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这是我心中最具治愈能量的故事,我不想你错过它

时间:2024-04-24

杨爽

十年前读昆德拉,他说:如果一件事取决于一系列的偶然,难道不正说明了它非同寻常而且意味深长。此后很长一段时间,无论好的坏的,只要未到终局,都当作过程中的偶然事件,期待下一秒圆满或再接着探探路。

在微博所制造的无数热门事件中,印象最深的是发生在2011年春天的一则寻人启事,一个名叫“10号线金台夕照”的男生,说他在北京地铁上遇到一个女孩儿,她手中是安·兰德的《源头》,而自己则在读托尼·布莱尔的自传。在刚进入触屏手机的时代,两人成了狭小空间里的同类,他们淡淡地聊着天,地铁也缓缓地驶进金台夕照站,女孩儿下车,没有留下联系方式,男孩儿说,他想认识她。

这种带着宿命感的遇见,我常常会称之为相逢,相逢总带着往来,往来就会有希望。在网友们持续地对未知浪漫的祝福中,女孩儿被找到了。她断断续续地讲着自己的故事,如同久别重逢的故人:原来她已有男友,是一个在读安·兰德时心中会自然念起的人。她有感于男孩儿的真诚,最终祝福他:True love will find you in the end. 至此,人群散去,这个故事看似终了。

但命运在这件事上给予了太多美妙,几个月后,男孩儿又发了条微博,因为这件事,他认识了另一位女孩儿,成了他女友;如今,六年过去,他们已落定终身。男孩儿叫何峰,妻子叫简里里,他们共同经营着一家专注于解答都市人心理难题的公司。

何峰说,人生莫大之喜,是百转千回,终归正题。其间一定有忐忑、失落、释然、惊喜,复杂境况,悲欣交加。而这场始于《源头》的姻缘,却很难找出源头,是安·兰德在40年代的书写吗?还是男孩儿的坚持和勇气?亦或是地铁的运营、微博的兴起?似乎每步都环环紧扣,缺一不可,这偶然相遇的缘分,竟成了精心安排的铺陈。让这世上如你我一般的看客心中,又多了一件美好的小事。

这种命运的周折与馈赠,总能长长久久地留在心中,成为蜜糖,治愈荒唐。而让我重又贪恋这甜味的,是最近读到的一本小说,《小小巴黎书店》。

书中主人公佩尔杜先生独自经营着一家叫“水上文学药房”的船屋書店,自称“文学药剂师”。他与人为善,又个性执拗,会通过眼睛、耳朵和直觉,辨别出每个灵魂所欠缺的东西,再把自己视为“解药”的书卖给对方。他以书为药,相信唯有文学才能治愈人心。而他自己却深陷隐痛,围困其中。

21年前,佩尔杜的挚爱曼侬忽然不告而别,留下一封信。他逃避着,不敢拆开它。

21年后,佩尔杜意外得知曼侬的离去另有隐情,那不是一封分手信,而是一封求助信!

他当即决定驾船南下,从巴黎前往曼侬的故乡普罗旺斯……

一场与书相伴的奇幻冒险,就这样开始了。

治愈系小说其实有一个很显著的特点,它包裹在柔和美妙的外表下,却是非常残酷的一种文本。它不会带你引吭高歌,而是让你跟着主人公的心境,一步步跌落谷底,越深、越痛越真,然后再一点点带你爬上去,摔打的疼痛并不陌生,但攀爬的力量却各有不同。它和地铁故事一样,令人期待,感到温暖,却始终一波三折,读罢觉得积了石头在心头,久久不得释怀,却又总觉得哪儿有力量,挺残忍的。

所以当51岁的佩尔杜,在连续数月的航行中,终于敢面对自己误解了半生的遗憾,说出那个他思念了半生的名字时,没有人不会心碎;而在最后,他解开了所有往事的答案,在半百之年,寻到新的人生方向时,也没有人不会为他含泪鼓掌。

佩尔杜长达21年的逃避和后半段的求索,男二号马克斯对写作的热爱与惶恐,最后出场的卢克潇洒又豁达的一生,都让我数次红了眼眶;而让眼泪夺眶而出的却是一个看似边缘的小角色——书中虚构的文学作品《南方之光》的作者萨纳里。

在《小小巴黎书店》中,佩尔杜说,有些书只为一个人而写,而《南方之光》就是为他而写的。这是萨那里20多年前出版的唯一作品,年轻的她期待着有人能通过读懂这本书,而读懂她本人,期待着这些文字能将她命中注定的那个人带到她身边。可当她等了20多年,佩尔杜终于出现的时候,她才发现,他虽然找到了她,他却不是那个人。

她转过身去,对佩尔杜说:我很感激,感激你真的存在,我等待的就是你;我也很遗憾,当你出现时,我才发现,真正令我心动的,是你身后那个一路陪伴你航行在塞纳河上的厨师。

她说:我很庆幸,因为等你,我等来了他。

如果一定要用隐而不发的伤痛,换期盼已久的宽恕;用错失的机会,换伟大的爱情;用撒盐的伤口,换继续前进的勇气;一遍遍提醒,一次次面对,去见说好再见却不曾再见的人,去向所有曾有的告别——那么我愿意,尝尽百态,只为最终的那个结局,那场被命运馈赠的结局。

我愿意。endprint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