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9
王希晶
通过承上启下的探寻,把古今联系起来,提升设计的境界与水准。我们须懂得,当代设计其实就是三维立体艺术,即便从二维平面入手设计,或是理论上止步于平面状态展示的,也离不开一个三维空间来衬托展示,设计已经没有了纯平面,所有平面的被立面化,才是对当代设计的正统解读。
安徽传统建筑木雕群对当今的启示
在中国各门类传统艺术中,建筑艺术作为重要分支,几乎囊括了所有静态造型艺术的内涵。深入地了解和探究,跨时空观察那些传统艺术,对于如今的设计发展至关重要。我们通过承上启下的探寻,把古今联系起来,提升设计的境界与水准。当代设计,不仅要懂得当代设计的全面知识,也要极清醒地知道,从古至今,所有设计知识并非空中楼阁,没有一种设计思想,尤其是好的系统性的思想能离得开传承的底基。
中国传统建筑,多数是石木结构的。所谓木制部分,就是门窗梁柱等。而恰恰这一部分,是整体建筑作品的艺术性体现得最为直接的地方。木雕群以及附着于其上的漆画也是引人入胜的一绝。古人把这种结合,文雅地叫作雕龙画凤。
中式建筑艺术的瑰宝,要数徽派建筑。在安徽黟县宏村、屏山古鎮、卢村、关麓八大家与西递,古风犹存的风格风貌,代表了徽派的精华,它的各类木雕群,是建筑石艺之外很重要的艺术形式化存在。由于其精巧别致的格局布局,传统华夏民俗味道的纯粹性真切地集中表现,对当今设计启示深刻。大家可以从中体会到文化归属感,以及设计艺术的内在底气所在和想象力的源泉。
传统图案的成功运用。大家会注意到,如今的人们所广泛地看到的丰富多彩的传统图案资料,大多数是源于民间的创造,而民间创造的逸品极致,又是多数被集中体现到了建筑的木雕文化中,它以木雕群的特有形式绽放出华夏文明的魅力。历代古人,很成功地延续了优秀的历史文脉,代代优化并有所提炼,并且运用娴熟、自然而然,它对当今设计的最重大启示应该是什么?那就是,历来没有无根之树和无枝之叶,所有成功的较完美设计奇迹,自古不会出自闭门造车之手,它们都是同代时互通有无、跨代则后借前鉴,作品放在历史长河中,最终相得益彰。凡懂得和真正善于思考设计艺术规律的人,就此逐步也可以明白,设计艺术的本质是谐调,而谐调的本质就是你中有我。古人把这种重大思想做到了极致。
在中国传统艺术里,很多设计作品方案的灵感与收藏,都是纳入二维平面中进行思索的,这也是典型的东方式思维惯有模式。而木工艺人们与西方雕塑家在初创样稿时也必须从二维平面入手组织设计思路,并营造出三维立体作品的完稿是极自然相通的。事实上,不论设计师的思路怎样从二维平面出发构思草创,他们一律不可能仅仅只在关注着局部的构架,谐调内涵与概念,是设计师的素质,尤其对东方设计师们来说更是这样的。所以,在古代及至近代,对图案与三维立体作品的构架的统一认识从来都只是一个常识。因此,大的梁柱,就是一种木雕群,它对于当代设计的启示是深刻的。
我们须懂得,当代设计,其实就是三维立体艺术,即便从二维平面入手设计,或是理论上止步于平面状态展示的,也离不开一个三维空间来衬托展示,设计已经没有了纯平面,所有平面的被立面解析,这才是对当代设计的正统解读。
文化精神境界的追求。世界各民族,都是各有文化精神追求的。只是在这个共性当中略有细分,我们也可以索性把这种细分现象称作文化自愿偏好、民族爱好。
中国式的文化精神境界,大多集中选择在了静态造型艺术中。追求视觉之美成为爱好,这与西方某些地区,或者更重视动态艺术,有所不同。
民族特征性文化精神境界,源自地域差异,而各地域境界,它又是各自美不胜收的。它是悠久的历史长河中由群体意识自发的,不可主观破坏化逆转和随意任性化改造与做出太大纠正的。
但值得注意,这些不同,尽管受到了守望者们的坚守,却也形成了一种异域文明的相互好奇心,也就必然迟早地进行相互关注与互帮互学。然而人们一定会发觉,融入在骨子里的文化偏好,是设计艺术中的独有冲动,它是设计者的第一刚性需求,史上尚且没有一位伟大设计者能真正彻底突破自己所身处的民族群体意识的主路段,他们需要给自己一定养分滋补自身,然而,这种营养几乎不能从外部他族群里汲取到核心,也就不会指望从那里得到核心力量与底气。这意味着设计者离开了自己的族群,自己就会变得缘木求鱼。
这样可知,尤其当代设计师,多数恰恰是在西方设计理论的熏陶里成长的,一旦不能正确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设计必须有机结合的深刻意义,将偏离轨道,得不到最浓厚的营养与真正的助力,艺术生命与设计艺术作品也只能昙花一现。
当然,我们绝不拒绝异域文化精神境界的相互关注。相得益彰,本身就是一种最深远的谐调之美,也是一种相互享受。所以保留了自己的境界,其实就是保护了世界的,就是说,不同文明之间,文化精神境界之间都互相给了欣赏的机会。各社会也成了互惠互利的关系,这是最大的艺术。
近代设计师对传统与现代建筑的思考
走入近代,石木结构注视木雕群的建筑类型的单一历史被新水泥技术的介入注入了无限的新鲜设想要素。
木雕群,某种意义上说更大的木雕群即民族风格性的梁柱结构,包括石木结构的结合总体印象,从此就不见了吗?
在中国近代史上,曾经大量出现过所谓民国时期特有的中西结合式建筑艺术作品。这些建筑杰作,作为建筑艺术群像,像活化石那样,深刻记载了旧时代的臆想、憧憬与追求,作为历史印记,作为时代思想同步的经典,它们为我们如今世界提供了绝无仅有的参考资料,也把中西结合的设计优势走到了极致。南京的金陵女子大学、中山陵、和记洋行、民居与寺庙。略淡化雕刻数量,而追求简约风尚的被后人以讹传讹称为“石库门”的上海石箍门,石箍门建筑的二维平面和三维空间,接近于江南传统的二层楼的三合院或四合院形式,保持着规整的客堂,有楼上安静的内室,还有习惯中常见的两厢。这种建筑还基本保持了中国传统风格的民宅对外较为封闭的特征,虽身居闹市,但关起门来却可以自成一统。还有北京近代四合院民居、北京大学中文与外语教学楼。等等,各中西结合的设计经典遗迹,它们都很知名,就因为都是一代较真切的成功结合的建筑尝试。
比如,东北、上海、南京等地近代建筑和城市规划,不少都是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亚洲新生代设计师直接借鉴施用了欧洲折衷主义、古典主义等西方世界建筑设计风格的范例,城市规划作为大局更是做了很大调整。民国建立后虽也逐渐淡出,但建造的更早一些的南京扬子饭店,也是这类“西式东进”型折中的建筑设计作品。比此风格走得略边缘化的,有天津租借建筑群,以及上海外滩被称为万国建筑博览会的建筑群。当年还有古典主义的推进,而古典主义建筑以法国为中心,也有后人称其为新古典主义,首先传播欧洲其他国家,后来又影响到世界上包括美洲等其他地区。大约在二十世纪初,这种风格的建筑也出现在近代南京的校园里,代表作有金陵大学校园建筑设计遗址。从中所看到的,都正是一些近代前卫设计师们初步探索的成果。
从这些探索开始,传统文化精神境界的推进也同步进行着。有什么样的文明模式,当然一定就会有什么样的响应的文化精神境界模式。
上世纪初的一些风格。在上世纪初,许多较杰出的优秀建筑物,不仅在中国国内,即便是西方世界,风格上互通有无的现象普遍成为一种风尚。为什么从这个时期起,这种现象普遍存在?大家要懂得,凡是这样的时代都有一种缘由,那就是文明成果交换往来得更加频繁化。所以,回顾唐代、宋代都有类似现象。当你不够或感到不足,自然会主动求外力的启发与帮助,这也是一种必然规律,这就是文明成果交换,以及相关配套的文化精神境界交流。
一个时代的风格的崛起,其实不仅仅限于建筑设计艺术的领域,其他各领域,都是同步被唤醒和进一步觉醒的。
近代的一切探索,可能被一些人视作是过渡期,然而又有哪一段时期完全不算是下一阶段的过渡期呢?真正的稳定成熟期又在什么阶段内?这些思索与探寻,是后人们需要领悟的道理。
对于上世纪初的一些风格的不断反思,或许该算作稳定成熟期的一种现象和存在吧。有人觉得,反思成为常态的时代,它就是稳定成熟期的标志,是意识层面达到一定高度之后才特有的现象。我们却觉得,有能力反思,其实是每一时期的真正进步者的思维义务,它也是各代精英都应该具有的自觉意识,而不仅仅是属于当代。
在上世纪初的风格里,大家一定要悟出点东西来,只要是认真做好承上启下工作,一切将是越变越好。研究上世纪初,是一定为了更好地完善当代这个世纪的。从木雕群,中国传统建筑文明的古代成果,逐步演化到近代风格设计艺术的自然过程中,其发展过程的必然性,是其对当今一切后来者们最有价值的启示。
当代设计离不开的大背景与思考
中国传统木雕文化与当代设计的有机结合,应该成为我们的设计基本意识,文明模式的选择和文化归属感的认同,客观上就是任何一个国民规避不了的本性情愫。
通过上面诸多实例观察和分析,我们看到了近代人们的努力与努力成果,也应该更深刻地认识到,保持民族特征的持续性与必须性,它需要得到当代设计师们最清晰的认同。当代的义务,是一种自然存在的要求,在总体原则上与近代的使命与选择是趋于一致的,并没有什么两样,就是为了一点,通过承上启下的探寻,把古今联系起来,提升设计的境界与水准。
承上启下的当代设计师们的杰作也是有的。比如,北京长安街两侧,还有部分新建筑,做了许多较新的建筑尝试,它们就是中西结合的设计艺术结晶之一。民族文化宫、国家历史博物馆、人民大会堂、农业展览馆、工人體育馆、革命军事博物馆、北京人民广播电台,等等。它们都深深地植根于民族的土壤,虽然有人认为这些经典,也有外部设计师的介入,但的确,古今结合的成果还是很突出的,也是很成功的。
然而,我们的终极追问是这样的:保持民族特征的设计努力与氛围,能维护多久?是否会有反复?常或以进步为名做出放弃?如果有放弃,它将是一种民族的悲凉。如果想解决这种可能的滑坡,当代设计师们,是要记住与达到近代那些设计师们的境界与水平,勇于探寻各风格的同时,也勇于在其中融入本民族特征。
或许,近代的设计大背景较之如今的氛围,更能激发设计师的创新力,不过,当今社会对勇于探寻,并没有太多的干扰。设计师们提升自己,应该注意的是,创新的症结和难点恐怕不完全归咎在环境不够开放。
丰富世界文化的责任。每个民族,都有各自的智慧所难以企及的瓶颈,也都有自身难以超越的优点。维护民族特征性文化精神境界,是一种责任。同时,它又能丰富世界文化,成为贡献给全人类的宝贵文明成果,未来也将成为世界不可或缺的遗产。
这一话题非常重要,说起来可以是长篇大论,我们就此可以简化一下,融入设计的骨髓意识;必须性地当作设计师的素养;知识分子的天性良知。
所谓骨髓意识,就是在设计思想中,灌注以最本质与根本的中西结合意识,作品要精致,要有集中的文明技术成果,同时又要弘扬出本民族传统文化精神境界。这一条,很多设计师是含糊不清的。多数设计师,仅仅满足于自身的已有知识量,不求自我创意改造,一心追寻所谓自我风格,结果就是脱离总体文明模式,孤立地自成一家,而这一家,必然不伦不类。必须性地当作素养,意思是明确职业素养要求并且纠正同行间交流的错误与误判,既做设计师,又做好专业评论家。有些人认为设计师只关注计较自己的灵感就行了,何必要研究历史风格的来龙去脉呢?这是难以真正上升到一定正确意识而进行好设计工作的。知识分子的天性、良知。这句话的意思是,杜绝在设计中,耍小聪明盲目跟风,稍微改动后便表示设计出炉,或者直接照搬照抄,却不讲出处。读书,是知识分子的第一天性,良知更是从书里读出来的。有人混淆视听,说什么“实践出真知”,搞经验主义、成熟主义,搞无根之树、无源之水式的随意设计。这些都是职业化的当代文明与文化所不容的。
上述从中国安徽传统建筑的木雕群说起的中外设计话题,不限于本国设计师们,谨为了提醒奋斗路途中的所有设计师们,养成联系地看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防范小事精明,大事糊涂的格局。
解决中西结合的问题,一定要秉持一个思想原则,即,我们所要达到的境界与水平,不仅应该是我们所能达到的,而且必须也是我们所认知的,忽视该重视的,就会终究不得门径。
作者单位:泰州职业技术学院 艺术系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