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4
巴雅尔图
一个地方,老百姓日子过得好不好,不光要用数字去说明,更应当以故事来诠释。在锡林郭勒盟牧区,产兴业旺、民族团结、乡风文明、人居环境改善的幸福场景,每时每刻都在无数牧民的身上发生着上演着。牧人家的“小欢喜”,各不相同却又殊途同归,每一个故事场景,都是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的构成部分,把它们串联起来,也就成了牧区改革发展稳定成果的集合。
场景一:牧民成了股东
2019年元旦一过,苏尼特左旗巴彦淖尔镇巴彦德力格尔嘎查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召开了首次分红大会,全体452名股东分红16.75万元,户均分红超1300元。
牧民乌仁其木格家有四口人,共持有18股,此次分红领到了1995元。从合作社负责人手里接过现金,乌仁其木格喜笑颜开,她说:“当了一辈子牧民,没想到摇身一变成了股东,今天第一次领取股权分红,心情很激动,有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巴彦德力格尔嘎查于2018年5月成立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采取入股其他合作社、盘活集体草牧场、经营种畜群等多种方式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当年实现净收益23.93万元。按照合作社章程及有关规定,除提留的公积公益金7.18万元外,其余16.75万元全部按股分红到人。该嘎查通过盘活集体资产,增加了牧民财产性收入,壮大了集体经济,实现了“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牧民变股民”。
广阔的草场,怎样使用才能更好地为牧民创造幸福生活?这个课题,牧人们已经探索了几十年。如今,规模化、专业化经营成为公认的发展方向,不同组织形式的新型经营组织正在锡林郭勒草原遍地开花,巴彦德力格尔嘎查的探索,就是牧区历史性变革中的一个缩影。
场景二:源自团结的幸福
西乌珠穆沁旗吉仁高勒镇吉日嘎查牧民苏乙拉其其格体弱多病,丈夫潘清峰腿有残疾,干不了重活。“多亏有大哥大嫂照应着,我们才过上了今天的好日子。”苏乙拉其其格说。她口中的“大哥”“大嫂”,指的是邻居李耀文、赛汉其其格夫妇。不是亲人,胜似亲人,这两个分别由蒙汉民族组成的家庭,和和睦睦相处了十几年,期间发生了讲不完的感人故事。
苏乙拉其其格家草场少,牲畜也不多,一直以给别人放羊为生,家境困难。14年前,她患上了严重的心脏病,治病前前后后花了20多万元,牲畜卖光了,也没人雇她放羊了。正在一筹莫展时,李耀文夫妇向她家伸出了援手,让他们住进了自家空闲的房子,还给她安排了力所能及的活儿。苏乙拉其其格一家人的生活总算有了着落。
没过多久,苏乙拉其其格给李耀文放羊的时候,丢了15只羊。咋办呢?赔吧,自己啥都没有,不赔吧,又实在说不过去。可是,李耀文不但没有让她赔羊,反而给她又送来20只母羊,让她无偿使用自己的草场和饲草料,还经常把自己的养牧经验传授给她。在李耀文一家的帮助下,如今苏乙拉其其格家的羊群发展到200多只,年纯收入超过6万元,过上了好日子。
提起这些事,李耀文说:“乡里乡亲的一块儿住着,谁都有困难的时候,帮一把是应该的。”和睦相处十几年,两家人的关系越走越近,不分彼此。去年,蘇乙拉其其格的女儿出嫁,李耀文夫妇像自己女儿出嫁一样帮着操办婚礼,忙得不亦乐乎。“她的女儿就是我们的女儿,我的两个儿子也是她的儿子,孩子们之间相处得也非常融洽。”赛汉其其格说。这样超越血缘、超越民族的亲情,让两家人都舍不得分开。他们相约着,今后进城养老还要做邻居。
锡林郭勒盟是多民族聚居的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现有38个民族。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这片草原上,守望相助理念深入人心,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守卫祖国边疆、共同创造美好生活。
场景三:小厕所折射大民生
“现在我们用的厕所卫生又环保,跟城里人的条件一样啦。”布和领着记者参观他家带冲水式马桶的卫生间。布和是正蓝旗那日图苏木高格斯台嘎查的牧民,说起生活的变化,他感慨道:“以前牧民如厕很不方便,要么在沙坑、树林里,要么用石头垒个厕所,污染地上环境不说,粪便污水还有可能渗入地下,与生活使用的地下水混在一起。”现在,政府为他家安装了全封闭式化粪池,还安排专车对粪便污水进行定期收集清理,让他再也不用为这事发愁。
目前,锡林郭勒盟正快速推进农村牧区“厕所革命”,大部分公厕得到改造,越来越多的农牧民家安装了冲水式厕所。2018年8月,正蓝旗被列为自治区农村牧区厕改试点旗县,在全旗推进农村牧区厕所建设改造工程。截至目前,全旗已完成厕所改造196户,其中水冲式户厕改造176户,免冲原位降解户厕20户。
小小的厕所,折射的是全盟民生事业的大发展。2018年以来,锡林郭勒盟全面启动农村牧区人居环境综合整治三年行动,组织开展以生活垃圾、生活污水、厕所粪污和村容村貌为重点的“三治理一提升”村庄清洁行动,取得了良好成效。去年,全盟新续建农村牧区公路430公里,改造农村牧区危房4400户,为3549户牧户接通网电,为5483户牧户升级新能源供电系统,解决了2.45万人饮水安全巩固提升问题,98%的行政嘎查村通了宽带。一项项实打实的投入,让农村牧区面貌焕然一新,人居环境得到了显著改善。
场景四:文明新风润人心
今年37岁的牧民吉木斯,从去年起就打算在今年春节给自己办个本命年寿宴。这时候,镇里开始在各嘎查推行村规民约,提倡文明节俭新风尚,让他打消了大办寿宴的念头。“今年春节时,我们只搞了一个简单的家庭聚会。我算了一下,至少节约了15000 元花费。”他说。在吉木斯的家乡东乌珠穆沁旗道特淖尔镇奈日木德勒嘎查,婚丧嫁娶大操大办、铺张浪费之风曾一度盛行,给牧民生活带来沉重负担。去年11月以来,在镇里的推动下,全镇7个嘎查先后推行了村规民约、算账理财等措施,其中不约而同地对婚丧嫁娶大操大办的行为提出了限制。比如该镇巴彦图嘎嘎查实行的16条村规民约,就提出61岁以下不举办寿宴,不在饭店或旅游点举办,提倡以旅行、参加文体活动、做慈善等形式庆祝,受到牧民的欢迎。
村规民约融入牧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不仅推动了牧区民主法制建设,提升了基层治理水平,也成为培育社会新风尚、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推手
如今,“文明村镇”“文明家庭” “最美家庭”等群众性文明创建活动,在锡林郭勒盟广泛开展。各级基层党组织广泛开展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的“乡风文明大行动”,狠刹婚丧嫁娶祝寿等大操大办、封建迷信、酗酒赌博、薄养厚葬、家庭暴力等不良风气。全盟新增盟级以上文明城镇、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家庭、文明学校520个,其中10个村镇、1户家庭分别获得全国文明村镇、文明家庭称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草原上落地生根。
美好画卷,振奋人心。沐浴着新时代的阳光,广袤的锡林郭勒草原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正释放着深藏的能量,奏响“强、富、美”新乐章。
(作者单位:锡林郭勒日报社)
(责任编辑/高旭天)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