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9
张厚美
“耍狮子、舞龙灯”,每当看到这些场景时,我的思绪便会情不自禁地飞回那多彩多梦的童年里,飞回老家那个永久的记忆中。
我的老家在四川省广元市朝天沙河镇金鳌村(现在的南华村),曾经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山村。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来,我的老家与全国各地一样,深度融入了发奋图强的发展长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成为远近闻名的“网红村”。100年来,村里的道路、生态产业、乡村旅游、人居环境发生了一个又一个颠覆性的变化。
我们村离镇上虽然只有4公里路,以前自然条件恶劣,进出村都是走小路。村里人世世代代生活在半山上,全村300多人就靠一条大沟和一条小沟边贫瘠的土地和梨树、樱桃、核桃维持生计。我记得,农业学大寨时,远来近到参观的人来了,老支书张必举介绍情况时,每次的“开场白”都是用那句顺口溜形容地形地貌:“金鳌山金鳌山,出门就爬坡,上山闯鼻子,下山闯勾子(屁股),地无三尺平,种一坡收一箩。”那些年,尽管人们辛苦劳作,依然是吃不饱、穿不暖,生活过得紧巴巴的。
那是60年代,在“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全国学人民解放军”的岁月,老家的人依靠扁担、锄头、木杠、铁锤、背篼等最基本的劳动工具,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凭着一双勤劳的手,大干苦干,挖山凿坡,治山治水,修造梯田。年复一年地干,硬是把两条自然沟用石头砌成了“瞒天过海”,没有改变沟的形态,下面淌水,夏天就是人们乘凉和洗衣服的地方。上面用石条盖起来,面上风化石头,再用一背篼一背篼背来的泥土,造成一望无际的人工梯田,种的包谷和小麦,都是高产的。自从坡地改梯后,山还是那个山,水还是那个水,那山那水那群人从此不再为吃不饱肚子而发愁了。
吃饱了肚子,但是缺钱花。在我们老家,能够变成钱的,只有樱桃、梨子、柿子、桃子、核桃、板栗等那些传统产业。每家每户虽然有这样那样几棵树,但基本上是自产自销,没有产量,更谈不上去卖成钱。养个猪,也只是自己家过年的。贫穷是那个年代乡亲们挥之不去的梦魇。
俗话说,穷则思变。人们在经济发展上一直在努力。由过去的養两头猪卖钱、栽果树。每年养一头、两头100多斤的猪卖个供销社,水果也是10多斤、20多斤的,半夜出发,背上沿着108国道走17公里到广元街上去卖。别看这“小打小闹”的买卖,它的背后是唤醒了人们对商品经济意识的新思维。
在率先“吃螃蟹”人的带动下,年复一年的持续坚持。现在,每当回老家,看到的产业每次都有新变化,主打产业的核桃、樱桃,不仅有规模,还小有名气。那句“沙河核桃滚全球”的广告词,很多人都是耳熟能详。当然,最有名气的就要数沙河樱桃了,沙河樱花盛开在央视《新闻联播》、《朝闻天下》和全国两会特别节目先后相继报道。每年4月下旬或5月初,沙河镇樱桃产业协会都要在老家樱花谷景区樱花广场主办樱桃品尝周活动,到今年已经举办9届了。在樱桃品尝活动周,有歌舞、相声、杂技等多彩文艺表演以及土特产品展销、名小吃品鉴等特色活动。游客不仅可以现场采摘和品尝美味可口的樱桃,还可在景区20余家农家乐吃上独具地方风味的农家美食。
作为有着悠久樱桃栽植历史和厚重的樱桃文化基础的沙河镇,全镇樱桃种植面积达2.5万余亩,主要分布在南华村、白虎村、三湾村。主要品种有沙河黄宝石樱桃、沙河红宝石樱桃。因气候和土壤等自然条件适宜樱桃生长,沙河镇樱桃个大色鲜、皮薄汁多、口味甘甜,备受广大消费者青睐。
“三月赏樱花,四、五月摘樱桃”。据民间流传,沙河樱桃起源于蜀汉,距今已有1700余年的历史。蜀汉时,沙河设驿站,路旁栽种樱桃,后经村民移栽,沿峡谷水源地,凡向阳坡地尽数栽种,且取名樱花谷。在老家,斜坡地坎、房前屋后都栽满了樱桃树。
每年阳春三月,就是踏青赏花的好时节。在老家的樱花谷里,樱桃花开得很艳丽,清新淡雅的花香引来不少蜜蜂花间起舞,也迎来不少近郊游客前来赏春。平日里热闹的小山村,一下子就热闹了不少,村子里的农家乐也开始忙乎起来。从3月初樱桃花开满枝头,到4月底5月初樱桃采摘节的举办,也是朝天沙河人气最鼎盛的时候,近郊周边的游客纷纷而至。早春赏花,初夏品果。依托樱桃花果经济,樱花谷里还发展了农家乐。从2013年起,每年“五一”前后,朝天沙河都会举办樱桃节。除了现场品尝、采摘外,还在樱花谷里增加了民俗剪纸、书画摄影、幽谷寻宝等活动。近年来,根据乡村旅游发展规划,樱花谷附近的鱼洞河边、金鳌山顶还建起了户外露营基地。
湛蓝的天空下,一朵朵洁白的樱桃花紧紧簇拥,一簇簇开满枝头,一枝枝汇成花海。透过樱桃花,近处的田舍若隐若现,远山的葱茏依稀可见。在樱花谷里,南华村和金鳌村樱桃种植规模最大。南华村刘柏良家有棵树龄50余年的大樱桃树,由其祖父在上世纪60年代栽种,是沙河目前健在最古老的樱桃树。50多年过去了,这棵大树老当益壮,最高年产量可达200多斤,产值约4000元。
不得不说的还有核桃,它是“广元七绝”之一。具有个体大,果壳薄,香味美,肉质肥厚细腻,香脆,品质优,有益元素含量极高,出仁率高、易取仁的特点。产品畅销到上海、天津、山东等城市。
我们老家的核桃树主要生长在山腰、山麓的缓坡地带。独特的自然生态环境,造就出朝天核桃的独特品质,那就是,个体大,平均单果重14.1克,平均仁重8.4克;果壳薄,壳厚仅0.9毫米;香味美,肉质肥厚细腻,香脆;品质优,有益元素含量极高,蛋白质含量达15.2%,脂肪含量73.04%,同时含有丰富的钙、铁、磷、锌等微量元素;出仁率高、易取仁,出仁率平均达70%,80%的坚果可取整仁。而核桃的营养价值更是无需多言了。
作为“中国核桃之乡”,老家的特色美食也是核桃居多。先说朝天核桃饼。朝天沙河核桃饼特色美食选用的是国家地理标识保护产品朝天核桃为主要原料,将上等的朝天核桃仁剁成细碎颗粒再配以少量的猪油、芝麻、食盐调味,把用酵母制作而成的发酵小麦面制作做成饼,放入柴火炉中烤熟,即成朝天核桃饼,朝天核桃饼味道松脆酥香色泽金黄诱人、入口即化。除了核桃饼,还有凉拌鲜核桃。剥去鲜核桃的外层肉皮,敲开硬壳、撕掉内膜,取出洁白的核桃果肉,与苦菊或是韭菜凉拌,鲜嫩、脆甜又爽口。还有核桃抄手。核桃馅儿的抄手当属一绝,鲜美的汤汁混着核桃的芳香,一口一个根本停不下来。核桃八角馍馍。红糖、核桃碎夹杂在荞面中,咬上一口特别有嚼劲,核桃的酥脆,红糖的甘甜,很受人喜爱。这些年,人们把核桃做成月饼。纯手工制作,低温烘焙,饼皮酥脆,桃仁醇厚,甜而不腻,唇齿留香。其制作工艺于2021年被公布为广元市第六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用朝天核桃榨出来的核桃油,可直接烧菜、拌菜,也可以加蜂蜜兑开水或牛奶食用,也可以加蜂蜜兑开水或牛奶食用。核仁休闲食品,棒仁食品精选朝天优质核桃,保留核桃营养,采用独特的加工工艺,生产的焦糖烘焙核桃仁,蜂蜜烘焙核桃仁等系列休闲食品,深受广大食客好评。
核桃是“补脑益智”的佳品。除了食用,还开发有核桃工艺品。核桃不仅可以食用,核桃制作而成的工艺品更是巧夺天工。采用野生核桃制作而成,源自天然,绿色环保。美观大方,巧夺天工。是馈赠、收藏之首选。
小小核桃,不仅寄托着新时代家乡“绿色发展、绿色崛起”的时代梦想,更寄托了山区群众“靠山吃山、依山致富”的幸福梦想。核桃类休闲食品、核桃月饼、核桃壳工艺品……随着深加工技术的推进,以核桃为原材料的深加工产品越来越丰富。从原来卖单一原料到现在卖名目繁多的产品,朝天核桃身价暴涨。2005年,朝天核桃荣获第二届西部国际博览会金奖,2006年,朝天区被评为“全国核桃建设示范基地县”,2007年7月,“朝天核桃”被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2008年“栈道”牌核桃进入北京、上海市场,今天,朝天核桃产品远销全国40多个大中城市及日本、韩国、欧美和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深受国内外消费者欢迎真正实现了朝天核桃滚全球。
这些年,参加工作后的各个岗位,从乡村发展上,我体会最深的就是“水、电、路”那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一个地方发展的关键。记得那些年,老家加工包谷、麦子,都是靠人或驴在石磨上推。后来,村上买了台柴油机打米珍和磨面。由于没有公路,每次买柴油,都是村里派4到8个小伙子,把加满的油桶走山路从乡里抬回来。
有一次,几个小伙子抬着几百斤的柴油桶,当抬到岩湾头那个最陡峭的石坎子半途时,突然麻绳断了,油桶顺山坡滚到东沟河里去了,险些砸伤路人。
原来沒有路的时候,家家户户的樱桃、核桃、梨子等,家里没有壮劳动力(小伙子)的,眼巴巴看着樱桃、梨子,要么被鸟吃掉、要么烂掉。拿出去卖的,都是小伙子们半夜2点多起床,背着100多斤重的果类,摸黑沿着108线走到广元县城,赶在天亮之前在街上卖。
特别是,如果哪家要卖头肥猪的话,也是找人“八抬大轿”抬到公社的供销社去卖。如遇天气炎热,很可能抬在半路上猪就被热死了,看见“银子化成水”。
要想富,先修路。受尽没有公路的苦头后,村里人穷则思变,开始谋划修全乡第一条农村公路。没有炸药,就买来硝铵加白树枝自己加工,全村老小齐上阵,一个冬天就修通了从乡到村委会4公里公路。
大年三十,当第一辆北京吉普车开到村里的时候,全村人欢呼雀跃,顿时沸腾了。随着乡村产业和旅游业的发展,这条路多次加宽,现在已经是一条标准的水泥硬化路了。路通了,一些富起来的人,买来大货车跑运输,很多家里都买了小汽车,家家户户住上了“别墅”。
现如今,在一些地方,由于过度开发水资源,人们形容水环境的变化有句顺口溜,那就是“20世纪50年代淘米洗菜,60年代洗衣灌溉,70年代水质变坏,80年代鱼虾绝代,90年代身心受害”。
随着人们需求的转变升级,村里的配套设施也逐年发生着变化,但始终不变的是那颗保护生态环境的“爱美之心”。而在我的老家,人们真的是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别的不说,那饮用的山泉水,保护得依然是直接饮用的自来水。
我每次回老家都是直接喝自来水,喝进去,别有一番滋味。人们仍然保持着早上起来第一件事,就是全面打扫房前屋后的环境卫生,村上建了垃圾收集设施,家家户户的垃圾都是集中收集后,统一运到城市垃圾处理厂处理。我的老家是村庄,也是景区。一座座青山点缀在故乡的田野间,恰似故乡的守护神。山更青了,负氧离子更多了,生态更好了,过去无人问津的偏远贫困的小山村,变得人声鼎沸、车水马龙、热闹非凡,来观赏、体验、返璞归真的城里人更多了。
一座座整齐划一的农家小院焕发新颜,一个个美如画卷的乡村游人如织,一粒粒种子在阡陌纵横中萌生新的希望,如今的老家悄然蜕变。一栋又一栋经过专业设计的“小别墅”,一点也不逊色于城里的商品房。居住环境卫生整洁,户室内外干净整洁无异味,卫生定时打扫,物品定点摆放,畜禽定点饲养,人们勤洗、勤扫、勤捡,柴火粮草一展齐,鞋子衣服一条线,家具灶具无一尘,阳沟院坝一码平。开展的文明道德积分、星级文明户、清洁家庭示范户、最美家庭等评选活动,不断激发村民向上向善、清洁家园的热情。
100年来,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找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实现了民族独立、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实现了经济快速发展、社会长期稳定,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创造了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中国奇迹”。时间的痕迹体现在沧海桑田上,也刻写在人的记忆演进的心灵中。故乡热土的变迁,是中国沧桑巨变的一个生动缩影。
岁月匆匆,斗转星移,始终未变的,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一家一户幸福的故事,如同一条缓缓流淌的长河,从源头出发,走向美好。俗话说,一滴水里见太阳。家乡的变化体现在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要感恩中国共产党。正如***总书记所说的那样,“我们都在努力奔跑,我们都是追梦人”。家乡一个个小故事演绎成壮阔的大历史,普通人的奋斗足迹交汇成时代的进步潮流,民族复兴的传奇就这样不断延续。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