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9
田野
近年来,江西省通过全面推行林长制,初步形成林业事业大保护、大发展格局
“林长制不是‘冠名制,而是‘责任田。”江西省抚州市林长办主任、林业局局长杨皓认为,林长制是要压实领导干部森林资源保护发展目标责任。
2018年以来,江西省通过全面推行林长制,初步形成林业事业大保护、大发展的格局,林长制实现由“全面建立”向“全面见效”转变。
率先实行林长制
早在2016年,江西省就全面建立了区域与流域相结合的河长制组织体系。在总结河长制的基础上,又率先实行了林长制。
“抚州市为保护森林资源、造福人民群眾、促进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做了许多有益探索。”江西省政协副主席、抚州市市级总林长、市委书记肖毅介绍。2016年,抚州市率先全面推行以各级党政领导履行森林资源保护管理责任为主要目标的山长制;2018年,在全市范围内全面实施林长制改革;2019年,构建市县乡村组五级林长联动、层层压实管护责任的工作机制,实现了五级林长抓监管体系。
2016年,抚州市资溪县率先推行山长制,创新落实森林资源保护发展目标责任制。
根据《资溪县“山长制”工作实施方案》、《资溪县“山长制”县级会议制度》、《资溪县2016年“山长制”工作目标管理责任书》等文件,资溪县坚持政府主导、属地管理、分级责任、部门协作、社会共治原则,构建森林资源保护长效机制。县级“总山长”、“副总山长”由县委和县政府主要领导担任。乡(镇)、场的乡(镇)、场书记为该乡(镇)、场的“山长”,乡(镇)长、场长为“副山长”,村委会的书记为该村的“山长”,村主任为“副山长”。县委、县政府相关部门和县直有关单位为“山长制”县级责任单位,各确定1名科级领导为责任人、1名工作人员为联系人,负责“山长制”工作的组织、指导、协调、督导、考核、实施。
通过“山长制”的实施,资溪县严格落实保护森林的主体责任,做到“三保”(保林地(湿地)面积总量,保森林面积总量,保林区生产经营秩序稳定)、“三提”(精准提升森林质量,提升生态保障能力,提升林业产业效益)、“三防”(森林火灾防范,森林病虫害防治,重大生态破坏行为防范)、“三创”(森林城市创建,自然保护区创立,森林、湿地公园创立)。
浮梁县在全省率先启动林长制,并在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高位推动下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浮梁县324万亩林地被划分为“东西南北中”五大林区,通过设立县乡两级林长办和县林长制协作机制等办事机构,实施划区管理,分级负责。
除此之外,按“县建、乡聘、站管、村用”原则,采取“一份聘用合同、三份管护协议”,分类分期报帐的方式,浮梁县整合资金,优化护林员队伍,构建“一长两员”的森林资源源头管理构架。
据介绍,在日常护林作业中,按照“相对集中、大小适宜、便于巡护”的原则,浮梁县坚持护林员网格化管理。每一名护林员在负责区域内同时承担公益林、天保林、森林防火护林员职责,对责任区的森林防火、乱砍滥伐、乱占林地、森林病虫害监测、野生动植物保护、林业工程设施等进行全方位巡查管护。
2018年,资溪县将山长制提升为林长制,全面构建各级党政领导担任林长、负责相应行政区域内森林资源保护发展的管理新机制。
2018年7月,江西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全面推行林长制的意见》,部署在全省全面推行林长制。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林长制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林长制办公室主任、森林资源管理司司长徐济德说:“林长严格来说不是一种行政职务,是一种制度的体现。林长制是通过各级党委政府主要负责人,把发展林草资源、保护林草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落实到他们的头上。”
林长制是以保护发展森林草原资源为目标,以压实地方党政领导干部责任为核心,以制度体系建设为保障,以监督考核为手段,构建由地方党委、政府主要领导担任林长,省、市、县、乡、村分级设立林(草)长,聚焦森林草原资源保护发展重点难点工作,实现党委领导、党政同责、属地负责、部门协同、全域覆盖、源头治理的长效责任体系。
创新森林资源保护管理机制
“请根据资溪县总林长1号令要求,于2020年3月31日前完成巡林并协调解决以下森林资源保护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县级林长要及时深入辖区开展巡山活动,督促各级林长加强野生动物保护责任制落实;要协调林业、市场监督、商务、交通、公安等部门加强对野生动物非法捕猎、交易、贩运、出售等行为的监督检查……”这是资溪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吴开发收到的巡林工作提示单。
每位林长收到巡山令的同时,都会收到一张写有具体问题的巡林工作提示单。一地一清单,因地制宜,有了明确的问题,林长巡起山来,才能更好地推动问题的解决。
2020年11月9日,江西省级总林长、省委书记刘奇在全国率先签发了第1号省级总林长令,在全省掀起各级林长巡林的新高潮。2020年,全省共签发各级总林长令153次,省、市、县三级林长开展巡林5624人次,提交林长责任区域森林资源清单1622份、问题清单1641份、工作提示单3112份、印发督办函1430份,市、县两级林长协调解决森林资源保护发展问题3017个,各级林长履职尽责意识不断增强。
徐济德说:“省级总林长就是对全省的重大生态建设决策部署重点内容加强考量,根据本区域的实际情况,经常研究关注区域的生态文明建设,基层的林长要对负责的小区域责任落实得更好,对发生的问题要切实进行处理,对有关的生态建设或者保护的内容做到落实落地,落实得更有成效。”
上饶市为解决巡林过程中发现的自然保护地和天然林保护管理体制不畅问题,2020年8月以市政府名义成立了“上饶市自然保护地管理委员会”,并协调市编委同意各县成立副科级天然林保护管理中心。
鹰潭市检察院与该市林长办在全省率先建立“林长+检察长”协作机制,通过充分发挥检察机关惩治、预防、监督、保护等司法职能,进一步压实依法管林护林责任,最大限度保护森林、绿地、湿地等生态资源。
根据工作机制要求,鹰潭市林长办与市检察院将聚焦行政履职、公益诉讼、刑事检察、案件质量等方面,在工作联系、信息共享、咨询协助、诉前督促、判后反馈等5个方面开展协作配合。双方将积极探索检察机关在林长制工作中的司法介入和助推机制、涉林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检察监督嵌入式协作等机制,增强涉林行政执法的刚性,强化对林长及相关部门履行林长制工作职责法律监督,通过行政加司法的方式,推动林长及相关部门落实依法治林、管林责任。
江西建立“一长两员”源头管理体系,实行森林资源网格化管理全覆盖,创新森林资源保护管理机制,森林资源保护管理成效大幅度提升。全省林業资源全部纳入网格化管理,管护责任区域网格划定进一步优化,专职护林员工资待遇显著提升。目前,全省基层监管员由2019年的9455人整合为6725人,专职护林员由38,058人整合为30,911人,构建了覆盖全域、边界清晰的网格化管护责任体系。
江西出台《林长巡林工作制度》,进一步落实各级林长保护发展森林资源责任。各级林长可采取集中巡林和日常巡林两种方式开展巡林,原则上省级林长每年巡林不少于1次,市级林长每半年不少于1次,县级林长每季度不少于1次。
江西省林业局局长邱水文说,充分用好考核这个指挥棒,做到“工作有目标、考核有指标、结果有运用、奖罚能兑现”,使林长制由“冠名制”变为“责任田”,从“林长制”实现“林长治”。
江西省将林长制年度工作考核与森林资源保护发展主要工作相结合,建立由10项保护性指标、3项建设性指标构成的林长制目标考核体系。对各项指标完成情况,采取量化评价与日常工作相结合进行考核,既注重目标结果,又注重管理过程。每年底,省林长办对各设区市林长制工作情况进行综合考核评估,考核结果在全省进行通报,并纳入市县高质量发展、生态文明建设、乡村振兴战略及流域生态补偿等考核评价内容,作为对党政领导干部考核、奖惩和使用的重要参考。
“要认真执行好《江西省林长巡林工作制度》,实现各级林长巡林常态化。不断完善‘一长两员森林资源源头管理体系,树立我省林长制品牌,进一步完善林业资源有效保护的制度机制。”邱水文说。
从吃“资源饭”到吃“生态饭”
通过林长制,一些地方从吃“资源饭”转为吃“生态饭”。
“过去,这里位置偏、路难行,有些村民挖一些古木卖钱。现在通过林长制,村民增强了森林资源保护意识,乡里打造了榔木田乡村森林公园,吸引更多人来这里旅游。”浮梁县勒功乡村民汪丽霞说。
作为全省首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浮梁县在推进林长制改革中,发展林下经济,推进全域旅游,一大批生态旅游项目纷纷在浮梁县落地。
浮梁县大力推行“林—药、林—菌、林—禽、林—茶、油—茶”等种植模式,全力筑牢富民强县浮梁绿色经济大平台。据悉,目前该县“油茶+茶叶”套种面积达1500余亩。
肖毅介绍,全面实施林长制改革以来,抚州市造林绿化稳步推进,城乡绿化美化成绩显著。目前,全市已有39个村获“国家森林乡村”称号,120个村已申报“省级森林乡村”。
抚州市创新金融机制推动林权抵押贷款,2020年,全市新增贷款额41.19亿元,抵押贷款余额48.93亿元。市政府下发了全国第一个远期林业碳汇权益资产备案登记暂行办法,首批签订360吨的碳汇合同,完成森林赎买试点10.8万亩,并争取国家储备林项目,首期建设规模为65万亩,总投资65亿元,林业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快速落地。
2018年以来,吉安市通过推行林长制,大力发展茶叶、油茶、毛竹、中药材、森林旅游等林下经济。吉安市安福县洋溪镇塘里村依托上级部门水土流失治理建设和植被恢复费造林项目,壮大茶产业,采取“公司+村集体+农户”的模式改造、扩建联营茶场,使原有茶园扩大到1200余亩。塘里村还将发展乡村旅游,开发生态休闲游、风情体验游、茶园农家乐等,促进茶旅融合发展,让茶区变景区。
2019年,宜丰县获得“全国森林康养基地试点县”称号。宜丰县抓住机会、乘风而上,先后成立了宜丰天沐文旅、宜丰九天国际生态旅游度假区、江西省东方禅文化省级森林公园、双峰森林康养小镇和洞山、黄檗山禅宗文化旅游等森林康养基地。
宜丰县以“大健康、纯生态”作为森林康养概念,将当地民俗文化与森林文化相结合,带来10亿元以上的投资,促进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并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融入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江西省木材加工等传统产业逐步转型升级,油茶等特色产业快速发展,森林旅游、森林康养等新兴产业异军突起,林业产业星现出总量做大、结构做优的良好态势。目前,全省油茶林面积达1598万亩,总产值达383.5亿元,面积和产值均居全国第二位;全省竹林总面积达到1556万亩,森林药材种植面积达到79.6万亩,全省林下经济总规模达到3934万亩,林下经济产值达2034亿元,产业和产值规模均居全国前列。
根据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下发的卫星遥感判读结果,江西省2018~2020年森林督查变动图斑数和违法问题数实现“双下降”。
推行林长制后,江西省广大干部群众育林护林的积极性明显提高,增绿提质氛围更加浓厚。2019?2020年,全省完成人工造林223.2万亩,连续超额完成年度造林绿化任务。自2018年部署开展重点区域森林“四化”建设以来,全省共完成重点区域森林“四化”建设面积44.9万亩,种植各类乔灌木彩化树种1348多万株、珍贵树种402余万株。
通过两年多的实践与探索,江西林长制工作成效逐步显现,正由“全面建立”向“全面见效”转变。林长制已成为江西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重大制度创新,大大提升了江西林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正一步步走向现实。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