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9
宁振峰,罗佳梅,黄飞云,黄 颖,孟旭祥,郭 超
(广西师范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4)
“低碳旅游”是近年来“低碳经济”大背景下产生的一种新型的旅游形式,是借用低碳经济的理念,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绿色旅游;它要求通过食、住、行、游、购、娱每一个环节来体现节约能源,降低污染,以行动来诠释和谐社会、节约社会和文明社会建设。低碳旅游的核心是通过在旅游业内发展低碳经济,创新低碳技术,改变发展模式,最大限度地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是一种缓解旅游生态环境压力的新技术经济范式,是促进旅游产业生态化的战略选择和重要途径,是旅游业持续发展的目标。
桂林以美丽的山水风光而著名,其旅游业毋庸置疑地成为桂林经济稳定、快速发展的一项核心产业。然而随着社会工业化不断进展,由于桂林原有旅游发展模式的局限性、以及过多人为因素的破坏等原因,桂林旅游景区的生态环境污染日益加重,桂林的旅游业正面临危机。
原有的旅游发展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科学发展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难以实现环境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桂林旅游业需要寻找更好的经营发展模式。而“低碳旅游”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绿色旅游,是实现旅游业持续发展目标的重要举措;也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旅游发展模式,是目前桂林旅游发展路线的最佳选择。
要使低碳旅游成为桂林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经济战略之一,其一是转变现有旅游模式,倡导公共交通和混合动力汽车、电动车、自行车等低碳或无碳出行方式,同时也丰富旅游生活,增加低碳旅游项目。其二是扭转奢华浪费之风,强化清洁、方便、舒适的功能性,提升文化的品牌性。其三是加强旅游智能化发展,提高运行效率,同时及时全面引进节能减排技术,降低碳消耗,最终形成全产业链的循环经济模式。
桂林市仍未有真正成功的低碳旅游案例,而桂林各个景区又各具特色,其综合条件也大相径庭,所以要想真正实现各景区的低碳旅游模式的全面改进,较好的办法之一就是根据各个景区的综合能力划分不同等级的试验区。根据不同等级的试验区的实际情况,进行取样和分类统计分析,制定相应的实施低碳旅游发展模式的整体规划,逐步实现低碳旅游模式。
3.2.1 加大低碳旅游的宣传力度
政府、旅游管理部门和景区管理部门除了在景区内设立有关低碳旅游和环境保护的宣传栏,旅游管理部门更应该定期对导游进行与低碳旅游相关的知识培训;导游在对游客讲解景点的同时,应该将低碳旅游的相关知识渗入其中;政府部门亦需要定期地对景区内的当地居民进行环保宣传,鼓励当地居民在销售各种商品或开设旅馆的同时对游客进行低碳旅游相关知识的宣传。
3.2.2 加强管理力度
政府部门应该加强景区内当地居民的环境保护意识,提高当地居民的素质,从居民开始就要做好一个地区的环保形象。同时充分利用社会舆论的监督力量加强环保管理力度,鼓励新闻媒体关注各个景区的环保问题。对环保工作做得不够好的景区或游客中出现的有害于景区环境的行为进行及时的报道批评,对做得较好的景区则给予报道表扬。通过社会舆论的力量,对各个景区、当地居民和游客的环保行为进行及时的奖罚,才能更好地形成公共地监督制度,景区、居民和游客才会更加自觉的做好环境保护工作,以真正实现低碳旅游。
3.2.3 加强景区环境卫生工作
定期对景区里的环境死角进行清理,如果未能及时清理景区里的环境死角,日积月累亦会因为某些环境死角而大大减低游客对景区的满意度。清理人员不应局限于景区里的清洁工人,更应该鼓励景区管理部门和景区周边学校相互协作。在组织学生到景区里义务清理的同时,以免费让学生游览景区为交换条件;教师和导游还应相互协作,在为学生介绍景区的同时讲解低碳旅游相关知识。以实现景区与学校的相互协作和交流,同时亦能通过义务清洁工作和实践中的环保教育的增强,培养学生的低碳旅游和环境保护意识。
3.2.4 以当地居民为主,分区域管理
鼓励景区里的当地居民自觉地做好景区的环保卫生,通过制定分区域管理,给当地居民划定一定的管理区域,居民要做好属于自己管理区域内的环境卫生,并设置相应的部门定期检查各个区域的环保卫生情况,政府和景区管理部门可以根据各个管理区域里的环境保护情况发放相应的补贴或是给予一定的表扬和奖励。
3.2.5 开发服务于低碳旅游的线路
政府部门应积极组织开展各项体育、休闲娱乐运动,使之和“低碳”理念相结合。从观光型旅游向休闲度假型旅游的增长转变,这是旅游发展的趋势。以此为契机,开发一些低碳线路或游览模式,如桂林传统的漓江旅游来说,不论开发程度和开发的方式都还不够,还需科学整合利用漓江沿线旅游资源:开发沿江徒步、沿江骑行、休闲度假等旅游方式,提供差异化服务产品,既满足差异化消费需求,又打造了低碳旅游的新形式。如在2012年3月18日举行的“桂林漓江东岸自行车精品路线活动”,便是响应国家旅游局提出的“2012中国欢乐健康游”主题活动的宗旨,丰富和深化了桂林旅游内涵,更是植入低碳理念,倡导公益和低碳生活。亦可举行类似于“徒步漓江,爱护母亲”等活动,融入“低碳”理念,使全民参与进来。
(1)游客到桂林的方式可能多种多样,旅行社或媒体在宣传各个景区或是介绍景区来往路线的同时,应该鼓励游客跟团出游,倡导游客到旅游目的地优先选择公共汽车等公共交通;景区内稍长的路径采用环保型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电动汽车),短路径采取步行或骑自行车。近年来,自驾游增多,这是一个旅游的新趋势,加强自驾游的管理和疏导,限制接近或进入景区的车辆,以便减少能源消耗及污染排放,同时避免出现交通拥堵;在景区外增设专门的停车场,方便来景区的旅游团队大巴的停放等。
(2)停车场地应该尽量用空心砖铺设,因为空心砖所留出的缝隙能够生长草本植物,这不仅能够减少粉尘的污染,还能达到净化空气的作用;而且,确保雨水能够自然渗透到土壤中,避免了地面积水和雨水冲刷后所导致的垃圾堆积的现象。
(3)政府和景区管理部门应大力推行节能环保车的应用。游观光车是一种既节能又环保的新型动力车,这对于保护环境和发展低碳旅游是大有裨益的。为了鼓励游客乘坐节能环保旅游观光车,建议适当下调观光车的价格,达到更多游客可以接受的价格,通过实行经营市场中所倡导的“薄利多销”模式,以实现游客和旅游管理部门达到双赢。
(4)以免费单车为切入口,推进节能减排减碳,发展低碳经济、倡导低碳生活、建设低碳城市。从2008年至今,杭州市便成功建设了“免费单车服务系统”,正如时任杭州市委书记王国平所说,“建设免费单车服务系统,是杭州推进节能减排减碳的重要举措”。自行车是最绿色、最健康、最环保的出行方式,而且调查显示,赞成通过自行车方式出行的游客占半数以上(图1)。
图1 游客选择低碳旅游出行的方式的倾向比例
如果有了免费单车,越来越多的市民会选择骑自行车出行。这不仅意味着由汽车过多造成的交通拥堵,可以得到有效改善,更意味着我们的城市将大大减少二氧化碳等汽车尾气的排放量。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与大气进行CO2和O2的交换,保持了大气中O2含量和碳循环的稳定,对降低大气温室效应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据统计,一亩树林每天能够吸收67kg的CO2,放出49kg的O2。而且生态林能够净化空气,调节空气平衡;滞留尘埃,过滤和清新空气;涵养水源,防止水土流失;减弱噪声,保护视力;丰富园林绿化景观等。所以要做好低碳旅游的发展,更应该大力植树造林。
不同类型的植被受光照强度和时常、叶面积指数(LAI)等因素影响,其光能利用率各不相同,例如:乔木的光能利用率一般在1.0% ~1.5%之间;灌木则主要在0.5% ~1.0%之间,草本植物则一般是0.2% ~0.5%之间。所以要想达到最大效率,就应充分利用有限的资源,造混合型生态林。如造林时,实现上层种植乔木,中层种植灌木,下层种植地被植物和草坪草的有机混合型生态林,不仅提高光能利用率,还能增强生态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1)管制以燃煤、碳为主的非法烧烤点。考察了解到,有些景区内,当地居民自行设立烧烤摊点或是以燃煤、木炭为主的经营摊点,而这些摊点因为每天的燃烧量都很大,是景区内碳氧化合物的主要来源之一。为了更好地从根本上减少景区内人为氧化合物的排放。应该加强景区内的烧烤摊点或是以燃煤为主的经营摊点的管制,限制油污排放量大的经营摊点。
(2)“低碳”购物。旅游者作为低碳旅游发展模式的体验者,在低碳旅游过程中应该尽量减少碳足迹,选择低碳消费生活方式,参与到低碳活动中来:比如,尽量不用一次性餐具、不喝瓶装水;尽量食用本地应季蔬菜等等。塑料的原料主要来自不可再生的煤、石油、天然气等矿物能源,节约塑料袋就是节约地球能源。我国每年塑料废弃量超过100万t,应建议游客和市民自备购物袋或重复使用塑料袋购物。
(3)“低碳”酒店。鼓励酒店广泛采用太阳能、风能和生物质能等新能源。酒店内放置有与低碳相关的宣传标语,节约用电、用水,鼓励使用变频制冷器,空调设置为27℃以上;减少床、被单的换洗次数,少换洗一次床单被罩可省0.03kWh、13L水和22.5g洗衣粉,其相应减排CO250g。全国星级酒店每天消耗的一次性洗漱用品120万套,光是星级酒店的消耗就高达22亿元。一次性用品无法回收,社会还面临着二次处理所带来的浪费与污染,所以酒店应减少或是不用一次性生活用品。
(4)垃圾合理分类。因来往人流量大,景区每天所积累产生的垃圾数量是很大的,堆积如山的垃圾经过焚烧处理所产生的二口恶英和呋喃等污染物质,对人类和环境的影响是百害而无一利的。通过垃圾的合理分类和回收,并针对不同类型的垃圾进行处理,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减少二口恶英和呋喃等污染物质的产生,提高环境质量。
要真正实现桂林旅游景区的低碳化,需要政府、旅游管理部门、当地居民和中外游客们持之以恒的共同努力。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低碳旅游模式的转变;才能让“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美誉经久不衰;才能保证桂林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下去,为桂林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也才能让桂林旅游业在发展过程中更好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中“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1]蔡 萌,汪宇明.低碳旅游:一种新的旅游发展方式[J].旅游学刊,2010,25(1):13 ~17.
[2]黄 欢.爱护地球、低碳生活—系列信息(二)时尚的低碳旅游[J].中国外资,2010(7):40 ~42.
[3]DTI(Department of Trade and Industry).U K EnergyWhite Paper:Our Energy Future-creating a Low Carbon Economy[R].London:TSO(The Stationery Office),2003:21 ~63.
[4]汪宇明.广西桂林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J].自然资源学报,2002,17(3):361 ~365.
[5]冯 兵.桂林市旅游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桂林工学院学报.2000(20):124~127.
[6]吴 磊.桂林城区旅游资源分类评价与开发设想[J].甘肃农业,2007(6):46~48
[7]丁红玲,武 媚.基于低碳理念的桂林旅游发展初探[J].旅游市场,2010(9):80~82.
[8]梁健爱,连 漪.大桂林旅游城镇圈可持续发展的思考[J].广西社会科学,2005(9):98~101.
[9]明庆忠,陈 英,李庆雷.低碳旅游:旅游产业生态化的战略选择[J].人文地理,2010(5):22 ~26.
[10]覃江华.试论桂林旅游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25(1):360~364.
[11]褚 民.2010桂林市环境状况公报[R].桂林:桂林市环境保护局,2010.
[13]刘 啸.论低碳经济与低碳旅游[J].中国集体经济,2009(13):71~72.
[14]朱青青.低碳旅游发展研究[J].企业技术开发,2011(16):162~164.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