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9
曹春宇 林文超 吴广杰 彭斌
珠三角国家级体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佛山醒狮、深圳沙头角鱼灯舞等九个项目,是传承岭南文化的重要载体。通过佛山醒狮和深圳鱼灯舞的对比,尽管项目差异性比较明显,但是都存在品牌、社会文化、市场等问题。其发展策略在于:举办高水平国际赛事与文化活动提升品牌传播;明确多元传承与发展主体权责;培养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尊重文化发展规律,开展市场化运营。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世界各族人民在社会实践过程形成的历史文化积累,承载人类的历史发展痕迹、文化发展历程和璀璨文明,是人类文明的瑰宝。以岭南文化为代表的珠三角随着人口的迁徙,将中原文化精髓与本地文化融合,孕育出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佛山醒狮和深圳沙头角鱼灯舞等项目是珠三角体育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典型代表。
珠三角体育类非遗项目
佛山醒狮。舞狮文化源远流长,伴随人口迁徙而从中原传入珠三角地区,后与当地南拳融合,得到迅速发展,并成为当地喜庆、祭祀、传统节日等必备活动。1980年代以来,以佛山为中心的珠三角醒狮活动日渐兴起,逢节庆及重大活动、庆典,醒狮助兴。贺庆、竞技、联谊、驱邪、阵式和演艺等演出是佛山醒狮的主要内容和表现形式,深得佛山人民的喜爱。
南拳马步是佛山舞狮动作的基础,采桥青、盘凳青、云梯青、三山青、楼台青、高杆青、八卦青、椰子青、灵芝青、捞月青等动作套路也是建立在武术基础之上,呈现出“狮武合一”的独特艺术特征。1980年以黄飞鸿系列电影为传播媒介,醒狮的飞铊采高青、竹梯青等高超的技术动作和艺术表现力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此后,佛山醒狮被世人广泛关注。
由于醒狮有着悠久的传承历史和广泛的群众基础,加上各级政府政策、资金等方面的大力支持,2002年佛山南海获得“中国龙狮运动之乡”称号。目前,醒狮已经成为佛山的一张靓丽名片,不仅民间的传统节庆、喜庆和开业等场合均有舞狮项目,政府组织的各类招商、文化节、体育赛事也必有醒狮参加,对丰富佛山乃至珠三角的社会文化生活和传承岭南文化起到积极作用。
深圳沙头角鱼灯舞。一方面,沙头角鱼灯舞源自海洋文化,是海洋图腾崇拜的海洋性项目。另一方面,沙头角鱼灯舞的马步具有南拳的特征,且在陆地展示,具有农耕文化的诸多特征。因此,深圳沙头角鱼灯舞是农耕文化与海洋文化的结合体。
鱼灯舞演出主要集中于传统节日、拜神祭祖、喜庆丰收等时段。表演者在夜间手举鱼灯以低马步俯身曲背运行穿插,通过“鱼贯穿棱”“铲沙”“窜水”“飞跃”等系列动作,模仿鱼在水中上下摇曳,左右闪烁,穿梭流淌的神态,呈现出丰富的舞蹈情节和艺术感染力,彩光四射,宛如灿烂星河,令人赏心悦目。
相对于醒狮广泛的群众基础,鱼灯舞发展现状不容乐观。深圳源于渔村,孕育了具有海洋文化特征的鱼灯舞。但是,都市化的深圳已经不再是单一的海洋文化。以现代文明为特征的国际化的深圳让鱼灯舞存在的基本条件——渔民已经慢慢退出历史舞台,海洋文化和农耕文化让步于現代文化的结果就是沙头角鱼灯舞正逐渐失去赖以存在的基本条件和表演展示空间。另外,随着老艺人的逝去,鱼灯舞动作面临失传的困境。尽管各级政府给予相应的扶持和保护,例如,组织大学师生参与鱼灯舞的传承与保护、参加港澳巡游表演等。但是,缺乏社会基础的鱼灯舞已经正在被逐渐淡忘,只是偶尔出现在重大的节日或重要的场合。
珠三角传统体育类非遗传承发展的困境
体育类非遗项目传承与发展的品牌困境。珠三角体育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项目在申遗过程中,曾经形成较好品牌效应,出现诸多书籍、刊物、影视,以及赛事、活动等等丰富多样的表现形式。例如,黄飞鸿系列影视将佛山打造成“醒狮之乡”,体现出体育类非物质文化符号的建构。但是,随着申遗影响效应的减退,体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社会关注度也在逐年下降,品牌效应逐渐减弱,造成体育类非遗项目传承与发展缺少必要的社会基础的现实困难。例如,2021年,以醒狮、南拳和粤剧三大非遗为内容的粤剧《鸿胜馆》没有形成太大的社会效应。
体育类非遗项目传承与发展的文化困境。目前,国家名录没有将醒狮、鱼灯舞等诸多体育类非遗项目单列,而是融合在民间舞蹈/传统舞蹈和杂技与竞技/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等分类中,其社会认可度和文化影响力都低于其他遗产项目。失去文化依托的体育类非遗处于尴尬境界,体育类非遗项目的文化内涵和价值没有得到有效的发展和延伸,其发展空间受到极大的限制。文化传承出现断裂的趋势。作为身体活动的体育类非物质遗产项目,要求独特的“口传”和“身授”相结合的传承文化特质。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冲击,青年一代缺少对体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兴趣和关注,随着老艺人的逝去,人才缺失和技艺失传等文化传承将面临巨大的挑战,例如,佛山醒狮中的狮子滚绣球动作等濒临失传的套路也亟待保护。体育类非遗项目主体在文化坚守与生存空间上都面临着较大的压力。
体育类非遗项目传承与发展的社会困境。体育类非遗项目诞生于村落,发展于村落。随着市场经济对农业文明的冲击,年青群体的出走、乡村人口的减少、农村村落文化的逐步解体、宗族文化影响力的降低等等,已经成为体育类非遗项目生存面临的巨大现实问题。体育类非物质遗产项目赖以生存的社会条件已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体育类非遗项目没有能够及时适应、调整和融入到日新月异的社会变化语境,固步自封,必然造成发展困难。
体育类非遗项目传承与发展的市场困境。市场经济下的体育类非遗项目,必须面对现代文明和市场经济的洗礼,只有在适应市场经济的前提下,才能不断形成适应时代发展的新成果,实现自我的不断更新、优化和发展。然而,由于体育类非遗项目主要是以地域文化为依托,活动场景主要集中在局部地区(尤其是以农村或村镇),且活动时间以节假日为主,社会影响力弱。除了舞狮、舞龙等项目具有较大的社会影响力外,鱼灯舞、麒麟舞、鹤舞、蔡李佛拳等等项目缺乏必要的流量,市场资金介入度非常低,导致诸多的体育类非遗项目仅限于村落活动本身,难以推向社会,导致市场化的发展策略和路径出现困境。
珠三角传统体育类非遗发展策略
举办高水平国际赛事与文化活动提升品牌传播。国际赛事是珠三角体育类非物质文化项目发展的重要路径。以佛山醒狮和沙头角鱼灯舞为例,在百度输入“佛山醒狮赛事”关键词,检索珠到26.45万条相关新闻或视频等,而输入“沙头角鱼灯舞”关键词,仅有4.6万条相关新闻或视频等,两者相差巨大。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佛山醒狮已经通过赛事形成品牌传播。目前,佛山醒狮主要的赛事包括:中国(南海)国际民族民间醒狮公开赛、狮王争霸赛、“黄飞鸿杯”南海·港澳传统狮精英大赛等大型舞狮赛事,促成醒狮的品牌效益。而鱼灯舞只有屈指可数的巡展外,没有形成赛事文化,也无法通过赛事进行传播。可见,赛事与文化活动对于体育类非物质文化发展的影响是巨大的。
举办体育类非遗文化活动。体育类非遗项目是中华文化精髓的集中展现,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和表现方式。举办体育类非遗文化活动,不仅仅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也可以满足社会对体育类非遗项目的文化认可。例如,沙头角鱼灯舞不仅仅只有鱼灯舞表演,还可以举办鱼灯祭祀、龙舟竞渡、鱼灯竞美、鱼灯巡游、民俗展演、鱼灯联谊等仪式和项目为整体的鱼灯文化呈现与体验,也可以鱼灯舞文化增设相关的学术论坛、文化沙龙、艺术展览等活动内容或形式,促进沙头角鱼灯舞的品牌传播与文化认同。
明确多元传承与发展主体权责。理清体育类非遗各主体的职责,是激活非遗传承和保护的重要动力。例如,原生态的传承艺人主要负责技艺和文化传承,不断围绕内容开展内容和活动形式的创新;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或社会组织立足文化自信传承保护,为其发展提供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并在渠道、資金、舞台和政策等给予资源支持;体育行业企业等市场主体以市场经济为依据,整合社会资源,创新体育类非遗的发展模式和运营新思路。
培养体育类非遗传承人。体育类非遗以武术为基础,以项目为内容,以艺人为载体,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通过言传身教、口耳相传,代代相传下来。因此,有效激活社会参与体育类非遗项目的传承,不断丰富、积累人才资源,培养新一代传承人是体育类非遗项目传承和发展的关键。尽管建立体育非遗项目传承人的培养机制和保障规范,是体育类非遗项目发展的必要条件。但是,真正可以激活社会对体育类非遗项目传承与发展的原动力更多来自于市场。如何通过市场化的运营,让从事体育类非遗项目的传承人获得相应的社会地位和经济汇报,从而自发投入到体育类非遗项目的传承与保护,才能逐步实现体育类非遗项目的自我输血功能,才能更好促进其走上良性的发展轨道。
尊重非遗文化的发展规律,开展市场化运营。珠三角体育类非遗尽管根植于传统农耕文化或海洋文化,但是作为社会文化的组成部分,其必须要适应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在时代发展变化的场景下,寻找自身的位置,并借助新媒体等现代文化载体丰富自身的内涵和传播,拓展自我生存与发展空间,按照市场发展规律与社会融合和发展。例如,体育类非遗项目可以借助于短视频等新媒体来展示自己的魅力与价值,可以通过衍生的动漫、卡通等丰富文化形态,将传统与现代结合,形成与现代多元文化并存的文明传承体。
基金项目:广东省大学生科技创新培育专项资金项目《珠三角体育类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现状及市场发展策略研究》研究成果,编号:pdjh2020b1048。
作者单位:广东体育职业技术学院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