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真实性”研究

时间:2024-05-19

在当下国家推动黄河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政策背景下,在分析非物质文化遗产内涵和特征以及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的基础上,主要从真实性的视角展开对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论述,分别从文化保护、文化变迁和人类价值取向三个方面阐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必要性,进而总结出所强调的真实性保护理念,即在以保护历史本真为出发点的基础上,充分考虑文化发展规律和人类价值取向的统摄。

一直以来,受到经济发展水平等各种因素的影响,黄河流域的受关注程度远低于长江流域,但这种情况在***总书记走访黄河九省区,递次提高黄河流域发展重视程度后,发生了很大的改变,特别是在2019年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之后,黄河流域的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逐渐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并在2021年正式写入国家“十四五”规划,纳入“深入实施区域重大战略”。在这样的背景下,展开有关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相关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自古以来,黄河对于中国和国人来说,具有非常深厚的文化内涵,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因此,保护黄河,除了生态和环境上的考虑,还有着深远的历史文化意义。在保护黄河文化的过程中,对于黄河流域文化遗产特别是非物质的、活化的文化遗产的保护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它们是讲好“黄河故事”,延续中国历史文脉的重要方式。

研究综述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一直以来都是国内外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早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础理论和保护实践方面:其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与内涵,特征与价值等非遗基础理论研究。贺学君(2005)指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台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的界定是比较全面和科学的,其核心之处道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命”本性;王宁(2003)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高度个性化、传承的经验性、浓缩的民族性的特点,这些特点决定了它非常脆弱,易于萎缩甚至流失。其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研究。阮仪三(2003)提出对于文化遗产,应该真实、全面地保存并延续其历史信息及全部价值;陈华文(2010)则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性与生产性决定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是一种非常特殊的保护,它必须在生活与生产过程中完成(即生产性保护);Keir Martin(2010)也认为简单地忠实于原初状态不能完全解释这些语境下的真实性评价,文化商品化并不一定导致文化和意义的丧失。

其实,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初状态以及文化商品化问题的讨论,主要涉及“真实性”的问题。早期的学者强调历史真实,即原初的真实,对文化商品化持否定态度(如Mac Cannell,1973);后有学者(Cohen,1984)提出相对于本体意义上的真实,更应注重特定旅游场景中旅游者的主体体验研究;不少国内学者也认为(如张朝枝,2008),真实性是一个动态、多元和复杂的问题,应该从互动与动态的角度来理解真实性概念。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部分学者开始从数字化的视角展开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以期更大程度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真实性。这方面的研究主要围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采集、保存和开发利用等,如Kensuke Hisatomi等(2009)开发了一个基于动态3D模型的日本传统戏剧存档系统;庄俊宏等(2012)将三维技术与动作模型相结合,对数据采集过程中的动作捕捉技术开展了研究;Marcello Carrozzino等(2011)探讨了虚拟现实技术在传统手工艺类非遗数字化展示中的应用;吕燕茹、张利(2016)从新媒体技术,段晓卿(2020)从虚拟现实,贾菁(2020)从人工智能的视角分别探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展示和传播。当然,数字化的保护与开发仍然不能完全杜绝历史真实的变化和相应的文化风险,有学者在这方面展开了研究,如高旸,陈鹏(2020)提出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技术运用过程中,需尊重文化持有群体的知识权力,肯定技术价值的同时坚守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本心。

不论是早期传统意义上的保护还是当下热议的数字化保护实践,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来说,都涉及保护理念的问题,因此,首先要解决观念上的认知,厘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思路和理念,才能在后续的保护和开发实践中稳步前行。

简述黄河流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和特点

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界定,业界一般采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的释义,即“被各社区、群体或者个人认为是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现、表达、知识和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工具、实物、手工制品和文化空间”。相较于实体的文化遗产,它们具有活态性、生活性和民间性的典型特点。这就意味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真实与否,并不是具象的、可触摸的,因此带有可能被主观化了的抽象色彩,且因脱胎于人们的生产生活,又会不可避免地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发生变化。

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分析

截止到目前,在1372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中,黄河流域所涉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占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总数的30%左右,涵盖了我国非物质文化遗產所有的门类,成为黄河文化传承最鲜活的载体。

门类多、数量庞杂、跨省域,这样的特点决定了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会比一般行政区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统筹保护和开发上难度更大。再加上由于黄河流域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较为脆弱,直接或间接地造成了流域内非物质文化遗产所依存的文化空间的破坏甚至消逝,进而造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彻底消亡。如黄河号子,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变迁,这一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只存在于影像资料或者改造后的舞台表演中,逐渐成了“无本之木”。且由于保存手段和方式的落后,导致保存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介质老化、破损、缺失等,使得珍贵的文化遗存没有延续和传承下来。

此外,随着文化产业化的发展,黄河流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样存在保护和开发的矛盾,如何在保护其历史原貌的基础上通过产业运作促进文化的延续,如何把控好开发的“度”,做到既“保真”,又“保久”,掌握好保护过程中的“真实性”,是一个难题。

从“真实性”视角审视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真实性理论的阐释

有关真实性的研究最早来源于博物馆,后来被引入到旅游研究领域,涉及社会学、人类学、历史学等多个学科,美国社会学家麦克内尔提出了著名的“舞台真实”理论,将真实性研究推向了高潮,后分化出了多个流派,比较有代表性的流派有客观主义真实、建构主义真实、后现代主义真实和存在主义真实。

客观主义真实强调一种本体意义上的真实,认为凡是被设计过、修饰过的都是“假”的,是不真实的存在,这一流派反对旅游的商品化、同质化和标准化,认为文化产业化和商品化是对文化本身的破坏。

建构主义真实认为真实是经过人类大脑“建构”的,真实性建立在人类经验和认知的基础上,因此并不是绝对和静止的,曾经的“不真实”可能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被界定为“真实”。相较于客观主义真实,它更反映了一种主观和客观的融合。

后现代主义真实则认为真实可以是客观存在的,也可以是人为制造的和对现实的模拟,如人造的主题公园,只要模仿得逼真,是可以接受的,它是对建构主义真实的进一步拓展。

存在主义真实则完全强调主体的真实感受,几乎可以忽略客体存在的真实性,是对客观主义真实的摒弃,幾乎完全走向了主观。如果从文化旅游的角度来看,这种意义上的真实主要是强调旅游或文化体验的真实感觉,并不依存于客体是否真实存在。

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真实性”分析

借用麦克内尔提出的“舞台真实”的概念,笔者认为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也应进行“舞台真实”的设计。这样能在有效保护其历史真实的基础上,融合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的活态性、生活性和民间性的特点,存续动态的、有烟火气的真实,而非一成不变的真实。

1.从文化保护的角度看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真实”

文化的存续在于保护,只有首先树立保护其历史真实的观念,才能付诸保护行动,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史和原初的“真实性”的保护是首要之务,特别是对那些濒临消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重中之重。在保护文化原真性的基础上,才能进一步考虑“开发”的问题。此外,尤其要杜绝脱离文化本真的切割式开发,扭曲文化本身的意义,给文化的传承造成不可逆转的破坏。

2.从文化变迁的角度看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真实”

从社会学和人类学的角度来看,文化始终处于动态的变化中,不可能是绝对静止的,也就是说稳定是相对的,而变化是永恒的。因此,追求完全客观的、一成不变的“真实”,是不符合文化发展规律的。既然文化一直处于被历史发展“建构”的过程中,那么我们所看到的留存下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已经被筛选和建构过的文化遗存,在后续的发展中也一样会被环境所“设计”,不断地发生文化变迁。因此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过程中,不能一味地追求客观的、历史的真实。

3.从人类价值取向的角度看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真实”

从人类的价值取向来看,人们对于真实性的追求反映了人类向往“真”的心理诉求,即人们渴望通过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看到存续的黄河历史文化的真实影子,体现了人们对历史本真的一种怀念和渴望。但这种求“真”的心理诉求却是在整个人类价值取向的统摄之下,即除了求真,还求善求美,因为这三者相辅相成、密不可分。人们在求真的同时,潜意识里就会受到善和美的影响。比如说,人们渴望看到真实的、具有强烈生活气息的黄河号子(所体现的劳动场景),但潜意识里规避了当时社会生活场景下的贫穷和困苦,忽略了船工破烂的衣衫、脏污的脸庞以及不那么好闻的气味。也就是说,人们渴望的真实是带有艺术感染力的且具有一定美感的真实,而不是完全的、本初的真实,是求真、求善、求美共同作用的结果,也可以说是客观和主观相统一的真实,它是被建构了的真实,也是融合了人们文化体验的真实。

综上,从真实性的视角来看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文化的存续要以保护的观念为出发点,尤其是对较为脆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其历史真实进行保护的观念不能动摇,更不能打着开发的旗号扭曲和破坏遗产,文化遗产的过度商品化要不得。其次,还要认识到,文化是发展的,而非静止的,不断变迁的文化决定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真实性不可能是完全客观、不变的真实,在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过程中,应该尊重文化发展的规律,不能一味地进行“博物馆式”的保护,因为文化的真实性没有绝对的原初状态。最后,人们追求的真实其实是被主观建构化了的真实,是人类价值取向总体统摄下的真实,因此可以尝试进行一定的“舞台设计”,从而在求真的基础上实现真善美的统一。

笔者会在真实性理念梳理的基础上,展开对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路径的研究,通过分类开发、统筹开发和数字化开发等路径,力求在保护文化遗产历史本真的基础上进行具体的“舞台真实”设计,为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助力。

参考文献

[1]王磊磊.真实性视角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8.

[2]姚磊.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述评[J].广西社会科学,2013(10):54-59.

[3]贺学君.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思考[J].江西社会科学,2005(02):103-109.

[4]刘魁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保护的整体性原则[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2004(04):1-8+19.

[5]张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空间保护[J].青海社会科学,2007(01):33-36+41.

[6]刘宇青,徐虹.非物质文化遗产原真性保护和旅游开发助推乡村文化振兴[J].社会科学家,2022(10):69-75.

[7]唐璐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本真性:实践中的概念误用与路径混淆[J].文化遗产,2022(06):9-17.

[8]任保平,豆渊博.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研究综述[J].人民黄河,2021,43(10):30-34.

[9]王霄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标准若干问题探析[J].文化遗产,2022(05):1-9.

[10]慕石雷,元志辉,乌日陶克套胡.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空间分异格局及其影响机制[J].中国沙漠,2022,42(06):255-265.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