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9
加尔很·哈布达喀尔木
摘 要:信息技术的应用,给我国的图书管理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对信息化建设视角下的图书管理机制进行探究,可以为我国现代图书管理工作的创新提供一定的帮助,本文主要从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内涵、特征和价值等问题入手,结合我国图书管理信息化发展的现状,为信息化建设视角下的图书管理机制的构建提出了一些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管理机制
中图分类号:G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064(2017)18-0240-01
多样化的知识获取方式的出现,已经让传统意义上的图书管理方式表现出了难以顺应时代发展的问题。“互联网+”思维与图书管理工作之间的有机结合,成为了现阶段优化图书管理机制的一种有效措施。
1 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内涵、特征和和价值
1.1 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内涵
信息化背景下的图书管理机制主要指的是利用“互联网+”思维,对图书进行管理对策方式。在将信息技术应用于图书管理工作以后,图书管理工作可以表现出以下几种特点,一是图书管理的智能化;二是信息传输的网络化;三是图书存储的数字化。
1.2 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主要特征
信息化背景下的图书管理机制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了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在信息技术的作用下,图书的借阅服务会表现出快速性的特点。网络化的电子与图书阅览体系的构建,可以放读者对与数据网页进行快速阅览,进而通过一种较为快捷的方式完成图书的借阅和下载过程。第二,信息化的图书管理体系而对构建,也可以让图书馆的图书资源容量表现出一种无限性的特点,数字化保存机制的应用,可以为文字信息存储的安全性提供一定的保障。第三是读者服务模式的“便利化”特点,在网络化和智能化的图书管理体系構建以后,读者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阅读图书,区域性图书资源共享机制的构建,可以让图书服务的拓展性得到提升。
1.3 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价值
在“互联网+”经济模式逐渐深入人心的境况下,信息化背景下的图书管理机制的构建具有以下几方面的意义,首先,这一模式的构建,可以为图书资源服务的优化提供一定的帮助。大数据技术和云计算技术的应用,可以为图书管理信息资源服务得到完善,第二,图书管理的信息化也可以为图书资源的整合提供一定的帮助。
2 图书管理信息化发展的现状
文献资料信息化建设和标准化数据库建设工作的开展,已经让网上信息资源管理系统和数字化图书管理系统在图书管理工作的开展过程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图书管理工作中所应用的管理系统主要涉及到了以下内容,一是公共检索;二是文献传递,三是条码编目;四是图书的馆际借阅;五是音视频多媒体的应用。但是从图书管理工作的实际来看,管理人员信息化意识的薄弱和数据库建设缺乏标准化的问题依旧是图书管理信息化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3 信息化建设视角下的图书管理机制
3.1 对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理念进行创新
在图书馆管理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理念的创新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对图书馆管理与服务具有一定的引导性。对此,图书馆工作者,一方面应注重自身管理理念的革新,树立“互联网+”、“大数据挖掘”等现代化管理思维,用以推动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力度,规范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目标;另一方面,应明确认知现代信息技术在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中应用的重要性,从而有效实现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在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中的渗透。
3.2 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方法进行改善
当今社会已经进入到信息化时代发展中,加之随着近年来市场经济的开放性发展,各领域各行业已经认知到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在此背景下,图书馆在进行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应树立开放性思想,采取具有开放性、多元化的方式方法进行具体建设操作。一方面,在依据市场用户需求的基础上对图书资源进行整合利用,制定完善的图书资源收集、管理、利用机制,通过借助多媒体技术进行图书馆数据信息资源整合,提升资源利用率。另一方面,推动图馆管理的市场化发展,开拓图书管理服务创新途径,通过建立数字图书馆、交互电视、图书管理“云服务”等方法进行图书管理整体的优化建设。
3.3 对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资金投入进行强化
图书馆作为我国重要的信息、文化服务性机构,在社会信息资源管理中占有重要地位,具有一定的社会责任与权力。因此,为促进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优化发展,图书馆应与社会企业、政府等建立合作关系。政府应加大对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政策与资金支持力度,推动地区图书馆优化发展。图书馆自身应将图书管理信息建设列为重点发展内容,加大建设资金的投入。
3.4 对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保障体系进行完善
信息安全作为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重要问题,加强图书管理信息安全保证能力至关重要。一方面,应进一步完善信息安全体系基础设施建设,保障图书管理硬件设备、软件设备质量的优质性与先进性。另一方面,制定完善的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制度,用以保障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行为规范性,加强整体安全性。
3.5 对图书管理人员的自身素质进行有效提升
人才作为图书馆建设与发展的核心力量,在图书管理信息建设中同样具有重要影响作用。对此,图书馆应加强图书信息化人才队伍的培养与提升,通过人才选聘、专业人才培训、制定激励与约束机制等方式,提升工作人员专业知识水平与能力,调动工作人员工作热情,为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奠定坚守的基础。
4 基于信息化建设展望图书馆管理未来发展趋势
4.1 资源数据化和功能智能化趋势
随着信息化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图书馆作为人们生活和学习的方式,也会朝着高程度信息化的方向发展。在图书馆的管理过程中,图书馆资源和图书馆功能会逐渐演变为更加智能的方式,数字技术的发展可以满足将图书馆所有的图书资源转化成为数据库的形式,并交由图书馆系统统一进行管理,这种管理表现在数据管理和用户管理两个层面之上,其中数据管理主要通过检索、组织以及资源的多元化方式来实现图书查阅的便利,而用户管理则表现在对于日常图书馆用户借阅行为和阅读喜好的搜集和分析,并通过大数据实现对用户的阅读习惯进行归纳;而功能的智能化则是“智慧图书馆”发展的根本要求。其具体表现在“书与书相连”、“书与人相连”、“人与人相连”,通过智能化建设可以实现个性化服务和智能交互,打破传统图书馆机械、被动的特性。
4.2 空间创意化和阅读移动化趋势
在图书资源独立成为数据信息之后,图书馆空间的意义就表现为图书馆价值的证明。随着信息化的发展,图书馆将会成为共享空间和交互社区的IC乘法的结合,并更加强调学术创新和文化素养的拓展,提升图书馆平方级的服务效能。空间创意化使得图书馆的空间逐渐成为活跃的学术交流中心、知识加工中心以及文化传承中心;而图书馆的阅读移动化正式迎合了信息化时代人们最为重要的生活方式之一—碎片化的信息获取。移动阅读带来的便利不仅仅是阅读空间和阅读场所的改变,更重要的是对于知识的追求可以成为新的生活方式的组成部分。图书馆的阅读移动化正式基于生活方式朝向知识追求方向的转变而发展的,例如上海图书馆就将阅读服务平台的整合作为工作的要点,致力于成为市民阅读的主要移动平台。
4.3 工作规范化和事业社会化趋势
随着图书馆行业有了专门的标准化管理组织——图书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图书馆的工作规范化也就成为了图书馆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除了在图书馆古籍善本定级、保护、维修工作之外,制定出相关的图书馆工作规范也成为了未来图书馆发展的一大重要趋势。除了高校系统、科研系统的图书馆正朝着这个方向发展之外,一些图书馆联盟也在积极研发相关标准和规范;此外,图书馆还具有社会公共服务体系的价值,是国家城市文化的象征。因此图书馆的发展在标准化的基础上还具有社会化的价值,图书馆的建设非但是城市文化的一张名片,更是城市信息服务面向最终用户的主要服务模式,它兼具了城市或地区的特色资源的建设任务,成为城市特色资源建设的主要表现。endprint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