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浅谈《基础护理学》学习中学生沟通能力的培养

时间:2024-05-19

张晓旭(红河卫生职业学院,云南红河 661100)



浅谈《基础护理学》学习中学生沟通能力的培养

张晓旭
(红河卫生职业学院,云南红河 661100)

【摘 要】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要求护士在工作中,不仅要有娴熟的护理技能,还要深入病人的心理、社会生活去全面而准确的解决服务对象的健康问题。而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手段是要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为了提高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在《基础护理学》教学中,将人际沟通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该课程的热情,还培养了学生的交流沟通的能力,为日后护士与患者有效交流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基础护理学 沟通能力 培养

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现代护理学的发展以疾病为中心转变为以健康为中心,即要求护士为患者提供生理、心理、社会、精神、文化等全方面的整体护理。因此,在临床护理实践过程中,不仅是提供护理技术的过程,也是一个人际互动的过程。“很多医疗纠纷不是治疗水平引起,而是沟通能力差引起的”良好的护患关系是护理工作的基础,而良好的护患关系又取决于有效的护患沟通[1]。因此,重视和培养护理专业学生的沟通能力是非常必要的。《基础护理学》是护理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主干课程,是护理专业一门技术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能为护生提供从事护理工作必须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总学时216学时,理论和实验课所占学时之比约为1:1。理论与实践教学并重,为了使学生进入临床工作后尽快适应现代医学模式的要求,我们始终把人际沟通能力的培养贯穿于《基础护理学》理论与实践教学的全过程中,具体做法如下。

1 提高学生对护患沟通重要性的认识

随着整体护理的深入开展,心理、社会因素对疾病的影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护士与患者的交流也越来越多。通过护患沟通有助于完成对患者的资料和信息的采集,实施护理计划,开展健康宣教,实施整体护理;通过沟通有助于建立护患信任关系,减少法律纠纷,密切护患关系。而《基础护理学》旨在培养学生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的“三基”内容,因此,在《基础护理学》的授课过程中,要让学生了解护理工作性质,明确工作任务,尊重患者的权利。并结合临床案例讲解有效的护患沟通可以了解患者病情,识别患者未被满足的需要,稳定患者情绪,进而提高服务质量,促进病人康复。向学生强调护患关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提高学生与患者沟通交流的意识。

2 沟通能力的培养

2.1 教师的示范

要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教师自身必须具备一定的沟通能力。在理论和实践授课中,注意潜移默化地向学生渗透语言表达艺术。比如普通话授课,用词要准确,精炼,严谨,语言要精炼幽默,富于情感,拒绝不必要的口语。通过教师的榜样示范作用,让学生切身感到教师的人格魅力,自觉向教师学习,从而达到教学效果。

2.2 理论教学中的实施

2.2.1 通过课堂提问,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的过程,而以往的教学都是以传统单一的教师讲授为主。随着新的医学模式的提出,护患之间有效的沟通交流尤为重要,良好的语言沟通能力是护生在未来的工作中处理好护患关系的必备条件。为适应这一发展需要,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我在课堂理论教学过程中,强调学习过程重于学习结果,在每堂课复习旧知识和课程结束后的回顾本次课教学目标时,均采用提问的方式归纳总结知识要点,让学生们积极踊跃回答问题,要求回答问题要简明扼要,平时成绩的测评即为学生回答问题的能力和态度,在学期结束前统计每名学生回答问题的次数,正确率,其成绩占总成绩的 20%,不仅激发了全体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而且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2.2 采用小组讨论、PBL教学法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小组讨论法是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单位,学生围绕教师提出的有关专题进行讨论。PBL教学法是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以病例为先导,以问题为基础,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导向的启发式教育,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教学目标,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如在讲解《医院环境》这一章节时,教师在导课时给出病例:患者由于车祸而造成右下肢开放性骨折,大量出血,被送往医院就诊。问题:(1)如果你是一名门诊护士该如何安排其就诊。(2)急诊护士在医生未到达之前,应该如何处理患者?学生带着问题自发组成学习小组,每组8-10人。学生围绕这一主题积极讨论后,小组成员轮流做发言人,充分表达本组的见解和意见,通过这种方式,有效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增强了学生语言表达的能力,克服了胆怯害羞的心理,同时,提高了主动学习的能力,提高了和谐的教学人际关系,提高了教学质量[2]。

2.3 实践教学中实施

2.3.1 运用情景教学法和角色扮演法相结合,加强对学生的语言训练

为了达到有效的沟通,在实践课程中,我们采用情景教学法,设出病案,设置模拟病房,将学生置身于临床护士工作的场景,运用角色扮演,让学生分别轮流扮演护士,病人和家属等角色,边操作边交流。其内容包括操作前向患者介绍自己,核对患者并给予礼貌的称呼,操作前解释操作目的,过程,操作中指导患者配合,用安慰的语言转移患者注意力,消除患者紧张的情绪,操作后询问患者的感受,有无不适,认真交代注意事项,并真诚感谢患者配合。

2.3.2 增设临床见习课,增加学生的实践经历

安排学生进入病房进行见习,学生近距离地与患者接触,增强对临床护理工作和对患者的感性认识。见习教师训练学生在生活护理,健康教育等环节上与患者的接触,增加学生与患者交流沟通的机会,锻炼学生的沟通能力。

3 结语

将学生沟通能力的培养贯穿于《基础护理学》整个教学过程中,强化了学生的沟通意识,为学生日后的护理工作奠定了基础。同时,增强了该门课程的趣味性,激发了学习的热情,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杨英,付蕾.护生与患者沟通能力的培养[J].护理教育,2006(8).

[2]赵莉,龙霖,雷蓉,等.《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中对护理本科生护患沟通能力的培养[J].国际护理学杂志,2008(27).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