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晚期撞击事件:月球曾被撞坏?

时间:2024-05-19

珍妮特·卡茨米尔察克

译/彭举云

乘“阿波罗”号登月的宇航员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曾采集回若干月球岩石样品,对这些岩石的同位素分析发现,约39亿年前(太阳系形成于约46亿年前,此时太阳系内环境已归于平静很久了),月球表面曾被若干小行星撞击过。这个神秘的事件最初被称为“月球灾难”,如今被称为“晚期重大撞击事件”,它已经成为我们理解早期太阳系状况的基石。

但最近,部分科学家质疑晚期重大撞击事件是否真实存在,并向NASA提出希望启动重返月球的任务——这一次是去往未曾勘探过的月球背面——来寻找确切的答案。

“我们认为这将是一次充满希望的探索之旅。”华盛顿大学圣路易斯分校地球与行星科学教授,同时也是提出此次奔月任务主要人物的布拉德利·乔利夫说,“相关推论与研究变得越来越吸引人,时间也越来越紧迫。”

如果月球晚期的重大撞击事件确实存在,那么同一时期地球也会受到重创。科学家推测,由于地球更大的引力,月球上發生的每一次撞击都会以更大当量的形式发生在地球上。这个灾难最初被看作地球上为什么没有发现38亿年前的岩石的一个可能的解释:原始地壳可能已经在39亿年前的晚期重大撞击事件中被毁,之后新的地壳花了1亿年左右再次硬化。

晚期重大撞击事件假说在2005年首次发表的太阳系“尼斯模型”中,也显得尤为重要。尼斯模型解释道,在早期的太阳系中,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之间的相互作用导致了它们的轨道突然转变。在它们的引力作用下,小行星和彗星的运动轨迹也发生变化。

但近年来的一些发现让这个原本有理有据的说法遭受质疑。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地球上发现了存在超过40亿年的岩石,表明地壳在39亿年前并没有被完全摧毁。同时,月球是否真的曾遭受大面积的小行星撞击也受到了质疑。一些科学家认为,“阿波罗”号登月飞船采集的月球岩石并不一定能显示月球的真实历史。因为所有这些岩石都是从雨盆地附近收集的,而雨盆地是能从月球近侧看到的最大的阴影。雨盆地及其附近在39亿年前确实曾遭受重创,但可能只是一次局部的小行星撞击,而非现在人们推测的月球曾大面积遭受批量

小行星的全面冲撞。

那么,晚期重大撞击事件究竟是否存在?

2016年12月9日,NASA向科学家征集对第四个“新前沿”任务的意见(NASA的“新前沿”项目包括一系列中等规模的探测任务)。“奔月”项目提出的由机器人从月球南极艾特肯盆地采集样本而后返回地球的任务,原本已进入“新前沿”任务的最后一轮选择,但最终被放在了欧西里斯-雷克斯小行星采样任务之后。布拉德利·乔利夫表示,他的团队正再次提交他们的请求。NASA的最终决定将于2019年7月公布。

尽管先前NASA的选择让乔利夫有些失望,但是他对重返月球计划充满信心。“这是一个使命。”他说,“如果我们真的想要搞清楚太阳系运行的历史,对晚期重大撞击事件的研究是绕不过去的。”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