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北定梁州图兴复 雄踞米仓护万民 四川巴州平梁城

时间:2024-05-19

文/符永利 何家林 图/西华师范大学四川古城堡文化研究中心

平梁城—这座始建于宋蒙战争之中、雄踞于米仓古道上的军事要塞,直到今天依旧屹立于山顶之上,历经风雨岿然不动,守护着此地一代代生民。它的面容早已苍老,残躯亦是倾颓,但伟岸的身影依旧昂首于天地之间,诉说着往日辉煌的峥嵘岁月……

四川巴中巴州区一个叫做炮台村的小山村里,一座山城在此已矗立了700 余年。令人感到惊异的是,从空中俯瞰会发现它的平面竟然神似一个五角星!这种五星之状的山形地势,在四川地区仅有仪陇县朱德元帅故里的琳琅山可与之媲美。

宋蒙战争之初,宋军在四川的防线面对蒙古铁蹄一触即溃,节节败退,蒙军如入无人之境,在蜀地肆意驰骋抄掠。四川平原地区的城池面对蒙军的机动奔袭,几乎毫无还手之力。公元1242 年,宋廷主战派代表余玠出任四川地区最高军政统帅,他采用杨文等人的建议,借助蜀地险峻地势,率军用8 年时间在各奇关要塞分批次修建20 余座山城,如合川钓鱼城、金堂云顶城、南充青居城(详见《大众考古》2022 年第12 期),构筑起庞大的四川山城防御体系,成为宋军能和蒙军抗衡数十年的最大凭仗。

平梁城航拍

1244 年,四川山城的建设已经初成体系,并且宋军取得大大小小36 战的胜利。山城带给余玠极大的信心,故他也着手准备反攻汉中。1245 年,余玠命张实在巴州建小宁城,作为“兴汉之基”;1249 年命张实建得汉城,目的是“储粮建邑,为恢复旧疆之规”;1250 年冬,余玠率军巡边至今平梁山时认为此处地势险峻,适宜建城,于是第二年他带领张实来到此地“亲自指授规划,率诸军创平梁山城,取名抚平梁州之意”。很明显,余玠筑城时充满着雄心壮志,其初衷更多是将平梁城视作北伐汉中的后方基地,而非仅作为防御蒙军之用。

巴州 古时为巴国地,秦国灭巴国后置巴郡,西汉属巴郡宕渠县,东汉永元三年(公元91 年)析宕渠县北置汉昌县,治今巴州区。蜀汉至南北朝年间曾屡置宕渠郡,汉昌县属之。北魏延昌三年(514 年)置巴州。隋大业三年(607 年)废巴州,置清化郡。唐武德元年(618 年)改清化郡为巴州。宋代巴州属利州路。元代属广元路。明洪武九年(1376)省化成县入巴州,并降巴州为巴县。正德九年(1514)复置巴州,属保宁府。清代因明制。民国二年(1913)改巴州为巴中县。1933—1935 年间,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曾在此建立川陕省巴中县等苏维埃政府。1949 年后,巴中县属川北行署区达县专区。1993 年7 月,撤销巴中县,设立县级巴中市,并由达县地区析置巴中地区,行署驻巴中市。2000 年6 月14 日,撤销巴中地区,设立地级巴中市,原县级巴中市改为巴州区。

坐据要地,天人助顺

平梁城所处位置临近巴河,既扼米仓古道,又与巴州城相互呼应,同时山顶平坦,山腰险壁环立,易守难攻,确为屯兵保聚之良所。

从宏观地理位置上看,其一,米仓道为古代入川的必经要道之一,连接汉中平原与四川盆地,是两地之间最短的道路,米仓道也是蒙军入侵四川的主要进军路线,平梁城正处于米仓道南端,首当其冲面临蒙军的铁蹄。其二,水上交通便利,平梁城紧邻渠江上游的巴河,河流便于消息的传递、军事物资的补给,通过水路还可与其他山城相连,从而使川东北山城寨堡形成一个紧密的防御整体。其三,平梁城紧邻巴州城,平原上的城市防御能力弱,一旦出现危险,军民可以迅速撤入山城内防御,待敌军退去,又能及时回到巴州城,恢复耕作生产。

平梁城地理位置

从微观山形地势上看,平梁山是典型的桌状山体。山顶平坦开阔,顶部面积达64 万平方米,耕地面积广,水源也很充足,完全能满足军民长期驻扎的生产生活所需。山腰以下地势起伏较和缓,但山腰以上的山体崖壁陡峭,壁立万仞,绝壁悬崖落差达数十米,地势起伏极大,是天然的防御屏障。在山体的四面皆有很窄的小路通到山顶,这是进入山顶的必经通道,山高路窄,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在冷兵器时代,面对这种浑然天成的优势地利,即使拥有精良装备的大部队,想要将之攻下,也并非易事。

平梁城的修筑非常迅速,“正月九日兴工,三月既望毕事”,仅耗时两月即建完。时至今日城堡依旧矗立,可知其并非豆腐渣工程。那么为何平梁城可以在极短时间内保质保量的建成呢?究其原因可能有4 点。

一是领导筑城的团队经验丰富。负责修筑平梁城的张实是南宋末年著名的筑城将领,受余玠之命,曾率领宋军于1245 年筑小宁城、于1249 年筑得汉城。同时参与修筑平梁城的其他重要负责人如刘文德、王成等人也参与过小宁城、得汉城等山城的修筑,所以说整个筑城团队个个都是经验丰富的专业筑城能手。

平梁城以其在地理地形上的优势,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在冷兵器时代,即使拥有精良装备的大部队,想要将之攻下也并非易事,遂成为屯兵保聚之良所。

第二,参与筑城人手众多。余玠的北伐大军可能此时正汇聚于巴州,故参与此次山城筑造的军队人数很多,所谓人多力量大,效率自然也是水涨船高。

其三,筑城时充分利用平梁山自然地形,依山势起伏而建,陡峭的崖壁大大减少了筑城的工作量。一般多在寨门、西门塘堰、东门塘堰、北门真武宫附近等地势低缓区域,修筑大体量城墙,以作补充,从而实现自然崖壁与人工砌筑城防的有机结合。

第四,就地取材,方便运输。在外东门、内西门等区域,发现多处规模较大的采石遗迹,部分城墙所用石材直接开凿于城墙下端崖壁,如西门砲台附近。这种做法既降低石材运输成本,大大节省人力,又能增加山险,可谓一举多得。

平梁城山势(自莲花山远眺平梁城)

在山城建造完后,筑城者立有一石碑以记录此次平梁城的修建经过,碑已不存,清代文献《金石苑》有收录,录文如下:

平梁新城题名

大宋淳祐十一年,都统制忠州刺史环卫张实、大使余龙学指授规划,率诸军创平梁城,山名取抚平梁州之义。城则坐据要地,壁立万仞,天人助顺,汉中在掌握矣。正月九日兴工,三月既望毕事,路钤张大悦、贾文英、司登、雍昌嗣、杜时顺、罗全、王安,州钤刘成,路分刘文德、张德、李成、戎进,路将梁福、刘青、陈宝、曹贵、王孝忠、张达,伏道坤、何荣、薛大信、李珍、宋明、廖友兴、孙庆、李崇,制领安邦瑞、崔世荣、郭□、张,拨发王成,壕寨刘储烋,皆分职任事者也。纪地名,纪岁月,庶知此城为兴复之基云。

依崖而建,砌筑有方

平梁城遗址内现存4000 米长的宋代城墙,其保存状况及体量在巴蜀山城寨堡中均属罕见。城墙在山顶绕崖边环筑一圈,现整体残存2—3.5 米高。城墙能够屹立至今,石制和垒砌筑造方法功不可没。城墙石的形制,大致可以分为两种类型。

楔形城墙石

楔形城墙石两头均为方形,像个一头大一头小的四棱台柱,两头的宽度30—60 厘米,长度80—120 厘米。这种形状的城墙石及其所筑城墙可以判断是宋代的。楔形城墙石纵向砌筑,大头向外,小头向内,像钉子一样打入墙体,所以把这种砌筑方法叫做“丁砌”。由于此类城墙石内外两端的大小不一致,砌筑的城墙并不能保持直立,而是从下往上逐步内收,呈现一定的倾斜度,这个倾斜度既保证城墙的重心在内侧,不容易向外垮塌,同时内倾角度很小,敌人也不能借此轻易翻越城墙。城墙石上还留有不少纹路,多呈斜线纹,夹杂有少部分“人”字纹,城墙石大头的一面打磨得比较精细,纹路也很清晰,其他面则比较粗糙。

长方体城墙石

长方体城墙石是规整的长方体,宽20—60 厘米,长度多数在1 米以上,在巴蜀山城寨堡中,使用这种类型城墙石所筑城墙多为明清时期。在平梁城,这种城墙石既有丁砌,又有顺砌,所谓“顺砌”即在砌筑之时将城墙石横着或是顺着垒砌。由于这类城墙石形制规整,由它砌筑的城墙不会出现倾斜现象,而是直立陡峭。城墙石表面纹路以细密竖条纹为主,也有极少数呈现出斜线纹。

西门砲台顶部楔形城墙石

楔形城墙石大头切面的斜线纹

平梁城大多数城墙是使用楔形城墙石砌筑,其防御能力明显更高,这也是它能长久屹立在平梁山上的原因之一。

平梁城大多数城墙是使用楔形城墙石砌筑,长方体城墙石即清代城墙石所砌筑的城墙只占很小一部分,一般出现在宋代城墙顶部或局部,如内东门右侧城墙顶部、内西门右侧城墙局部,是对破损宋代城墙的小小修复与补充。丁砌的城墙明显比顺砌的城墙更加坚固、墙体更厚、用料更多,其防御能力明显更高,这也是它能长久屹立在平梁山上的原因之一。

内东门右侧城墙中的长方体城墙石

南门附近城墙

平梁城遗迹分布示意

城墙的分布并非始终如一地顺着山顶的崖壁边沿延伸,而是根据地势起伏,灵活布置城墙防线,如城墙自西门向东南方向沿山顶崖壁延伸到南门附近,就未再继续沿山顶崖壁边沿修建,而是沿南门所在的山脊南下到山腰的二层台边缘,与南门相接。城墙过南门后,继续沿山腰二层台边缘延伸至饮马池附近,再改变路线沿着山顶的崖壁边沿延伸到内东门。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山城东南区域的山顶崖壁相对于其他区域比较低矮,不适宜修建城墙,而山腰的二层台面积宽广且其边缘陡直,更加适合修建城墙。此外将山腰的二层台纳入防御系统,无疑可进一步扩大城内耕地面积,增强山城的容纳能力。城墙在饮马池折向山顶的主要原因,是从饮马池到东门段山腰位置的二层台面积变窄。

平梁城内还发现了不少宋砖,这些宋砖有没有可能是修筑城墙所用的呢?答案是否定的。现存的城墙建筑中并没有见到用砖砌筑的情况,原因可能在于:一是石头砌筑的城墙要比用砖砌筑的城墙更加坚固耐用;二是石材可就地开采且资源丰富,也可大大节省运输成本;三是修筑城墙所需砖数量巨大,烧制砖难以满足需求。所以城内所发现的宋砖应是用于城内建筑的修建而非用于修筑城墙。

固若金汤,防御典范

城墙是山城防御的主体,而城门、砲台、墩台则是山城防御的关键节点,与城墙相互辉映、相辅相成,共同构筑固若金汤的平梁城。重重挺拔高大的城门矗立于进城必经的羊肠小道之上,似乎是一道道不可逾越的天堑。多重城门形成内外瓮城,诱敌深入再瓮中捉鳖,让敌军有来无回。砲台的修建克服了山脊的一些弊端,是城墙上视野极好的侦察、御敌岗哨。众多墩台既加固了城墙,又彼此遥相呼应,结成一道道紧密的防御网。

《道光巴州志》中的《平梁城图》

城门

清《道光巴州志》所载《平梁城图》,南北城门仅各有一道城门,东西城门各有两重城门。成书略晚的《金石苑》对平梁城城门的记载是“城高一丈,周四十里,四隅有门,皆三重”,即平梁城四面都筑有三道门,形成所谓的重门。遗憾的是,这些城门都已经被毁坏不存。目前可以确认的城门遗迹有6 处,从东门开始,按逆时针方向,分别是东门、水寨门、北门、西门、南门、卡门。东门距离巴州旧治更近。西门距离恩阳河较近,由西门到苍溪大获城也更近,因此在平梁城的城门中,东西两侧城门的重要性明显高于南北两侧,由此成为军事防御的重点。从现存城防遗迹来看也的确如此,东西城门各分三重,三道城门呈梯级分布,相互配合,层层布防,形成内外瓮城。城南、城北皆仅发现一重城门遗迹,也许是南北处的城门在道光年间(1821—1850)并非真有三重,而是将南北城门外的一些关卡也视作城门了。

关于城门的砌筑年代,可以通过与城门相连的不同时期城墙分布情况来判断。东门的三道皆已毁坏,但通过连接城门的城墙修筑方式可以推断内东门和中东门都为宋代所建,外东门疑为清代增建。西门也有三道,同样根据连接城门的城墙修筑方式可以推断内外西门是宋代所建,中西门无城墙与山体相连,且外砌有拦马墙,疑为清代所筑。南门、北门左右皆有连贯的丁砌城墙,应是宋代所建。此外水寨门位于城东北低洼处,左右城墙皆为丁砌,似乎为宋代遗迹,但城门右侧城墙并不连贯且砌筑杂乱,清代方志文献中亦无记载,可能是晚清或民国时期增筑。位于南门与东门之间的卡门规模较小,砌筑方式亦与宋代城门和清代城门迥异,当为后世新开。

外东门及左侧城墙中的长方体城墙石

综上,在平梁城所有城门中,北门、南门、内东门、中东门、内西门、外西门可以确定为宋代遗迹;外东门、中西门、水寨门、卡门应是清代或民国时所建。此外四川地区保存至今的宋代城门皆为拱券形,清代中后期出现平顶形城门。从清《道光巴州志》中的《平梁城图》来看,最晚在道光年间(1821—1850),平梁城的城门已全部改建为平顶形城门。

砲台

砲台是城墙转角处向外凸出墙体的实心台面。平梁城现存2 处砲台,分别为西门砲台和猫儿墩砲台。

西门位于平梁山西侧山脊东南方,其地势稍低。西侧山脊外端呈半圆形,城墙延伸至此地形成半圆形外凸平台,刚好阻断西门和北门的视野,造成一定范围的军事盲区,然而矗立于山脊之上的西门砲台视野开阔,城西北及城西南方向军情一览无余,不仅弥补了这一视野盲区,还可俯瞰外西门,与外西门遥相呼应共同镇守城西通道。

猫儿墩砲台的地势与西门砲台极为相似,猫儿墩外凸山脊呈半圆形,城墙延伸至此地也形成半圆形外凸平台,在北门与东门、水寨门之间造成视线盲区,不利于军情观察和传递,猫儿墩砲台的修建,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这一盲区,扩大了视野。

西门砲台

西门砲台内侧低矮城墙

两处砲台内部以及中东门左右还存在平地起筑的城墙,应是为配合砲台或瓮城而建的特殊城墙。有此矮墙,站岗兵士在砲台顶部既可遍察各方敌情,又能隐蔽、防守。在巴蜀山城寨堡中多发现有这类城墙,应是宋代所建。此外,中东门左右、西门砲台和猫儿敦砲台处的城墙更加坚固,内外都用丁砌法砌筑,形成包砌城墙,城墙中间则以碎石及泥土夯筑,形成掩体,其厚度要比普通城墙厚一倍。

墩台

平梁城现存20 处完整的墩台,凸出城墙之外50—80 厘米,上窄下宽,略带倾斜,高5—7 米。城墙上的各墩台多以数十米为间距出现,但也并非每段城墙都存在墩台。人工修筑城墙越高,其稳定性就相对差一点,故在城墙之外再修筑墩台予以加固,避免城墙垮塌;而部分城墙因所处地势高,仅需加筑低矮城墙即可,自身稳定,便不再加修墩台。平梁城的墩台数量之多、保存之完整,在现存的巴蜀山城寨堡中极为罕见,同时期的礼义山城虽同样也有诸多墩台,但今已不存。

金锁关

外东城门的下方就是金锁关,此处地势险要,三面凌空,视野非常广阔,其上遗留有两排圆柱洞孔,原来可能建有木质瞭望塔,或为当年守城军民瞭望敌情之处。

饱经战火,卫国保家

平梁城既能充当物资储备要地,也能在敌军入侵时将其牢牢牵制,保一方生民平安。余玠收复汉中的北伐行动最终还是失利了,北伐军队退守川内山城,平梁城遂成为抵挡蒙军沿米仓道南下的第一座山城。据文献记载,巴州军民依托平梁城共抵御过蒙军的4 次入侵。

三面凌空的金锁关

第一次是1258 年,蒙古大军共分三路入侵,蒙哥大汗亲自率领主力从金牛道沿嘉陵江南下,一路扫荡沿岸的山城,另一路是诸王莫哥率军经米仓道南下入蜀。三路军队中仅蒙哥所率领的中路军一路破关斩将,接连攻破大良城、青居城、运山城、大获城等,嘉陵江沿岸防线全面崩溃,另外两路大军在平梁城、礼义城、钓鱼城军民的坚守防御下无功而返。

第二次在1259 年,蒙哥亲率大军围攻钓鱼城,并命“诸王莫哥都复攻渠州礼义山,曳剌秃鲁雄攻巴州平梁山”。此时进攻礼义山和平梁城,目的在于切断平梁城、礼义城与钓鱼城的联络,使其无法驰援钓鱼城。此次进攻仍以蒙军的失败告终,平梁城、礼义城并未被蒙军攻破,而蒙哥也命丧于围攻钓鱼城的过程中。平梁城再次成功阻遏蒙军的进攻步伐。

第三次是在1261 年,杨大渊以大获城投降蒙军,并且充当蒙军的先锋部队,向忽必烈提出“取吴必先取蜀,取蜀必先取夔”的进军战略。杨大渊叔侄两次率军攻打巴州、渠州,而扼米仓要道的平梁城应在其攻打之列,但这两次进攻,平梁城与得汉城等均未被攻破。这样的战果一方面与巴州军民的顽强拼搏、誓死保卫家园的奋战有关,另一方面也表明依山势而建的平梁城易守难攻,极具战略防御性。

第四次是在1262 年,据《中国文物地图集·四川分册》记载推断,景定三年(1262),平梁城被蒙军攻陷,史料中虽未见有此方面的明确记载,但在1262年后再无蒙军在巴州肆虐的记载,巴州知州向佺此时也已移守得汉城,由此推断原治所驻地平梁城已被元军攻破。

元军占领四川后,安西王相府奏元廷曰:“川蜀悉平,城邑山寨洞穴凡八十三,其渠州礼义城等处凡三十三所,宜以兵镇守,余悉撤毁。从之。”今天所见宋代平梁城多保存完整,这表明在元军平定四川后并未将之捣毁,而是作为长期驻扎的军事重地(三十三所之一),元军对平梁城军事地理位置重要性的认知可见一斑。

平梁城处在入川必经道路之一的米仓道上,再加上此地得天独厚、易守难攻的山形地势,注定它一经诞生便会成为这片土地上的生民在战乱时的避难港湾。

尽管平梁城最初的兴建主要是为构建成套的巴蜀山城防御体系以及作为收复北方的后备基地,但由于它处在入川必经道路之一的米仓道上,再加上此地得天独厚、易守难攻的山形地势,注定它一诞生便会成为这片土地上的生民在战乱时的避难港湾。

明代平梁城至少2 次被重新利用,第一次是在1515 年,四川发生“鄢蓝之乱”,鄢本恕、蓝廷瑞等人袭击巴州、通江县城,聚众作乱,四川巡抚林俊仿效宋蒙战争时期的做法,广建山城并将治所移至其内,保聚平乱,此时宋蒙战争时期遗留下的山城多数被再次启用,如得汉城、平梁城。第二次是在明末崇祯年间(1628—1644),四川地区先后经历姚黄之乱和张献忠之乱,为避战乱,平梁城再次成为屯兵贮粮之所,民众采取筑城聚保策略来抗敌。

清同治二年(1863)“浪静波平”题刻

平梁城在清代继续使用。1796 年白莲教起义爆发,巴州正处于白莲教的主要活动地区。1797 年,巴州治所被白莲教攻陷,兵勇伤亡惨重,当地长官常发祥遂带领百姓抢占平梁城,加固防御工事,并把军队粮台迁入城内,充足的水源和粮食为军民据险而守提供了后勤保障。此外他还在城内组织训练乡勇以抗击白莲教。1802 年,田文煦担任巴州长官,再次加固平梁城,还重修了城内的鸿禧寺作为学堂,修建真武宫以满足百姓信仰需求。直到1805 年战乱平定,巴州军民才重回巴州城内,平梁城再次庇佑了巴州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在咸丰(1851—1861)初年,由于李蓝之乱和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巴州治所再次移治平梁城,平梁城也得以修缮。

时至近代,平梁城依旧活跃在当地的历史舞台上,并表现出独特的革命色彩。1933 年,红军战士在徐向前元帅的指挥下打败了国民党反动军阀田颂尧并攻占巴中城,田颂尧不甘失败,又令其精锐部队占领平梁城和东门外的金锁关,企图阻挠。红军先头部队多次对金锁关发动进攻,因地势不利而失败。徐向前亲赴前线,考察平梁山地形,最后由何姓营长乔装混入敌人内部,里应外合之下,攻破金锁关,活捉敌军千余人。今天平梁城内最大的一处水池名为“饮马池”,其得名就来自徐向前指挥战斗时曾饮马于此。

从宋末建城到民国时期,平梁城凭借其特殊的战略位置和险峻的地势条件,成为米仓道上重要的军事堡垒和民众避乱的港湾,见证了川东北地区700 多年的治乱兴衰,是非常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饮马池

真武宫

这座伟大的山城在饱经700 余年的风霜雨雪之后,目前已有数段城墙因为山体滑坡而导致墙体垮塌,历史上一次又一次抵御外侵的家园保卫战中,无情的炮火给山城留下数不清的旧疾,还有不少的人为主动破坏。如外西门处部分城墙石被人为拆除,用以修建附近的田埂;西门东侧10 米处城墙因修建高塔而被局部拆除;严公台西侧城墙因修建上山公路被部分拆毁,此段再加上因山体滑坡所引发的自然垮塌,共造成约50 米城墙垮塌;水寨门右侧的部分城墙也于20 世纪50 年代修建其附近的塘堰时而被拆毁。平梁城是一位战功赫赫的老将,它一次又一次地护佑我们的家园,现在也该轮到我们来好好地守护它,让它再次绽放荣光。

张必禄墓前墓表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