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以“共生”思想为导向的新旧建筑融合的理论研究

时间:2024-05-19

薛娟 孙雯雯 闫绚绚

摘 要:本文对共生设计思想进行有效性分析,并对黑川纪章先生的共生设计理论和“新旧共生”的代表性作品进行分析,指出共生理念在现代中国建筑设计中的影响。研究了共生设计理念的提出是整个20世纪设计史上重大理论的进步,涌现了许多高质量的作品,至今都对全球各领域的发展产生着巨大影响,并由此结合中国现代建筑设计所面对的现实,找到中国未来设计发展的方向。

关键词:共生设计;新旧建筑;黑川纪章

中图分类号:TU2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064(2018)21-0106-02

对于设计者来说传统建筑的保护与更新设计是一项巨大的挑战,不仅要充分研究和理解传统建筑的空间、形式、艺术和历史文化,掌握传统建筑更新的技术,还要在创作新建筑的过程中,将传统建筑元素自然的应用其中,使新建建筑自然的融入到传统建筑环境中。

1 黑川纪章共生思想的发展过程

“共生”理念在建筑中的应用,起源于日本著名建筑设计师黑川纪章,他以其独特的设计风格和建筑哲学的理性研究与安藤忠雄、矶崎新并称为“日本现代建筑三杰”。共生哲学来源于生物学领域,是指有共同存在、生活、发展三个层次的两种异质者用相互开放结合的一种关系。袁纯清博士在其关于社会学共生的著作中阐述道:“一般意义上说,共生是指共生单元之间在一定的共生环境中按某种共生模式形成的关系[1]。”

黑川纪章创始的“新陈代谢”运动起源于建筑并涉及了多个领域,在建筑界被称为是一场面向未来的高技术运动。这场运动的参与者认为建筑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处于不断地转变之中;不仅要强调物体的整体性,而且应重视个体的独立性;强调时间、空间的共生性,这场运动有历时性和共时性两个基本原则。黑川在这一时期设计的中银舱体大楼是他的新陈代谢思想的巅峰之作,整个鸟巢型建筑楼体采用了预制件与基本模数两个因素,整体建筑被他分成很多舱体,既强调了个体的独立性,又主张以过渡空间—中心领域来连接各个独立单位,强调建筑的整体存在性。

在新陈代谢理念发展过程中,黑川纪章不断的探索新设计理念,面对着建筑界的多元趋向,黑川转变了他对于建筑破旧立新或重塑传统的设计思路,寻求传统文化和现代科技的连接点。从生物多元存在的科学思想中将共生设计理念提炼出来,并将其概括为:整体与部分的共生、人与科学技术的共生、内和外的共生,自然的共生等[2-3]。

2 “共生”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

我国历史悠久,幅员辽阔,大批的传统建筑在漫长的时间里被保留下来。新旧建筑的更替是为传统建筑的保护改造与更新发展的趋势,而体现新旧建筑建筑的共生理念,不仅仅是为了表面形式上的融合,而是为了达到材料与功能相结合,从而关注传统文化在建筑中可持续发展的问题[4]。

著名设计师王澍设计主持建造的宁波博物馆,是我国现代建筑设计中新旧融合的代表作品。王澍认为建筑始于自然并且一定要与周围环境和谐共处,所以他将垂直的山的概念融入到宁波博物馆的设计中,并且大量利用基地附近找到的原料等作为主要的装饰手法,使建筑物和周边环境交融在一起,内外关联成为一个整体。

王澍在致力于当地材料的选择,博物馆设计初期,注意到了周边大面积拆除被现代商业街区的建设所取代的传统村落,为了保留历史建筑文化,从被拆掉的村落里,找到了600多万块拆除的瓦片,选用宁波民间传统的建造工艺“瓦爿墙”技艺,将这些不同年代、不同尺寸的旧瓦片,用作博物馆外墙装饰的材料,使整个建筑带有宁波历史的气质。宁波博物馆以其适量的体积、自然的材料融入城市肌理和自然环境,将人工与自然和谐地衔接在一起,体现了建筑与环境的共存共生。

中国传统建筑表现出对建筑与自然处理手法的追求,似乎和现代建筑师们的新建筑改造完全分离。但通过对比这两者处于完全不同文化中“生长”的建筑可以看到:他们都同加强与自然的沟通联系把周围环境中的感性元素调动起来,使得人的居住感受达到巅峰。在新旧建筑交替的设计过程中,建筑设计师所考虑的不应仅仅是外形美观和统一,更多的需要注重文化、功能以及周围环境之间的关系。

3 共生理念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表现

新旧建筑形式的统一会给人以空间连续感,过度模仿和一味地适应老建筑使得新建筑的设计失去了时代的特征。常青院士指出“与历史环境相关联的新建筑设计,在基本态度上应尊重历史,谨慎创新,但尊重历史并非被动延续,也不等于模仿历史”[5-6]。传统建筑的价值在于其时代感,新建筑的融合如果仅仅是刻意的模仿或创新,既不能满足时代的需求,也会抹杀就建筑的价值。

3.1 欧洲传统历史建筑周边新建筑设计与融合

位于是布拉格新城区的布拉格尼德兰大厦是标志性现代建筑,它的设计者是世界著名的建筑师弗兰克·盖里,由于其独特的造型自建成以来一直是布拉格历史文化保护区内一道别致的景观。布拉格作为历史古都,充满了文化底蕴的同时,中世纪、文艺复兴、巴洛克等风格的建筑也遍布大街小巷,盖里采用的非常别致富有特色的双塔建筑,两个塔楼一个坚实直立,一个流动妖烧,成为了街角的焦点,完全摒弃了方形盒子的固有建筑模式。同时盖里在沿河立面的设计上加强了与历史建筑的融合,但是增加了波浪形的装饰线,使新建筑充满了动感[7-8]。

卢浮宫扩建工程是由贝聿铭主持完成的,起初,学多人对于玻璃金字塔的造型持反对意见,建造完成后,玻璃与钢结构这些典型的现代建筑材料,金字塔样式的传统结构形式加细节上的现代化处理,最终使新建筑与卢浮宫主体建筑相映生辉。

3.2 新旧共生理念指导下的凤凰公馆改造方案

山东建筑大学凤凰公馆,是在济南旧城改造过程中拆除,在山东建筑大学异地重建的历史建筑。原建筑位于济南西凤凰街40号,正屋是一石头起基,顶附红瓦的德式历史建筑。在重建时由于原公馆的木质架构已经腐朽,改为钢结构支撑,并在原高9.1米的基础上加入隔层,将建筑分为上下两层,满足了日后作为一处建筑文化博物馆的展览需要,既满足了保护和修复凤凰公馆的目的,又使其与现代技术和功能融合。本次改造的目的是通过新的改造和设计使其满足外国专家酒店式公寓的使用功能。为了满足多位专家入住的需求,该方案采用在原建筑位置北面方位建立新建筑并在两建筑之间采用过廊的方式联通。新老建筑的连接体主要是作为引导性的交通空间,将新老建筑之间的交通流线连接起来。

新建筑在设计上将历史建筑元素转化通过现代技术来实现,建筑坡顶采用与凤凰公馆相同的两层建筑形制,顶附红瓦,为呼应历史建筑,新建筑首层汲取木构梁架的形制,使用钢梁架的建筑来诠释,用现代化的材料和技术体现新建筑的时代感,在外立面的装饰上,则采用现代建筑的设计形式,体现新建筑的时代感,将凤凰公馆的历史气息渗透到新建建筑的同时,将两者做到和而不同。

4 结语

人类的文明发展就是从造物开始的,而一座伟大建筑的诞生,必然凝聚了一个时期的思想和技术,它承载着一个时代,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物质和精神文化的总和。如何继承和发扬是我们应该关注的问题,如何在现代设计中汲取养分,结合那些历史岁月中沉积下来的宝贵思想,创造出新的建筑理论,探寻开放的中国建筑创作之路,而不仅仅再是复制传统建筑的形制。真正好的设计要经得起推敲,从功能、美观、文化含义、实用性等方面综合考虑,以“新旧共生”代替“新陈代谢”,这是值得每一位设计师考虑的问题。

参考文献

[1]袁纯清.共生理论--兼论小型经济[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

[2]郑时龄.黑川纪章共生思想的哲学基础[J].室内设计与装修,2003,(10):60.

[3]黑川纪章.新共生思想[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4]黑川纪章.黑川纪章城市设计的思想与手法[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5]常青.历史环境的再生之道[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6]于丹,任乃鑫.浅议新老建筑关系的处理手法[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206-210.

[7]董治年.共生與跨界[M].化学工业出版社,2015.

[8]陆地.建筑的生与死:历史性建筑再利用研究[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