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9
陈莹
(溧阳市中医医院,江苏常州 213300)
公立医院是我国医疗服务体系的主体,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大力推动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公立医院无论是资源总量还是服务数量都快速上升,在处理疑难重症、突发事件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我国经济也从高速发展转变为了高质量发展,人们对医疗服务的需求量、质量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准确把握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要素,并根据医院实际情况制定完善的制度体系,这既能够满足人们美好生活的需求,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又能够为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通常来说,公立医院的高质量发展至少要满足5个方面的标准:(1)医疗技术顶尖。医院的职能就是治病救人,要尽快为患者诊治,加快康复进程,并为其提供专业的、高质量的医疗服务。公立医院代表了我国整体的医疗技术水平,患者在选择医院时,也会首先考虑医疗服务水平,其次才是环境、收费等。要加强医疗技术方面的研究,突破高精尖技术,克服目前医学领域存在的难关;(2)医疗质量过硬。医疗质量是公立医院能否实现稳定发展的关键性因素,同时也是患者生命安全的保障,想要确保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就应充分关注这一点。应落实院科两级管理责任,强化核心制度落实,以满足人民群众对高质量医疗的需求;(3)医疗服务高效。医疗服务贯穿了患者就诊“前中后”的全过程,“前”主要是排队问题;“中”指的是治疗过程;“后”就是在患者出院之后,要督促其定期前来复诊。这是医疗服务的重要组成,在高质量发展过程中,要重点关注“前”和“后”两个主要阶段;(4)医院管理的精细。要转变过去的粗放型管理模式,将提升医疗质量安全、患者满意度等作为重要目标,遵循精细化的管理原则。应转变传统的思想观念,勇于接受新理念、新思想,并加强精细化和医院高质量发展之间的联系;(5)满意度较高。医院好不好,是由群众说了算的,这也是衡量医院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参考依据。
想要优化公立医院的医疗服务体系,应制定合理的价格机制,这是提升其发展质量的重要手段,也有助于分级诊疗制度的落实。在医疗体制改革深入推进的背景下,医院经济效益大受影响,除了要加强成本、预算等方面的管理之外,很大程度上其资金都来自国家财政拨款。财政支撑构建的医疗保障体系,应处理好政府和公立医院之间的关系,不能单纯的将财政作为兜底。医院管理人员要优化内部运行机制,提升资源配置效率,完善价格补偿体系。
“价格机制”主要包括:在政府引导下,医疗机构充分参与价格形成机制,在确定医疗服务价格时,应充分考虑到公立医院的发展情况和人力资源配置情况;医院的人力资源、医疗器械、药品、耗材等都是独立运行的,应完善相应的补偿模式;在建立综合评价机制时,应从多个方面进行考虑,如内科诊断、外科操作等;加强耗材、器械设备等方面的成本管理;所制定的价格体系要能够如实反映出诊疗价值[1]。
优秀的医疗人才是公立医院的必争资源,这也是医院实现稳定、高质量发展的决定性影响因素,应打造以医疗成果价值为导向的公立医院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并将重点放在人事变革、薪酬管理者2个主要方面。传统的人事管理会将侧重点放在“人”,而不是工作任务的完成情况,一般会根据“人”来定岗定级。但由于“人”这一因素十分不稳定,采用定性考评的方式会影响到考核结果的真实性。因此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人事变革要实现从“管人理事”到“管事理效”的转变,采用定量评价的方式,充分体现出职工为医院发展做出的贡献以及其个人价值。
公立医院应完善内部运营管理体系,将提升业务能力、技术能力作为核心,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的作用和价值。就目前情况来看,部分医院在临床诊断或制定财务指标时,会过度关注经济维度,导致部分职工为了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忽略了专科发展,也没有重视到医院的高质量发展。甚至还有部分公立医院为了提升专科效益,只提供部分诊疗服务,扭曲价格体系,严重影响了在群众心中的形象和地位,也为其日后发展带来了极大阻碍。想要实现高质量发展,科学规范的运营管理体系必不可少,要聚焦规范诊疗,以提升技术能力作为核心。首先,医务部门、药剂部门要加强对诊疗行为的管控,严肃处理过度医疗、胡乱收费、不按照要求诊断等行为。提升过度手术、不规范诊疗、超范围使用药品耗材的管控力度。其次,加大医疗技术研究力度,关注技术难度,优化收治病种和诊疗项目结构,助力公立医院的医疗技术创新和突破[2]。
公立医院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在发展过程中会受到当地政府部门的监督和管控,要协调好医院和政府的关系,避免出现“越位”“缺位”的情况。长期以来,公立医院发展资金很大程度上来自当地或国家的财政拨款,政府应发挥其“出资人”的作用,对医院业务活动、经济活动的开展进行监督和管理。另一方面,不能将权利过于集中,而是要适当下放到医院领导干部受众,确保医院具备经营管理的自主权,不能一味地将公立医院作为政府的附属机构,而是要看作独立经营的主体。
政府参与监督能够让公立医院各项工作开展得更为顺利,是提升财政资金利用率、保证医保基金效能的关键手段。政府部门可制定量化考核标准,比如将医院一段时期内的发展目标、考核结果和财政拨款、医保基金数额直接挂钩,以调动医院整体的工作积极性,提升内部运转效率,使财政资金得到更合理的分配。在公立医院发展过程中,既要以政府监管考评作为引导,又要保证管理的独立性。目前很多医院都遵循了精细化管理原则,实际效果并不尽如人意,主要是没有抓住重点,精细化管理的内容、方式并没有以医院的实际需求为主。很多领导干部对此都有较大的误区,认为精细化就是要“事无巨细”,在“边角余料”的事务方面也要投入大量的资金、人力资源,单纯的追求全覆盖。殊不知这种方式无论是对医院发展,还是对管理人员而言,都是极大的“折腾”。可将精细化管理看作“精准管理”,即准确把握公立医院日常运营中需要关注的重难点,制定针对性的对策,而不是“眉毛胡子一把抓”。
(1)建设高水平公立医院网络。此网络不单单指的是信息化技术,同样也包括了医疗资源的扩容,以及资源的合理分配。“十四五”时期,国家从政策、资金等各方面都加大了投入力度,紧紧围绕医学前沿、重大疾病等建设了一批国家医学中心、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全国各地区公立医院都要加强和国内优质医院的交流和沟通,深入进行合作,加强技术和资源方面的共享,努力提升医疗方面的科研水平、服务水平,以此作为提升公立医院整体竞争力的重要抓手。此外,还可开辟城市医院集团建设新路径,在重大疾病、危急重症、大数据集成、科研成果转化方面充分发挥带头作用;(2)建设临床重点专科群。公立医院应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建设国家重点临床专科,加大资金、资源投入力度,实现目标管理;(3)打造“三位一体”智慧医院。当前我国科技发展迅速,信息技术已经成了很多行业和领域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量,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应充分意识到先进技术的应用优势,着力建设电子病历、智慧服务、智慧管理的“三位一体”智慧医疗系统。加强各业务部门之间的联系,同时也能够为患者提供极大的便利,比如可在网络上提前预约挂号,或是采用电子支付的方式,无需在就诊、支付时花费较长时间排队;(4)建设高质量人才队伍。在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人才是各行业的必争资源,医院可创新人才引进、培养制度体系,制定更具有吸引力的政策和薪酬福利制度;着力培养复合型人才、管理型人才、科研人才,将人才计划落实到位[3]。
(1)实施医疗质量提升行动。加强医疗质量的管控,建设专门的管控体系,并落实考核制度标准。应扩大质量管理的覆盖范围,包括门诊预约、急诊就诊、病房诊疗等都要制定相应的质量考核标准,明确划分各部门职责和工作内容,将考核结果和薪酬、工作晋升、评优评先等直接挂钩。可利用PDCA循环管理法,确保医疗质量管理水平得到提升;(2)实施患者体验提升行动。为了进一步提升患者的就诊体验,公立医院可打造一站式的服务中心,合理配置医疗资源,优化信息系统,充分展现纠正时的认为关怀,减少患者排队就诊、缴费的时间和流程。目前“看病不挂号”“先诊疗后付费”的模式在越来越多的医院都得到了推广和应用,能够切实解决当前公立医院发展中存在的部分问题;(3)实施医院管理提升行动。将精细化原则贯彻落实到位,如营造精细化管理的氛围、树立精细化管理理念等,加大资源、资金、科技的投入力度,优化要素资源配置。塑造良好的内部风气,打造医院专属特色文化,保证分工明确的同时,各部门还要密切进行合作,推动医院管理朝着科学化、精细化、规范化的方向发展;(4)实施科教提升行动。科研和教学是公立医院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两大核心手段,可将其看做助力医院发展的“双引擎”。要大力培养专业的后备人才,促进医院稳定、持续、健康的发展,比如建立临床需求导向的科研机制,提升科研项目在医院年度考核中的占比等[4]。
公立医院要紧跟党的领导,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将新医改中的各项要求贯彻落实到位,从而更好地实现高质量发展,让广大群众都能够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医院要优化内部组织结构,全面加强党的领导,落实院长负责制,明确划分各管理部门的职责和具体工作内容,将党支部、基层党组织建设到医院的各科室和部门,以先进的理论思想作为引导,真正做到管大局、做决策、促改革。
从传统医院的日常运营和管理模式来看,不仅存在着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很多患者在医院就诊时无法享受到应有的服务,而且各窗口互相推诿的情况比较普遍,或是在门诊和缴费窗口之间需要来回跑动,十分不便。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公立医院要将发展规模扩张转变为提质增效,切实为群众谋利益,本着精细化的管理原则,加强资金和资源的整合,推动一体化医疗服务模式的建设,为群众方便就医提供更多选择。
公立医院要以尽快解决患者病症,加快其康复进程等作为重要目标,加大医疗技术研究力度,强化临床基础研究。要提升人员聘用和培训力度,加大资金、技术、人才方面的投入,保证科研成果的转化率,并努力提升疑难重症的解决能力。如此一来,可满足群众的多样化医疗服务需求,也有了更强劲的技术保障。公立医院要充分发挥表率和引领作用,探索多学科的联合诊疗新模式,重点关注重大疾病、重大公共卫生等难题,提升医疗技术的安全性[5]。
(1)完善内控体系。要以医院的实际发展情况作为参考,优化内控管理体系,加强对业务、医疗等各方面的引导和管控。(2)加强人文关怀,提升患者满意度,使其感受到温暖和亲和力。在人员管理方面,遵循人性化原则,出台具有吸引力的薪酬制度,并完善相应的配套体系建设,比如带薪休假、为其创造培训、学习的机会等。(3)健全公立医院的运营体系。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将医院的相关规定贯彻执行到位。根据医院的特点和实际发展情况,健全质量监管体系、信息支撑体系、后勤保障体系。
公立医院的高质量发展,要实现经济、社会效益的最大化,提升群众满意度,强化医疗服务水平和质量。在这个过程中,应准确把握各项要素,找准突破口,让公立医院成为我国医疗技术水平的“名片”。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