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9
何丽
摘要:分析了大姚县天保工程一期建设取得的成效,针对二期工程建设面临的困难,从森林管护、基础设施建设、质量管理、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实施二期工程建设的对策,以期更好地推进天保工程建设进程,发挥天保工程的效益。
关键词:林业;天保工程;成效;对策
中图分类号:S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7)05010302
1工程实施成效分析
1.1生态效益
随着森林资源总量不断增加,生态环境明显得到改善。大姚县全面启动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后,全面停止天然林商品性采伐,实施天保公益林建设33.218万亩(其中人工造林1.8745万亩、人工模拟飞播造林3.6万亩、人促更新1.965万亩、封山育林25.7785万亩),投入资金1810.36万元。通过加强对农民自用材、群众生活烧柴的采伐管理,加大森林管护和公益林建设力度,森林资源恢复和增长速度加快,森林面积和林分质量得到大幅度增加和提高,森林保水保土能力增加,自然灾害明显减少,野生动植物生长环境得到有效改善,生物多样性得到了有效的保护。天然林是野生动物的重要栖息地,天保工程的实施,促进了森林资源的保育和休养生息,森林质量不断提高,使野生动植物生存环境得到改善,动植物基因、物种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得到保护。同时,随着林草植被的增加,物种丰富度不断提高,种子植物由1998年的136科、1148种增加到143科、1334种。如今列入国家二类保护的猕猴、黑熊等动物在湾碧、赵家店、三台、铁锁又重新出现;麻雀等野生动物数量逐年增多;野生药材、野生食用菌等林下资源也不断增多。
1.2社会效益
妥善分流安置职工,林区社会安定团结。通过森林管护、公益林建设、一次性安置等途径,共分流安置县森工企业人员135人,其中85人转向森林资源管护、公益林建设等,一次性安置50人,为天保工程的顺利实施创造了重要条件。森林资源管护工作基本做到了山上、山下、主要路口、交通要道层层都有护林员,确保了森林资源安全。职工的妥善分流安置,缓解了林区的就业压力,维护了社会稳定,同时,森工企业从森林采伐转向营造林和森林资源管护,采伐区已转变为保护区,砍树人已逐步转变为种树人和护林人,解决了森工企业面临的资源危机和经济困难,确保了林区社会安定团结,促进了工程区科技文化水平的提高,为党的农村基层组织培养了大批的“两委”干部。实施天保工程,除分流安置森工企业职工外,每年还聘请500多名农村劳动力作为护林员进行森林管护。
1.3经济效益
(1)县委、县人民政府充分发挥县域特色,确立了把核桃作为大姚县山区、半山区农民群众脱贫致富的重要产业,作为县域经济发展最具竞争优势的特色产业的指导思想,明确了核桃产业发展的工作思路,出台了《中共大姚县委、大姚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核桃产业发展的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快核桃产业发展,建设“中国核桃之乡”,以核桃为主的特色经济林产业和以野生食用菌为主的非木产业已成为大姚县山区、半山区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和农民增收致富的主要经济来源。
(2)林业基础设施逐步夯实。依托天保工程建设,积极争取上级林业主管部门的资金扶持,全县新修林区公路74 km,修复林区公路111 km;新建管护站(所)41处3390 m2;新建天保标志碑16个;新建成了450 M森林防火通讯网络等。林业基础设施逐步夯实,基层站(所)职工生活、工作条件得到明显改善,为实施好天保工程创造了必要的条件,森林资源管护支撑保障能力进一步提高。
2二期工程主要目标及任务
到2020年,实现森林资源从恢复性增长向质量提升转变,全县新增森林面积10.5万亩,净增森林蓄积302.68万m3,全县森林覆盖率提高到66.34%,林分质量明显提高;实现生态状况由逐步好转向明显改善转变,水土流失明显减少,生物多样性明显增加;实现林区经济社会由稳步复苏向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转变,妥善安置湾碧林场森工企业47名职工、云南省金沙江木材水运局大姚营林处175名职工、楚雄林业局天然林资源保护管理中心大姚管护所25名职工就业,为林区农民年均提供593个森林管护岗位,林业总产值达到56亿元以上,林区民生明显改善,林区社会和谐稳定。
大姚县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二期主要任务是继续加强464.5612万亩的森林管护,其中重点管护227.88万亩(国有林管护面积56.95万亩,集体所有的国家级公益林113.96万亩,集体所有的地方公益林56.97万亩);一般管护236.6812万亩。公益林建设任务为18万亩,其中人工造林3万亩、封山育林15万亩;力争完成森林抚育面积7.3584万亩。
3实施天保工程二期存在的难题
3.1森林管护落实难
大姚县林业改革发展虽然取得一定成效,但也还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是森林管护面积大,管护经费不足,管护人员少。二是部分林农自我管护的积极性不高。由于国家对天保工程区的天然商品林的采伐经营政策还不配套,这一部分林农既不能对商品林林木进行采伐创收,又未获得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导致林农自我管护森林资源的积极性不高。三是国有林场缺乏转型发展资金。大姚县三个国有林场除发展核桃、华山松外,在林场转型发展中,也曾尝试发展过种植花椒、桔子、芒果、板栗等经济林果和养殖牛、羊、马等养殖业,但皆因缺乏项目、资金和科技支撑而未实现长足发展。四是保障体系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一些邊远山区森林资源管护的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条件差,仍有部分管护点至今未通水、电、路。
3.2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管护站点、道路、通讯、用水、用电以及森林防火、病虫害防治等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给森林管护、营林生产、火灾扑救等带来很多不便和困难,影响了林区的健康、快速发展。
3.3森林管护队伍人员不足,整体素质不高
按每名护林员管护2500亩计算,全县56.95万亩国有林、170.93万亩集体和个人所有的生态公益林(重点管护)需912名护林员,一般管护236.6812万亩集体和个人所有的商品林需473名护林员,而现仅有护林员667名,并基本是从村民中选取录用的,文化水平普遍偏低,这一情况,导致护林员对林业的政策、法律法规学习和理解困难,责任心不强,影响了重点公益林和国有林的管护。
4建议与对策
4.1加强天然林资源森林管护的主要对策
继续停止天然林商品性采伐,严格执行停止天然林商品性采伐的政策,停止县域内一切天然林的商品性采伐。加强林政管理,严格森林资源保护,资源管理和林政执法是确保森林资源安全的有力保障。天保工程区的林政管理,一是对集体商品林采伐、国有中幼林抚育和中低产林改造的采伐管理,严格执行森林采伐限额制度,杜绝超限额采伐,从作业设计开始对采伐的各个环节严格把关;二是对乱砍滥伐、非法侵占林地的违法犯罪行为,依法严厉打击;三是资源林政管理的能力建设,加强资源林政管理的队伍建设,加强人员培训,并购置必要的设备、设施和装备;四是乡镇林业工作站的建设与天保工程管护站统筹考虑,构建必要的管护房和设施、设备、装备;五是对木材经营加工与利用进行有效管理,合理确定木材经营加工企业的布局、数量和规模,建立健全市场准入制度,提高准入门槛,提高对采伐木材的综合利用水平。天然林具有较强的生态功能和自我调节能力,是物种的基因库,其生物多样性是人工林无法比拟的。因此,大姚县要在继续管好现有森林资源的同时认真实施和完成天保工程建设任务,需努力抓好森林管护工作的制度创新,研究新对策,制定新措施。做到依法依章管护好林地,抓好林政资源管理森林防水、森林病害防治、科技兴林等各项工作,促进天然林蓄积、面积快速增长和森林质量的提高,实现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66%以上的林业建设目标。
4.2提高公益林建设单位面积投资力度
在遵循实施方案的基础上,实施后经检查成活率在85%以上拨付30%的工程款,1年后验收合格者纳入年度作业设计,拨付50%工程,2年后验收合格成活率在85%以上拨付20%的工程款,真正确保工程建设质量。多部门、多渠道争取资金投入,提高公益林建设单位面积投资力度,在天保公益林建设人工造林资金有限的条件下,努力争取地方政府加大对天保公益林建设的投入,解决天保公益建设的补助标准,建议把低效林改造、征占用林地异地造林等项目建设与天保工程人工造林项目相整合,争取天保公益林建设每亩综合投资在1000元以上,加大对天保公益林建设的投入,确保天保公益林建设取得实效。
4.3扩大天保工程广度
天然林所发挥的生态效益虽远大于人工林,但很多人工林能发挥的生态效益也不能低估,且纳入天保工程森林管护范围的林木或林地与未纳入工程管护补助的人工林林木或林地所处的地位没有严格的区分标准,只不过是人为地按林分起源划分为小班。为了便于管护、发挥更大森林生态效益,应把部分人工林也纳入天保工程补助范围,可每年给予林权所有者一定的生态效益补偿。
参考文献:
[1]刘永红,倪嶷.天保工程二期政策及相关问题解读[J].林业研究,2011(9):19~21.
[2]趙树丛.全面把握天保工程的新形势深入推进天保工程二期建设[J].林业研究,2011(9):77~79.
[3]大姚县林业局.2013年林业统计年报[R].大姚:大姚县林业局,2014.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