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四种药剂防治蔡氏胡杨个木虱试验

时间:2024-05-18

宗旭祥+储朝霞+何长福+聂玉鸿+彭爱加

摘要:于2015~2016年连续2年用几种农药对蔡氏胡杨个木虱成虫进行了防治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处理相比,3%苯氧威,3%噻虫啉,5%啶虫脒,3%高效氯氰菊酯其防治效果差异都极显著(P<0.01),但以3%高效氯氰菊酯,3%噻虫啉防治效果最好;不同浓度后防治效果差异不显著(P>0.05)。

关键词:蔡氏胡杨个木虱;防治;试验

中图分类号:S763.3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7)21008202

1试验区概况

试验区设在甘肃省瓜州县望杆子国家胡杨良种基地胡杨母树林区。该地位于95°26′18″E、44°35′52″N,海拔1145 m。境内少雨、干旱,全年日照总时数3150 h,≥10 ℃的积温3661.5 ℃,年平均气温8.8 ℃,平均日较差16.1 ℃,年较差35.3 ℃,极端最高气温42.8 ℃,极端最低气温-29.1 ℃,年均降水量43.4 mm,年蒸发量近4000 mm,年相对湿度39%~41%,无霜期138~146 d,昼夜温差较大,是典型的荒漠、半荒漠气候。土壤低氮、贫磷、钾富足,有机质缺乏,土壤pH值平均为8.4,土壤质地以灰棕漠土为主。

2材料与方法

2.1试验材料

供试药剂:3%苯氧威(沙隆达郑州农药有限责任公司生产),3%噻虫啉(浙江森得保生物制品有限公司生产),5%啶虫脒(陕西恒田化工有限公司生产),3%高效氯氰菊酯(哈尔滨绿盾有害生物防控有限公司生产)。

2.2试验方法

试验于2016年4月9日9:00~12:00,蔡氏胡杨个木虱成虫越冬成虫始盛期进行。

2.3喷雾试验

将3%噻虫啉用清水稀释为100、200、300倍;3%苯氧威设3000、3500、4000倍;5%啶虫脒清水稀释为1500、2000、2500倍;3%高效氯氰菊酯清水稀释为1500、1500、2000倍。用3WF~14G型背负式电动高压喷雾喷粉机实施全株喷雾,喷雾做到全面、均匀、细致。4种药剂试验设12个处理,每个处理3次重复,共设39个小区,每个小区面积400 m2,小区随机排列,设隔离带。在施药前,每个小区按照5点法选取50个样枝,进行标记编号,记录施药前活虫数。施药后,第2、5、10、15 d各观察1次,统计活虫数。将统计结果应用SPSS11.5 软件分析同期各处理间的差异显著性(表1)。

防治效果(虫口减退率)(%)=(处理前活虫数-处理后虫口数/处理前虫口数)×100(1)

校正防效(%)=(处理虫口减退率-对照虫口减退率)/(100-对照虫口减退率)×100(2)

3结果分析

(1)施药前调查各小区平均虫口基数在90~130头之间,小区虫口密度无显著差异。药后2 d,噻虫啉和高效氯氰菊酯表现出较好的防治效果,2种药剂各处理防治效果均在80%以上,其中3%噻虫啉100倍达到91.6%;3%苯氧威、3%啶虫脒各处理防治效果较差,均低于65%。喷药10 d后噻虫啉各处理防治效果均高于90%,高效氯氰菊酯防治效果达87.5%~94.6%,3%苯氧威防效80.6%~87.7%,3%啶虫脒各处理低于80%;喷药15 d后噻虫啉和高效氯氰菊酯防治效果均达90%以上,苯氧威防效86.2%~91.7%,啶虫脒防治效果84.2%~87.5%。由此可见,3%噻虫啉100倍液和高效氯氰菊酯150倍液表现出良好的速效性和持效性,其经济适用浓度为3%噻虫啉100倍液、3%高效氯氰菊酯1500倍液;3%啶虫脒防治效果最低,速效性较差,对于控制成虫虫口数量无显著影响。

(2)通过对不同类型、不同浓度供试药剂进行方差分析后结果表明,组1噻虫啉、苯氧威和对照处理,组2啶虫脒、高效氯氰菊酯和对照处理防治效果差异都极显著;喷洒不同浓度后防治效果差异不显著。

4讨论与建议

(1)试验结果表明:3%噻虫啉和3%高效氯氰菊酯5 d后杀虫效果在80%以上,15 d后杀虫效果均达90%,表現出较好的速效性和持效性。其中3%高效氯氰菊酯经济成本最低,防治效果最佳。

(2)选择最佳的防治时期是提高防治效果的关键。蔡氏胡杨个木虱成虫3月中旬出蛰活动,4月上旬胡杨萌芽期越冬成虫开始在芽苞及嫩叶片上产卵,在叶片上形成虫瘿为害,因此在春季蔡氏胡杨个木虱成虫出蛰活动盛期开展防治最为有效。

参考文献:

[1] 孙红艳,张炳坤.蔡氏胡杨个木虱生物学特性及综合防治[J].北方园艺,2012(21).

[2]粟素芬,邢虎田,韩寄桥,等.异叶胡杨个木虱初步研究[J].新疆农业科学,1987(6):24~25.

[3]李法圣.中国木虱志[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387~3881,353~1355,1383~1385.

[4]池杏珍,陈连根,徐颖,等.上海樟个木虱形态特征及生物学特性研究[J].昆虫知识,2005,42(2):158~162.

[5]常承秀,沈平,张永强,等.八种药剂防治槐豆木虱药效试验[J].昆虫知识,2009,(3)472~474,496.

[6]严少辉,丁伟,张永强.榕木虱生物学特性及药剂控制技术研究[J].植物保护,2006,32(6):127~128.

[7]王玲萍.桉树翘喀木虱的生物学及其防治[J].华东昆虫学报,2006,15(4):268~271.

[8]赵继兰.樟个木虱的生物学特性及防治[J].植物医生,2008,21(1):27.endprint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