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端午趣俗 走桥抛粽祭屈原

时间:2024-05-19

许少华

2009年9月,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审议通过,中国“端午节”被列入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端午节”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节日。同年10月,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审议通过,“中国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被列入世界第一批《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对于很多人来说,这两个非物质文化遗产明显分属不同领域。但在我国的福建省,两者却能够珠联璧合,成为一个历史悠久、别开生面的文化奇观。

福建省周宁县七步镇八蒲村,有一座名闻遐迩的木拱廊桥——“登龙桥”。该桥建于康熙二十六年(1687),历代重修。桥长38米,宽4.9米,单孔净跨23.5米,离水高9米,桥台石砌,全桥用杉木建造,主拱骨架采用双层纵向斜平梁与横向连系梁组合的多边形结构。

“登龙桥”桥面木板上铺砌青砖以防火。桥上建单檐硬山顶廊屋,15开间,高4.5米,宽与桥同。桥中通道宽3.2米,两边设坐板,桥边廊壁开设通光孔,鱼鳞板雨披。桥中设神龛,梁柱题写诗词、楹联,以及修建者及募款数额。桥头则分别以石阶连接旧路。

八蒲村有古桥,有流水,还有“八蒲龙”传说和祈雨文化。八蒲龙的传说很多,此神龙有无尾龙或花鼓龙王之称,传说便居住于八蒲村深山中的八蒲龙井之中。

相传八蒲龙的父亲业龙,因误吞龙珠而成龙,生下八个孩子,个个都能化成龙形。后被同门师兄弟江西人歹虎所害,父子八人被天铡所斩,第八子八蒲龙以尾代首,被铡后化作龙卷风回到八蒲龙井。而登龙桥之名的得来便与八蒲龙传说有关。

据传八蒲龙成龙的时候,登龙桥此处还是一座小山峰。而八蒲龙一路滚溪蜕皮,到了登龙桥处,遇上小山峰,便使尽洪荒之力,终于把凡皮蜕去,换上了鳞甲,成了真龙。于是人们就在这龙门之地盖了一座廊桥,纪念八蒲龙成龙之事,取名“登龙桥”,寓意“登龙门、高中、高升”。

登龙桥特殊而巧妙的结构造型具有很高的文物价值,对于研究我国桥梁史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而除了宝贵的文物价值,在这座桥上有一个少见的传统节俗——“端午走桥抛粽祭屈原”,同样值得关注。

这是一种极富有地域特色、历经千年在传承中变迁的楚民俗遗存,如今已经很少见了。特别是在木拱廊桥上进行“走桥抛粽祭屈原”传统活动更是十分罕见。

“登龙桥”上的“端午走桥抛粽祭屈原”活动是在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当天。

这一天的清晨,来自周边县乡的妇女们会身着当地传统服饰,三五成群,组成很多队伍,带着粽子、水果、茶点、香烛等祭品,从四面八方汇集到八蒲村的登龙桥上,开始一年一度的“走桥抛粽祭屈原”活动。

这个活动在当地也被称为“环弥陀”,主要有桥内祭祀、走桥、抛粽祭屈、宴客4道程序,通常从清晨开始。其间,参与者走桥、祈祷、念经,穿插重复进行,先来的先走,后来的后走,一直要持续到下午四五点才结束。

拋粽祭屈的地点是在廊桥朝上游的开窗处,人们通常会用红头绳捆好两个粽子,然后在绳上穿上6枚硬币,口念《投粽经》后抛入水中以纪念伟大的历史先人屈原。

众所周知,木拱廊桥被称为“中国古桥活化石”,唯我国所有,主要位于闽东地区。宋代名画《清明上河图》中唯一桥梁——“汴水虹桥”就是木拱廊桥的典型代表。

后来木拱架的捆绑结构发展为技术更成熟的榫卯结构,上面再加廊屋,形成美丽的古桥建筑——木拱廊桥,充分体现出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和智慧。

“走桥抛粽祭屈原”是木拱廊桥走桥节俗中最具有仪式感及画面感的环节,通常由崇佛的中老年妇女组织举行(也有少数老年男子)。她们事先都会都虔诚地净身,并精心准备好粽子以及纸钱等祭品,身穿传统服装一大早就出发,参加这个隆重的仪式。

端午“走桥抛粽祭屈原”活动集民间服饰艺术、祈祷仪式为一体,融情于贯木拱廊桥,场面壮观,体现了当地百姓对廊桥的归属之感,寄托了山区民众祈求福祉的深切愿望,承载了一方百姓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

事实上,端午节廊桥走桥民俗是一个内容非常丰富的地方民俗,它包含上香烧纸、供祭桥神与桥头庙神灵、走桥、祈祷、念经、投粽祭屈、亲属招待等众多内容,是一种特色鲜明、历史悠久的民俗文化瑰宝。

不过,作为一项珍贵的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不但未能广为人知,而且正逐渐面临着走向消亡的境地,令人遗憾。中国民族的伟大复兴,必然也包含着文化的伟大复兴,作为一种珍贵的民族和历史记忆,希望端午节廊桥走桥民俗能够历久弥新、历久弥坚。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