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8
李洋
摘要:以西南地区地理环境及其影响下的特有文化资源为研究对象,首先,对西南地区地形地貌、气候与农业条件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剖析了该区域的系列人文资源特征。认为:西南地区在极为复杂的地形地貌、复杂的气候条件形成了多样的农业,加之民族众多、聚居混杂,西南地区民族文化资源丰富多姿,但文化资源开发的无序或过度却普遍存在。最后,提出了西南地区文化资源开发与保护策略。
关键词:西南地区;地理环境;文化资源保护
中图分类号:TP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8)10-0202-03
1西南地区独特的地貌环境
西南地区指重庆、云南、贵州、四川、西藏等省区,地处我国西南边陲。该区北有黄土高原,南有云贵高原,西有青藏高原,东有巫山、大巴山,四周都是崇山峻岭。具有国内罕见的地质构造、地层和岩性的复杂性。首先从地质环境看,该区由3个构造单元组成,第一单元是位于龙门山——金沙江——元江线以西的西部中生界褶皱带,因其在新构造运动中属强烈上升区且断裂带异常活跃,所以常发生强烈的地震灾害;第二单元是位于龙门山——金沙江——元江线以东的扬子地块,该地块的基底形成了两套沉积盖层,并都有岩相稳定且分布广泛的碳酸盐建造,第三单元是华南早古生界褶皱带,位于扬子准地台之南,主要由下古生界组成,为早古生代冒地槽,以海相碎屑岩为主。其次从地貌概况讲,西高东低、北高南低是该区显著的地势特点,地势起伏较大,最大高低差约7500m。该区地貌以高原和山地为主,伴随着众多河流和峡谷,同时喀斯特地貌、河谷地貌和盆地地貌分布广泛。该区地貌具有较明显的特征:宏观地貌格局受大地构造制约;岩石性质强烈,喀斯特地貌分布最为广泛;峡谷多、深且长,具有独特的峡谷地貌;西部高原山地地貌受冰川作用影响巨大,山地崩塌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频繁。
2西南地区复杂多样的气候与农业条件
西南各地的气候差异较大,当地的谚语“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恰如其分说明了西南地区复杂多变的气候。该区大部分处于属于副热带高压带范围内,高原季风、东亚季风和西南季风都是该区重要的水汽来源。因地形地势差异,云贵高原与四川盆地出现了热量南北倒置现象。该区也是整个中国版图上太阳辐射总量最低的一块区域,因为日照时间短,所以太阳辐射量较低。虽然西南地区的辐射量较低但横断山脉及昆明以北的地区的平均年日照时数高达2400h。该地区的日照时数差异显著,例如四川盆地地区就由于其地形地势的原因,平均年日照时数仅为1000h,差异悬殊的日照时间也是导致西南地区气候差异较大的主要原因。从区域整体上来说,西南地区热量条件较好,大部分区域的温度年最低温也会维持在14℃以上。受地形地势和年日照量的影响,各地降水量存在一定的差异,该地域的年降水量呈现出由南向北逐渐减少的趋势。云南地区的年降水量可达2500mL,贵州的年降水量可达1400mL,它们都是西南地区年降水量的高值区域。该区河网受充沛降水量的影响构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例如所熟知的的金沙江,雅砻江等河流,均是起源于西南地区。在该区内,降水是主要的河流供水补给途径,雨水的补给量超过年河流径流量的1/3,地下水量补给较低,由于地形、地势的影响,冰雪融水补给仅限于海拔较高的高原与山地的河流。该区河流年径流量变化较大,这些湖泊的年降水量很不均匀,集中分布于滇中和滇西,其多为外流湖、淡水湖和斷陷湖,水位季节变化较明显。
西南地区的植物资源十分丰富,受冰川运动的影响以及该地区独有的地理环境的优势,主要包括日照量、降水量、以及气候温度的影响使得古老的植被和其它植物资源相当丰富.我国云南就有植物王国的美称,西南地区还是中荒漠草原植被国植物3个特有现象分布中心之一,除了青藏高原地区的寒冷植被以及新疆荒漠地区的荒漠植被外,该地区所含有的植被类型几乎包括了所有地区的植被类型,西南地区当之无愧是一个生态王国。该区从高原到盆地植被的垂直型分布充分体现了我国植被类型从寒带到热带甚至亚热带的所有纬度上的变化。除了丰富的植物种类,该区还有其独特的自然环境优势,为农作物的生长提供的优越的环境,它的耕地面积占据了全国很大比例,表1是该区的耕地、林地和牧草地面积情况。根据中国社会科学学院的调查研究发现,该地区的耕地面积占到全国耕地面积的11.12%,全区的人均耕地面积是0.0772hm2,为粮食的生产提供了天然的保障。但根据相关的数据调查发现,西南地区的耕地仍然与我国整体耕地环境存在同样的问题,我国农业发展的主要桎梏是耕地总面积有限和低产田的数量较大。西南地区是糖类作物种植的主要区域,根据数据统计显示,西南地区一年的糖类产量超过全国产糖量的1/2以上,并且肉类产品的产量达到了全国的1/3的比例。因其不适宜种植棉花、小麦等干旱型农作物,所以棉花小麦的产量较少。该区还是水稻的主要产地,贵州东南是西南地区水稻产量最高的地区,当然四川盆地、岷江流域以及长江沿岸也是水稻作物的主要产区,仅四川、重庆两座城市的水稻产量就占到水稻总产量的12%。西南地区盛产玉米,玉米主要产自我国贵州地区,虽然玉米的耕地面积不大,但因该地区热量充沛,极其适合玉米生长,所以玉米产量颇丰,玉米在这一区域的产量占到了该地区粮食总产量的30%,除了贵州,云南东北部和广西的西部山区也是玉米的主要产地。此外,薯类作物也是西南地区的主要粮食产物,其主要分布于贵州地区。西南地区农作物种类较多,不仅有包括亚热带作物还包括热带农作物。油菜籽就是这一地区高产的经济类作物之一,四川是我国油菜籽农作物最大的产业基地,商品率甚至达到了75%。除了发达的农业,畜牧业也是西南地区最主要的产业结构之一。
3西南地区千姿百态的民族文化资源
西南地区独特的山水格局、气候与农业资源,加上民族分布众多,形成了丰富多姿的人文景观与文化资源。西南地区人口总数占全国总人口的14%,占西部地区总人口的55%,聚居着壮、苗、彝、土家、布依、侗、白、哈尼、傣、黎等少数民族30多个,其人数约5000多万人,主要分布于广西、云、贵、川、渝、湘、琼等省市。少数民族在衣食住行等方面具有鲜明的民族风俗特点。穿着方面,南方地区少数民族较多,因此服装差异较大,但主要还是以透气性较好的裙装为主。主食上面,南方的主要农作物是稻谷,西南地区的居民爱吃大米和糯米,兼食小麦,玉米、红苕和高梁等,还有些少数民族采取野生植物的根茎为代粮,跟北方面食主食区别很大。住的方面,因为南方气候潮湿降雨量较大,大部分地区比较炎热,如重庆、武汉、南京还有“三大火炉”之称,所以该区居民特别注重通风散热,考虑到降水较多,西南地区的房屋建设坡度较大,因此排水较容易。出行方面,由于该区河网密集,河流众多,并且生产的粮食通过水路进行运输较为方便和节约成本,所以该区的水路运输相对发达。
文化是一个地区和国家发展的软实力。西南地区是一块人杰地灵的宝地,四川是天府之国,它孕育了地势多样,青峰竞艳,丹壑争流的独特自然风貌,总是美不胜收。长期生活居住在独特地理环境下的西南地区各民族拥有独特的文化,比如,云南彝族火把节的耍火把、摔跤、斗牛、歌舞表演,白族梨花会的梨园里野餐、对歌,傣族泼水节的赛龙舟、泼水、歌舞,苗族花山节的爬花杆、芦笙、歌舞等等,传统民族节日享誉中外,成为如今代表云南的象征之一,也是旅游收入的重要来源。又有甲天下的“桂林山水”,西南地区典型的喀斯特地形塑造了别具一格的桂林山水,桂林山青、水秀、洞奇、石美,包括山、水、喀斯特岩洞、石刻等,其间又以漓江流经阳朔的那一段最为美丽,故而有“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美誉。当谈到重庆,便会想到名传天下的“巴渝文化”,巴渝文化绵长久远,它是长江上游地区最富有鲜明个性的名族文化之一,起源于巴文化,是巴族和巴国的历史的发展中所形成的地域性文化,而长江的水陆交通催生了巴渝的码头文化和移民文化,在数千年中为这个古老的亚文化组不断带来变革,使之成为西南文化中独具特色的一环。西南地区的文化种类多样,特色鲜明,仿佛戴着一层神秘的面纱,让人神往,令人回味。总之,西南地区的文化资源,神秘而灿烂,可坐享天成,亦可以行卒而生;可无为逍遥,更因刀剑而存。一方面,由于在古代历史上,西南地区不像北方,战乱较少,且都处于深山巨谷中,所以文化保存状况良好;另一方面,西南地区少数民族聚居,气候宜人,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民族风情。
4西南地区文化资源开发与保护策略
在西南地区现代化的过程当中,应以与时俱进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态度来对待该地区民族文化的存续与发展,文化资源开发与保护必须坚持人地和谐、可持续发展思想。
4.1建立统一的区域环境与文化保护框架
文化资源不单包括单个的“名城”、“名镇”、聚落或单个的文物保护单位等“点状”文化资源,而更加强调面状的自然地貌和本地地域文化,多个文化聚落文化点由其街道、水道河网或古驿道及其依托的自然环境景观连接,共同构成彼此关联的区域文化生态系统。其整体价值远远大于单个的村、镇“点”。因此人文资源的保护不仅仅是单纯地保护人工的物质或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也应保护作为背景要素和环境依托的自然生态资源以及他们之间的物质或非物质依存联系。建立区域性文化资源保护框架需要打破行政界线的限制,根据文化资源的历史形成因素和保护现状建立保护区域性保护系统才能更进一步合理地确定区域保护工作的空间格局,制定管控措施、明确管理义务,这是地区文化资源的根本,也是基于文化资源进行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
4.2建立多元协调的管理机制
在实际情况中,与历史文化分布相关的边界的管理与实际行政边界往往并不契合,尤其西南地区民族众多、聚落分散且各民族杂居、混居的情况广泛存在,为地方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开发造成了诸多限制和障碍。故而以行政边界划分的文化保护管理模式容易导致统一文化区域内的文化资源在保护和发展的过程中被割裂,从而往往无法发挥和展现完整的地域文化特色甚至导致文化的断裂或遗失。
因此对西南地区文化资源的保护有必要将保护管理体系脱离现有行政单位“点”状保护管理的限制,围绕该地域文化传承、文化资源形成的特征和渊源建立跨越行政区域的文化资源保护、发展管理体系。明确省、市、县、镇村四级管理目标工作重点,明晰职责的同时建立协调管理机制,对文化单元、文化线路、文化板块进行整体的保护规划、管理和监测等。
4.3坚持开发与保护结合原则
文化保持活力需要建立在实际社会效益之上,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对地区弱势文化只进行纯粹的保护而没有实际社会基础必然使其成为“死文化”。文化的再开发使其和现代社会文化接轨成为文化保护必要的措施。但文化资源开发不同于其他资源,开发过程中必须讲求:既要开发、又要保护;既要传承、又要创新;既要讲经济效益、又要讲社会效益;既要文化资源的价值开发、又不能破坏本地文化生态。故而在具体开发过程中在保护与开发相矛盾时亦需要坚持保护优先原则。文化资源开发一般以经济效益为导向,这与保护的预案意相背离,如一些村寨古镇在旅游开发过程中急功近利,使得当地一些传统文化元素消失、变异;或是人为的弄虚作假,制造“伪文化资源”,“假民俗”,通过这种“造假、造谣、造势”的行为借文化资源的外衣进行开发。这样反而破坏了文化真实性,不利于文化传承,与保护背道而驰。
4.4完善文化资源知识产权制度
文化资源,特别是地方弱势文化资源由于其受关注、受重视注程度低、属权公有性等特点使之具有脆弱性,更容易遭到侵权。而知识产权保护在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能起到规范文化市场竞争,维护文化市场正常秩序的作用。文化产品不同于大部分高端产业依靠核心技术创造利润,而更多是依靠产品品牌价值,故对于文化商品,知識产权是占有市场份额的基础。西南地区众多相对封闭的具有独有性和特殊性的地方文化在这一产业转化过程中能更多的体现出民族民间文化的市场价值,文化遗产的保护才能真正长久得到保障。这就需要采取多级保护措施,在完善的保护机制下进行。如国家层面、地方政府执行层面、本地社区层面等,在不同的层面范围里,都有自我的拥有权和使用权,做到责权利分明、管理明晰。
5结语
西南地区是一个文化资源宝库,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能够对该区文化和经济的进步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结合该区旅游资源丰富,该区文化对旅游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所以在文化资源利用的过程中更要注重文化资源的本真,避免文化资源在利用的过程中被扭曲。同时,作为西南地区的子民,更要认真贯彻***主席“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以及深入理解李克强总理“改善环境和保护生态,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科学论述。
西南地区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孕育了丰富多样的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也造就了独特的人文资源和文化传承。随着西南地区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应当充分开发利用地区自然与文化资源,但同时也必须竭力保护生态环境和文化景观,使特有的区域文化永续传承,这是西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应特别重视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刘宇涛,谢世友.中国西南地区岩溶地貌发育影响因素分析[J].许昌学院学报,2010,29(2):143~146.
[2]代姝玮,杨晓光,赵孟,等.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农业气候资源变化Ⅱ.西南地区农业气候资源时空变化特征[J],应用生态学报,2011,22(2):442~452.
[3]王东.西南地区植被覆盖变化及对不同时间尺度气候特征的响应分析[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14.
[4]曲福田,朱新华.不同粮食分区耕地占用动态与区域差异分析J].中国土地科学,2008,22(3):34~40.
[5]滕海键.地理环境与文化特点的形成[J].兰台世界,2012(12):4~5.
[6]宋懿,郑难力.地理环境与文化艺术地域差异的研究[J].艺术科技,2015(1):31~32.
[7]张文建.区域文化差异性及其对旅游的影响以华东和西南地区为例[J].学术月刊,2001(10):91~95.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