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文旅特色小镇规划设计优化综合评价的简析

时间:2024-05-19

陈楷仑 丁政宇

摘  要:以复杂生态系统为基本理论将平衡的概念构建起来,应用层次分析法将文旅小镇规划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建立起来,对所获得的指标综合评价,不仅操作性强,对中国的旅游业发展也可以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本论文针对文旅特色小镇规划设计优化综合评价展开研究。

关键词:文旅;特色小镇;规划设计;优化;综合评价

中图分类号:TU98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064(2019)17-0000-00

0引言

中国的特色小城镇建设已经形成一种潮流,在遵循小镇建设规律的同时,还存在着复制的问题,导致各个地区的小城镇同质化,不能将各地的文化特色体现出来。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对小镇的规划没有用科学的方法综合评价,使得小城镇的特色不能体现出来,也不能渗透深厚的文化内涵,更不能对旅游文化产业准确定位。对于小镇规划设计进行优化,就需要从生态学的角度进行分析,将系统论融入其中,尊重小镇所在地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将当地特有的复合生态系统建立起来,使得社会环境、经济环境、自然环境得以协调,建设的小镇不仅特色化,而且实现可持续发展。

1总目标层

构建文化旅游特色小镇的规划设计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将评价模型建立起来之后进行优化,可以将体系划分为几个层次。自然生态系统是非常复杂的,在建设小镇的时候要保证生态平衡,就要优化综合评价模式,应用计算公式进行计算,所获得的计算结果可以用于衡量当地小镇的特色,对小城镇规划设计准确定位[1]。采用这种方法进行小镇的规划设计,更具有前瞻性,而且具有良好的协调性,特别是一些小城镇所在区域的传统文化丰富,在城镇的建设中就要考虑到当地的文化底蕴,将当地的地理位置优越性充分发挥出来,将小城镇建设为绿色低碳的环境,适合人们居住,不仅各项设施完善,而且还提供周到的服务,构成灵活多变的新型空间载体。

2子目标层

子目标层所涵盖的目标包括社会生态评价、经济生态评价和自然生态评价。

其中,社会生态评价是城市规划设计的主要评价目标,可以创造出突出的时间点,建立一个具有当地区域特色的文化环境。在评价模式的设计中,对于有关方面的利益要充分考虑。采用全民参与的方法,构建现代社会治理体系,这是推进和谐社会的基本条件,使得人们的生活更加舒适,提高安全性。

经济生态评价是以区域资本为主要评价元素展开的,其中所涵盖的内容包括文化元素、薪酬元素,还要突出地方产业优势,使得产业链建设方向更加明确,实现产业升级。区域旅游业发展,就要将当地的经济生态特色资源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将社会资本融入其中,构建融资模式,将金融工具充分利用,鼓励大众参与到这项工作中,实现评价创新[2]

自然生态评价是在小城镇的规划设计中要考虑到生态安全,使得规划设计落实到實际工作中,可以获得良好的生态效益。小城镇的规划设计要具有景观效应,就要对当地的地形地貌充分了解,使得生态自然美得以充分发挥。从当地的自然环境出发进行规划设计,使得规划设计更具有亲和力,而且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可以获得低碳生态环境的效果。

3准则层

文旅特色小镇的规划设计中,文化资源是重要的资源。在开发旅游产业的时候,要保护好当地的历史文化遗产,通过规划设计可以对文化遗产起到继承的作用。在评价工作中,对于历史文化遗产要采用正确的保护方式,与现代化小镇相结合,将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凸显。在规划建设中,不仅要对历史建筑予以保留,还要推动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用文化内容充实文化旅游,使得小城镇规划充满了情感色彩。

文旅特色小镇的规划设计中,景观的协调性是需要重点强调的。在对景区的标准进行评价的时候,要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使得景区不仅发挥自然景观效应,而且还充满了人文景观,实现了旅游与文化的融合,将小城镇的文化特色凸显。主要是用文化符号表达,采用现代化的创意,对各种文化元素加以创新,让游客体验当地的民情风俗,为游客提供良好的体闲场所。

4政府扶持

4.1创造良好的招商环境

文旅特色小镇的规划设计中将特色产业发挥出来,有足够的开放度,就要做好评价工作,政府扶持是一项重要的评价指标[3]。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企业作为主体,在市场化运作的同时,还要接受政府的宏观调控,以企业为中心进行项目建设,发挥政府的服务保障作用,当政策红利释放出来,旅游企业就能够更好地享受优惠政策,不仅可以得到专项资金的支持,而且还可以创造良好的招商环境。

4.2产业资金的支持

文旅特色小镇的规划设计中,要考虑到产业资金的支持,这也是需要政府提供的。政府不仅要参与其中,而且还要采用形式多样的融资方式,将社会资本集中起来引入到文旅特色小镇的建设中,使得小镇建设中有充足的资金[4]

4.3环境法规的支持

环境法规的支持。主要评价文旅特色小镇的规划设计中涉及到的法律法规,主要涵盖的内容包括空气质量标准率、生活污水收集率、生活污水处理率、生活垃圾收集率、生活垃圾处置率、造林率、特色风貌保护等等方面的内容。注重小城镇的环境保护,就要实施必要的监督管理制度,做好宣传工作,以在小城镇建设中获得良好的效果。这就需要政府出台环境发挥的时候,要具有针对性,考虑到文旅特色小镇的特殊性。

4.4注重人才的引进

人才的引进。文旅特色小镇的规划设计中,人才是不可或缺的。积极引进人才,对文旅特色小镇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积极引进高层次人才,对旅游产生的可持续发展可以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5]

4.5数字化管理

数字化管理。文旅特色小镇的规划设计中实施数字化管理,将高端数字化的科技成果用于文旅特色小镇的建设中,在规划设计中发挥该技术的作用,实现文旅特色小镇的数字化管理全覆盖,所需要处理的事情都应用数字技术处理,提高了管理效率,一些很难解决的问题也变得简单化了。

4.6公共设施的完善

完善公共设施,诸如当地传统的村落、文物遗迹以及文化馆、博物馆、图书馆、纪念馆等等,都是文化场所,当地的民俗都收集这种传承基地中。文化产业覆盖的领域很多,包括文化旅游产业、电影产业、游乐产业以及动漫产业等等。将公共设施建设与旅游业融合,使得游客在旅游的过程中体验当地的文化,了解当地居民的生活,对当地居民提高经济收入非常有帮助[6]。完善公共设施主要由政府承担,政府的有关部门就要在保护的基础上极大小城镇规划建设力度。

4.7为居民提供更加便捷的生活

居民生活更加便捷。文旅特色小镇的规划设计中,要考虑到路网密度的增加,使得当地的居民绿色出行。推进社区开放化的规划设计,注重公共通信空间的创造,为当地的居民塑造交流的场所,公共服务设施全面完善,对于服务设施要合理布局,包括教育、医疗、医疗等等为居民服务更加便利。餐饮、体育,实现公共服务要在整个的区域范围内容实实现全覆盖。改善生活环境质量,主要评价发内容是能否提高绿化率,对区域气候环境是否能够改善,重视污染防治工作,包括废水、废气、噪声等等都要采用科学有效的方法治理,认真落实固体废物的收集和处置工作,使得废物得以循环利用。

4.8加大特色产业的投资力度

特色产业的投资比重要加大。文化旅游特色小镇建设中要突出产业特色,就需要对产业准确定位,将当地的文化特殊性体现出来[7]。在评价工作中,将重点放在投资历史古典产业方面,重点投资旅游文化产品等等,这些都是最基础的工作,对旅游产业的发展非常有利。加大投资力度所涵盖的建设内容主要包括历史建筑、文物修复等等,对于此要做好宣传工作,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要着重保护,保护的方法要不断创新。

4.9基础设施要不断完善

文化旅游小镇的建设中,对于基础设施要予以完善。对规划设计的评价工作中,主要的评价内容包括综合配套设施、交通设施、供水、供电以及信息通信和污水处理方式、垃圾处理方式等等[8]。在基础设施建设中,要与周边产业相结合,构成产业链。主要评价能否充分利用周边的产业优势,实现优势互补,随着庞大的产业链建立起来,核心产业向周边的环境辐射,产业活力被激发起来,实现经济最大化。

5结语

综上所述,在规划和设计文旅特色小镇的时候,将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起来并且模型化,使得各项指标体系得到宏观调配。对各项指标的分析中应用层次分析法,结合使用计算机程序将各项权重值计算出来,将各个指标的“评价值”结合到其中,通过运行计算机程序获得评价结果,以此作为综合评价的基本依据,对建设的质量做出评价,将所存在的不足指出来,采取有效的措施解决。

参考文献

[1]夏晶.基于全流程视角下的特色小镇规划建设方法研究——以陕北地区栏杆堡田园文旅小镇实践为例[J].小城镇建设,2018(05):38-44.

[2]韩俊艳,吴宜夏,郝清.文旅特色小镇对城镇化的推进机制研究[C]// 201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2018.

[3]罗翔,沈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视角下特色小镇规划建设思路与对策[J].规划师,2017(06):58-59.

[4]冯登道,张天明.统筹规划优化城镇村居布局体系——江浙特色小镇建设带来的启示[J].上海城市发展,2017(01):13-16.

[5]黄江媚,唐健雄.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特色小镇“景镇一体化”模式研究——以汝城热水镇为例[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1(6):32-38.

[6]王韶鸿.特色小镇旅游发展模式分析——以成都市白鹿音乐小镇为例[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8, 281(10):133.

[7]韓絮.全域旅游视角下特色小镇旅游发展探究——以扬州甘泉镇为例[J].经济研究导刊,2018, No.369(19):168-170+180.

[8]周凯,韩冰.基于综合效益评价的特色小镇产业遴选与体系构建方法研究-以江苏省南通市海门三星镇为例[J].学术论坛,2018(1):111-115.

收稿日期:2019-07-31

作者简介:陈楷仑(1986—),男,汉族,湖北武汉人,本科,工程师,研究方向:环境艺术。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