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城市互通式立交绿化设计探析

时间:2024-05-18

胡湘晖

(武汉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湖北 武汉 430023)



城市互通式立交绿化设计探析

胡湘晖

(武汉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湖北 武汉 430023)

指出了城市立交的建设是解决城市交通拥堵的有效手段,但也带来了噪声污染、视觉污染、空间挤压、土地浪费等现实问题,由于立交建设成本相较地下通道、城市隧道等低廉,这种交通形式在我国城市建设中还将占据主流。立交绿化是城市绿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分析了城市范围内互通立交建设环境,深入研究了立交的空间营造、植物应用、海绵建设等内容,为当前的立交绿化建设提供参考。

城市互通式立交;空间营造;植物应用;海绵建设

1 研究背景

城市立交桥是解决道路交叉路口交通拥挤,提高车流量较为有效的办法。随着大中城市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加,市区车速不断下降,交叉路口堵塞情况日趋严重,由此各种适合地形地貌、有效加大车流量的城市立交桥在我国各大中城市应运而生。按照相交道路之间有无连接匝道、连接匝道的类型及交通流的组织形式的不同来分,立交桥可分为分离式立交桥、互通式立交,其中互通式立交又可分为完全互通式立交、部分互通式立交和环形立交[1]。

分离式立交是指相交道路之间没有特设匝道的立交桥,是一种形式最简单的立交桥,该型立交占地较小,一般仅能保证直行方向的交通互不干扰。转弯车辆(特别是左转弯车辆)则根据其具体情况允许其在交叉口处平面交叉。分离式立交桥一般有分离式两层立交桥和分离式三层立交桥。

互通式立交是指不同高程的相交道路之间全部或者部分特设匝道的立交桥,因此转弯车辆可以全部或者部分通过匝道与直行车道互相连通,从而确保全部或者部分各方向车流畅通无阻、互不干扰,消除或者减少了平面冲突点[2]。该型立交占地较大。立交匝道围合形成了巨大的城市交通绿岛。按照城市绿地分类标准,立交绿地属于城市附属绿地中的道路绿地。

2 城市互通式立交绿化的基本要求

2.1互通式立交绿化要满足交通安全的需求

互通式立交沿地面、高架匝道的植物配置要起到引导不同路径、不同高程交通行车的作用,在行车视距范围内采用通透式的植物配置,确保汇流车道之间的行车视线通透。地面道口、匝道与主线汇流段、匝道与匝道汇流段会车视距范围内的植物在路面高度0.9~3.0 m之间范围内不能遮挡驾驶员的视线[3]。不能种植大灌木,也不能种植分枝点较低的小乔木,更不能种植连续性的大灌木带、乔木片林等。

2.2互通式立交绿化要满足行车时的尺度需求

互通式立交匝道连接不同方向、不同高度的车道,车辆盘旋之中会经历一个由高低起伏的竖向和一个远近变换的平面视线变化。人在螺旋式的快速移动中,进口匝道车速由快减慢,匝道线路上匀速滑行,出口匝道车速由慢加快,行人将目光投射到中远距离的绿化上,远景宜以连续树林形成一览而过的绿化背景,构建大尺度的景观界面;中景宜以孤植高大乔木或者三五成群乔木形成视线焦点,植物种植尺度不宜过大。

2.3互通式立交绿化要满足困难生境下的生长需求

互通式立交匝道围绕主线桥上下连通、左右弯转、首尾相接,较其它立交更易形成环境幽闭、光照不足、有害气体及粉尘污染严重、缺水少雨、气温较低、土壤贫瘠等不利于一般植物生长的小气候、小环境[4]。因而,要采取适当的人工干预来改造这种不利的小环境,结合当前的海绵技术、低碳园林、大地艺术、立体绿化等策略变被动为主动,形成场地特色化的景观效果。

3 互通立交绿化的空间营造

考虑到互通立交对交通安全、行车尺度、困难生境等方面的需求,城市互通立交这块城市中不可多得的集中绿地上可通过增绿量、留空间、添色彩、补花卉等方式来形成城市立交绿化的特色。

3.1增绿量

在立交绿地的中心地带广植大乔木来提升绿量,形成以常绿阔叶大乔木或落叶大乔木为立交绿化骨架、落叶大乔木或常绿大乔木镶嵌其中的城市小森林,将灰冷、庞大的立交桥结构消隐在枝繁叶茂、郁郁葱葱的一片翠绿之中。小森林的形成奠定了立交的总体绿化基调,确立了立交的绿化空间格局,也构建了立交的整体景观风貌。

3.2留空间

在立交绿化中形成疏密相间的空间格局。立交中心绿地以片植上层混交林为主;临地面匝道视线所及的低矮区域留出开阔而简洁的地被带。上层混交林与低矮地被带共同构建了立交绿化中实与虚、满与缺、高与低的空间关系,既留出了在立交匝道上盘旋行人的观赏空间,又留出了片林林缘的景观营造空间,还留出了临近植物的生长空间,达到了综合平衡。

3.3添色彩

立交绿化好比一幅油画,连绵起伏的乔木树冠构成了立交绿化的底色,打开的林窗、留空的林缘犹如镶嵌在底色中同系色。在绿色底纹中点缀色彩绚丽的秋色叶乔木,或者在一地彩叶中嵌入浓密如玉的常绿乔木,均可打破单调乏味、缺少色相变化的基底,起到丰富立交绿化色彩的作用。

3.4补花卉

在立交中,行人视线所及的地段上层三五成群种植开花小乔木,或在下层片植花灌木,或上、下层均种植开花乔灌木,形成立交绿化的一花独放、四季花开的景观效果,进一步从色彩上、季节上营造立交绿化的景观特色。

4 互通立交绿化的植物应用

4.1采用生长良好的苗木来构建植物群落主体

一方水土养一方植物,立交占地中的现状植物在这片土地上成活了多年,改良了土壤,参与了区域小气候的构建,形成了当前的园林绿化风貌。立交的建设,尽管带来了空间上、尺度上、地形地貌等部分植物生长外在环境上的变化,但没有从根本上改变现状植物生长所需的土壤、气候、水文等基础条件。因而新的立交建设,宜在充分调研现状植物的有利生长条件基础上,以现状条件下生长良好的植物做为立交绿化的基调树种和优势植物,构建区域的植物群落。

4.2根据实际情况规划植物的分布

互通立交通常用地开阔,中心绿地为周边的主线道路、匝道高架围合,随着太阳照射角度的变化,立交阴影区的位置和范围也随着时间、季节而不断变化。经过定性和软件定量的模拟分析,划分出立交中有阳光、半阴、极阴的域。对立交中全年、全天始终没有阳光照射的极阴区域,只适宜区种植耐阴的植物。对于那些全年、全天中某些时间段有阳光进入的半阴地区,可以种植些半耐阴的植物。对立交中全年、全天有阳光照射的区域,要种植阳性植物[5]。

4.3结合立交场地的竖向设计布置植物

互通立交是上部桥梁、地面道路、地下管涵建设密集的区域,整个立交的建设是在一个完整而巨大的作业面上开展,立交工程推进首先要进行场平、工作便道的建设。工程建设在不丧失场地场所性,尽量保留现场有景观价值的地形地貌的基础上,结合工程场平、排水管涵进行立交园林景观地形的再造。综合景观、排水的需求,在立交中系统性地梳理标高、坡向,整理并形成陡壁堡坎、反坡凹地、缓坡平地等相互关联、起伏有致的地形、地貌。陡壁堡坎处种植根深耐旱的植物,在反坡凹地种植耐涝、喜湿的植物,在缓坡平地种植骨干树和特色地被。

4.4确定基调、骨干树种,打造立交绿化的植物骨架

立交绿地是城市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城市园林景观风貌的重要展示场所。从整体上,一个城市的立交要区别于其它城市立交的园林绿化风格;从个体上,一个城市里的立交又要区别于其它立交的园林绿化风格。因而,为了避免视觉上的散乱感受,在种植时一定要确定好骨干树种、基调树种,确定好构图的骨架[6]。结合城市的水文地质、气候地理,选择1~3种数量较多的乔木作为立交绿地的上层乔木就基本奠定了一个城市的立交绿化主基调。另外,根据城市绿地系统的规划和景观风貌的需求,围绕确定的基调树种,各立交分别搭配5~8种互不相同、小聚成片的特色乔木,形成立交绿化的乔木骨干,彰显各立交的绿化特色。

4.5选择开花乔、灌木,强化立交的植物特色

立交绿地除了向路人展示葱郁的树林、开阔的绿地、丰满的绿量之外,还是城市道路环境中重要的花开四季展示地段。由于绿地相对集中,面积较大,具有充裕的花卉种植条件。临立交地面道路看面可成片种植木本、草本花卉,林下种植耐阴花卉,以给过往路人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形成“万绿丛中一点红、繁花过后不是空”的景观效果,盛放的花卉进一步地强化立交的景观特色。

4.6采用垂直绿化消隐桥柱墩和桥台,提升绿视率

立交桥下遍布桥梁柱墩和硕大的混凝土桥台,如同钢筋混凝土森林,是难以回避的视觉障碍。对视线所及的桥柱墩挂网,沿其周边种植生长快速的攀爬植物,在较短时间形成绿柱、绿墙,起到有效的遮蔽、消隐桥梁结构的作用。同时,垂直绿化能舒缓视觉压力、提升绿视率,将立交中的不利因素变为有利景观。

5 立交绿化中的海绵建设理念应用

旱涝是立交要特别避免的情况。互通立交面积一般较大,汇水面积大,地形起伏,容易出现地表径流,瞬时雨水不能及时排出,形成路侧渍水点,影响车辆通行。同时,立交绿地又处于地面道路的围合中,立交绿地内无法通行城市车辆,园林洒水车不能进入灌溉,影响植物生长。因而,结合立交的整体竖向安排和周边市政排水管涵设置下渗绿地、雨水花园、植草沟、滞留塘等方式,在雨季将雨水下渗、滞、蓄在立交绿化的腹地中,在旱季将蓄在雨水花园、滞留塘中的雨水回补给干涸的立交绿地,发挥场地的自我调节能力,形成海绵体。

6 结语

立交绿化的设计需要综合考虑其基本要求、空间营造、植物应用等方面的因素,并结合海绵城市的技术措施,才能将其整合成一个既满足城市交通功能,又满足景观需求的城市公共施设。

[1]陈林.浅谈城市立交桥的分类与选型依据[J].科技资讯,2006(15):19~20.

[2]李占立,邢瑾琪.公路立交桥的分类与交通标志及其行车规定[J].汽车运用,2010(11):35~36.

[3]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CJJ75-97.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

[4]吴清华,宋力,尹铭.国内城市立交桥绿化研究概述[J].中国园艺文摘,2009(12):76~77.

[5]许晶晶.城市立交桥下绿地设计现状分析[J].现代城市研究,2010(2):55~58.

[6]阎晶. 立交桥的绿化景观设计探讨[J].绿色科技,2011(12):73~74.

2016-06-21

胡湘晖(1973—),男,高级规划师,主要从事园林景观方面的研究工作。

TU986

A

1674-9944(2016)15-0153-02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