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老龄化社会的居住体系建设探讨

时间:2024-05-19

俞 琦,况 灏,曾文辉

(1.南昌大学 科学技术学院,江西 南昌 330029;2.中国瑞林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江西 南昌 330000)

1 引言

随着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医疗设施日趋完善,居民的平均寿命得以延长,同时因为多年的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老年人口开始逐年增长,老龄化问题已初见端倪,社会老龄化问题将不可避免。如何建立养老保险制度和医疗保险制度,都将成为所要面临的重大课题。人口老龄化是指老年人在总人口中的相对比例上升,按国际通行的标准,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或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例超过10%和7%,即可看作是达到了人口老龄化。我国2003年,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就已经达到了11%。

江西省于2005年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作为经济欠发达的农业省份,老龄化严重态势对江西省经济的发展,社会稳定,医疗卫生等多方面提出了挑战。据了解,目前江西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599万人,占全省人口的12%,呈增长态势。截止2009年底,老年人口比2005年增加了128万人,增长了1.66%。其中,80岁以上老年人口60万人,占老年人口10%,而且,高龄化趋势日益明显。随着经济发展,家庭结构和社会道德观念的变化,人口迁移等因素的影响,传统的大家庭结构已不适合形势发展,小家庭结构越来越多。由于大量的中青年劳动力到外省务工经商,影响了该省老年人口的比重,加剧了人口老龄化的程度。“空巢”老人家庭比例也开始增大。

2 老龄化社会居住体系

2.1 建立新型居住环境体系

敬老养老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2008年的两会上,与会代表也对此提出了初步“居家养老”的方案。现在,社会养老模式最多的是养老院,但难以全面推广,于是,“居家养老”被提出并屡屡被强调,同时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需求庞大,而我国机构养老的资源不足之外,老年人也更希望留在家中养老。据老龄办的统计显示,85%以上的老人都有选择居家养老的意愿,他们更希望在家里获得服务,拥有归属感。

社会福利居住设施和一些规划建设的老年城虽然有较好的硬件设施和服务水平,甚至有一些高级的老年住宅区可以提供不同老年阶段的住宅形式和保姆式的照顾。但它们相对封闭,远离亲情,老年人因为精神上的孤寂,不利于社会和家庭和谐发展。老年人更愿意住在自己熟悉的社区当中,不愿轻易放弃原有的生活方式。“居家养老”可以最大限度的满足老人的精神需求,从家庭、邻里和社区中寻求照顾。

居住区的规划和建设可以从两方面来考虑,第一,就是在居住区中将老年住宅融合进去,设计复合型住宅,满足老人和年轻人的不同需求;第二,由于我国住房体制的改革,促进了房地产事业的发展,买房子成为了大部分人一生中的头等大事,也就不可能轻易地更换住房。所以要有效利用资源。将住宅设计成“通用住宅”,满足人的不同生理阶段的需求。

2.2 复合型住宅体系

现在社会流行的养老住宅主要是养老院,将老人集中到一块生活,与一般的生活小区分隔开来,这样易使老人失落、悲观,产生不良心理。

可以尝试将老年住宅体系添加到一般的居住小区中,这样,老人可以和子女们同住在一栋里或是一个组团中,几代人有自己独立的生活空间,又可以相互照顾。这种模式既避免了大家庭的矛盾,又保留了大家庭的优势。它使老人们在熟悉的环境中生活,易于他们的身体和心理健康,而不是将他们安置到陌生的环境里。

将不同户型的老年住宅集中设置在几栋楼里,也可以将它们分散设置在小区里,为了方便老人进出,老年户型要设置在电梯可到达的楼层中。老年户型可分为三类:独居小户型,两代居和合居型。独居小户型,此类户型是针对“空巢家庭”或“孤寡家庭”中生活基本自理的健康老人,考虑到子女不在身边,老人独居和与配偶共居的居住类型占多数,因而多采用一居和两居的单元式户型,并考虑有保姆陪护。两代居既是一套大户型与一套小户型相邻,是两代人又相互独立的空间。合居型分一居、两居和三居等大小不同的户型,为周末和假期来看望老人的子女提供居住场所,促进子女与父母间的融洽关系。

2.2.1 医疗保健中心

社区的医疗保健中心除具备一般的挂号、药房、急诊、化验、注射等功能外,同时与公寓内每户用户的保健呼叫系统连网,保证随叫随治外,与市内急救中心的呼叫系统也连网,保证了呼救系统的畅通、安全性。同时内设保健咨询中心,提供老年心理咨询、老年疾病咨询、老年身体保健(包括饮食、养生等)等服务。保健中心还配备了社区食堂,为老年人提供了科学、营养的膳食服务。该套具有专业水准的护理、咨询、医疗服务,不仅能让老人住得安心、舒心,同时也将我中国几千年的养生文化发扬光大。

2.2.2 老年教育中心

老年教育中心,提倡“活到老,学到老”的传统理念,同时为老年人提供学习、交流知识的场所,满足老年人求知、求学的心理,让他们感受到老有所用。教育中心为老年学者提供了一个文化、学术交流的平台,相互接受科普性教育、新知识教育等方面知识。老年教育中心还为老人提供了保健性体育项目的训练场所,如太极、瑜珈、秧歌、腰鼓等。

2.2.3 幼儿教育中心

根据目前社会发展的现状,现家庭多往双职工家庭发展,孩子在家没人带只能请保姆的现象比比皆是,因而早亲教育受到了一定的影响,而该社区为这些孩子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住在该社区的孩子们,白天都可跟老人一起来教育中心接受早教育。这里的教育模式既可以纠正老人溺爱孩子的现象,使老人对孩子的爱护朝着正确、健康的方向发展,又能使孩子接受正确的启蒙教育。

这里的工作人员的热心、专业的工作不仅可以让上班族的爸爸妈妈们对孩子的健康、安全放心,而且也使老人们享受到了跟孩子们在一起的欢乐,享受到了天伦之乐。

3 通用住宅

通用住宅是指可以适应人的一生不同需要时的可改造住宅。比如在建筑设计的时期,便考虑到人中年或是老年时的不同需要,给改造留有余地,适应不同的变化。这种考虑在日本住宅中就已实现。从构造的角度出发还应注意以下几点,住宅入口处面积要适当增大,门的宽度要适当增加,地面力求平坦,便于轮椅通过,并在老人经过处预留安装扶手的埋件;厨房及卫生间面积要适当加大,便于坐凳或坐轮椅使用;老人容易失禁,卫生间应靠近卧室,并应该设长明灯;老人身高会缩短,有时高达6~7cm,因此,开关、门铃和门窗把手应适当降低安装位置;老人容易摔倒,地面和浴池底都应防滑,浴池、厕所、楼梯及走廊两侧应设扶手,改变方向和高度的地方应用明显色彩;老年人视力下降,易患各种眼疾,应提高房间照度,并抑制眩光,据日本分析,照度需提高2倍;老人听力降低,应提高报警响度;老人体温低于常人,采暖地区应考虑提高供暖温度;厕所宜用推拉门,不用平开门;厨房内洗涤及灶台和卫生间洗面台下应凹进,以便老人可坐下将腿伸入操作。

4 结语

目前,我国的老年人居住建筑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在设计中,可以更多的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的丰富经验,结合我国国情,研究我国老年人的生活习惯,尊重他们的需求,设计出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适于老人居住的居住建筑,使我国老年建筑更为多样化,同时为建设和谐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1]叶耀先.适应老龄社会的住宅[J].建筑学报,1997(11):18~19.

[2]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老年人居住建筑设计标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3]张 菁,刘颖羲.日本长寿社会住宅发展[J].建筑学报,2006(10):13~15.

[4]熊必俊.人口老龄化与可持续发展[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2.

[5]周 典,周若祁.构筑老龄化社会的居住环境体系[J].建筑学报,2006(10):10~12.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