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9
曲琛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城市规划与设计学院,广东 深圳 518055)
北海公园是我国保留下来历史最悠久、保护最完整的皇城宫苑,公园面积约 68.2 hm2[1,2],园内植物造景颇具特色。笔者在春夏之交(5月初)调查了园内植物种类和植物群落,分析评价了植物群落造景的特点和效果,为城市公园的植物群落造景提供参考。
北海公园内现除一些树木(如海棠)因病虫害长势较差以及部分异色叶树种(如紫叶小檗)因光照条件不良而产生叶片“返绿”外,大多数植物长势良好,这主要得益于园内较好的小气候条件。例如团城上被乾隆赐封“白袍将军”和“遮荫侯”的白皮松和油松至今已存活约800年,据考证树下的土壤是运自北部山区的腐殖质淋溶土,土壤环境相对更好。松柏类植物能够分泌萜类物质杀灭空气中病菌,海棠、金银木等蜜源和观果植物可以吸引害虫天敌,利用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防治病虫害;此外建造者选用了复层结构的植物配置,这些都保证了植物有良好的生存空间[3]。
公园内植物造景运用植物数量较多,大多数是乡土树种,如侧柏、圆柏、白皮松等。主要应用的植物种类较多,有常绿针叶树、常绿阔叶树、观春花树种、观夏花树种、香花树种、秋色叶树种、常年异色叶树种等。同时植物材料应用形式较为丰富,如依水种植旱柳、美人梅形成滨水景观;山石、古建旁搭配具有野趣的植物营造出古朴典雅的氛围。
经过调查,园内主要应用植物种类见表1、表2、表3。
表1 北海公园主要应用植物种类(乔木)
注:应用频度指某种植物在公园内被应用次数的相对多少,1表示最少,5表示最多;生长状况是在观察植物是否有病虫害、光照不足、水涝等情况产生的基础上加以判定。
表3 北海公园主要应用植物种类(藤本植物、木本或藤本地被及竹类)
编号 名称 拉丁学名 应用频度 生长状况 观赏特性 应用方式3 爬山虎 Parthenocissus tricuspidata 3 优 观叶 垂直绿化丛植4 早园竹 Phyllostachys propinqua 3 优 观姿 背景树丛植5 五叶地锦 Parthenocissus quinquefolia 2 优 观叶 垂直绿化丛植6 箬竹 Indocalamus latifolius 1优 观姿 下层地被丛植
植物群落造景是应用乔木、灌木、藤本、草本等植物材料,使其形成有机群体以创造景观,能够充分发挥植物的形体、线条、色彩等自然美[4],满足生态等功能需求。北海公园是古典式园林,植物多采用自然式配置,植物群落造景具有生态特性和观赏特性。
3.1.1 注重因地制宜与适地适树
调查发现公园内造景应用的植物绝大多数为乡土树种。应用频度较高的旱柳、毛白杨、国槐及刺槐等,适合在北京气候条件下生长。白皮松、侧柏、太平花、海棠等传统园林植物也得到广泛应用。植物造景时也注意到根据植物的生活习性、具体的地形和周边环境来安排植物。如靠近水边处栽植耐水湿的旱柳、馒头柳以及刺槐,高燥地处种植不耐水湿的牡丹,山石周围种植耐性强的植物如平枝栒子,树荫下、背阴处种植耐阴性好的植物如金银木、珍珠梅等。植物自身的生态需求得到满足,为形成良好的观赏景观提供基础。
3.1.2 注重种类多样与群落层次
群落的多样性包括群落中物种的多样性和群落类型的多样性,植物群落的多样性决定景观的丰富度和园林绿地生态效益的大小[5]。种群单一会使群落生态不稳定,景观上也会较为单调。调查发现公园内植物群落种类多样,群落都由多种植物组成。
如位于公园东部一处古典式白色墙壁东侧的植物群落中,运用了多种植物,包括针叶树白皮松,落叶乔木刺槐,常绿阔叶灌木黄杨、金叶女贞,花灌木紫荆、碧桃、文冠果、珍珠梅、凤尾兰,藤本植物紫藤和爬山虎,不足100 m2的绿地上群落植物种类达10余种。造景时还要将植物安排得错落有致,即在搭配时注意乔灌草结合,通过高中低分层充分利用空间,使得叶面指数增加,提高生态效益和环境质量[6]。如园内某两座古亭南北方向之间一块小型绿地上安排了层次结构合理的群落:上层乔木为白皮松,中层灌木为金银忍冬、华北珍珠梅、平枝栒子,下层地被有草本抱茎苦荬菜、麦冬等。安排满足了植物的生长需求:群落上层白皮松喜光;金银忍冬、华北珍珠梅耐荫性较强,植于中层正常生长;草本植物耐性较强,适于作为下层地被。植物长势良好,群落生态效应得到发挥,周围的空气清新,噪音减少,环境静谧。
3.2.1 对比与衬托
公园内植物群落造景充分考虑到植物的体量、树形,运用植物高低、姿态、叶形、花形的对比,相互衬托,协调统一。如公园内餐饮建筑东南方后院绿地上有一处群落,植物安排疏密得当,应用乔木云杉、侧柏、桧柏树体高大,和低矮的花灌木锦带花、毛叶丁香、贴梗海棠形成体型上对比,贴梗海棠的圆形树形和云杉圆锥形树形形成姿态对比,玉兰的嫩绿色阔叶和侧柏深绿色针叶形成叶形对比。虽然植物外形对比明显,外缘线曲折变化,立面上林冠线高低起伏,但搭配合理,植物互相衬托,完整统一。
3.2.2 色彩与季相
植物的色彩是明显的外部特征,不同的色彩搭配能够给人带来不同的感受;同时作为有机生命体,植物在外观上随着季节变化表现出不同的特点。进行群落造景时应注意植物不同季相观赏特点的相互搭配,做到突出一季,兼顾三季。
北海公园内的植物群落色彩较为素雅、庄重,与皇家园林严整大气的氛围相融合。同时注重群落中材料季相的安排,将具有不同观赏特性的植物合理搭配:如观干植物、观花植物、观果植物共同栽植,让游人在同一个植物空间中有多方位的感官体验,同时也丰富了群落的色彩。
如靠近水边安排的某一群落里应用植物材料有常绿树种、异色叶树种等,色彩多样。紫叶李、美人梅叶子常年深红色,点缀在深绿色常绿树和翠绿色早园竹之中,虽有明艳色彩做点缀,但总体上仍统一于公园以绿色为主色调的环境之中。春季时栽植的迎春花金黄夺目,在水边展现出生机活泼。此处造景也运用了观赏特性明显又多样的植物材料,采用常绿针叶树种桧柏、白皮松,满足冬季的观赏需求;观干树种白皮松、观姿树种早园竹带来色彩美与形态美;常年异色叶树种紫叶李、美人梅能在四季展现与众不同的叶色,又能在春季开出粉红娇艳的花朵,与早春开黄色花朵的迎春共同突出春季繁花似锦的景观。群落整体色彩质感丰富,“岁寒三友”松竹梅的韵味十足,让人流连其中;春夏之交,花叶同赏,色彩明艳和对比强烈甚至能够吸引对岸的游人。
3.2.3 个性与统一
公园内设置的植物群落有鲜明又相对独立的个性,有的体现皇家园林的庄重气派,有的体现出沿河景观的秀丽灵动。但群落并不鼓励,而是与周围具体的环境相联系,最终统一于公园整体环境。如公园内位于抬高地势的一处古建筑南侧附近的植物群落,充分与建筑结合发挥功用。群落中运用了香花树种如紫丁香、花灌木紫荆、常绿灌木黄杨、常年异色叶灌木紫叶小檗、五叶地锦(形成质感变化的地被),给人视觉、嗅觉多方位的变化感受;同时运用传统植物侧柏、梅、海棠、紫丁香、箬竹等,使其保持自然的树形,带来古韵。此处植物造景与周围的古建相搭配,在建筑地势升高的前方布置植物群落,遮挡部分建筑,让游人拾级而上时透过树丛可以隐约看到建筑轮廓,保留好奇心,被引导不断向上行走,最终建筑全貌如露出庐山真面目一般展现在眼前。游客在游览时可以感到空间层次的变化,视野得到延伸与丰富。此处群落既能够引人驻足,也能调节游人视觉心情,引导其前行。
北海公园植物群落造景整体效果较好。由于小气候条件较好,设计合理,植物大多生长良好,景观特点突出。利用植物群落造景时,树种丰富,布置科学,具有明显的生态特性和观赏特性,实现了公园生态、景观、文化等多方面的功能。并且植物群落与其他要素相结合,共同创造了兼具整体性和艺术感的古典园林空间。
美中不足的是公园中花灌木数量有限,可考虑使用适应性和观赏性俱佳的树种。还可考虑适当增添秋色叶树种、夏秋开花树种和以观果为主的树种,使一年四季都有景可赏,生态空间也能得到丰富。北海公园的植物群落造景可以为城市中其他园林的植物造景提供参考,通过科学与艺术结合的手法带给游人亲近自然的深刻体验。
[1]丛 林.北京的北海公园[J].世界,2003(8):22~24.
[2]王 曼.荷文化在北海公园园林艺术上的体现[J].中国花卉园艺,2002(13):40~41.
[3]沈 方.从北海公园看古典园林中的生态与文化[J].北京园林,2004,(2):46 ~48.
[4]夏秀华.园林植物配置的基本方法[J].民营科技,2009(1):99.
[5]刘慧春,周江华.试论园林植物配置[J].现代农业科学,2008,15(8):20~22.
[6]王 丹.浅析园林植物的配置手法[J].华章,2010(5):126~127.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