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9
马莉
近几年,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快速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快速提高,人们在满足了基本的物质生活需求后逐渐开始追求精神生活上的满足,而且对精神生活的追求也在不断提高。现如今,人们更喜欢通过旅游来满足精神生活的需求,比如在旅游中参观博物馆,对当地的发展历史和文物故事进行探索,使自身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从文旅融合方面来说,旅游不但能推动当地经济发展,而且对文物的保护和传承也具有重要价值。但文物的保护利用在文旅融合背景下也会面临更多新的挑战,因此就需要当地牢牢把握时代的发展方向,让文物在文旅融合背景下能够得到更加充分的保护和利用。现结合甘肃临夏当地实际情况,分析文旅融合的重要意义及当前时代下文物保护中存在的问题,针对加强文物保护利用的相关措施进行探讨,希望能让文物得到有效保护和利用,为相关从业者提供一定参考。
文物是历史长河中的重要产物,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等多种价值,同时也有着不可再生的特性,因此无论在任何地区文物都是无法被替代的资源。近几年,各地的文旅融合事业快速升温,文旅融合在当前具有较高的热度,很多人在旅游期间也逐渐形成了深入探索和了解文物的想法[1]。因此,在这样的背景下,社会对文物单位在文物保护利用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工作人员来说,其从事文物保护相关工作时,首先需充分掌握目前文旅融合的特点,并结合当地独特的文物,对其保护利用路径进行探索研究,通过各种措施全面加大保护利用力度,并在工作中充分发挥文物的育人功能,加强人们的文物保护意识,使其积极投身于文物的保护利用工作中,更好地传承、发扬当地的传统文化。
文物和旅游之间的关系以及文旅融合的意义
文物和旅游的关系
首先,文物和旅游可以相互促进。随着时代发展,现如今人们旅游时不只是游山玩水、观赏风景,更希望能在旅游途中获取新的文化信息和新的知识。所以在此情况下,逐渐形成了以文物为主的旅游模式。比如临夏的古动物化石博物馆,人们在旅游期间可通过游览此博物馆追溯临夏当地的历史。其次,旅游和文物之间还会产生矛盾。比如进行文物保护时,最重要的就是文物抢救,所有工作都要以保护为主,如果在保护中将其开发成景点,很可能会导致遗迹或文物遭到损害,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另外,很多景点为了获取更高收益,工作重点没有放到对文物的保护上,采取的措施也无法提高对文物的保护水平,导致文物的原貌乃至周边的环境都受到了破坏。为了强化旅游和文物之间的融合,必须重视两者的和谐发展,所有工作的落实都要将保护文物作为首要原则,避免发生为了增加收益而忽略文物保护的情况。
文旅融合的重要意义
首先,随着人们物质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更注重精神生活的提升,在旅游过程中,以往的游览模式主要是观赏各种风景名胜,但这种形式已无法满足人们日益增加的需求。所以,急需在旅游业中添加一些新的内容。文化旅游在精神文化层面可以有效契合人们的需求,逐渐成为整个行业发展的新方向。
其次,文化旅游的发展也能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近几年,全球各地旅游业都受到了严重冲击。临夏等地也做出了巨大的努力,并获得了显著的成效。旅游业带动了经济复苏,成为发展的一个重要选项。文化旅游成为有效拉动当地经济快速复苏的抓手。
最后,在文化旅游中产生的消费能够给当地旅游业形成反哺,保证整个产业实现持续发展。我国历史悠久,文化繁荣,在历史长河中遗留下来的文物古迹众多。国家地域辽阔,文物分布不均匀,很难将其逐一发现并对其进行保护。在对这些文物进行保护的过程中,很多地区并未投入大量资金,有个别古迹因其自身知名度不高,宣传不足导致群众不了解,很可能被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中,甚至个别还可能遭到不法分子的破坏。因此,探寻一种科学有效的保护方法至关重要,而在此工作中,文化旅游产业可以发挥出巨大的作用。利用旅游可吸引海量游客前来参观,而旅游获得的收益,可用于文物保护中,这样能让旅游和文物之间形成互利互促的良性循环,不仅能够加强对文物的保护利用,还能向外界传播当地的传统文化,不断提高游客文化素养。
文旅融合背景下的文物保護问题
文物保护意识不足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各地进行具体规划时都比较重视经济的发展,将大部分精力都投入到旅游资源利用和开发方面,而文物的保护利用被严重忽视,存在保护力度不足等现象。尤其在监察方面,没有足够的投入,这种情况十分不利于文物的保护。结合基层文物特点进行分析,由于此类文物分布相对较广,在具体的保护管理中缺乏清晰明确的规划,个别地区在开发旅游景点时很容易忽视对文物的保护利用。出现此情况主要是缺乏足够的保护意识,无法平衡文物保护利用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此外,在文物保护过程中,宣传工作没有得到重视,大部分人在旅游中也没有足够的保护素养和意识,所以很可能发生一些损害文物的行为,使其完整性遭到破坏。比如刻画和涂抹等是比较常见的损害行为。
文物保护能力有限
对保护能力不足的原因进行分析。首先在保护工作中,工作人员个人的专业能力提升空间较大。具体的保护工作主要分为文物修复和文物管理,尤其对于文物修复而言,必须确保操作者修复技术高超,而且其专业素养要优于其他工作人员。但目前,很多地区的操作者在上任前除了简单培训外,并未接受过系统和专业的训练,没有过硬的专业能力,可以修复一些简单的文物,但一些精美、复杂的文物却无法做到完美修复,导致作品修复后无法恢复其原本的风格面貌。因此,还需在现有的修复方案上不断优化创新,同时在技术设备方面也要加大开发的力度[2]。为了保证修复结果,不仅要制订科学可行的方案,还要利用先进的设备提供辅助支持。在目前的保护工作中,很少有人能结合文物特点作出相应的修复方案,尤其是在修复模式和手法上也没有创新。
文旅融合视野下文物保护的利用措施
及时转变陈列模式
群众走进博物馆,是希望可以通过博物馆获得知识,了解历史。在博物馆的宣教形式中,陈列展览是重要形式之一,在确保产品内涵、打造场馆形象和满足群众需求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结合博物馆布局进行分析,很多馆内布局依然比较传统,在固定的模式下,博物馆将陈列展览作为主体,并通过临时展览加以辅助。如何确保文物富有生命力,充分发挥出文物自身的价值,在整个文物保护利用中是急需解决的问题,也是重要的核心内容。在文旅融合下,博物馆会有更多发展机遇,而在不断发展中也要结合时代发展趋势,积极创新传统的陈列模式,在其中增加新的内容。在具体的陈展设计中,要把更多新的技术、方法、工艺和材料有效融入其中。比如在具体设计时,可通过电、光和声等新型技术措施,有效弥补以往文物藏品的展陈缺陷,并在不同技术的作用下,给群众提供更好的体验,同时还能够让陈列模式更加新颖,充分打造出主题特点,逐渐迈入创新道路。此外,在展览过程中,要想切实满足大众文化需求,不能只利用固定式陈列,要打破陈列现状。固定陈列能够有效梳理博物馆发展脉络,所以要将其作为基础,重视文物内涵的提炼、挖掘,完善各文物考古信息,充分提升文物的吸引力,吸引更多人前来参观。文旅融合下,陈列范围也要不断扩大,不仅要创新主题陈列,也要重视展厅内色调、照明、标牌等设计细节,充分体现人性化的设计,给群众打造更加休闲和自由的区域,打破以往服务的形式,为其提供更加新颖的文化体验。
重视参与体验,提升保护效能
为了加强文物保护质量并挖掘文物的潜在价值,博物馆的服务方式也要向多样化转变,重视群众的参与体验,通过不同方式展现文物的内涵,强化和群众之间的沟通,充分体现博物馆的文化传播功能,让每个走进博物馆的人都能充分了解当地传统文化。首先,编写文物说明时,为了吸引群众,可将影像和文字资料充分结合,内容介绍应避免使用单调的文字,而是通过不同方法体现文物价值,这样才能调动群众的兴趣。比如临夏博物馆馆藏文物主要以陶瓷为主,同时还有书画、化石和铜器等珍贵文物,所以博物馆可结合自身的馆藏内容举办陶瓷文物展览活动,对馆内陶瓷等文物进行重点展出。在文物展出期间,还可采用VR技术,将陶瓷烧制过程立体地呈现给观众,同时利用视频等形式,展示陶瓷的发展历史等资料,这样不但能充分发挥文物价值,还能带动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加强对文物的保护利用,真正实现文旅融合。
随着地区的不断发展,文旅融合逐渐成为必然趋势,但临夏等地区依然处于初级阶段,个别地区为了加快经济发展,还可能存在过度利用和开发文物的情况,这样不但会对当地旅游的长远发展造成影响,还可能导致文物遭到破坏,最终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因此,在文旅融合下,文物保护的单位要将文物保护利用作为首要内容[3]。首先,相关部门要加强安全管理,针对现有文物及时建立相应的管理机制,对于景点内部一些无法移动的文物,要组建巡查团队进行巡查。游客在进行游览参观时,应对其各种行为进行严格规范,避免出现破坏文物的行为。还要及时加强文物市场管理和监督,严厉打击文物犯罪等行为。其次,要处理好旅游开发和文物保护的关系。严禁为了提高客流量而肆意拆毁文物建筑,如果出现此类行为,必须给予严厉处罚。发展旅游业时,要加大文明旅游行为宣传力度,在游客旅游期间,鼓励并引导其能够参与到保护工作中来。对于文化遗址来说,为了方便游客参观,当地可建立专门的文化馆,同时积极探索文物保护新模式。
加强保护宣传,提高群众素养
在文旅融合背景下,游客旅游的过程中很可能会直接接触文物。所以在保护文物的过程中,游客提高自身素养至关重要。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更愿意通过旅游散心并寻求新鲜感,旅游人数的增多也导致践踏花草、乱扔杂物、随意触碰文物等情况频繁出现。现在很多景点都会张贴保护文物的相关标语,就是为了防止不文明行为的发生,也从侧面体现出广大游客的素质仍有待提高。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背景下,与旅游相关的各种舆论很容易在整个社会扩散,受到广大群众的关注。所以,旅游单位在宣传景点的同时还要着重宣传文物保护,引导游客文明出游,杜绝各种不文明行为。另外,旅游景点也要加派人手,在游览中监督、约束个别不文明行为,使当地文物得到全面保护,同时发挥出文物的自身价值,利用文物传播优秀文化,提高群众素养。
加强跨界合作并建立协同管理机制
文物有着显著的教育功能,在工作中为了重点突出此功能,要将目光放在跨界合作上。比如文物冰激淋,近几年知名度较高,不仅能满足游客的味蕾,还能拉近游客和文物之间的距离,使其更好地感受文物的魅力。在文旅融合背景下,这是保护和利用文物的一个新型路径。工作人员在日常工作中要不断对自身思路进行拓展,重视文物周边产品的开发。比如,结合文物的具体情况,设计出与之配套的文物纪念品等。另外,在时代发展背景下,还要结合各种新型媒体设备,拍摄与文物相关题材的纪录片和短片,利用视频播放的模式,将文物教育功能更好地凸显出来。
在具体的保护和利用中,建立协同管理机制也至关重要。与此工作相关的人员要结合当地博物馆等机构的特点,重视协同管理机制的建立,利用机制的辅助作用,全面落实文物保护工作,确保能够充分实现文物的共同管理,进一步加大保护力度。对群众力量进行充分利用,通过各种措施充分发挥群众智慧,共同监督整个文物保护利用工作。而对于游客来说,在游览期间其自身也需做到文明参观。当地政府也要及时打破陈旧观念,将文物保护利用作为首要目标,并提升工作质量,推动与其他地区之间的文旅资源共享。文物展览活动也要通过多种渠道开展,让文物的保护利用更加系统化、规范化,把协同管理机制作用及价值充分发挥出来。但在具体活动中,还要对文物原貌给予足够尊重。文物的价值实际上就是学习历史和还原历史。对于旅游业来说,文物的真实性也是整个产业发展所极力追求的。所以,在旅游景点设置娱乐设施时,要尊重文物古迹的真实面貌,不能随意增减或改动景点。尤其是一些遭到严重破坏的文物古迹,在对其进行处理和修缮时,也要尽最大可能保留其原貌。
总而言之,文旅融合背景下,要积极创新文物保护利用途径。当地的文物管理部门和博物馆需充分认识到文物保护利用的作用和重要性,积极推动文旅融合,提供更加个性化和多样化的服务。博物馆应立足于当今群众对文物知识的需求,进一步增强自身职能,把教育功能充分发挥出来,及时转变以往的陈列模式,充分提升文物保护效能,为游客提供更为优质和高质量的文化服务。
参考文獻
[1]高杰.浅谈文旅融合背景下文物保护利用工作的创新[J].记者摇篮,2022(03):27-29.
[2]韩浩.文旅融合背景下的文物保护利用分析[J].文物鉴定与鉴赏,2020(07):80-82.
[3]周泽丹.浅谈文旅融合视角下的文物保护和利用[J].文物鉴定与鉴赏,2020(03):158-159.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