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仅有吹灰之力,这是什么奇怪推进器

时间:2024-05-19

中国空间站上装备了4台特殊发动机,虽然只有吹灰之力,却意义重大。这是全球第一次在载人任务中使用这类设备。我国在这个领域曾经落后于国外,但随着近些年开始发力,成果不断涌现,甚至已经呈赶超之势。

神舟十五号与神舟十四号的航天员在400千米高度的太空顺利会师,6位彼此间无比熟悉的战友阔别数月,在失重状态下重逢,让人别有一番感触。如今,航天员通常要在空间站工作生活数月,那么你是否想过,在400公里的高空,在稀薄大气和微弱阻力的影响下,几个月下来,空间站是否会有速度损耗、高度降低的情况发生?答案是肯定的。

如果不加干涉,空间站每天都会往下掉一点点。即便是远在400公里的高空,保持轨道这件事,还是十分重要的。

为了弥补轨道损失,空间站和卫星都需要定期进行轨道维持,用动力提升轨道高度,天宫当然也不例外。只不过,这次天宫配备的发动机有些奇怪—百吨级的空间站,使用的一款发动机推力却只有80毫牛。

80毫牛是什么概念?在地球上,这点力只够托起2张A4纸,可以说仅仅是吹灰之力了。然而,这种只有吹灰之力的发动机背后,展现的却是世界级的先进水平。那么问题来了,使用这种发动机有何目的,有什么优势?中国与国外相比,技术水平到底如何?

吹灰之力虽小,效率提升10倍

我们常见的化学能火箭发动机,是通过化学物质燃烧来产生反作用力的,气体喷射的速度越快,也就是比冲越高,火箭的推力就越大,效率也就越高。但是目前,人类可用的化学燃料比冲基本上已经到达极限,很难再有大的突破。那么,想要获得持久的推力,就只能不断增加燃料的数量了。

一些在太空中的卫星为了保持轨道、延长工作寿命,只能携带大量燃料。这些燃料有多重呢?一颗5吨重的同步卫星,其中就有3吨是燃料。燃料虽然只是配角,却在质量上占了大头,显然已经本末倒置。这时,这款拥有吹灰之力的发动机就凸显出自己的优势了,它就是霍尔效应电推进器,也就是常说的霍尔电推。

霍尔电推的原理就是将离子物质用强磁场发射出去,产生反作用力,其比冲是化学燃料的至少10倍。除了比冲高,霍尔电推的另一个价值,就是将太空中取之不尽的电能转化为动能。因此,霍尔电推又叫“等离子推进”,工作时会发出蓝绿色光芒,跟科幻大片里的飞船很像。如今,中国人第一个把它用在了载人航天任务上。

靠着高比冲和来自外界的能量,让霍尔电推获得了非常高的工作效率,只用500公斤工质(机器设备中用以实现热能和机械能相互转化的工作介质),就能实现之前3吨燃料的效果,卫星总重量瞬间下降一半还多。

霍尔电推有何缺点?

霍尔电推相比化学动力,最大的缺点就是推力太小。

天宫使用的4台HET-80霍尔电推,单台推力83毫牛,功率1350瓦,全加起来也只能托起8张A4纸。这种级别的推力,在现实中几乎无效,但好在太空比较特殊。由于轨道上的阻力比较微弱,霍尔电推可以说是棋逢对手,正好用微小推力对抗微小阻力,还能长时间工作,用时间换效果。

中国的电推技术逐步反超

我国的电推技术因为研发条件有限、经费紧张等原因,此前发展比较缓慢。俄罗斯下手相对较早,大功率电推技术曾经独步全球,已经能生产推力达到1.5牛的电推,功率超过千瓦级,还造出了140千瓦的全球最高功率电推D-160。但是近十几年,俄罗斯在航天领域的投资大幅度缩减,目前这一技术已被美国赶超。

2018年美国研制成功的5.4牛、100千瓦的电推X3,是目前世界上推力最大的型号。相比之下,欧洲此前曾与俄罗斯合作,获得了不少技术支持,电推已经能突破1牛,但后续进展不是太快。

隨着近些年国家在航天领域发力,我国的电推技术开始突飞猛进,与国外差距正在迅速缩小,还有赶超之势。中国空间站上的霍尔电推,推力只有83毫牛,但这是人类首次在载人航天领域使用电推设备。该设备的设计寿命超过3万小时,是国际上最复杂、最长寿的电推系统。我国电推技术还在其他多个领域过关斩将,稳步推进,目前已实现100瓦—100千瓦全覆盖,大、中、小电推全面发展。

推力上,2020年我国已经突破“牛级”,造出1.07牛的霍尔电推进器,技术指标达到国际最高水平。2021年再接再厉,100千瓦、2~5牛的样机实现稳定点火。2022年,我国氙工质霍尔电推HET-2000HP,比冲超过5300秒,打破俄罗斯同类产品的世界纪录,有很强的实用价值。

大功率、大推力的电推进系统,是实现深空探索开发的重要助力,也是一项跨时代的太空技术。在这个领域,我国不但有望与其他太空强国比肩,甚至局部领域已经实现反超,未来可期。

本文内容来自“王亚男航空说”百家号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