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杉木、红锥混交造林试验

时间:2024-05-19

王青天,余婉芳,毛寿评

((1.安溪县林业局,福建 安溪 362400;2.南安市林业局,福建 南安 362300;3.安溪丰田国有林场,福建 安溪 362415)

1 引言

杉木(Cunninghamin Lanceolata(lamb)Hook)是福建省安溪县主要的用材林树种,也是福建省安溪丰田国有林场主要的商品林树种。福建省安溪丰田国有林场现有杉木人工林2000hm2。由于整个林场各林地的立地条件、海拔不同,各林地的气候条件、温湿度具有一定的差别。林场经营管理的杉木林分有部分生长良好,但也有部分林分生长不良,甚至有的林木生长枝叶发黄,造成林地地力衰退,生产力下降。为了改变林地的土壤状况,提高土壤肥力,促进林木地生长,提高林分蓄积量,采用杉木针叶树种与红锥阔叶树种混交造林。

红锥(Castanopsis Hystrix)是南亚热带优良速生树种,具有速生早、成材快、适应性强、材质优、价值高等一系列优良特征,极具开发利用价值。红锥属阔叶树深根性树种,主根发达,林木生长迅速。杉木与红锥混交搭配形成混交林,可改变林地的土壤理化性质,提高土壤肥力,促进幼林生长,能提前郁闭,早日成林。杉木红锥混交造林可改变林分生长,能改变林地的生态环境。2004年2月,福建省安溪丰田国有林场在白桃工区旧厝格,采用人工造林试验,营造杉木、红锥纯林、混交林,试验面积6.7hm2。

几年来,笔者对杉木、红锥人工造林纯林、混交林不同的试验,栽培的苗木成活率和林木生长效果进行观察,为了解杉木红锥纯林、混交林的林木生长特性和生物特征,林木生长效果,及时对杉木、红锥人工造林纯林、混交林的栽培技术进行总结。

2 试验地慨况

试验地位于福建省安溪丰田国有林场白桃工区旧厝格山,此地属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型气候,一年四季分明,雨水充沛,气候暖和,年平均气温19℃,降雨量1800mm,空气相对湿度81℃左右,1月份平均气温14℃,极低温-2℃,7月份平均气温30℃,极高温36℃,全年≥10℃,活动积温 7000℃,无霜期342d。造林地属杉木采伐迹地,海拔390~452m,坡位下坡,坡向西南,坡度 25°。土壤属暗红壤,土层中厚,土壤一般、湿润,pH值为4.6~5.6,立地条件属Ⅲ地。此地适宜杉木红锥纯林、混交林的栽培,林木的生长,人工造林纯林、混交林面积6.7hm2。

3 材料与方法

3.1 苗木来源

苗木由安溪丰田国有林场自育,圃地设于白桃工区旧厝格路边,大田育苗一年生,裸根苗木生长健壮,根系发达,苗秆壮,枝叶茂盛,顶芽饱满。杉木苗木规格平均苗高50cm,地径粗0.4cm,苗木规格平均苗高38cm,地径粗0.5cm。

3.2 整地造林

3.2.1 整地

2003年10月份上旬规划,中旬清杂,下旬整地,整地面积 9hm2(其中杉木纯林造林2.2hm2、红锥纯林造林2.2hm2、杉木、红锥混交造林2.3hm2)。整地时先将林地的地面杂物清除,再把杉木伐根挖掉,然后整地挖穴。

(1)试验1:造林杉木纯林2.2hm2,株行距2.3m×2.3m,穴规格60cm×40m×40m。采用挖明穴,回表土。每个穴施0.5kg的钙镁磷和 0.25kg的生石灰,与穴中土壤搅拌均匀,使穴中的土壤在一定的时间内发酵,可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和危害,能改变穴中的土壤的理化性质,提高穴中的土壤肥力,促进幼树生长,提高苗木成活率。

(2)试验2:造林红锥纯林 2.2hm2,株行距,穴规格,整地挖穴方式与试验1相同。

(3)试验3:造林杉木红锥混交林2.3hm2。1行造林杉木,1行造林红锥,采用株行距混交造林,株行距,穴规格,整地挖穴方式与试验1相同。

3.2.2 造林

2004年2月份上旬,在下雨天后,土壤湿润时开始造林。造林前,将红锥苗木主根切断,并将部分的分枝、叶片剪掉。然后蘸黄泥浆(黄泥浆是用94%的黄红壤和5%的黄牛鲜大便、1%的钙镁磷搅拌均匀,然后加水而制成的泥浆)造林,使红锥造林后的根系能及时增生新根,促进根系发达,可及时吸收土壤中大量的营养和水分,供给枝叶水分蒸腾,光合作用,提高苗木造林成活率。造林时,把苗木放在穴中扶正,然后分层填土,用双脚踩实,再将穴面松土壅成面包型,可提高苗木造林成活率。杉木苗木造林前蘸黄泥浆后栽培,造林方法均与红锥相同。

3.3 林木管理

3.3.1 除草

造林之后,幼林需要及时管理。杉木、红锥幼树经过一段时间萌芽生长,林地杂草丛生会与幼林竞争生长,故必需除草。除草之后能促进幼树生长,提高林分,提前郁闭。当年第1次除草在5月份进行。第2次在9月份,并阔穴到80~100cm,浅锄深度5~10cm。每年除草2次,连续除草3年。

3.3.2 施肥

施肥能提高林木生长量,每年除草之后都要施肥,在距树木30cm处,挖半月圆小穴。第1次每穴施肥尿素0.2kg,第2次每穴施肥复合肥0.3kg。每次施肥后,都要用细土将肥料覆盖,这样可减少肥料蒸发,避免影响林木生长。随着幼树的生长,每年每次的施肥量可逐渐增加,每年施肥2次,连续施肥3年。

3.3.3 修剪

红锥幼树生长有些表现主干不明显,侧枝增多增粗,在3~4年抚育除草时,要修剪部分的分枝,才能培育良好的主干形。但修剪侧枝时,要适当修剪,不要将侧枝修剪过多,影响幼树生长,这样才有利于树木的光合作用,有助于幼林的生长和根系的发达,突出主杆,培养端庄树形。修剪的枝叶要放在穴边,可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改良土壤提高肥力,促进林木生长。

4 林木调查与分析

4.1 苗木成活率调查

于2003年10月份,在试验地不同的造林地内,选取造林苗木成活率基本相同、幼树生长基本一致的林地,随机抽查造林苗木成活率,按品字型各设3个标准地,其面积为25.82m×25.82m。在各个标准地内各设6个样点,在每个样点各抽查造林苗木100株,取6个样点的造林苗木成活率的平均数据,并计算造林苗木的成活率和死亡率株数,到次年春天,对死亡的苗木要进行补植(表1)。

表1 杉木红锥纯林、混交造林苗木成活率比较

4.2 幼林生长量调查

2010年6月份,在不同的林木生长试验地内,选取林木生长均匀,树高、胸径、树冠、郁闭度基本相同的试验地设标准地,其面积25.82m×25.82m。在每个标准地内按三角型,随机各设3个样点,在每个样点内各设6个样园,检测各样园内的林木生长效果,其树高、胸径、树冠、郁闭度,并记载具体数据。然后各取标准林木的树高、胸径、树冠平均值。再计算每个样园内的树高、胸径、树冠平均数值(表2)。

表2 杉木红锥纯林、混交林林木生长状况比较

4.3 苗木成活率分析

根据福建省安溪丰田国有林场白桃工区旧厝格山2004年春季人工造林的杉木、红锥纯林、混交林的苗木成活率生长效果。于当年10月份对各试验地进行调查。试验结果表明,同样的林地清杂、整地,同样的苗木造林、同样的株行距密度。在造林前,对杉木、红锥纯林、混交林的苗木同样的蘸黄泥浆处理,其苗木生长的成活率不同。杉木纯林造林的苗木平均成活率99.5%,红锥纯林造林的苗木平均成活率99.1%,杉木红锥混交造林的苗木平均成活率99.9%。杉木红锥混交造林的苗木平均成活率,比杉木、红锥纯林造林的苗木平均成活率分别高0.4%,0.8%。

4.4 林木生长效果分析

杉木红锥纯林、混交林造林试验,试验面积6.7hm2。7年来,对营造的杉木红锥纯林、混交林生长的林木进行经营管理,抚育除草、施肥。于2010年6月份,对杉木红锥纯林、混交林的林木生长量进行调查可知,杉木、红锥纯林的林木生长量分别为平均树高5.1m、5.8m,胸径 6.0cm、6.5cm,树冠 1.5m、2.1m,郁闭度0.7、0.8。杉木红锥混交林的林木生长量分别为平均树高5.6cm、6.4cm,胸径6.7cm 、7.4cm,树冠1.7m、2.5m,郁闭度0.9。混交林的林木生长量平均树高、胸径、树冠、郁闭度,比杉木、红锥纯林的林木生长量平均树高大9.8%、10.3%,胸径粗11.7%、13.8%,树冠大13.3%、19%,郁闭度大28.5%、12.5%。

5 结语

杉木、红锥纯林、混交造林试验,针叶树种与阔叶树种混交,杉木浅根性树种与红锥深根性树种混交。造林时,将红锥苗木截去根系,剪去部分枝叶,然后蘸黄泥浆造林,这样处理的苗木造林,增生新生根系快,吸收水分强,枝、叶光合作用水分蒸腾大,能提高苗木造林成活率,促进幼树生长。特别是杉木红锥混交造林苗木成活率高达99.9%,比杉木纯林苗木造林成活率99.5%,红锥纯林苗木造林成活率99.1%,分别提高 0.4%、0.8%。

杉木红锥人工造林试验,幼林经过7年的生长,对林木进行观察,杉木、红锥喜温暖湿润的土壤生长,能耐阴,杉木红锥混交造林,能改变林地的立地条件生长环境,可改变温湿度。在同样的立地条件里,杉木红锥混交林林地内的温湿度,比杉木、红锥纯林林地内的温度分别低11.1%、5.3%,湿度分别大3.1%、1.2%。

杉木和红锥是福建安溪的乡土树种,杉木与红锥混交造林,林木生长在4~5年之后,红锥树木萌芽力强,生长迅速,可促进杉木幼林生长,红锥林木生长比杉木迅速。红锥混交林的林木生长树高、胸径,分别比杉木大7.4%、粗8.3%。红锥纯林树高、地径分别比杉木纯林树高、地径大8.5%大、粗10.5%。杉木、红锥混交造林可改变林分生长,树冠形成不同的绿色美丽的景观。杉木、红锥混交造林,比杉木红锥纯林造林的林木生长良好。能改变林地的生态环境,杉木红锥混交造林值得推广。

[1]俞新妥.福建主要造林树种培育技术[M].福州:福建省农林大学出版社,1992.

[2]陈存及,陈伙法.阔叶树种栽培[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7.

[3]张福寿.福建省主要珍贵用材林树种造林技术实用手册[R].福州:福建省林业厅,2008.

[4]王青天.花岗岩矿区造林技术试验[J].河北林业科技,2009,165(3):11~12.

[5]黄全能,陈东华,代全林,等.红锥天然林土壤理化性质及水源涵养功能的研究[J].福建林业科技,2001,28(2):17~19.

[5]林俊平.红锥不同模式造林效果分析[J].福建林业科技,2002,29(3):59~61.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