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8
丁艳荣 王国霞 龙振华
摘要:指出了做好新一轮土地流转工作是广大农村工作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解决好坏直接影响到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规模经营、专业合作社的成长为农业集约经营提供了宝贵经验。以当阳、夷陵区的成功经验为例进一步阐明了为湖北省农村土地流转的工作方向。
关键词:农业生产;社会化;专业化;规模经营;土地流转
中图分类号:F3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8)07-0225-02
1 当阳市规模经营发展现代农业
近年来,当阳市充分发挥农业机械装备的优势,依托合作社等服务组织开展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有序推进农田适度规模流转和托管,打造了规模、绿色、高效的农业优势特色产业粮食功能区和双低油菜保护区,形成了粮食(水稻、小麦、玉米和两薯)、油菜、水产、蔬菜和标准化生猪规模养殖等五大优势特色产业,走出了一条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发展的现代农业之路。截至目前,当阳市已发展农业龙头企业85家、各类专业合作社838家、各类家庭农场450个、另有农资经营主体257家,具有规模化、机械化服务经营的农民合作社35个、家庭农场10个,具有规模烘干粮食企业7家,稻米加工30 t以上的企业31家。流转土地20多万亩;托管和半托管土地6万亩。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面积达到25万亩以上,其中:农田深耕深松30万亩、折合10.8万亩;秸秆还田10万亩、折合2.7万亩;专业化统防统治5万亩、折合1. 35万亩;水稻工厂集中育秧1.6万亩、折合0.43万亩;粮食烘干储藏15万t、折合8.1万亩;施用有机肥6万亩,折合1.62万亩。其主要做法如下。
1.1 领导高度重视,政策项目支持
一是成立由副市长任组长,市政府农办主任任副组长,各相关单位及涉及镇(处)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社会化服务领导小组,加强了对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化工作的领导。二是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意见》、《当阳市支持新型粮食经营主体适度规模经营实施方案》,在粮食烘干、仓储、财政贴息、秸秆综合利用、绿色防控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有力推动了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的发展。三是在部分镇(处)实施的农业深耕深松、粮食烘干、集中育秧、施用有机肥、机械植保和秸秆还田等项目,让当地农民受益匪浅。
1.2 部门倾力服务,服务体系健全
当阳市农业局、农村经营管理局大力指导,镇(处)财政所、农业服务中心全力协助,加强政策宣传和引导,以农村合作组织为基础,以龙头企业为骨干,以其他社会力量为补充,公益性服务和经营性服务相结合,专业服务和综合服务相协调,支持和鼓励农村、经纪人成立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大力开展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健全农业生产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综合配套服务体系。
1.3 依托项目推动,适度规模经营
当阳市在启动土地整理、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改造之前,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基础建设满足规模经营的需要,引导农民改小田为大田,并引入“流转、托管、入股”模式,让农民抱团发展,通过“统一品种、统一种植、统一肥料、统一管理、统一收获”方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积极实施完成农业项目:如“粮食产能”、“水稻绿色高产高效示范片”、“玉米、小麦全程机械化”、“水稻集中育秧”、“小麦一喷三防”等一批项目落户当阳。通过项目建设与实施,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提高了科技成果的应用率,促进了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1.4 壮大服务组织,增强服务功能
当阳市不断加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建立了一支以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组织、种养大户和用水者協会为服务主体,从播种、收割、烘干全程机械化的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组织。实行部门帮扶制度,在人员、资金、技术等方面,在生产、加工、销售、经营管理等环节上进行全方位、全程化服务,促进他们规范、健康成长,做大、做强、做优。大力发展订单农业,密切广大农户与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组织、种养大户的联系。
1.5 着力技能培训,提高操作水平
一是结合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每年组织2~3次大规模培训;二是镇(处)经管站及农业服务中心根据工作任务和计划,直接培训到村组农户;结合现场、样板及项目实施,开展田间地头现场讲解;开展科技入户、送科技下乡等活动;接受农民现场咨询、电话咨询等。每年开展技术培训50多场次,培训各类人员1万多人次,印发技术资料1万余份,接受农民咨询5000人次以上。培训工作连续三年获省农广校系统先进单位表彰。
2 夷陵区积极培育和发展家庭农场
近几年,夷陵区高度重视,着力“三个对接”,聚焦“三个重点”,培育发展家庭农场使之成为乡村振兴的主力军。截止到2017年底,全区在工商部门注册且持续经营的家庭农场共280家,其中市级以上示范家庭农场64家,吸纳农林从业人员1415人,营业收入17497万元,人均收入12万元。
2.1 与新型农民教育对接,聚焦专业大户抓培育
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发展“家庭农场”以后,夷陵区积极培育家庭农场,首家家庭农场乐天溪镇宜昌青藤应运而生。该区坚持每年将种养大户、农村能人纳入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范围,围绕“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目标进行广泛宣传,重点指导,异茂家庭农场李宏伟、坝前家庭农场主等,素质过硬、业务过硬、管理能力过硬的农场主脱颖而出。
2.2 与产业融合发展对接,聚焦区域特色抓品牌
夷陵区是全国知名的桔都茶乡,该区在突出主业的同时立足城区、山区、坝区、库区、矿区、景区“六区”并存的实际,专打“晓曦红”、“夷陵红”、“邓村绿茶”等桔茶品牌,拥有注册商标及农产品质量认证12个,同时对接乡村旅游,传统种养融合了以观光采摘休闲和农家餐饮住宿为主的服务业,走出了“专业大户十家庭农场十旅游景点”的新型模式。下堡坪乡谷德庄园民宿即是以家庭农场为模型,添加历史人文、环境生态、创意生活和精神家园等因素的一种崭新模式。
2.3与深化农村改革对接,聚焦内部管理抓活力
夷陵区将劳动力、规模经营和农业收入作为切人点,率先开展“三个标准化”的内部规范管理机制,严格按照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从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并以农业收入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的标准执行。在中央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利好形势下,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向“三权分置”改革借力,明晰土地产权关系,激活土地经营权,规范土地流转,维护经营主体权益,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引导分散农户土地向家庭农场集中,截至2017年底,全区50亩以上的家庭农场41家,共流转土地6415亩,其中200亩以上的5家,500亩以上的2家。
3 湖北省促进农村土地流转的对策
新一轮农村土地流转面临着群众参与积极性不高、土地流转机制不健全、社会保障体系跟不上等难题,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解决的方法也不尽相同。当阳市、夷陵区规模经营的成功经验为湖北省进行新一轮土地流转探索出一条成功的经验。从其成功的经验看,要搞好湖北省土地流转工作必须采取以下对策。
3.1 转变思想观念,引导流转
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和网络等各种媒体,深入宣传土地流转政策,加强农民对土地流转的认识,加大对增收致富典型引导力度,充分发挥外iLH创业有成人员和种田大户的典型示范作用,使更多农民转变思想观念,主动投身非农产业,加快土地流转,实现适度规模经营。
3.2 加强服务管理,规范流转
积极引导农民签订规范的流转协议,对双方的责权利作出明确规定,并报村集体组织和农经部门备案,切实保障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益不受侵害,切实保护耕地质量,保障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3.3 建立市场机制,完善流转
不断完善县、镇、村三级土地流转管理服务机构,及时收集发布土地流转信息,逐步探索建立农地流转价格评估、土地股份合作社和土地银行等中介机构,依靠市场调节完善流转机制,为流转双方的公平交易和政府加强土地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3.4 创新流转形式,促进流转
积极探索土地经营权入股等新型土地流转模式,农户可将土地承包经营权作为股权作价入股土地股份合作社,自愿联合从事农业合作生产经营,年底将生产经营所得的利润按股份进行再分红,不断拓宽土地流转渠道,保证土地的适度集中和规模化經营。
3.5 加大政策扶持,推动流转
农村土地流转要达到长期有效的目标,必须要有合理的保障扶持政策。一方面,积极整合农业项目向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或家庭农场倾斜,鼓励引导土地流转;另一方面积极协调金融机构将各类农业规模经营主体作为信贷支持的重点,进一步加大信贷支持力度,帮助各类新型经营主体解决“融资难”问题,促进土地集约经营的可持续发展。
3.6 加强体系建设,保障流转
加强县、镇、村三级土地流转服务平台建没,逐步建立健全信息顺畅、运转高效、服务规范的土地经营权流转交易服务体系,认真开展土地流转信息发布、资质审查、价格评估、合同签订、利益关系协调、有关法律政策宣传等服务,形成土地承包经营权公开、公平、公正交易的市场环境,为土地有序流转提供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黄磊,杨兴亮.当阳农业生产利‘会化服务助力现代农业发展[J].宜昌农业经营,2018(4).
[2]豫翔.创新发展新模式规模经营出效益[J].宜昌农业经营,2018(4).
[3]常玉清.夷陵区“着力三个对接”“聚焦三个重点”积极培育和壮大家庭农场[J].宜昌农业经营,2018(4).
[4]王金亮.紧扣“八点”力推“产改”[J].十堰农业经营,2018(3)。
[5]张长科.农村土地流转“难”与“解”[J].凤凰农业经营,2015(5).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