设为引领,加强现代科技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在旅游业中的广泛应用,推进旅游产品和服务的升级,满足多样化的现代需求”。旅游产业发展已经成为贵州省级发展战略,贵州省正在全力落实全省旅游规划工作,3万亿元投资助力“国家公园省”建设,全省旅游行业智慧旅游建设蓬勃开展。喀斯特洞穴作为贵州最重要的特色旅游资源之一,是未来信息化旅游发展的重要载体。

4 贵州喀斯特洞穴旅游资源信息化产业发展的契机

结合贵州近30年来中外联合科考积累下来的宝贵经验,集成喀斯特洞穴探测、数据存储及挖据关键技术,规范洞穴调查与编录工作,构建喀斯特洞穴信息数据库,并充分运用现代空间技术、互联网技术和物联网技术,搭建贵州喀斯特洞穴旅游资源信息化服务平台,根据公众需要提供相应的技术服务,从而实现将现代信息技术与旅游业相结合,给传统的洞穴游览增添新的动力。

4.1喀斯特洞穴数据采集及图形表达技术规范

洞穴勘测所得的数据和图形是调查和探险活动被公认的基础和依据。国外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十分重视对洞穴资源的调查和编录工作,但贵州洞穴资源的综合调查研究、归类汇总、建库[25]等工作滞后,洞穴资料分散而凌乱,整个洞穴资源 “家底”仍然不清楚,探洞技术和方法有待提高和规范,洞穴数据采集与图形表达规范标准不统一,一系列技术规程和标准有待研发和制订。因此,首先要总结或改进世界喀斯特洞穴资源探测先进技术,研制喀斯特洞穴数据采集及图形表达技术规范,促进洞穴勘测规范化操作以及数据共享,规范贵州乃至全国其它喀斯特地区洞穴调查与编录工作。

4.2不同来源、不同软件平台下洞穴图绘制数据之间的转换研究

长期以来,喀斯特洞穴资源调查内容分散而凌乱,并多重复性工作,成果不利于合理共享。因此首先要广泛收集各种资料,包括论文、专著、报告、网络、媒体等,然后统一分类整理,并研究它们如何转换到Skyline平台将是构建数据库工作的基础。

4.3洞穴资源空间信息数据库规范构建

以喀斯特洞穴空间分布为基础,以岩溶洞穴学先进理论为指导,以地质观察研究为基础,采用GIS技术支持,利用广泛搜集的资料,合理选取洞穴资源特征属性信息,依托Skyline平台,规范构建喀斯特洞穴信息数据库。记录内容包括洞穴位置、地貌部位、地质背景、规模特征、景观特征、科学研究、文献资料和照片等。

4.4喀斯特洞穴数据库管理应用与数据挖掘

运用构建的洞穴空间信息数据库进行有效、快捷的信息查询,同时叠加地形图、水文地质图、遥感影像图和交通图等进行空间分析,可宏观分析洞穴空间分布规律、水资源开发利用价值、旅游开发与保护途径、资源优化配置方案等。

4.5贵州喀斯特洞穴旅游资源信息化服务平台建设

充分利用现代空间技术、互联网和物联网技术,结合贵州省“洞穴王国”的省情及资源开发利用的实际需求,建立一套面向公众的贵州喀斯特洞穴资源信息化服务平台,向客户端提供技术服务,满足大众科普、洞穴科学研究、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与优化配置等各类工作需要(图1)。

图1Google Earth与3S技术综合应用框架流程

5 结语

喀斯特洞穴是贵州特色旅游最重要的名片之一,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的知名度,成为世界喀斯特旅游的重要目的地。传统的洞穴旅游显然跟不上时代发展的节奏,利用信息化对传统洞穴旅游业加以改造提升已经刻不容缓。依托贵州省大力发展特色旅游业以及大数据建设的良好契机,构建贵州省喀斯特洞穴旅游资源信息化服务平台,将现代信息技术与洞穴旅游发展相结合,实现资源信息共享并提供应用服务,将会给传统的洞穴游览增添新的动力,为洞穴旅游资源科学规划与保护开发提供科技支撑,从而实现贵州洞穴旅游资源的有序和深度开发,是贵州实现从“旅游资源大省”向“旅游业大省”转变的一个重要突破口。

[1]朱学稳,汪训一,朱德浩,等.桂林岩溶地貌与洞穴研究[M].北京:地质出版社,1988.

[2]Ford D,Williams P.Karst Hydrogeology and Geomorphology[M].Hobo ben:John Wiley & Sons,Ltd,2007.

[3]程星,杨子江.影响喀斯特地下水调蓄功能的因素的探讨[J].中国岩溶,2000,19(1):52~57.

[4]王在高,梁虹.基于GIS分析喀斯特流域下垫面因素对枯季径流的影响:以贵州省河流为例[J].中国岩溶,2002,21(1):55~60.

[5]张耀光.中国喀斯特洞穴发育的区域分异[J].地理研究,1988,5(4):36~46.

[6]朱学稳.地下河洞穴发育的系统演化[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1994,6(2):7~16.

[7]何宇彬,邹成杰.关于喀斯特洞穴发育深度问题[J].中国岩溶,1997,16(2):167~175.

[8]谭明,秦小光,刘东生.石笋记录的年际、十年、百年尺度气候变化[J].中国科学(D辑),1998,28(3):272~277.

[9]朱文孝,李坡,潘高潮.织金洞的气候环境及空气中的二氧化碳[J].中国岩溶,1993,12(4):409~417.

[10]Jiang Z K,Guo L,Chuan C,et al.A novel pyranonaphthoquinone antibiotic,produced by the Streptomyces sp.CC8-201 from the soil of a karst cave[J].The Journal of Antibiotics,2015:1~4.

[11]杨晓霞,向旭,袁道先,等.喀斯特洞穴旅游研究综述[J].中国岩溶,2007,26(4):369~377.

[12]刘福星.溶洞制图的图型设计和成图方法探讨[J].中国岩溶,1994,13(1):51~58.

[13]陈伟海,朱德浩,戴爱德.中国岩溶洞穴数据库建设研究[J].国土资源信息化,2005(1):14~17.

[14]王月粉,戴爱德.基于ArcIMS的特殊地质景观数据库的网络共享[J].国土资源信息化,2006(4):5~9.

[15]史文强,罗书文,邓亚东.岩溶洞穴调查的技术规范体系初探[J].中国岩溶,2012,31(3):327~332.

[16]李文兴.岩溶管道(洞穴)形态空间的数学描述及分形计算研究[J].中国岩溶,1997.

[17]陈伟海.洞穴研究进展综述[J].地质论评,2006,52(6):783~792.

[18]朱学稳.洞穴学研究的进展[J].科技导报,1997:26~29.

[19]张英骏,章典.贵州洞穴研究历史[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4:1~8.

[20]李坡,贺卫,钱治,等.双河洞地质公园研究[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8.

[21]张珺.贵州喀斯特洞穴探险潜力研究[D].贵阳:贵州师范大学,2003.

[22]周忠发.贵州喀斯特洞穴信息系统研制与应用[D].贵阳:贵州师范大学,2004.

Preliminary Frame Design of a Karst Cave Information Service Platform in Guizhou

Zhou Wenlong1,2,Zhao Weiquan1,2,Wu Kehua1,2,Zhang Hongliang2,3,Li Po1,2,He Wei1,2

(1.GuizhouInstituteofMountainResource,Guiyang550001,Guizhou,China;2.GuizhouProvincialKarstCaveResourcesDevelopmentandUtilizationofEngineeringandTechnologyResearchCenter,Guiyang550001,Guizhou,China;3.GuizhouAcademyofScience,Guiyang550001,Guizhou,China)

This paper pointed out thatthe evolutionary and development process of the karst cave inGuizhou plateau,the center of south China karst regions,has good typicalness and representativeness. But so far, the overall number of Guizhou karst caves is still unclear, greatly affecting the degree of cave tourism development and its popularity in Guizhou Province.The fundamental reason lies in thefailure to build a unified investigation,detection, and data sharing and management platform. Therefore, the construction of Guizhou karst cave tourism resources information service platform, a powerful way of combining the cave tourism developmentwith moder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will add new impetus to the traditional cave sightseeing, provide technology supportforscientific planning and protection of the cave tourism resource development, so as to realize the caves of Guizhou Province tourism resources orderly anddeeply.It can help turn Guizhou from "tourism resource province" to become the "tourism province"as an important breakthrough. This paper woulddesign information service platform framework from the karst cave tourism spatial database standardization construction, different software platform data conversion, data mining and wisdom, tourism and other aspects, and strived to achieve the upgrading of the karst cave tourism development and industrial transformation.

karst cave; cave tourism; information serviceplatform; frame design

2016-05-11

贵州科学院青年基金重点项目(编号:黔科院J合字[2015]19);贵州省科技计划(编号:黔科合G字[2014]4004);贵州省科技计划课题(编号:黔科合SY[2012]3041)

周文龙(1984—),男,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喀斯特环境资源与3S技术应用方面的研究工作。

李坡(1960—),男,研究员,主要从事喀斯特地貌与洞穴方面的研究工作。

P967

A

1674-9944(2016)13-0235-04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