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9
文 图 /陈玭
领略不一样的考古水下考古队员“新手攻略”
文 图 /陈玭
阳江“新手村”开班合影
练习组装装备
摆放整齐的装备
2015年3月下旬,北京仍处在凛冽寒风的余威之下,然而料峭的春寒阻挡不了我和其他20多位来自全国各地文博单位的小伙伴们的参训热情,大家一同前往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参加2015年全国水下文化遗产保护(考古)培训班的笔试和面试。我有幸通过了考核,成为培训班学员之一。
培训共分三个阶段,我们可以把它看成一款由“新手村”和2张“地图”组成的电子游戏。“新手村”即第一阶段的广东阳江海陵岛水下考古培训基地,两个需要攻克的“地图”则分别为福建长乐东洛岛及周边海域水下考古调查和辽宁绥中姜女石遗址水下考古测绘实习。
就像玩家第一次进入一款电子游戏都要经过“新手指导”阶段一样,对水下考古一知半解的学员们怀着忐忑的心情齐聚培训班的“新手村”——广东阳江海陵岛,开始为期40天的潜水技术及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
海洋的神秘和未知为水下考古披上一层朦胧的面纱,虽然潜水并不等同于水下考古,但它毕竟是考古队员撩开面纱一角、通往水下遗址最重要的方法和途径,因此“新手村”的首要任务就是将学员们培训成为合格的潜水员。
在电子游戏中创建的人物一般会有相应的装备,同样,学员们在“新手村”也获得了一套基本的潜水装备:“浮潜三宝”(面镜、呼吸管和脚蹼)、潜水服、浮力调节装置(BCD)、调节器、潜水靴和潜水电脑表等。在水下,装备就是我们的“保命符”,而海水的高盐分和强腐蚀性对装备稳定性会产生不利影响,因此每天训练结束都要先把“保命符”清洗伺候好了,再解决自己的洗漱脱盐问题。每次训练都要把装备打包并整齐摆放,教练还专门教导迅速拆解、装配和打包装备的技能,以免出海后在摇晃的甲板上打装备时手忙脚乱,影响工作。
七米池底训练
图① 架设泳池挡板
图② 技能学习完毕获得的“通关钥匙”
阳江“新手村”的泳池规格十米见方、深7米,专为潜水培训而建。一开始考虑到大家的心理承受能力,在2米深度架设挡板,适应一段时间后才收起挡板,让学员们真切体会水深带来的压力变化和自身对浮力的控制。20多位学员加上教练和助教,将这个700立方米的水域填得满满当当。大家在泳池里学习的主要技能包括紧急第一反应、开放水域潜水、进阶开放水域潜水、船潜、水下导航、搜索与寻回、水下摄影、夜潜、深潜、高氧潜水和救援潜水这11项,这些都与水下考古工作息息相关,会在海里实际操作演练。每习得一项技能就能获得一张证书,集齐这11把“钥匙”才可以打开下一阶段的“新地图”。
既然用游戏做比喻,自是少不了“生命值”的问题。第一阶段培训的体能消耗对我们这些长年忙碌于书案和田野工作的学员们来说还是偏大,一天训练下来,总感觉自己“血槽空空”,只有靠食物和睡眠来恢复。“内力”的消耗在出海后尤为突出,集中表现在晕船上。浪涌形成的大招“排山倒海”将全体学员折磨了一遍,差别只在于晕船程度的轻重和持续时间的长短。内力下降后生命值也随之下降,因为怕晕船不敢多吃,吃少了人又虚弱,虚弱更容易晕船,循环往复。都说车头船尾是相对平稳的位置,“船尾会”由此建立,几位晕船严重的学员成为船尾常委,时不时有新人加入壮大队伍。
在船上晕得恨不得自己已经不省人事的时候,教练告诉我们其实海底比海面平静,于是大家纷纷争取第一批下海训练。可事实总是残酷的,在船和潜水点之间还有一段需要自己游的距离,这段旅程依然要与海浪搏斗,因而继晕船之后大家又遭遇了“晕浪”的伤害,潜到海底的时候生命值也基本上跟着降到底。在水下训练的过程中,内力缓慢回升,但这是为返程做准备,出水后仍要继续经历与海浪的战斗,才能回去继续晕船。
集体“回血”
适应快的同学在吐了两三天后基本能应对浪涌的颠簸;难以适应的只能咬牙硬扛,因为晕车药产生的嗜睡效果使其不适合潜水员服用。即便如此,同学们依然坚持完成训练,并罔顾鱼儿的意愿,苦中作乐地将晕船呕吐当作例行的喂鱼行为。好在人都善于适应环境,大家晕啊晕啊的也就习惯了,待攻略东洛岛和姜女石两处“地图”时,晕船的情况已经比较少见。
田野考古工作一般从了解遗址分布范围和布方开始,水下考古也是如此,只不过工作场所是在水下。“新手村”获得的水下导航和搜索等技能在布方中派上用场,在确认遗址范围之后,带着自己动手刷漆制成的基线下水布设“软探方”(用钢管焊接而成的称为“硬探方”,可以在水下套接铺设,基线和硬探方都有刻度标记,便于在水下识别,实际工作中视情况灵活选择使用何种探方),接下来的工作都在探方内完成。水下考古是“靠天吃饭”的行当,培训过程中我们对此深有体会,再加上受水下能见度、海水浮力和阻力等因素限制,在陆地上能一目了然轻松完成的工作,到了水下则困难重重,刷福建长乐东洛岛地图的时候更是感触深刻。
图① 东洛岛“地图”组队合影
图② 刷漆标记基线刻度
图③ 做好刻度标记的硬探方
图④ 水下搜索
由于东洛岛“地图”的组队时间安排在台风多发的6、7月份,又赶巧遇上“灿鸿”、“莲花”和“浪卡”“三台共舞”的盛景,大家不得不窝在驻地闭港避风,热血沸腾的心被冷水来回浸泡了十几天。好容易盼到可以出海,兴致勃勃地跳下海去,却发现台风过境搅浑的海水使我们在水下睁眼闭眼一个效果,甚至不能确定自己的潜水手电是否打开,贴到眼前也只能看到一小团昏黄的光晕。学员们几次尝试性下潜,潜水时间基本都在3分钟之内——1分钟下潜,1分钟判断自己确实是睁着眼的,再用1分钟上升出水,告诉大家可以起锚返航了。前辈们说,这样的无奈在实际工作中十分常见,唯有淡定待之,所以水下考古工作人员基本都能磨练出过硬的心理素质。
第三阶段的辽宁绥中姜女石遗址位于渤海湾海岸线附近,与前两处地点相比,水深较浅,甚至不及阳江新手村泳池的深度。姜女石“地图”的任务主要是水下遗址的调查和测绘,工作区域集中在被称为“姜女石”的几块礁石附近。进行测绘时,有的地方甚至可以脱掉潜水装备改为陆地作业。经过“新手村”和东洛岛“地图”的训练,大家对攻克姜女石“地图”已经小有信心。然而现实再一次告诉我们,水下考古工作总是问题叠着问题,我们得学会时刻警惕,认真对待。
姜女石“地图”工作照
陆地作业
由于受到礁石阻挡,海浪纷纷往受阻处拍打,在姜女石附近工作的我们面临的考验便是如何在堪比滚筒洗衣效果的浪涌中测量和绘图。在水下除了“随波逐流”地保持自己与水流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外,还要时刻注意自己的位置。有一次我在水下与潜伴交换绘图板,完成交接后才发现四周礁石与图上所绘的不同,四下游动得知我们在交接的过程中已被水流带偏,向西南漂移了一个探方的距离。这些情况在陆地考古时根本无法想象,因此在潜水之前便要将可能发生的各种情况都预想一遍,梳理相应的应对方案,做到对每一个细节都思路清晰、胸有成竹。但计划永远没有变化快,困难和意外总会接踵而至,这也锻炼了我们的应变能力和面对问题、解决问题的良好心态。从一开始面对突发状况时的茫然无措、手忙脚乱,到后来的冷静处理、迅速决断,我们一直在努力吸取经验教训,也一直在不断地茁壮成长。
2015年9月25日,培训班学员们历经考验,完成了“新手村”和“地图”的全部任务,顺利“通关”。
虽然我尝试以游戏攻略的轻松方式记录培训经历,但真正在培训过程中,教练和前辈们一再强调安全的重要性。我们以往的工作生活,若没有严格执行计划,并不会产生什么太严重的后果,甚至可以事后弥补。但水下无小事,任何一个疏漏都可能酿成事故,甚至危及生命,没有游戏中读档重来的机会。在水下,我们直面自己和他人的生命,既意识到生命的重要,也看到生命的脆弱;对潜伴要无条件地信任,既为潜伴的生命负责,也将自己的生命交托潜伴。每一次下水工作都是一次身心的考验,唯有严格按照步骤和计划行事,才能为自己、为同伴提供安全的保障,也是水下考古工作顺利进展的前提。
水下绘图
“通关”留念
海洋是美丽而残酷的,习惯了“脚踏实地”的我们若要在水下行动自如、安全工作,就必须遵循水下的规则。学员们在“新手村”就被分组,组内成员任意组合,潜伴随时变换;“刷地图”时分组和潜伴又相对固定,为的都是让大家能够形成团队意识,培养默契。小到两人一组,大到整个培训班,甚至整个中国水下考古队伍,都是一个整体。
为期近5个月的朝夕相处,我们从辛苦付出的教练、助教团队那里学习掌握了潜水的基本技巧,从倾囊相授的老师、前辈那里获取了水下考古的专业知识,来自天南海北的同学结下了生死相托的潜伴情谊。一路上有艰辛汗水,也有激扬欢乐,点点滴滴的时光,汇聚成我们生命中浓墨重彩的记忆。我们终于跨过水下考古的门槛,对她有了初步的认识,了解到前辈们的艰辛努力与卓越成就,同时也看到水下考古工作存在的不足,看到了前进方向。我们的培训虽然已经结束,但水下考古的事业才刚刚开始。作为水下考古队伍中的新晋成员,我们将以培训锻炼出的体能与意志,以考古工作者的学识与热忱,投身水下考古这一充满生机的事业之中。
(作者为福建博物院馆员)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