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浅谈陶土乐器古埙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

时间:2024-05-19

付渤淮

埙是流传几千年的中国传统乐器,也是濒临失传的非遗项目。为破局陶土乐器古埙非遗的传承现状,推进陶土乐器古埙非遗保护与传承工作的现代化发展,在梳理陶土乐器“古埙”非物质文化遗产基本构成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分析了陶土乐器“古埙”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现实困境,从基础设施建设、传播渠道、文化再生产、人才建设、产业化发展五个维度,提出陶土乐器“古埙”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实践路径。

埙的起源与汉族先民的劳动生产活动有关,最初可能是先民們模仿鸟兽叫声而制作,用以诱捕猎物[1]。陶土乐器“古埙”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宝藏,其蕴含着历史文化、价值观念、思想智慧、精湛技艺,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所谓“守艺”不易,“传艺”更难。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手工业逐渐式微,民族传统音乐文化生存环境变得更加恶劣,再加上陶土乐器“古埙”的制作与演绎周期长、耗力多,市场经济效果不强等现实因素,陶土乐器“古埙”或是被遗忘在深山村寨里,或是被博物馆束之高阁,传承僵化、孤芳自赏等现象仍旧存在。

为此,探索陶土乐器“古埙”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新路径,对于解决传统模式下产生的现实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陶土乐器“古埙”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本构成

依据非物质文化遗产定义,陶土乐器“古埙”非遗由精湛技艺、音乐元素以及文化精神三部分构成[2]。其中精湛技艺指的是从甄选陶土、练泥制作坯体到整形开孔、复调音抛光美化,用于生产与制作陶土乐器“古埙”的传统手艺,如泥条盘筑法制胚,利用灶坑余火煅烧。音乐元素是陶土乐器“古埙”外在的表现形式,如长音、气震音、吐音。文化精神是陶土乐器“古埙”包含的人文精神。古埙音色纯真、质朴,幽静而淳厚,起于远古,兴于商周,承载着中国历史文化,且独占八音之土,具有情志康疗之功效,蕴含着“以和为美”、人与自然和谐、天人合一等人文精神。

陶土乐器“古埙”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现实困境

非遗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数字传播平台与线下实体管理机构,是建设陶土乐器“古埙”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的重要抓手,是陶土乐器“古埙”非遗实现“双创”的内在要求。“十四五”期间,诸如区块链、大数据、元宇宙、AI、3D打印、音频超分和响度算法等新一代数字技术,纷纷加入陶土乐器“古埙”非遗的保护与传承,在数字档案、数字修复、云游体验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数字技术逐渐成为陶土乐器“古埙”非遗保护与传承的标配,公共数字服务平台与配套机构的建设力度在不断加大,但是一些现实问题也日益显露,如整体性数量不足、服务意识不强、平台资源与数据不对接、科研机构主体单一,这些问题容易导致陶土乐器“古埙”非遗资源发布渠道杂乱、供需错位、宣传力度有限、活动场馆不易寻找、成果不易保存等问题,难以形成资源互补与优势集成。

非遗传播渠道较为局限

一篇专业的文章能够让人研读许久;一场古埙展览,会上游客众多;一出古埙曲目表演,现场座无虚席。不可否认的是,以上传播方式形式多样,较好掌控,效果也不输任何广告或营销方案。但是也应当看到其局限性,只具有“点”的效应,不具备“面”的优势,受众数量有限,传播渠道的宽度和广度仍然具有较大提升空间,且受众只是被动欣赏,无法满足互动需要,达不到所要求的传播效果。

非遗传承面临文化再生产危机

文化再生产,是陶土乐器“古埙”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重要内容。主要指的是以陶土乐器“古埙”制作工艺、音乐元素为依托,去协调传统与现代的关系,促使陶土乐器“古埙”在不同因素的碰撞中再生。现实情况是,陶土乐器“古埙”非遗的文化再生产,仍旧存在着以下问题,一是变异性传承,要么过度迎合市场需求,过于追求经济效益,采取“拿来主义”照搬照抄,忽视了陶土乐器“古埙”非遗内在的生长环境以及文化因子,淡化和忽略其深层价值,要么凸显出拆解与碎化之势,出现了产品低层次问题。二是创新意识较为薄弱,与社会其他产业、其他非遗资源存在较大边界,过度依赖传统陶土乐器“古埙”非遗文化的复刻,缺失时代性视野,以及与新时代社会的关联,整体上既没有深层次探触陶土乐器“古埙”非遗因子,也没有创造出新的生长逻辑。

非遗传承人“人走艺失”

传承人是陶土乐器“古埙”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载体。然而人才结构矛盾、传承人青黄不接却是摆在其眼前的现实难题,一方面,陶土乐器“古埙”非遗传承人才结构性不平衡,大部分由老年人构成,青年群体参与较少,技艺型人才多,文化理论型人才偏少。老年人由于身体的原因,以及技艺型人才缺乏市场运营观念与技能,导致许多陶土乐器“古埙”制作工艺与经典曲目陷入了自生自灭的状态[3]。另一方面,在市场经济大潮冲击下,当前社会公众精神文化产品日益丰富,短视频、流行音乐、数字文创等占据了原本属于陶土乐器“古埙”的市场空间,这使得陶土乐器“古埙”非遗传承人才面临较为严峻的生存压力,他们有可能因为没有市场就没有收益,而放弃对陶土乐器“古埙”的坚守与热爱。

非遗产业化程度不理想

非遗兼具实用性和审美性,且先天就具有市场基因,它们从诞生起经过千百年的创造、生产和销售,借助商业的力量才传承至今。随着文化产业的兴起,我国非遗文化产业化发展已成为一种趋势,跨界发展、联合发展、创新发展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现阶段,每当讲到陶土乐器“古埙”,人们往往会把它当做静态的文物,认为它充满古典性与收藏性,只适合在博物馆或者古风影视剧、音乐剧中出现。因此,在陶土乐器“古埙”非遗传承与发展过程中,由于陶土乐器“古埙”非遗传承产业化实践经验较为匮乏,再加上传统思维等影响,许多传承主体的产业化发展意识与能力尚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在产业化发展等许多方面还是初次尝试,即便存在从事陶土乐器“古埙”非遗制作的企业或个体,也往往表现出产业规模小、横向纵向产业融合程度轻、摸着石头过河等现象,这严重阻碍了陶土乐器“古埙”非遗产业化的发展进程。

陶土乐器“古埙”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破解路径

夯实古埙非遗传承基础设施

推进陶土乐器“古埙”非遗基础设施建设,有利于夯实古埙非遗传承生态工程,保障古埙“非遗”持续发展。一方面,打造公共文化数字化平台。以陶土乐器“古埙”非遗资源共建共享为基础,搭建陶土乐器“古埙”非遗传承数字平台,加强诸如陶土乐器“古埙”非遗人才库、陶土乐器“古埙”非遗资源大数据平台、陶土乐器“古埙”非遗资源数字档案管理平台等平台建设;借助数字化技术系统记录陶土乐器“古埙”古曲、经典曲目、传承人情况;建设“三端”:PC端、移动端、智能硬件终端;联通“两线”:線上数字化服务、线下实体馆体验,打破保护传承物理界限。此外,也要健全陶土乐器“古埙”非遗传承物质平台,从科研、展示、产业、培训等多角度出发,推进建设一批多功能非遗古埙工坊,如陶土乐器古埙非遗研究中心,陶土乐器古埙传统制作工艺工作站,古埙传统曲目数字展示馆、专题博物馆[4]。

利用新媒体拓展古埙非遗传播渠道

当前,新媒体凭借着速度快、覆盖面广、传播形态多样等传播优势,逐渐成为非遗保护与传承的主流渠道。因此,陶土乐器“古埙”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路径,需要把握互联网用户需求,拓展新媒体传播渠道,使陶土乐器“古埙”向多元化的方向发展。第一,充分利用数字音乐平台,如酷狗、网易云、腾讯音乐,搭建传播平台。第二,充分利用短视频平台,顺应移动化、可视化趋势,制作纪录片、MV等短视频作品,以视频形式再现陶土乐器“古埙”的文物修复、加工制作、文艺表演等过程,让陶土乐器“古埙”非遗体验更加多元,进一步在网络中找到一席之地。充分利用电商直播平台,介绍数字藏品、“古埙”周边,唤起更多年轻人关注陶土乐器“古埙”的热情。此外,也要发挥好传统媒体非遗传承的优势,策划举办陶土乐器古埙发展高峰论坛、陶土乐器古埙精品展、陶土乐器古埙文物大观园、陶土乐器古埙购物节、陶土乐器古埙展演展示等活动。

开展古埙非遗文化生产性与创新性保护

一要守护陶土乐器“古埙”非遗传承文化根脉。在制作上确认古埙非遗产品生产性保护标准,融入本土需求的切入口,通过静态的文化符号,开发和扎根地域空间土壤、具有本土特色的古埙非遗保护与传承项目。主要促进陶土乐器“古埙”非遗时代化创新表达。近年来,沉浸式、可视化的视觉表达,混搭、破圈、跨次元,成为我国非遗文化传承内容的重要方式,既能够在形式上让人眼前一亮,也是非遗内容创新发展的现实体现。因此,陶土乐器“古埙”非遗,需要在视觉界面上借助VR、AR、多媒体等技术,对陶土乐器“古埙”外形、材质、色彩、制作工艺,古埙乐创作理念、素材、结构、作者等多维度信息进行数字化解构,在此基础上利用数字技术与现代音乐审美、乐器制作工艺,通过5G、3D打印、AR(增强现实)、数字建模等技术,增加数字媒体对陶土乐器“古埙”非遗资源的记录与传播,进行材料、造型、主题、结构、情感等视觉界面的创新,开发设计短视频类陶土乐器“古埙”非遗产品,创新云宇宙、虚拟现实等“古埙”非遗沉浸体验模式。三是在音乐资源界面,注重现代审美性与功能性,积极与其他民族音乐资源、我国西方音乐资源进行跨界融合,从其他非遗资源和文化体系中寻找可借鉴与融合的素材,如剪纸、筝乐、钢琴演奏技巧,以此来赋予陶土乐器“古埙”不同的特色,将陶土乐器“古埙”非遗元素的多样化呈现在公众眼前。

打造古埙非遗高质量人才培养环境

“物”与“人”是陶土乐器“古埙”非遗的“两面”,其中“物”因“人”而精妙绝伦,“人”因“物”而闻名遐迩[5]。陶土乐器“古埙”非遗传承需要匠心坚守者,亦盼更多“摆渡人”。一方面,面向广大农村、社区一线,调动新媒体平台、政府部门、地方智库、音乐企业、电商平台、地方高校等社会力量的积极性,通过资金扶持、专家辅导、培训交流、成果展示、宣传推广等一系列举措,启动陶土乐器“古埙”非遗青年传承人扶持计划,带动广大青年群体加入陶土乐器“古埙”非遗保护与传承事业。另一方面,立足陶土乐器“古埙”非遗保护与传承的现实基础,解决陶土乐器“古埙”非遗传承人的生存与发展问题,通过制订陶土乐器“古埙”非遗传承研修培训计划、设立地方性陶土乐器“古埙”非遗传承人补助基金、建立工作平台等措施,鼓励陶土乐器“古埙”非遗传承人积极融入当代市场,提供设备协助其学习优秀的制作技艺,为陶土乐器古埙非遗传承人了解市场需求、提高生产效能提供有力支撑,唤醒陶土乐器“古埙”的当代价值。

探索古埙非遗产业化发展模式

作为中华优秀传统音乐艺术的文化沉淀,陶土乐器“古埙”并不是静态的,文化“再生产”一直是其传承与发展的主题。在新时代背景下,陶土乐器“古埙”需要秉承非遗“活态传承”理念,立足商品制作到流通的整个过程,引入非遗产业化发展模式,支持和培育陶土乐器古埙手造文化产业与数字经济产业,将功能属性、产业基因烙印到陶土乐器“古埙”非遗保护与传承全过程。首先,要形成产业链思维。审视各种生产因素之间的互动关系,全面考量陶土乐器“古埙”非遗产业链。在纵向上,从创作素材、表现载体、传承平台、传播场所、展示途径、销售渠道入手,形成古埙生产制作、古埙曲目创作、古埙市场运作、古埙周边产业的全产业链;在横向上,挖掘陶土乐器“古埙”非遗资源与现代生活、地方经济产业的深层沟通渠道,以跨界、跨域、跨业的产业发展方式,强化陶土乐器“古埙”非遗产业与旅游业、广播影视、动漫游戏、短视频、文创业、电商、演艺娱乐等业态的关联,探索“古埙非遗+”模式,如推出古埙主题精品游线,不断发展陶土乐器“古埙”非遗经济和新业态。其次,要具有品牌化意识。坚持原生的原声继承的原则,根植于地域内陶土乐器古埙的历史文化与社会环境,找好自身定位,借助地域内陶土乐器古埙资源在历史文化、价值观念、思想智慧、精湛技艺等方面的特色,开展陶土乐器古埙文化品牌基础理论与实践研究,打造具有区域特色的陶土乐器古埙文化品牌。

匠人巧夺天工,非遗传承千年。陶土乐器“古埙”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是激发古埙非遗活力的根本保障,是新时代建设文化强国的重要前提。针对陶土乐器“古埙”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即非遗基础设施建设滞后、非遗传播渠道较为局限、非遗传承面临文化再生产危机、非遗传承人“人走艺失”、非遗产业化程度不理想等,应当通过夯实古埙非遗传承基础设施建设,用新媒体拓展古埙非遗传播渠道,开展古埙非遗文化生产性与创新性保护,打造古埙非遗高质量人才培养环境,利用古埙非遗产业化发展模式等手段,使陶土乐器“古埙”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保护与传承中焕发生机与活力。

参考文献

[1]王泽丰.埙哨同源——从原始社会古埙的尺寸和音响性能看埙的起源与用途[J].歌海,2021(06):66-71+80.

[2]刘洋洋.埙提相奏、心中之月——室内乐《醉迷月宫》的作曲技术分析与音乐美学试解[J].北京电子科技学院学报,2022,30(03):172-179.

[3]张举文.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乡土影视的民族认同情结:浅谈古琴和古埙的运用[J].文化遗产,2013(01):57-62+158.

[4]何凤先.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川东北地区音乐类非遗创新发展研究[J].四川戏剧,2022(11):140-143.

[5]张莹,齐丹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中的现实困境与路径优化[J].边疆经济与文化,2023(02):84-86.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