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基于Z世代论邵东木偶戏的艺术形态与保护传承

时间:2024-05-19

唐卓阳 初若雯 施骅彧

邵东木偶戏是我国一项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文化底蕴深厚,侧面折射出了人类历史文明的发展以及演化历程,是优秀文化价值观和美学理想的载体之一。面对“Z世代”的兴起,邵东民间艺人如何准确地抓住这一群体,持续推动民间艺术的保护和传承,唤起国人的爱国热情,增强国民文化自信,是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项重要内容。

邵东木偶戏是一项综合性强、技巧性极高的民间技艺,是民间诠释传统戏剧的活化石。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应用等领域,数字化发展已经成为一种新趋势。从2021年起,“元空间”与“NFT”等新概念逐渐盛行,NFT数字化藏品的发展也成了目前数字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热门话题。利用区块链技术将传统民间技艺与数字技术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有效地保护珍贵、濒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沉浸式技术的视听刺激与人文内涵提供情绪价值的基础上,创造了邵东民间木偶戏新体验,探索“Z世代”的邵东民间木偶戏保护传承新路径。

艺术结晶:邵东木偶戏的表演形式与传承历程

邵东,地处湘中丘陵地带,由于土壤贫瘠,民众生活难以为继,因此,部分民众以唱花鼓、演木偶戏等手段谋生。其中木偶的造型、艺术风格、表演内容传承至今,常出现在红白喜事、求神许愿、演出等活动中。邵东木偶戏的行头比较简单,只有一担木偶箱(称戏箱或戏笼),一捆小竹子。木偶箱中通常有“七生”“八旦”“七文堂”“三辕门”“二把褂”“四战衣”“四色侠”等。每到新的演出地点,只需一个小时左右就能搭好舞台。邵东木偶戏对演出场地没有较多的要求,一块红色的幕布足以作为舞台背景。前后台仅以幕布作隔,设有上下场门[1],顶部为传统建筑风格样式,底部的布帐用来遮挡操演者及道具。在旧社会,邵东木偶戏一般在庙台或有主管支撑的台子上演出,灯光效果就地取材,如用桐油或蜡烛打光。邵东木偶戏的剧目种类十分丰富,多以传奇或人物小说为主要内容。如祁剧方面的历史演绎戏剧本,主要有杨家将戏、三国戏、包公戏、水浒戏、《杨滚教枪》等,其次占比较大的是消灾祈福戏《天官赐福》《六国封相》[2];同时还有“四大鼓戏”,堪称“门面戏”,主要涵盖目连传、观音戏、岳飞戏、关羽戏四大戏,还有神话戏。这些剧目的共同点均采用了平民百姓耳熟能详的传说故事,方便观众清楚地辨认角色,了解戏剧剧情[3],保证了受众的普遍性和广泛性。

随着多元文化的深入发展,社会政治环境以及人们的审美观、价值观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邵东木偶戏面临着巨大的竞争压力。现在的邵东木偶戏表演不仅有传统的木偶戏,而且还加入了现代故事、人偶同台等现代艺术形式,甚至还有一些木偶戏被应用在商业之中。但是这些新兴艺术和外来文化的发展同时也导致邵东木偶戏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曾经庙宇殿堂、余音绕梁的盛况再也没有出现过。在进入21世纪以后,邵东木偶戏更是“寸步难行”。民间艺人靠木偶戏演出的收入已经不足以维持生计,很多老艺人为了生存不得不改行谋生。然而可惜的是,在流行艺术盛行的现代社会,诸多中国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逐渐被遗忘,无法继续传承下去,湖南邵东民间木偶戏也面临着相同的困境。此外,由于木偶戏的普及力度不足以及操作方面的限制,木偶戏的技艺没有后人传承,使得这一传统民间艺术面临失传的境地。这种古老的艺术若得不到保护与传承,必将走向消亡。

绝迹之境:邵东木偶戏传承的困境

当前,邵东木偶戏发展受到以下两方面因素的影响。首先,观众群体的不断萎缩,使得这项民间艺术的传承与创新出现滞留现象。木偶戏作为民间的一门表演艺术,曾颇受民众欢迎。木偶戏在宋代达到鼎盛时期,曾被广泛应用在祝寿喜庆或丧葬祭神等场合上,有过一段光辉岁月。随着新媒体技术日益发展,视觉娱乐的多样化对木偶艺术的生存构成了巨大挑战。曾几何时,肩挑木偶戏笼的木偶艺人走村串巷,为观众献上一场精彩绝伦的木偶戏表演,观众则给予木偶艺人一些钱财,观众的心情随着表演而有所起伏。但現在这种情形已经消失了,木偶戏也脱离了人们的日常生活,逐渐成为一门“高尚而孤单的艺术”,被人们淡忘,对于一个流传了数千年的艺术来说,这是时代背景造成的悲哀。

其次,木偶戏曾是家族艺人维持家庭生计的主要手段,过去有很多艺人靠表演木偶戏为生。但随着现代非物质文化遗产视域下邵东木偶戏艺术研究保护的开展,后人都把祖传的木偶戏当作一件“古董”,不愿学唱。邵东木偶戏“清武班”现如今已经彻底解散了,曾经的弟子不再从事木偶戏演出,社会上其他人员认为从事木偶戏收入低,工作辛苦,因此不愿意学演木偶戏。已有的传承人年事已高,由于演出收入甚微,没有能力在服装、道具及设备上投资。如今燕窝岭上只剩下三副老戏担子,也都已经残破不堪。仅剩的一些民间木偶班的艺人大都是半农半艺,能够维持生计已经很不容易了。这对木偶戏的研究和传承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尤其是一些高难度木偶戏表演面临着失传的境地。

破“圈”开新:结合“Z世代”符号非遗的全新表达

“非遗”孕育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中,是中华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沉淀,体现了国人高雅、超凡脱俗的审美情趣,对增强国人的文化自信具有重要作用。***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4]近年来,“国潮风”的势头猛烈。随着“华流”成为“顶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也逐渐走向“年轻化”,并成为“Z世代”的一种社交符号。为什么非遗会如此吸引年轻一代?在专家眼中,“国”是国风的精髓,根植于悠久的中华文明中,而“潮”的表现形式是与当下新人群、新需求、新技术相结合,在新的情景下呈现出新的内容。“非遗”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思想内涵,更能引起年轻人的价值认同、情感触动和心灵共振。

事实上,“Z世代”之所以喜爱非遗产品,除了其悠久的历史、精湛的技艺外,还因为它们能适应新时代,满足人们的新需求。在新时代,不仅要让“非遗”“活”下去,还要“火”下去,更要把数字技术发挥到极致,让更多的人可以看到并购买,还可以参与到非遗产品的制作中。以符号理论的核心、“小众出圈”为导向,以有影响力的人群为基础,持续挖掘“非遗”潜力。短视频平台的社交化突破,让“Z世代”在建立感情和身份上呈现出新的特征。“Z世代”在社会交往、日常生活和生产活动中深入运用新媒体,在短视频平台上进行个性化表达,对新媒体及在新媒体平台上获取的信息、知识和观点形成了高度依赖。在宣传推广上,短视频社交平台的优势十分显著,具有速度快、覆盖范围广、效果好、费用低等特点。因此,湖南邵东木偶戏可组建一个专业团队来负责运营推广,利用大规模宣传活动,与拥有渠道资源和内容资源的媒体进行协作,提高邵东木偶戏在社会上的知名度。

经济基础是社会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一个民族的经济力量则代表了一个民族的综合实力。中国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与之相对应的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现了创造性的转化、创新性的发展,这不断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非遗”传承的革新,促使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了更好的发展,以“非遗”为载体,可以更好地向全世界展示中国精神。“非遗”的“出圈”与政府的扶持密不可分。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明确提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必须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好。”[5]“非遗”过去的灰色色彩和小众风格的特质逐渐被消解,呼应主流意识形态的内容不断增多,“非遗”逐步摆脱以往“圈地自萌”的状况,正式进入主流文化的范围。

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指出:“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工程,进一步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制度。实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6]《指尖上的非遗》《非遗里的中国》等“非遗”在互联网上走红,相关的短片在哔哩哔哩、抖音、快手等各大平台上传播,网络媒体的普及也为弘扬传统文化创造了新的机遇。由于全民消费能力的提高,“穿国潮、用国货”成了年轻人新的潮流。“非遗”承载了传统文化的基因,在市场上的价值也在不断被发掘和扩大。文创IP、抖音直播、品牌联名、跨界合作、线下体验店等模式的不断创新,再加上企业加大了对“非遗”产品开发、设计、生产等环节的资金投入,“非遗”产品的知名度和受众群体不断扩大。因此湖南邵东木偶戏应该积极打造自己的品牌IP,以开拓新的市场。

虚幻与真实:“Z世代”发展对“非遗”的启示

“Z世代”积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运用自身的才能和专长,通过新媒体技术发掘和发展传统的民间艺术。“非遗”蕴含着深刻的文化诉求,反映了新时代人们对民族文化身份的认同。

“文化自觉”的概念是由社会学家费孝通于1997年提出的。他认为,居住在特定文化环境中的人们了解自己文明的起源、发展过程、具备的特点以及今后的发展方向。文化认同是文化自信的源泉,“Z世代”在文化软实力和全民文化素养提高背景下对中华文化的发展前途充满信心、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充满信心、对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充满信心。《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白皮书中提出了年轻人的价值追求和自信的姿态:“从热衷‘洋品牌’到‘国潮’狂热,中国青年从骨子里热爱祖国的辉煌,从灵魂深处认可了中国,认可了中华文化,民族自豪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在整个社会上都营造了一种强大的自信氛围。”“非遗”在“Z世代”中流行起来,彰显了文化自信。

“非遗”并非单纯地堆积传统要素,它融合了中国美学和哲学精髓,是融合了当代审美的一种文化产品,主导了当代的美学潮流。“Z世代”在网络上进行“非遗”交流,承载着中国的古典美学,既可以增强“Z世代”对国家、民族的认同,又可以产生一种超文本,连接多种文字,从而更好地感受“非遗”。在传承与创新“非遗”的过程中结合当代年轻人的思维方式,构建一套与年轻人相适应的文化象征与视觉系统,体现出其独特的东方美学内涵。“非遗”与科技相融合,消除了“虚幻”与“真实”的界限,使“Z世代”具有“共情”的视听感受和身临其境的文化体验,进一步满足其对物质和精神文化的需求。

在这种双向交互式的互联网社会,“Z世代”在互联网的虚拟文化互动中真正地被赋予了“每个人都有话筒、每个人都是新闻媒介”的权利。在“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的双重影响下,年輕人日益认同自己的民族文化,发掘中国传统文化,使“非遗”具备了中国特有的东方美学魅力。

京东消费及产业发展研究院所发布的《2022“Z世代”消费指数报告》显示,“2022年以来(2022年1月1日至2022年4月25日),Z世代购买‘中国红’元素商品的销量同比增长326%”[7]。而企业资金的大量涌入更是推动了“非遗”在年轻人中的普及。在网络时代,年轻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喜好自行从事“非遗”内容的创作、传播和消费,并在此期间展示个性追求,寻找同道好友,实现自我价值。在这样的大环境下,“Z世代”的“非遗”作为一种社会交往的“货币”,既是一种审美符号和文化态度,也是一种文化社交的表现形式。在“90后”“00后”消费者中,70%以上的人会选择国产品牌,对国货的喜好度较高。以“非遗”为载体创作的产品,可以满足消费者对怀旧情怀的精神需求,增强其文化的认同感。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文化事业日益繁荣。”“非遗热”是当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兴起的新趋势,它既是必然的,又是值得肯定的。“Z世代”热爱和崇尚“非遗”,充分体现了新一代年轻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和对民族文化的自信。邵东木偶戏以促进“非遗”的良性发展为目的,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础,以青年的精神文化生活为先决条件,注重挖掘和创新诠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实价值。在此基础上,古法与青年创新的融合也是不断对民间技艺的未来生存空间进行探索的过程。“Z世代”的责任感在这一过程中得到全社会的认同,进而开启“结果促进程”的良性循环;对“非遗”进行保护与传承将深深植根于人们的内心深处,并唤起多民族合作中对中华传统文化进行保护的同理心。

参考文献

[1][2][3]刘微微.湖南邵东杖头木偶戏艺术风格和演唱特点[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7.

[4]涂可国.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大理论创新[J].人文天下,2021(11):4-14.

[5]刘煜昊,熊琰,宋协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坚实根基[J].人文天下,2021(12):4-11.

[6]刘建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历史必然性[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22(02):56-63.

[7]杨让晨,张家振.“宅经济”催熟小家电市场新需求推动销量持续增长[N].中国经营报,2022-05-09(B14).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