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9
燕姝妤
(内蒙古经贸学校,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10)
以我校电子商务专业建设现状为基础,立足内蒙古供销合作行业,针对电子商务专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在我国乡村振兴新形势下专业提升的有效对策。能够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构建校企协同育人模式,深化校企合作;注重企业实际岗位需求,充分对接职业标准;专业课程实施计划的制定和课程的改革有新的突破;校企专兼职教师的教学及技能水平大幅度上升;学生职业素养和专业技能得到提高;提升服务“三农”水平,将电商人才培训拓展到广大农村市场。现将电子商务专业建设对策研究分析如下:
充分发挥自治区供销行业涉农企业优势,构建校企教学共同体,面向新农村建设,以企业需求为导向,致力于服务涉农电商企业,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精准定位。以企业真实岗位为载体,突出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注重学生校内学习和实际工作的一致性,增强学生社会实践能力。通过精准定位人才培养目标打破传统路径、精准实施教学变革传统课程,培养既具备基本理论知识、又能熟练运用互联网下PC端、移动端开展商务操作的电子商务专业初中级职业应用型人才,将我校电子商务专业办在行业企业人才需求的紧缺口上。电子商务专业培养综合能力强、适应行业企业需要的职业化人才更为重要[1]。
一方面企业根据实际用人情况向学校进行反馈;另一方面学校对企业跟踪了解,相关岗位群及岗位要求,并进行分析研究,开发相应的校企合作课程体系,创新工学结合教学模式。
推行“2+0.5+0.5”教学模式,这种模式前4个学期在学校学习,主要是以学校教学为主,企业参与部分校内实训;第5学期为跟岗实习,根据企业需求,由学校教师带领学生进入企业实习,同时校企制订教学、管理、考核等方面相应的实习管理制度;第6学期为顶岗实习,学生正式结束校内学习,进入企业顶岗实习,完成毕业综合实践。
建立具有农村电子商务专业特色的、以培养学生就业能力为核心的、符合中等职业教育规律的课程体系。课程建设的具体要求是参照中职电子商务专业标准、企业岗位标准,与制造业、物流业和高技术服务等行业的龙头企业合作,充分运用信息与网络多媒体等高技术设备与手段,在现有能力本位课程建设的基础上,实施基于职业岗位综合实践项目与相关职业标准引导课程改革,开发一批体现工学结合特色,满足学生和员工在岗学习和在线学习需要的网络互动优质核心课程[2]。
面向乡村振兴所需的电子商务人才数量随之增多,企业对电子商务专业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学校电子商务专业的师资队伍面临新的挑战。优化师资配置应当适当增加企业教师比例。肩负为社会培养高质量技能型人才的中职类院校,在选择教师时,应“不拘一格降人才”,让更多有企业实践经验和能力的专业教师任教,更有利于电子商务专业建设的发展。
加强电子商务专业实训体系建设与改革,进一步提高实践教学质量。专业培养目标必须以社会职业岗位的实际需要为培养依据,强调应用性,突出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明确本专业学生应具备的职业能力,并为达到所要求的职业能力而制定的突出“分层培养,层层递进,逐步提高”特点的实践教学体系。
为了确保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推动重点专业建设和改革,进一步提高学校专业教育的教学水平与管理水平,需开展评价模式建设试点工作。评价模式改革以立德树人、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需充分考虑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特殊性,遵循中职学生发展规律开发更合理的评价标准,探索多主体参与模式,实现中职学生多元化评价。
学校电子商务专业带头人积极承担电商师资培训任务,开展“高起点”“低重心”“多层次”的电商培训活动。3年来,学校单独开展或与企业合作开展的社会电子商务培训人次达到500余人次,学校电子商务专业的培训项目获得社会的广泛欢迎,得到企业的高度肯定。通过围绕电子商务专业建设积极发挥了可持续为农服务的职能,使社会化服务领域不断扩大,服务范围逐步拓展,为助农增收,为“三农”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做出了积极的贡献[3]。
在专业建设过程中,专家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形成了一些更明确的认识,为今后的专业建设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我们认为:
(1)立足行业,方能推进特色办学。电子商务业态与所在区域的产业结构、市场特征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供销行业企业已成为对农村电子商务人才需求量最大的用工主体。如何让涉农电商企业有效参与本地职业学校电子商务专业技能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既能把领域新设备、新技术、新知识和新方法带进院校,使学校人才培养更具前瞻性,培养出的人才更能符合企业岗位技能的需求,同时又相应缩短企业对员工考察和培养的过程,减少人力资本的投入。内蒙古经贸学校在这方面做了一些探索,通过与供销“供销e家”的合作,使电商企业有效参与学校电商人才培养过程,让企业师傅不仅提早锁定未来优质员工,更使企业获得在职工职业技术训练、提升优质课程,从而助推企业不断成长。
(2)产教融合,方能优化人才培养。产教融合是产业与教育的深度合作,推进产教融合培养人才,就要坚持产业需求导向与教育目标导向相统一,推动学校与行业企业深度合作培养人才,着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适应能力。建立校外人才培养基地,实行人才培养目标与岗位要求相结合,制定以产学结合,共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方案。通过聘请企业专家指导专业课程开发,选派教师到企业轮训,邀请企业技术人员到校开设讲座,以及聘请企业技术人员或技术骨干作为学校的兼职教师等方式,提升我校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共同搭建学生见习就业平台,电子商务是一个实践性十分强的专业,注重学生知识的应用与技能的培养,为此,中职学校电子商务专业三年制的学生培养过程中,实现基于“产教融合,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4]。
校企要创新办学模式,把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理念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实现企业与学校的零距离对接,依据企业需求,调整学生培养方向,联合开发课程、编写教材,共建专业、实习实训基地。使学校的教育教学更贴近企业,贴近社会,培养应用型人才。
(3)科研为本,方能提升教学质量。电子商务是一门复合型专业,需要一批既懂财经商业与市场营销知识,又会信息技术与网络应用的跨界、复合型专业教师,同时在复杂多变的电子商务市场面前,教师还要具备精湛的行业实践能力与扎实的教学科研能力。我校借助《中等职业学校面向新农村建设电子商务专业教学的现状与对策研究》的成功申报与积极推进,立足校本科研、课堂科研,在如何实施精准教学、构建精准课堂,探索信息技术教学环境下的中职电商人才培育教学新范式上做出了有益的尝试,形成了“多屏互动”“导生助学”“微课翻转”等多种电商课堂教学生态,有力地提升了课堂教学的参与度。
2020年,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伟大历史性成就,决战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十三五”圆满收官,“十四五”全面擘画,农村现代化发展、农业现代化发展正以全新的面貌展现在我们面前。为了更好地促进乡村振兴,中等职业学校将不负使命,肩负起为新农村建设培养高质量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的重要任务。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