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考古信息集锦

时间:2024-05-19

Books Exhibition 书讯

《人类起源的故事》

【美】大卫•赖克著,叶凯雄、胡正飞译

浙江人民出版社,2019 年6 月

传统的考古学和语言学所描述的人类演化史并不够全面,古人类的DNA 测序能为我们一窥人类50 万年的迁徙演化路径的究竟。作者及其同事的研究发现,种族神话臆想的“纯种”种族根本不存在,“种族”的概念本身也存疑。混血融合才是人类演化的主旋律。

《进化的咬痕:牙齿、饮食与人类起源的故事》

【美】皮特•S.昂加尔著,韩亮译

新世界出版社,2019 年8 月

牙齿是进化的遗产,它就像活化石一样告诉我们过去的动物都吃些什么,过去的气候条件怎样塑造了它们的饮食。气候决定生物可以选择的食物,当日常饮食改变时,物种就会发生变化。日常饮食和变幻莫测的气候决定我们的祖先谁会被淘汰,谁又能存活下来,我们人类就是在这样的饮食选择中一步步进化成人类的。

《驯化:十个物种造就了今天的世界》

【英】艾丽丝•罗伯茨著,李文涛译

读者出版社,2019 年3 月

作者横跨历史学、考古学、人类学,结合前沿基因科学,重述数万年的人类进化史,也是一部物种驯化史。人类不断驯化新的物种为己所用,而同时,这些物种也在“驯化”人类,它们的印记留存在整个人类社会,沉淀在我们的基因中,最终共同塑造了当下的世界,并将继续影响着我们的未来。

《圭拉那魁兹:墨西哥瓦哈卡的古代期觅食与早期农业》

【美】肯特•弗兰纳利主编,陈淳、陈虹等译

上海古籍出版社,2019 年06 月

本书通过对圭拉那魁兹洞穴遗址个案研究,检验了公元前8700—前5000 年瓦哈卡河谷采集经济向原始农业的转变。作者首次将系统论应用于一个具体遗址的发掘和研究之中,并以严谨的演绎方法对农业起源的动因进行检验和阐释。其次,本书的系统论分析使考古学家对因果关系解释的复杂性有了更清楚的认识。

《六千零一夜:关于古埃及的知识考古》

【英】克里斯蒂娜•里格斯著,曹磊译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9 年8 月

作者从知识考古学角度,讲述了作为“知识”的古埃及,过去6000 多年间在东西方语境中构建和演化的历程。从月亮神和亡灵书,到弗洛伊德书桌上的小雕像;从尼罗河和图坦卡蒙陵墓,到拉斯维加斯的金字塔形赌场;从英国“冒险家”,到歌手蕾哈娜的伊西斯女神纹身;从史料中的克娄巴特拉和恺撒,到油画与好莱坞电影中的埃及艳后……

《大英博物馆中国简史》

【英】霍吉淑著,顾雯、谢燕译读者出版社,2019 年05 月

来自6000 千年前的陶罐,彰显着新石器时代工匠出色的陶冶工艺;一组陶制墓柱,投射了安定富庶的汉代社会“视死如生”的丧葬观念;异域主题的唐代酒器,则是盛唐时期繁荣的商品贸易与文化融合的产物……本书由大英博物馆中国馆馆长、汉学家霍吉淑撰写,以承载着文明印记的文物为基点,透视其背后社会的人、事、时、地。

穷物理

380万年前近乎完整的古人类颅骨

《自然》杂志近日发表重磅论文称,科学家在埃塞俄比亚发现了一块380 万年前的近乎完整的古人类颅骨。这块颅骨为最早的南方古猿及其起源带来了新见解,将成为理解人类进化的里程碑。由于缺乏历史超过350 万年的颅骨遗骸,人类对南方古猿属的最早成员理解不多。湖畔南方古猿是其中已知最古老的成员,目前样本主要由颌骨和牙齿组成。此次,美国克利夫兰自然历史博物馆研究人员报告了一块来自埃塞俄比亚的近乎完整的颅骨,并根据牙齿和颌骨将其划归为湖畔南方古猿。该样本可能属于一名成年男性,原始的颅骨形态让这块化石与更加古老的古人类,如乍得沙赫人和地猿联系在一起,但也使过去关于它和阿法南方古猿存在直接联系的假设蒙上一层疑云。阿法南方古猿年代更近一些,以最著名的“露西”化石为代表。同时,上述发现也表明湖畔南方古猿和阿法南方古猿可能至少有10 万年的并存期(分支演化),而不是在单一演化支内前者先于后者(前进演化)。德国马克斯·普朗克进化人类学研究所描述了这块颅骨的年龄和所处环境背景,并认为它所属的古人类生活在较为干旱的灌木带,包括草地、湿地和河岸森林。英国自然历史博物馆科学家评价认为,该颅骨定会成为人类演化史上的另一个重要标志,而这项发现将“显著影响我们对于早期古人类的演化树的思考”。(张梦然,《科技日报》2019 年9 月2 日)

人骨湖之谜

根据《自然—通讯》发表的一项研究,研究者提取了38 具来自印度路普康湖(Roopkund Lake,俗称“人骨湖”)的人类骸骨的DNA,分析鉴定出了三个属于不同祖先的类群。其中23 名个体具有南亚人血统,可追溯至公元800 年左右,并且有证据表明这些人不是一次性到此的;另有14 名个体具有东地中海人血统,1 名个体具有东亚人血统,他们都可以追溯至1800 年左右。路普康湖位于喜马拉雅山脉海拔5000 多米的地方,面积不大,周围散落着几百具人类骸骨。关于这些骸骨的来源,存在多种不同的假设,但是因为这个地方的特点,人们一直难以找到明确答案。(Nature 自然科研微博)

知文明

殷墟手工业布局

殷墟手工业作坊可分为中、南、西、东4 个工业区,每区内多种手工业生产并存,各区之间在时间和空间上相互补充,以满足殷商贵族、平民对产品的需求。手工业生产至少存在家族及王室等两种管理模式,以便手工业生产技术的传承与掌控。殷墟手工业布局承自二里头文化和早商时期,同时对西周时期的手工业布局产生了巨大影响。(何毓灵,《考古》2019 年第6 期)

秦官营铁农具的生产管理及民间供给

官营铁农具是秦农业生产工具的重要组成部分。秦在中央及地方部分郡设有采铁、冶铁、铁官等机构,前两者分别负责开采铁矿、冶铸铁器等具体事务,后者则总管相关事务。此外,秦还应普遍存在下设至县的铁官。目前不宜将冶铸铁农具等铁器的作坊也称为工室。秦的县属机构中,田、厩、田官、司空、仓等应该都对官农具拥有一定的管理或使用权限。秦对假借百姓官农具非常重视,并有着相当完备的法律保障其施行。一般而言,秦民不需顾虑所借官农具的自然破敝。秦应设有专门的铁市官,负责向百姓售卖铁农具等铁器产品。总体上看,秦官营铁农具的民间供给对小农生产的促进作用是不宜低估的。(刘鹏,《古代文明》2019 年 第2 期)

读天下

“新中国考古学70 年”学术发布会举行

2019 年9 月11 日,中国历史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联合举办“新中国考古学70 年”学术发布会。中国历史研究院考古研究所所长陈星灿研究员作主题发言。陈星灿指出,新中国成立70 年以来,中国考古学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积累了丰富的学科建设经验,为建立中国考古学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奠定了重要基础,也对增强文化自信和中华文化凝聚力发挥了重要作用。70 年来,遍及全国31 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及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的田野考古发掘与研究工作,为开拓新中国的考古事业,建立中国考古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做出重要贡献。通过考古发掘与研究的展开,为探讨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过渡、农业起源与发展、中国史前史的研究、中国文明的起源与发展、夏商周三代历史与文化、中国古代城市的发展、中国封建帝国的形成与发展特点、中国古代手工业的产生与发展、以及中外古代文化交流等重大学术课题提供了重要材料,对于构建中国考古学的学科体系发挥了重要作用。70 年来,几代中国考古学者不懈奋斗,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在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夏商周时期、秦汉时期、三国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宋辽金元明时期的考古工作均取得了重要收获。水下考古工作蓬勃发展,正在成为国际水下考古大国。70 年来,科学技术在考古学研究中的作用日益显著,科技考古在碳十四测年、人骨研究、考古材料属性分析、动物遗存分析、植物遗存分析等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科技考古不断发展,科学技术在考古中的应用达到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70 年来,我国考古发掘出土文物的保护技术取得长足进步,出土漆木器、纺织品、竹简、壁画等大量易损文物被成功提取和有效保护,可移动文物和大遗址文物保护事业得到长足进步。70 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外学术交流稳步增加。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强和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中国考古队走出国门。“十三五”期间,我国国内近30家考古研究机构开展中外合作考古项目40 项,包括赴国外开展的合作考古项目32 项,涉及亚洲、非洲、欧洲、中美洲,研究领域涉及旧新石器考古、欧亚草原和丝绸之路考古、古代文明比较研究等,还有文保项目。70 年来,几代考古学者筚路蓝缕,不懈奋斗,为构建中国考古学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作出了重要贡献。展望未来,我们将加强田野考古工作,深入开展多学科综合研究,注重利用各种自然科学手段,深化国内外学术交流,有序安排赴外考古发掘与研究,促进由考古大国向考古强国的转变,朝向国际化、科学化、大众化、数字化的方向迈进,彰显中华文化软实力,为“一带一路”倡议服务,增进世界不同地区古代文明的比较研究,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经过70 年的发展,中国考古学迎来了前所未有的黄金时代。展望未来,让我们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团结一心,奋发努力,为中国考古学的未来不懈奋斗,谱写更加辉煌的考古篇章!(齐泽垚,中国社会科学网)

良渚遗址入编全国统编历史教科书

今年9 月1 日正式启用的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以一整页篇幅介绍和阐述了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良渚遗址。同时,2019 年新版人教版高中数学、历史教材中也出现了良渚遗址的相关内容。今后全国中学生将在课堂上了解良渚遗址对中国历史的深远意义。此次良渚遗址以知识拓展的形式出现在《中国历史》(七年级上)中,说明“距今5000 年左右,长江下游地区已经出现早期国家,进入了文明社会”。据人教社编辑余桂元介绍,以往即便良渚相关内容进了教材,也只是作为中国原始社会历史的一部分,而今良渚古城被认定为中国早期国家后,将影响众多课程内容的编写。(徐继宏,《中国文化报》2019 年9 月9 日)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