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新形势下加强团银合作共谋发展的思考——以农村青年创业贷款“鲁青金益农”项目为例

时间:2024-05-19

梁 健

(中国农业银行德州分行,山东 德州 253000)

1 “鲁青金益农”项目简述

1.1 项目介绍

“鲁青金益农”项目是由共青团山东省委与农行山东省分行在2011年联合推出的一项农村青年创业贷款项目,是全面推进农村青年创业小额贷款工作,加大对农村青年创业扶持力度的一项重大举措。它具体是指由当地共青团择优推荐创业青年名单,由农行按贷款产品制度进行调查、审查和审批,实施优惠措施和快速通道服务,目的在于积极稳妥地推进山东省农村青年创业小额贷款项目工作,更好地向农村创业青年提供高效、优质、便捷的金融支持。

以德州为例,2011年10月,德州市团委联合农行德州分行正式启动“鲁青金益农”德州农村创业青年贷款项目。截至2011年末,团市委累计推荐青年创业农户900人,农行德州分行经过调查、审查、审批,累计向723名农村青年发放贷款3064 万元,带动青年就业2016 人,培育农村青年信用示范户144户,项目取得阶段性进展。

1.2 共青团前期主要工作

积极宣传“鲁青金益农”,联合农行、齐鲁晚报、腾讯网开展了全省青少年金融知识有奖竞赛活动;接受农村青年贷款申请,初步审查后及时向农业银行推荐适合农户;举办创业和金融知识培训班,提高农村青年金融知识水平和创业技能。

1.3 农业银行前期主要工作

配合共青团做好项目宣传和金融知识培训,发放相关产品宣传手册;实行优先信贷支持政策,建立农村青年创业贷款“绿色通道”,简化贷款流程,提高审批效率;加强农村青年创业贷款风险管控,落实各项制度确保业务健康发展。

2 项目推动中存在的问题

“鲁青金益农”项目的深入推进,农村青年创业苦于没有资金支持的瓶颈问题得以有效解决,但伴随农村青年创业群体的不断增长,农户贷款规模的持续膨胀,农村信用环境问题、青年致富项目带动不足、创业环境日趋严峻、贷款后续管理难度加大等制约项目持续性健康发展的问题接踵而至。

2.1 农村信用环境存在的问题

农民对农行提供的青年创业贷款存在误解和偏差,如农户小额贷款被经常认为是一项国家财政补贴、被当成一项扶贫措施,将贷款对象局限于贫困户,一方面限制了小额贷款对农村青年创业的支持,另一方面导致贷款到期农户还款意愿差。农村信用基础薄弱,农村青年信用观念淡薄,对个人征信记录的重要性缺乏了解,意识不到形成不良信用记录会给自己带来的不良后果,个别区域直接导致农村信用环境持续恶化,造成贷款风险加大。

2.2 青年致富项目带动不足

农村青年整体对创业规划模糊,专业素质不高,发展方向不确定,职业目标不明确,获取创业信息渠道不畅,不了解创业扶持政策,主要还是缺乏可以借鉴的成功的致富项目。一些农村创业青年受自身教育程度低、职业技能匮乏等限制,由于缺乏经营管理经验,缺乏专业的金融知识而放弃了创业;一些农村创业青年需要通过竞争才能实现贷款,而在贷款过程中滋生的腐败现象,既增加了创业成本,又使其创业积极性受挫;一些农村创业青年通过辛苦努力,成功实现了创业,但由于缺乏有效引导、评价、推广和带动,难以形成完整的、有效的青年创业示范项目。

2.3 创业环境日趋严峻

首先是农村青年人数增多,一方面受全球金融危机冲击,我国实体经济受到影响,导致大批农村青年失去了城市的工作岗位,外出务工返乡人数增多,滞留在家现象严重,另一方面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增长,就业形势严峻,毕业生返乡人数增多,新增人员进一步挤占农村青年本就狭窄的创业就业空间。其次是在创业过程中各项矛盾凸显,伴随创业规模的扩大,资金需求量加大,涉足行业多样化,逐渐脱离常规的种植养殖行业,向从事特色种植、养殖、农产品销售、发展产业化经营等方面转变,与银行单一的信贷制度形成矛盾,突出表现为投放不足与需求扩大的矛盾、信贷额度扩大与防范风险的矛盾、投向单一与满足多业需求的矛盾。

2.4 贷款后续管理难度加大

团组织对农村贷款青年缺乏后续关注与管理,单方面依靠农行已远远不够。首先是银行管理成本与收益不匹配,单笔贷款金额小、客户群体广泛、分散的特点使得农户小额贷款管理成本大,日益凸显的农行人员紧张问题,仅能维持疲于应付存量客户贷款到期管理,加之落后的管理方式、管理队伍素质不高等问题直接影响了新业务的持续开展。其次是缺乏担保与补偿机制,农业生产对自然条件依赖大,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弱,以及过分的行政干预、贷款期限不合农产品周期等问题,易引发农户贷款损失,没有任何担保与损失补偿,银行将加强风险管控与责任追究,导致信贷投放更加慎重与严格。

3 新形势下团银项目合作的优势分析

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立足现代化建设全局,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统筹城乡发展,坚持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初步形成了强农惠农富农政策体系,农业农村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当前,国家“十二五”规划扎实推进,“三化同步”发展不断深入,以“七区二十三带”为新蓝图的农业战略格局加快构建,以改善民生为主旨的新农村建设和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加快实施,“三农”业务进入“黄金期”。

3.1 共青团引导农村青年创业

共青团服务青年就业创业有着重要的意义。胡锦涛总书记对共青团提出了组织青年、引导青年、服务青年和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四项基本职能。履行好服务青年和维护青年权益的职能,必须从实现青年普遍性的、带有共性的利益诉求入手。青年最关心、最现实、最紧迫的需求,就是就业创业。服务青年就业创业是服务青年和维护青年权益的重中之重,加强农村青年创业更是尤为关键。农村青年创业小额信贷工作,涉及青年切身利益,具有很强的政策性和可操作性,需要各级团组织搞好与银行机构的协同配合,及时组织好资金,严格把握条件,客观公正地研究对策,为农村青年就业创业提供扎扎实实的帮助,对农村青年进行有力组织、有效引导,以此为突破点积极开创共青团工作的新局面。

3.1.1 加强农村团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基层工作

着眼于把共青团面向基层的桥头堡推向乡镇一级,坚持“两条主线、三个关键”的工作思路,进一步扩大农村基层团组织的有效覆盖。

(1)全力加强乡镇团组织建设。着力推动党建带团建制度安排在县一级的落实,为乡镇团委提供更多政策、资源和载体,对乡镇团的工作内容进行梳理,形成菜单供基层选择和推广,加强乡镇团干部队伍建设,优化班子成员结构。

(2)积极推进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团建工作。灵活设置团组织,团县委争取成立县域专业合作组织团工委,乡镇团委加强对专业合作组织的联系和服务,培训专业合作组织青年人才,建设青年示范社,表彰一批合作社理事长。

(3)加强村团组织建设。抓住村“两委”集中换届契机,推动村团组织进行集中换届,积极探索村校联建、村企联建、村社联建、村村联建等模式,配合组织部门做好大学生村官工作,推动大学生村官兼任乡镇、村团干部。

3.1.2 推动促进农村青年就业创业工作

努力使小额贷款工作形成社会功能,增强就业创业培训工作针对性,探索开展科技服务的有效途径,加大致富带头人培养力度,引领农村青年为发展现代农业作贡献。

(1)深入推进小额贷款工作。健全与金融机构的合作机制,创新担保方式,争取财政贴息政策,推动工作向乡镇延伸,推进农村青年信用示范户工作,力争覆盖全部县域,深化与农业银行的合作,开展“送金融知识下乡”活动。

(2)扎实推进就业创业培训工作。巩固和扩大与农业、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科技、扶贫等部门的合作,深入推进农村青年创业就业行动。继续实施种都、美涂士等示范培训项目,探索企业承担任务、参与培训的新途径。

(3)积极开展科技服务工作。加强与科技、农业、教育等部门合作,实施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等项目,引导农村青年学用农业科技,促进就业创业。整合高校资源特别是涉农科技资源,支持基层团组织开展科技服务。

(4)做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工作。争取政策、项目、资金支持,培养更多致富带头人,示范带动农村青年创业致富,做好致富带头人协会工作,推动省、市、县三级涉农青年组织建设,联合农业部开展第八届“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评选表彰活动。

3.1.3 发挥统筹协调、联系广泛的优势

共青团通过加强乡镇、村、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等的基层建设,强化团组织的工作,其组织体系健全、联系广泛的优势将更加明显。团组织广泛掌握着农村创业青年信息,便于了解创业贷款青年的资金需求,便于建立农村青年创业人才库和项目库,便于实施贷款后续的动态管理。共青团工作与农村青年创业工作密不可分,通过实施有针对性就业创业培训,具备对贷款青年开展知识培训和诚信教育的条件,有利于为农村青年创业提供学习、借鉴、实践的阵地,提供产业链接、信息引导、技术指导、经验传授等服务,有利于搭建交流平台,推动农村青年开展创业的信息、经验交流和贷款联保等;通过实施科技服务、企业承担任务以及财政贴息补贴的探索,便于团组织协调推动建立政府及有关部门、银行、保险、农村创业青年共同承担风险的工作体系,建立贷款风险的分担和补偿机制;通过加大致富带头人培养力度,便于实施对农村青年优秀致富项目的推广带动,便于实施对农村青年优秀创业项目给予贴息扶持、税费优惠等。

3.2 农业银行支持农村青年创业

近年来,农业银行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服务“三农”定位,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大力创新金融服务,不断加大信贷投放,持续探索服务“三农”、商业运作的有效模式,实现了“三农”和县域业务的较快发展,为其整体的稳健经营和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社会形象不断提升。近期农业银行决定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提升“三农”金融服务水平。

3.2.1 提高认识,坚定不移推进服务“三农”工作

(1)认清服务“三农”面临的新形势。这对农行“三农”金融服务提出了更高更迫切的要求,更为农行抢抓“三农”和县域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机遇,积极应对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提供了更广的发展空间。

(2)明确服务“三农”的地位和作用。服务“三农”是党中央、国务院赋予农行的重要历史使命,反映国家资本意志、服务服从于国家利益。农业银行因农而立,县域员工和网点数量分别占全行的46%和54%,自身的历史传承和县域资源优势,决定了农业银行必须服务好“三农”。

(3)把握服务“三农”的基本要求。努力做到政治目标、经济目标和社会目标的有机统一,按照“目标明确、服务到位、风险可控、发展可持续”的总体要求,持续深入探索更加有效的服务“三农”模式和机制,积极提升县域支行的综合市场竞争能力。

3.2.2 突出重点,切实做好强农惠农富农金融服务

(1)做好强农金融服务。抓住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千百工程”,支持农业基础设施重点建设项目、农村土地整治项目和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支持符合国家生产力布局导向和产业导向的跨区域、跨城乡产业转移和升级项目,加大对农产品加工、特种养殖、观光园艺、林业产业、乡村旅游等农村特色产业的支持力度,加大对农村公路、供电、安居工程等建设项目的支持力度,探索对保障性住房建设的有效支持方式,支持县域医院、教育、文化等民生事业发展。

(2)做好惠农金融服务。实施金穗惠农金融服务“村村通”工程,做实惠农卡支付结算和代理功能,加强与人社、财政、卫生等部门的合作,不断拓宽财政直补、新农合、新农保等业务代理范围,大力开展信用乡镇、信用村建设,建立农户信用档案,大力开展“送金融知识下乡”活动,提高农民的金融知识水平。

(3)做好富农金融服务。做好农户贷款工作,改进投放和管理方式。优先在粮、棉、油、糖、乳、畜等重点农产品主产区,择优发放农户贷款,积极为规模化经营的种养大户提供金融服务,进一步探索创新对县域个体工商户的支持方式,积极探索农户贷款集中审查审批、集中贷后管理模式,提高农户贷款集约化、专业化水平,探索商业化扶贫新机制,积极开展县域住房按揭贷款、消费信贷、基金理财和相关代理业务。

3.2.3 加快创新,促进“三农”和县域业务同时发展

(1)加快“三农”产品创新推广。理清产品创新路径,提高“三农”产品的市场响应速度,鼓励符合条件的分行因地制宜地开展区域特色产品创新,加大“三农”产品创新基地建设力度,加大城市优势产品和同业先进产品的导入力度。

(2)提升“三农”信贷管理水平。细化“三农”信贷政策制度,逐步建立和完善“以年度三农和县域信贷政策指引为引领、以涉农产行业政策为基础、以差异化的区域信贷政策为重点”的“三农”信贷政策体系,加强“三农”信贷业务转授权体系建设,探索集中审查审批和专业化的贷款管理模式,促进县域信贷结构和客户结构持续优化。

(3)加强县域渠道建设。加快物理网点转型,加大电子渠道建设力度,不断扩大服务“三农”覆盖面。

(4)探索服务“三农”新模式。顺应“三农”和县域产业发展区域化、集群化、特色化趋势,探索集中连片服务“三农”模式。选择有优势、有特色、有前景、带动力强的农产品主产区和优势产区,开展集中连片服务“三农”试点。加强与政府机构、龙头企业和行业协会的合作,提高惠农卡和农户小额贷款发放的组织化程度。积极为县域市场提供保险、产业基金、金融租赁、投资银行等多元化的金融服务,不断拓展服务“三农”的领域和空间。

着力分析农业银行工作重点,发挥其在项目推进中工作积极主动、业务专业完善的作用。农村青年发展潜力大,是农村致富的带头人和新农村建设的生力军,将成为涉农金融机构的成长型客户,做好对农村创业青年的金融支持,对于农业银行占领县域市场、积极应对同业竞争有着重要的意义,农行适时提出以激发县域经济活力为目标,坚定不移推进服务“三农”工作。通过切实做好强农、惠农、富农三项金融服务,尤其是富农一项,农行提出继续做好农户贷款工作,将选择重点项目、重点区域,改进投放和管理方式。通过提升“三农”信贷管理水平,探索集中连片服务“三农”模式,提升服务“三农”集约化精细化水平,探索完善与金融同业的有效合作模式,形成优势互补的服务“三农”合力,促进“三农”客户结构持续优化,这些都将有利于进一步完善“鲁青金益农”项目。

4 对策和建议

达成目标共识,发挥各自优势,建立长效团银合作机制。在新形势下,服务好农村青年创业,组织好“鲁青金益农”项目推进工作,对于共青团组织和农业银行双方都有着举足轻重的重要意义。一是构建自上而下的合作组织体系,在团中央和农业银行总行层面充分达成目标共识,进而转化为各级合作组织的共识,在各级层面进行整体性推进,主要是完善各级团组织与农业银行各级三农事业部的统一合作,加强层级衔接,建立互助、信任、规范的合作组织体系。二是明确职责分工,合作关系确定后,进一步统筹梳理合作主体、边界、程序,明确职责分工和功能区分,科学合理安排双方工作时间和工作量,基层组织积极探索实践经验,上级组织做好归纳总结,设计出具备普遍性、可操作性、标准化的工作流程。三是建立协商研讨和督导机制,各级合作组织加强沟通跟踪服务,加强督导检查合作,每季联合召开碰头联系会,交流经验做法,分析各自工作中遇到的新问题,共同协商解决问题;上级组织加大资源匹配,加强考核督导,将创业贷款工作列入专项考核项目,基层组织定期联合开展检查、调查、反馈,及时报送工作开展情况。

4.1 加强合作,致力于优化农村创业环境

(1)推动政策帮扶,共青团组织主动联合相关涉农职能部门制定出台扶持农村青年创业的政策措施,帮助青年更好地了解政策、运用政策、争取政策,将相关政策与银行共享,把握源头、积极寻找和创新“鲁青金益农”项目合作的切入点。

(2)做实各项培训,共青团组织做好创业培训工作,建立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平台,邀请农业专家举办“农村青年学堂”等视频授课,农行开展“金融知识下乡”宣讲培训,向青年普及金融政策知识,双方广泛穿插结合,构建专业创业培训和金融产品服务大培训。

(3)提升农村信用观念,双方联合推进农村青年信用示范户评定工作,大力开展信用乡镇、信用村建设,覆盖全部农村创业贷款青年,充分运用电视广播等媒体,分发宣传手册,加强信用宣传,开展诚信教育,与地方政府联合开展如“百日优化信用环境”治理活动,培养农民树立正确的信用观念和还款意识。

4.2 加强合作,致力于加强青年致富贷款项目带动

(1)加强人员管理,共青团加强村、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基层建设,对于成功申请“鲁青金益农”项目创业贷款的青年进行吸纳管理,及时保持联系,以团组织定期开展活动的形式,加强沟通交流,实施贷款创业青年名单制管理,便于银团双方集中统一管理,高效率推进项目推广、信息传导、贷款发放等专项工作,集中解决创业过程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

(2)加强重点推广,“突出重点、树立典型”,加强重点区域、重点项目的推广,农行提高决策经营效率,团组织协调配合一致,选择有产业支撑、企业组织依托的青年农户,支撑其扩大生产、增收致富;团银双方积极向农村青年推荐优质企业的优质项目,建立青年创业见习基地,为青年创业提供更多的实习、学习机会,同时注重发现和培育创业典型,深入挖掘成功创业带头人,提高贷款额度和争取政策支持,在青年中的广泛宣传来发挥其带动示范作用,帮助青年增强创业的自信心和自觉性。

4.3 加强合作,致力于强化青年创业贷款前后管理

(1)成立“鲁青金益农”专项基金,建立创业贷款风险补偿机制。团银双方积极争取地方各级财政部门出资,或者动员团体资助及社会募集,成立农村青年创业贷款基金,对农村青年创业贷款进行担保、贴息或者奖励,银行按照贷款余额提取风险准备金,为农村创业青年贷款提供风险担保,积极应对生产周期、自然灾害造成的不良贷款。

(2)优化贷款政策,创新担保方式。团银双方积极开展青年创业贷款集中审查审批、集中贷后管理,满足成功创业青年的资金需求,帮助其改善生产条件、扩大生产规模;团银协作优化贷款农户结构,扩大贷款服务对象,探索对县域一级由团组织推荐的个体工商户、有技术的返乡大学生的支持;引导和鼓励创业农村青年加入“信用互助组织”、“担保协会”等信用共同体,探索共同体联合担保,团银合作推行党员干部、公务员提供担保的模式,村、合作组织领导与创业青年签订担保协议。

[1]林 燕.德国青年就业政策及对我国的启示[J].北京青年政治学报,2006(4):27~28.

[2]曹志刚.新时期共青团实践育人的重要尝试[J].青少年研究,2003(3):69~71.

[3]刘 燕.发挥共青团服务大学生就业创业的职能[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2006(5):174~175.

[4]董 藩.个体私营经济发展要突破惯性认识[N].中国改革报,2002-06-11(4).

[5]方金友.农村青年就业问题的解析[J].合肥学院学报,2007(1):257~259.

[6]李长春.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征程上创造新的青春业绩——在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祝词[N].中国青年报,2008-06-27(16).

[7]谢启文.王君健.试论团组织在青年创业中的角色与作用[J].青年探索,2007(3):36~39.

[8]张 涛,邹 兰.天津运用小额信贷城市扶贫创出“天津模式”[N].金融时报,2004-06-07(8).

[9]周玉越.区域农村青年创业与创业文化的实证研究[J].中国农村经济,2005(8):99~100.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