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吐鲁番军事防御设施遗址考古记

时间:2024-05-19

文 图 / 张海龙

吐鲁番军事防御设施遗址考古记

文 图 / 张海龙

大墩烽火台远景

烽燧,又称烽堠、烽火、烽表、烽铺、烽堡等,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军事警备通讯制度。《墨子》中的《城备门》《号令》《杂守》等篇已明确记录有“烽火”“烽表”“积薪”“举烽”诸事。司马迁在《史记》中也有对周幽王于骊山“烽火戏诸侯”的生动描绘。实际上烽燧制度的真正形成在汉代,并一直沿用至明清。我们现在所说的烽燧通常是指烽燧制度中的建筑物,这种建筑的出现应该早于长城,但自长城出现后,即与长城密切结合为一体,成为长城防御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吐鲁番市位于新疆天山东部的吐鲁番盆地,是古代西域东西、南北交通要道的十字路口,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吐鲁番作为古代丝绸之路上的重镇,早在距今六七千年的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活动。自西汉以来,逐渐成为中国西北部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之一。由于特殊的气候环境,使得吐鲁番地区保存了众多的地表生土建筑,如城址、戍堡、烽燧、驿站等古遗址,同时地下也埋藏着大量彩陶、文书、壁画、干尸等珍贵遗物。其中最引人关注的,当属公元前138年张骞凿通西域后,为应对北方游牧民族的侵袭,历代中原王朝在这里兴建的大量用以戍边固边、稳边兴边的军事防御设施遗址。

根据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和新疆长城资源调查报告记载,吐鲁番地区共有军事防御设施遗址62处,主要为烽燧,还有部分驿站、戍堡等。2015年7月~9月中旬,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和吐鲁番学研究院考古研究所为配合国家长城资源保护工作组成联合考古工作队,对吐鲁番市两县一区境内的42处遗址进行了考古调查,并对其中6处遗址进

行了发掘工作。

吐鲁番地区军事防御设施遗址分布注:CZ为城址、FS为烽燧、SB为戍堡、YZ为驿站。绿色为此次调查进行发掘的遗址

阿萨墩戍堡远景

阿萨墩戍堡平面

阿萨墩戍堡

阿萨墩戍堡是此次调查的第一个遗址点,位于托克逊县夏乡南湖村东约5公里的艾丁湖荒漠地带,地表均为盐碱荒滩,受流水风力冲刷造成低洼不平。戍堡平面整体为正方形,东西长53米,南北长50米,占地面积2650平方米。戍堡由内堡围墙、烽火台、房址、外堡围墙组成。

内堡围墙夹红柳枝夯筑而成,夯层厚度约为10厘米。由于受风力侵蚀内堡围墙仅有东北角、东侧南端、南侧东段及西南角有墙体残存。墙体上层最大残留宽度为1.8米,墙基最大残留宽度为2.48米。

烽火台位于戍堡西北角,现已坍塌,为土坯砌筑。

房址位于烽火台东侧,房屋墙体均已坍塌,残留墙基来看,房屋为土坯砌筑,长度约15米,宽度约5米,推测有3~5间房屋。

戍堡外围残存墙基及细部

戍堡外围围墙距戍堡有100米左右,由于受风力侵蚀,现仅有0.5米左右的夯筑墙体残存,夯层厚度在13厘米左右。

关于阿萨墩戍堡的性质,武汉大学教授、吐鲁番学研究院特聘专家陈国灿先生看了我们调查时拍摄的照片,并根据相关文献资料的记载,推测其为唐代天山府。现存戍堡遗址是否为天山府衙府所在,期待后续的考古调查工作能够对其进行实证。

布干驿站

在完成对阿萨墩戍堡遗址的考古调查工作后,考古队开始对布干驿站、大墩烽火台遗址进行发掘。七月,吐鲁番开始进入火一般的高温季节,受伊朗副热带高压影响,吐鲁番气温达到历史最高值47.7℃,地表温度在70℃左右。由于时间紧、任务重,在这样的高温环境下考古队员仍坚持野外工作。为了提高工作效率,避开高温时段,我们将每天工作时间进行了调整,往往早上6点左右起床,7点准时到达发掘工地开始工作。在中午12点时,气温达到40℃,返回驻地休息。下午5:30分开始工作,晚上9:30返回驻地。

布干驿站Ⅰ、Ⅱ、Ⅲ号房址鸟瞰

布干驿站位于托克逊县郭勒布依乡喀拉布拉克村西北约2公里的戈壁荒滩上,由于遗址常年受风力侵蚀,墙体已坍塌,仅墙基保留下来。根据遗址分布及现存状况,将其划分为4个区域。其中Ⅰ区为最大区域,房屋数量在20余间,分布于遗址北部中心位置。Ⅱ区位于遗址东北侧,从残留墙基来看,有10间左右房屋遗存。Ⅲ区位于遗址东南角区域,仅有3间房屋,在发掘时发现房屋在近代受到重复改建使用的痕迹。我们对整个遗址进行了航拍、测绘工作,并对遗址Ⅰ、Ⅱ、Ⅲ号房址中的部分房屋进行清理。

大墩烽火台

离开布干驿站,考古队转战至吐鲁番市区与托克逊县交界处050县道旁的大墩烽火台。其位于公路边,长期受人为破坏,遗址保存较差。这里是托克逊河、阿拉沟河下游的冲积平原,地下水位较高,遗址上长满了骆驼刺。

大墩烽火台由夯筑台地、烽火台、房址三部分组成。烽火台建于夯筑台地西端,夯筑而成,夯层厚度为10~13厘米。残存形制为近似长方形覆斗状,四角受损严重,现残高约2.5米。房屋位于夯筑台地东端平地上,仅有一间房屋遗存及部分院落墙址。房屋墙体为生土夯筑而成,夯窝直径为18厘米,墙体大部分已坍塌,仅有1米左右高度残存。

考古队在完成对大墩烽火台发掘工作之余,还对托克逊县境内的十余处军事设施遗址进行了考古调查记录、测量、航拍等工作。

大墩烽火台鸟瞰

坍塌墙体上的夯窝

东湖烽火台

托克逊县境内考古调查工作结束后,考古队马不停蹄地前往鄯善县。根据遗址保护加固的要求,对东湖烽火台遗址进行考古发掘工作,对其余13处军事设施遗址进行调查工作。

东湖烽火台俗称清墩温尔,位于鄯善县东巴扎回族乡前街村洪屯尔色孜耶沙山脚下,在库姆塔格沙漠与绿洲边缘相交处,四周较为平坦。这里是古代通往敦煌的必经之路,是唐代有名的大海道入口,军事战略意义极其重大。由于常年受风沙侵蚀、人为破坏损毁严重,烽火台原有形制已模糊不清,现存形状为近似圆形的小土丘。

东湖烽火台出土文书

东湖烽火台

东湖烽火台鸟瞰

根据东湖烽火台现状,我们对遗址周边覆盖的细沙及坍塌部分进行清理。在烽火台南侧夯筑墙体下发现开挖的洞穴式居址,居址外有简易构筑的灶台。东侧立面夯筑墙体南端已坍塌,仅留有烽火台中间填砌的土坯,在东侧近南端下发现一座洞穴式居址,推测同南侧,为同一时期的居址。在西侧夯筑墙体之下,发现夯筑宽约1.2米的斜坡式的上烽坡道。北侧立面已完全坍塌。发掘清理出陶瓷残片、织物、文书等文物。

发掘清理后可知,烽火台现残存最大高度为5.1米,东西长约17.3米,南北宽约16.1米。整体形状为覆斗形,四侧立面为夯筑而成,中部填砌土坯,东、南两侧均在夯筑墙体下部开挖洞穴式居址窑洞,在西侧立面下修筑斜坡式上下烽坡道。这是首次在吐鲁番盆地发现筑有上烽坡道的烽火台。

木尔吐克萨依戍堡鸟瞰

根据出土文物及遗迹现象,推断烽火台始建年代上限可能为唐代,其废弃年代可能为清末,在这一年代区间内烽火台有数次维修加固。

木尔吐克萨依戍堡

木尔吐克萨依戍堡位于高昌区七泉湖镇七泉湖村南,地处木头沟西北入口,南侧2公里为火焰山。该戍堡保存完整,由堡内房屋建筑、南角烽火台遗址、堡外建筑三大部分组成,平面近似正方形,边长18.5米,宽17.8米。戍堡四角呈南北向,其中北角、东角、西角各砌筑梯形垛角,其面积在2~3平方米,各边长宽各不相同。

戍堡内共有房址12间,均为方形。从残存遗迹现象判断,房屋为横券顶。其中在F1、F3、F4中发现灶台,根据其叠压关系判断为后期人类生活所遗留。在对戍堡门道发掘中,发现临近戍堡内烽火台东北侧有大量卵石整齐堆放,推测其为构筑烽火台时用于垫基、稳固烽火台。在F1东侧墙外、F5西侧墙外、F6西侧墙外均构筑台阶用于上到戍堡院墙上。

戍堡南角为烽火台,烽火台残高约8.7米,为覆斗形中部空心。上下分为两层,其中下层房屋为横券,上层为纵券,其设计有利于加强高大烽火台的稳固性。

木简(残)

文书残片

木针

在发掘过程中,F1出土少量木器,主要有木匙、木针、木构件、木碗(残)等器物。在F8侧墙下、F4门口东侧小龛内发现大量的陶缸残片,均为夹砂灰陶,小龛内有大量烧灰,陶片均已被烧黑,出土残陶片有部分在器肩部刻画水波纹饰。F10堆积下层主要为高粱秸秆,在清理中发现小片纸质文书,根据其内容断定为高昌国时期。这也为戍堡年代的断定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对戍堡外围墙体堆积进行清理时,在西南墙体外侧南端发现残存墙址,地面有大量烧灰及高粱秸秆。在房间角落发现残存灶台遗址,另有部分卵石堆积于墙角。在戍堡西南壁上发现砌筑戍堡时原有的券顶通道,外壁用单层土坯砌筑。戍堡墙内壁留有小龛,龛高约1米,据推测其可能为构筑戍堡时留有的后门(紧急出口),发生险情时用于出行。

木尔吐克萨依戍堡是吐鲁番盆地现存戍堡中保存最完整,形制布局、功能分区最为清晰的一处。现存的居址、烽火台、戍堡外围的马槽遗址都显示出戍堡是一处重要的军事(可能兼顾邮驿性质)遗址。

七泉湖萨依烽火台

七泉湖烽火台鸟瞰

公元460年,柔然派遣大军南下攻克高昌,杀死沮渠安周,扶助高昌阚伯周为高昌王,此后以高昌为国号,亦称“阚氏高昌”,揭开了高昌王国的序幕。凭着占据丝绸之路的重要地理位置,高昌国很快就发展强大了起来。此时,高昌又与中原建立了联系,每位高昌王均接受中原王朝的册封。阚氏高昌之后,又先后经历了张氏高昌、马氏高昌、麴氏高昌等王朝。其中,麴氏王朝统治高昌的时间最长,达140年之久。公元640年,唐朝灭麴氏高昌。

七泉湖萨依烽火台位于高昌区七泉湖镇火车站西南,地处火焰山北麓冲积地带。烽火台用土坯砌筑,基底平面呈正方形,剖面为梯形。基底边长为8.3米,残高7.8米。烽火台为空心,在烽火台东侧立面近北端开门道,可进入烽火台内部。烽火台分为上、下两层,每层各有一间房屋,均为纵券顶。烽火台顶部有预留洞孔,可从门道登梯至上层房屋,再从上层房屋登至顶部。烽火台四壁有大小不等的栣木孔。

烽火台东侧为院落遗址,在清理发掘中发现同时期的房屋居址两间及灶台遗址一处。院落中分布有大量的高粱秸秆及牲畜粪便,应该为当时的居住生活遗留。

根据烽火台形制布局、出土文物及相关文献资料记载,推测其可能为唐代烽火台遗址。

吐鲁番军事设施遗址考古调查经过为期两个半月的田野工作,基本完成了对吐鲁番境内涉及保护加固遗址的调查工作,考古调查成果丰硕。首先,顺利完成了42处遗址考古调查工作,对其进行了详细的记录、测绘、航拍工作,为今后研究吐鲁番盆地军事警戒系统收集了基础资料。其次对古代吐鲁番盆地军事设施遗址的空间布局、构筑方式、遗址类型等问题有了较为详细的了解。再次,在调查发掘中发现吐鲁番军事设施遗址存在多次修复使用现象,即部分遗址发现在原址上进行修建、改建使用的痕迹。最后,在考古发掘中出土了一部分有助于年代判定及古代吐鲁番地名的文书材料,对后期研究吐鲁番古代区域建制有很大作用。

在后续的研究工作中,我们将对吐鲁番盆地现存的62处军事设施遗址进行14C测年工作,以确定各个遗址的年代区间范围,在年代数据支撑下进行古代吐鲁番盆地军事遗址构建方式、空间布局防控、警戒信息传递线路等相关方面的研究。

参加田野工作的有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党志豪、蔡浩强,吐鲁番学研究院考古研究所王龙、张海龙、刘耐冬、肖国强、舍秀红,吐鲁番市文物局蒋金国、徐佑成。此外,还有吐鲁番市文物局、吐鲁番博物馆的部分同志参与此次考古发掘工作,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作者为吐鲁番学研究院考古研究所工作人员)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