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泰顺多措并举 防治松材线虫病

时间:2024-05-19

包丽丽

泰顺县地处两省三市七县交界,是首批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和浙江省重点林区县,全县松林面积122万亩,占林地面积56%。由于松林面积大,疫情发生面广,松材线虫病防控形势日益严峻。针对这一现状,泰顺县高度重视,把防控工作摆在维护生态安全的高度,通过统一思想认识、加大资金投入、层层落实责任、推行综合防治等一系列措施,松材线虫病防控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提高站位   工作状态到位

责任担当意识到位。面对松材线虫病危害的严重性和防控工作的紧迫性,县委、县政府以保护生态安全为己任,统一县乡村三级干部思想,克服松材线虫病“不能防”的消极畏难情绪,坚持树立“可防可控”的信心与决心,把松材线虫病防控工作提升到战时高度,自上而下,立下军令状,县主要领导、县林业局主要负责人多次赴省林业局汇报工作,并向省局领导立下军令状,坚决打胜一场松材线虫病防治攻坚战,力争使泰顺成为全市乃至全省松材线虫病防治的典型示范县。将松材线虫病防控工作列入县委、县政府对乡镇专项考核,与各乡镇签订《泰顺县松材线虫病防治工作责任书》,明确实绩考核指标。

领导亲抓落实到位。县主要领导及分管副县长3次召开专项工作部署会,听取汇报,协调解决问题,并多次亲自到雅阳、彭溪、三魁、58省道沿线等重点乡镇和区域现场调研,召开现场会。县四套班子领导按照包片责任区分工开展分片督查,对有疫情发生的乡镇开展防控除治工作督导30余次,重点检查各乡镇枯死松树清理“回头看”完成情况、松材线虫病普查工作进度情况、松褐天牛综合治理措施落实情况,并对发现存在的问题,督促及时整改。

防控资金保障到位。2018年来共投入防控经费近1400万元,用于松材线虫病疫情调查、监测、预防、除治等防控工作。对超出处置方案的疫木清理任务数和新发生的疫点也给予足额经费保障,确保彻底清理,避免出现由于资金没有保障而出现疫情扩散的情况。

多措并举   防控措施到位

深入普查,全面掌握疫情。全力做好松材线虫病疫情普查,委托专业中介机构早介入普查,及时、系统、全面地掌握枯死树数量、树龄、树高、所在的小班号、小班面积、小班所在坐标等基本情况。及时、全面地进行普查工作,为打赢松材线虫病除治攻坚战提供依据、奠定基础。为确保普查工作质量,成立核查小组对普查质量进行抽查验收,对疑似松材线虫病的松树,反复取样、镜检,确保了松材线虫病的普查质量。以乡镇、村、小班为单位,对秋季普查数据和去冬今春清理松林枯死木数量进行全面梳理对比,分析松材线虫病疫情防控成效,全面掌握泰顺松材线虫病疫情,科学制定年度防控方案。将防控措施和效果列入普查内容,对比、核查松林分布相对集中、枯死树和疫木清理数量较多的区域防治前后的效果。

分类施策,实行分区防控。根据泰顺松林分布及疫情发生区域,总结近年防控经验,转变过去“全防全治”的思想,实施分区防控,集中力量进行疫点拔除,使疫情真正可控。根据泰顺松材线虫病疫情分布情况和省县际交界疫情复杂难控等客观因素,设置“雅阳—柳峰—泗溪”生物隔离带和封锁山场外围隔离带。线内线外采取不同措施,取得了明显的防控效果。封锁区内严管,确保疫木不外流。线内的集中处置与疫点拔除,使本地小区域内发生的病害不蔓延、能及时清除,最大限度地降低清理难度和成本、减少病害损失,有效防止疫情的蔓延。落实分区防控方案,全县划分为1个重点保护区、21个重点除治区和1个一般防治区。重点保护区建立常年疫情监测和报告制度;在重点除治区,实施全面除治,在重点时期、重点区域喷粉施药、实施林相改造等;一般防治区彭溪镇,疫情严重,全面清理病死松树难度大;在此实施山场封锁,由外向内逐步实施林相更新改造,压缩发生区域范围。

突出重点,强化疫木清理和监管。转变过去防治、清理、监管按方案分步实施的状态,突出抓松材线虫病防控关键点与要害环节,直接发力,重点做好枯死木清理与疫木监管工作。疫木清理做到全面彻底,根据普查登记和监测情况,各乡镇和林场第一时间组织专业队伍,严格按照除治技术规范对发病山场内的当年枯死松树开展砍伐、烧毁和清理采伐迹地等各项工作,做到“山上不留一株死树,地上不遗一根枝丫,路上不丢一段疫木,房前屋后不见一块疫病松柴”,全面完成枯死树清理任务。加大打击力度,强化疫木监管,泰顺森防站联合木检站、森林公安局的工作人员,分片区在清理现场进行跟踪巡查,对疫木采伐、运输、加工等环节实行全程监管,严防疫木流失;严格对疫木安全利用企业进行审批与监管,对不符合要求的坚决予以取缔,全面规范疫木定点加工行为;除疫木加工企业外,严禁任何单位或个人藏匿、存放、经营、加工、使用枯死松木。同时,加大对流通领域的经常性检疫检查和违规案件查处力度,防止非法收购疫木进入市场流通及疫情扩散。去冬至今,共开展检疫专项执法和双随机检查30余批次,涉及40个单位,查处违规案件及时曝光,很好地起到警示和震慑作用。

组拳出击,推行多效防治手段。结合森林抚育、“四边三化”、阔叶林发展等工程,在交通干线(58和52省道及县乡通道)、城鎮周边、氡泉景区、飞云湖景区等区域,在省道沿线等重点地段,投入620万元,实施林相改造2200亩,并跟上综合防治措施。在抓好关键环节除治的同时,投入资金50万元,运用药物、免疫制剂、生物防治等综合防治手段,对风景旅游区、防护林带、古树名木及重点风景松树开展免疫制剂注射保护,注射免疫剂3.85万瓶,保护古松树7500多株。

完善机制   责任落实到位

疫情监测机制。监测网络覆盖涉及全县19个乡镇,每个乡镇至少确定1名技术人员负责病虫情监测工作,每个村至少确定1名兼职病虫情测报员,每1万亩林地落实1名护林员负责病虫情监测。监测实行定期报告制和内部通报制,全年组织开展松材线虫病疫情测报培训2批次,100余人参加培训。通过对松材线虫病鉴定和防治技术指导培训,提升疫情监测水平。

督查通报和约谈机制。县林业局及时成立了由领导带队,林政科、公安局、木检站、森防站等科室共同参与的松材线虫病疫木管理督查组,去冬至今共50余人次分组到各乡镇监督指导枯死松木清理工作。在枯死松木清理期内实行每周报告和月通报制度,各乡镇每周向县松材线虫病防治工作指挥部办公室报告一次清理工作的进展情况,办公室根据督查及各乡镇进展情况进行每月一通报,对除治工作进展缓慢的乡镇予以点名,对工作不力、疫情监测不到位、落实预防和除治措施不及时或未能按时完成防治任务的乡镇分管领导和直接责任人予以谈话。

人员保障机制。除了森防站工作人员外,抽调了林政、公安、木检、林场、乡镇林业站等30余人参与防治工作,充实了森防队伍人员力量。各乡镇负责组建专业队,开展疫木承包除治,形成政府向市场购买服务的除治机制,降低除治成本,提高除治成效。人手不够的,抽调当地的扑火队员和护林员开展采伐和清理工作。组织泰顺2家中介机构10余人参与松材线虫病普查、验收及督查等工作,再由森防站、木检站、林政科等工作人员组成抽查检查组,对中介机构做出的普查、疫木清理验收等结果按照比例进行再抽查验收,既保证了工作推进速度,又能确保除治和验收质量。

考核运用机制。明确各乡镇为松材线虫病防治工作责任主体,将松材线虫病防控和除治工作纳入乡镇年度考核重点内容,增加松材线虫病防治工作考核分值和权重,其占考核总分的20%,并实行“一票否决”制,对松材线虫病防治工作单项考核排名后三位的乡镇取消评先评优资格。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