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9
文/贺卫良
半坡遗址F41方形房屋复原
半 坡遗址是黄河流域新石器时代代表性的聚落遗址,总面积约5万平方米,经过发掘的有1 万平方米,共发现房屋遗迹46 座。房屋以半地穴式为主,按基址形状可以分为圆形和方形两种。每一座房屋在细节上虽然各有特点,但基本特征相同。如房屋的门道有一个用小隔墙围成的方形门槛,正对门槛的房子中心有一个灶坑,房子内有1—6根柱子用以支撑屋顶,居住面和墙壁都抹有草和泥混合而成的草拌泥土。
半坡博物馆的遗址保护大厅内展示着一座方形半地穴式房屋遗址,编号为F41,是半坡遗址已发现保存最完好的一座房屋遗址。房址东西宽4.4 米,南北长3.2 米,深0.4 米。门道为斜坡形,长2.3 米,宽0.45—0.7 米。门槛长、宽均为0.7 米。隔墙残高约0.2 米。灶坑直径1米,两旁各有一个柱洞。居住面西边高于东边约0.1 米,形成一个平台,高低分界线呈弧面。这个房子因火焚毁,留下的碳化木材共有20 多根,都是由四周向中心倒置,并留下了许多土块。由此可知屋顶大概呈四角攒尖的形状,屋顶上盖有一层厚厚的草拌泥土。考古工作者根据这些迹象,把它复原成一座带有门棚的四角攒尖式的房子。
F41 是目前半坡遗址发现的唯一一座带平台的房屋遗址,类似的平台在距半坡遗址约20 公里的临潼姜寨遗址也有发现。姜寨遗址与半坡遗址同属仰韶文化半坡类型,姜寨遗址的F36、F74、F86、F140 等房屋遗址内都发现有平台,且大多数为左右对称的2 个平台。以F36 为例,房屋的结构和布局与半坡遗址F41 基本相同,平面呈正方形,边长6.3 米,门内两侧各有高约0.1 米的平台一个,面积各约5 平方米。结合这些房址内发现的其他遗迹和遗物推测,这种平台应该是房屋主人休息的地方,也就相当于现代人的床,我们可以称它为“土床”。
半坡遗址F41 方形房屋遗址
在大多数人的认知中,史前社会的先民过着食不果腹的艰苦生活,其实不然。根据考古发现和学者们的研究成果,在人类社会进入新石器时代,开始进行农业耕种之后,农耕、采集、捕鱼、狩猎、家畜驯化与饲养等多种获得食物的途径,使人们的温饱问题得到了基本保障,促使人们将目光更多投放到生活设施的改善上。距今约7000 年前的河姆渡遗址中出土了用芦苇编织的席子,半坡遗址中也发现了带有席纹的陶器,说明当时的先民已经掌握了编织技术,可以制作出隔离地面湿气的席子;半坡遗址中发现的带有布纹的陶器,用于纺织的纺轮、骨梭和用于缝制的骨针等,则说明了人们还掌握了纺织技术,可以制作出御寒的衣物。
姜寨遗址F36 方形房屋遗址
图① 河姆渡遗址出土苇席
图② 半坡遗址出土骨针
图③ 田螺山遗址出土骨针
图④ 半坡遗址出土陶钵底部的席纹
图⑤ 半坡遗址出土陶碗底部的布纹
日益富足的物质生活,是史前先民们在长期与自然斗争、谋求生存的过程中,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不断提高生存能力和生活品质的结果,也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向前发展。根据半坡遗址的考古发掘成果,我们可以想象出这样一幅半坡先民们的生活画面:屋外寒风凛冽,大雪纷飞,屋内灶坑里的火堆熊熊燃烧,灶坑旁的“土床”上铺着席子,席子上垫着兽皮和茅草,人们身上穿着用兽皮、布缝制的衣服,躺在席子上,温暖、舒适地进入了梦乡,好不惬意!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