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9
本刊编辑部
初春的一个午后,在与齐鸣对谈时,记者心中始终对这位聪慧、干练而优秀的职业女性充满尊敬和好奇。几个小时的畅聊,更让我们得以近距离了解到她始终努力、积极进取的人生之路。
众所周知,民航业是国家重要的战略性、先导性和创新性产业,是国家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的驱动力,是保障国家安全、实现军民融合和实施国家应急救援的重要力量,是国家重大战略实施的有力支撑,也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国际互联互通的直接载体。
作为中国民航运行神经中枢、每天保障一万多架次航班安全运行的中国民航空管系统,直接关乎国家财产的安全,关乎人民的生命安全和出行体验,关乎民航系统的安全高效运行。
齐鸣的工作便与此有关,她曾经长期从事空管信息化的建设和管理工作,并亲身经历了我国民航空管信息化工作刚刚起步建设的阶段。
齐鸣介绍说,中国民航空管信息化系统的建设工作可以说正式开始于2000年。当时主要有两个推动原因,一个是“千年虫事件”,当时的计算机系统处理年份的方式都是两位数(如1998年会被系统缩略成98),而2000年在老系统里仍然以00显示,则会被系统当成1900年。这一事件让中国的民航空管系统开始重视信息化问题。另一个原因就是计算机在国内的广泛使用以及互联网的普及发展。那时候浏览器以及新浪、搜狐、网易等门户网站相继出现,为信息化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技术动力。
“当时的空管工作主业是管制运行,信息系统实际上起辅助作用,其重要性并未突显出来。”尽管如此,齐鸣还是积极创新工作思路,不断从顶层设计出发,统筹空管系统信息化建设规划,统一组织、统一实施,全面推动空管系统信息化建设和管理工作。
她组织制定了国内6部空管信息化行业标准和两部规章制度,发表了20多篇学术论文;组织全空管系统开展了空管生产运行管理信息系统一、二期项目建设工作,成果多次获得省部级一、二等奖,为我国民航空管信息化的建设与发展奠定了非常重要的基础。
后来,齐鸣的工作“战场”转移到了民航空管新技术的研究、评估、仿真、验证及应用方向。
民航空管技术是一个非常需要与国际上的先进行业专家进行协同合作的领域,齐鸣因此非常重视技术与学术上的国际学习与交流。在担任技术中心科研技术室主任期间,她不仅要求自己,也要求部门的相关科研人员做了很多开拓视野、着眼国际的工作,培养了不少既懂我国民航空管系统实际运行情况,又能与国际接轨的实践专家型人才。齐鸣还以身作则,担任负责人参与了很多国际合作和交流项目。由于时差,国际网络会议经常安排在北京时间早上7点、晚上9点甚至凌晨1点召开。齐鸣却从不缺席,坚持参与每一次会议。
此外,齐鸣主持翻译了“美国新一代航空运输系统运行概念”和“欧洲空中交通管理总体规划”最新版本以及《国际民航组织SWIM实施指导手册》等,有效地推动了空管新技术国际交流与合作。
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民航空管系统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经历了长期的发展阶段,如今已经实现了质的飞跃。但相比于发达国家,中国民航的空管系统在技术进步和建设上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还需要进一步努力。
近年来,齐鸣带领同事们一起完成了“集成塔台系统开发与示范”“‘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航空运输一体化信息协同环境支撑技术与应用示范”等多项国家和省部级重点项目,为推动空管技术进步,提升行业运行安全效率做出了重要贡献。
齊鸣从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的角度提出了集成塔台管制新框架,有效地减轻了塔台管制员负荷,并形成了行业标准,显著提高了运行的安全水平和效率。项目成果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显著,整体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为更好地促进产、学、研、用各领域科技创新在空管运行提质增效中发挥重要支撑作用,齐鸣组织了研发团队全面总结梳理集成塔台技术形成的成果,获得了2021年度中国智能交通协会科技进步二等奖。
齐鸣还积极开展防止跑道侵入相关技术的配置、运行维护规范、塔台管制运行程序优化研究,组织完成了技术配置、运行维护规范及实施路线图的编写工作,并配合相关部门开展空管局所辖44个机场的防止跑道侵入相关设备使用情况调研工作,进一步提升了空管运行安全水平与效率,为实现精准化、协同化空管运行打下了坚实基础。
为了落实“一带一路”国家战略中的航空运输发展,提高沿线国家的航空安全及运行效率,齐鸣带领项目团队联合相关沿线国家、航空运输技术优势国家开展合作,共同研究与建设“一带一路”航空运输一体化信息协同环境,并开展示范验证,为构建航空运输信息协同环境,解决不同国家或地区航空数据信息异形、信息系统异构、标准与政策异义带来的各参与方难以实现一致、准确、及时的态势感知等关键问题做出了富有成效的努力。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