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9
2018年,科幻小说将迎来其诞生两百周年纪念日。如果从文学形式的完整程度来划分,两个世纪的科幻小说发展史可以分成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科幻1.0版时期,从《乌托邦》开始到20世纪初结束,我称之为“点子阶段”。这时的科幻小说有了初步的文学元素,有人物、对话,不再只是说明文。但是,小说很少有核心冲突,也没有完整的情节。不少作品与其说是小说,不如说是创作大纲。
比如1884年出版的《平面国》,作者是英国人埃德温·艾勃特。小说写了一个二维世界的国家,这里的一切只有长和宽,连人也是这样。作者设想了二维世界的各种奇观,小说写得很长,但完全只是个创作提纲,没有戏剧冲突,甚至没有角色。同样的构思到了不久前出版的《三体》里面,变成外星人攻击太阳系的武器,才算形成了故事。
点子阶段的科幻完全从创意出发,同一个创意不断发展,到了后期可能会写得很丰满,但是仍然缺乏戏剧冲突。比如凡尔纳写的《环月旅行》,三个人坐在炮弹舱里绕月球飞,他们没有降落月球的技术,所以就在太空中聊天。当然,谈的都是有关月球的话题,这样居然写了几万字。然后他们想回地球,才展开第一个,几乎是小说中唯一的一个行动,最后顺利降落。
点子阶段如果有人物,往往也是旁观者。他看到某个奇迹,有时候自己会探索一下,但大部分不会,只等谜底自己解开。中国早期不少科幻都处在点子阶段。故事套路就是几个孩子看到某个科学奇迹,不知是什么原理。巧遇一位“科学家爷爷”做出解释,小说至此为止。
比如《丢了鼻子的大象》,讲一群没有鼻子的象走在城市街道上,山摇地动,气势惊人。结果只是一群刺激垂体后加速生长的猪。这个谜底一出来,小说就结束了。
《小灵通漫游未来》是点子科幻的集大成者。主人公小灵通到了未来城,但他不恐惧、不伤心、不计划着回去寻找亲人,而且不考虑在陌生环境下如何生存,他参观了无数的科技奇观,并一一获得解释。尽管小说描写了人物外形,还很生动,但他的主要功能就是传声筒。
小说可以这么写,影视剧不能这么搞。所以改编早期科幻小说时,影视人总得给它加上戏剧冲突。威尔斯写的《大战火星人》是外星人入侵题材的源头。仔细一看,书里面没什么作战情节。主人公是记者,遇到火星人入侵英国,他就和难民一起跑。逃的过程中看到这个,看到那个,最后看到火星人被地球细菌灭掉。只有一次他和火星人短兵相接,干掉其中一个,算是有了正面冲突。
20世纪50年代初,好莱坞要把这部原创小说改成电影。他们大刀阔斧,将美军指挥官作为主角。既然是外星人入侵,当然要由司令官站在全局角度反击。你来我往,你攻我防,电影改编得很成功。到了2005年,导演斯皮尔伯格又拍了一版《大战火星人》,完全回到威尔斯风格中。主人公换成码头工人。以其地位和知识水平,根本不会知道发生了什么,也是带着孩子跟着难民一路逃。这版在当时被称为大烂片,但它更忠实于原著,点子科幻就是那种风格。
第二个阶段,从20世纪初伯勒斯这些通俗作家开始,科幻进入故事阶段。不仅有科幻点子,而且有戏剧冲突,甚至多线程的冲突。例如,《基地三部曲》最初就是从一个中篇发展起来的,环环相扣,连一个自然段都删不得。
在华语科幻里,最早把科幻发展到故事阶段的是倪匡。他在早期使用过很多科幻点子,比如人和电脑恋爱、平行宇宙、地下文明等,虽然都不是他的原创,但是倪匡用它们发展出很精彩的故事。
在大陆,郑文光、童恩正这些作家是最早能写出科幻故事的。《珊瑚岛上的死光》当年为什么轰动一时,还被改编过广播剧和电影?因为那是戏剧冲突很饱满的故事。叶永烈最早写《小灵通漫游未来》,1.0阶段科幻的经典。后来他写《金明戈亮探案集》,就进化到2.0阶段科幻。那是侦探加科幻的类型,每个故事都是一个案子,有时甚至是案中案,叶永烈把情节梳理得很顺畅。
到了20世纪50—60年代,欧美科幻基本都发展到2.0阶段科幻,不叙述完整的故事,编剧都不会给发表。到了20世纪90年代,中国科幻也基本完成了这个转变。
第三个阶段,称为科幻的文学阶段。文学是人学,根本要旨是把人写好。在1.0版和2.0版科幻中,人物只是传声筒。把男的换成女的,老的换成年轻的,中国人换成外国人,作品照样成立。我们看过两百年的科幻经典,脑子里装了很多先进技术,却很少记住鲜明的人物形象,就是这个原因。
现在有种观点,认为科幻是一种特殊文学,不必塑造人物形象,科幻点子就是文学形象。我不同意这种观点。科幻点子是科幻有别于其他类型的特点,有了它们,科幻能够成为独立的类型,但是要从文学角度登堂入室,还得把人物写好。
尤其到了影视化阶段,这个问题更突出。为什么中国科幻迟迟不能改编成影视剧呢?不是影视界不重视,而是与文学相比,影视剧更需要以人为本。影视创作都始于人物设定,角色都是谁,各是什么性格?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有什么矛盾?哪是主要矛盾哪是次要矛盾?总之,先要摆好角色才能往下进行。而现在的科幻文学往往还是先摆好科幻点子,人物只是科幻点子的传声筒,苍白干瘪。这才是科幻往影视发展的最大障碍。于是影视圈只好买去一个点子,再自己来组织人物,结果搞得人物与科幻两层皮。
一直有作者问,写科幻时人文元素该占多少,科学元素该占多少,这个问题本身就错误。既然是科幻,就必须有科学元素;既然是文学,就必须有人文精神。为什么很多人觉得它们必然对立呢?这大概和教育基础有关,在学校里,文史哲就和数理化对立。这边学得多了,那边就学得少。
但在科幻创作中,它们不是对立关系,人文是主题,科学是题材,前者通过后者来展现。如果一部科幻作品的人文主题,你不用科学构思也能够展现,它就不是好科幻。比如爱情,是非常传统的人文主题。别的文学讲男女在地球上谈恋爱,科幻把他们放到太空城里谈恋爱,这是好科幻吗?肯定不是,这个主题和背景没有必然联系。但是2014年奥斯卡最佳原创编剧奖《她》,其内容是人和手机里面的聊天程序谈恋爱,这就把人文主题建立在科幻构思上。
反过来,科学题材也一定要展现人文精神,作品才能达到一定境界。当然,不展现也没关系,无非停留在前两个阶段,表现一下科学奇观,然后就结束了。这样的作品能成立,但无法登堂入室,人们看个新鲜就会忘记。
为什么科幻文学一直没写好人物呢?主要是科幻作家没解决好人物动机问题。在设定的科幻背景里,人物为什么参加进来?什么动力驱使他们介入冲突?很少有科幻把这些交代清楚。
这个任务又为什么没有解决好?点子可以闭门造车,从当时科技前沿报道里找素材,用脑子幻想就行。比如,19世纪末出现一大批火星人题材的科幻,因为那时候意大利天文学家观察到“火星运河”,他们认为可能存在火星人。20世纪初为什么兴起时空题材作品?因为那时候媒体集中报道爱因斯坦和相对论。现在又出现大量虚拟现实科幻,也和VR和网络技术有关。
但是要把人写好,作者得熟悉科技人,知道他们的信念、价值观、生活方式,这不是闭门造车可以解决的。和所有文学形式一样,都得体验生活,长年积累。
当然,早期科幻有一步到位的佳作,不仅有创意、有情节、有鲜明的戏剧冲突,还有丰富的人文主题。比如《弗兰肯斯坦》,1818年由玛丽·雪莱创作,被认为是第一部结构完整的科幻小说。该部作品就具备鲜明的冲突——创造者和被造物之间的冲突,这是传统文学不具备的冲突类型,后来有各种变形,一直用到今天。
再比如1894年出版的《化身博士》,主人公杰基尔博士拿自己做实验,结果人性中善恶两面分离,恶的一面自称海德先生,夜里出来为非作歹。一个人的自我冲突是经典的人文主题,但现实中只能发生在脑子里,通过内心活动表现。这个故事把它具象化,变成两个人物,连外貌都不同,这是把人文主题建立在科幻构思上的经典。
凡是这样的故事都能不断改编。光《弗兰肯斯坦》就出现了不少衍生影视剧。好莱坞音乐剧《变身怪医》也是《化身博士》改编版。但是,第一阶段里能达到这个高度的很少。第二个阶段里面,能达到文学这个层面的逐渐多起来,比如《献给阿杰尔农的花》等,但也不是主流。
前面提到叶永烈的作品,大家熟悉的《小灵通漫游未来》代表科幻1.0阶段。到了《金明戈亮系列》,进入科幻2.0水平。几乎没人知道叶永烈的中篇《腐蚀》。然而,美国人编辑的《科幻之路》,挑了两篇小说代表中国科幻的水平,这是其中的一篇。
《腐蚀》就是3.0阶段的科幻,讲述了专业科学家怎么为名利钩心斗角。既有人文主题,又以科幻构思为基础。这在20世纪80年代十分超前,今天也几乎没有文艺作品碰过这类题材。不是有人限制大家去写,是文化人很少接触科学人,不知道这个群体里有什么故事。而叶永烈当年是科学记者,他对此有足够的生活积累。
总之,今后科幻最重要的发展方向,就是从科幻点子、科幻故事进化到科幻文学,在科学构思上生长出人文精神。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