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省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初创追忆

时间:2024-05-19

◆撰文/姚继衡

省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初创追忆

◆撰文/姚继衡

浙江省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浙江省森林资源监测中心)是我省成立较早的勘查规划设计单位之一,创建于1953年3月,时称“浙江省林野调查队”,迄今已整整一甲子。在过去的60多年中,设计院随着国家的建设和发展逐步成长、壮大。时至今日,终于有了自己的崭新办公大楼,拥有完善的现代化专业技术设备,全院总体业务素质也相应逐步提高,成为负责监测全省森林资源信息及从事林业调查规划设计的骨干力量和技术中心。笔者作为九旬老人,有幸亲睹这种种新景象,深感欣慰,不时忆及当年队伍初创时期的一些经历,值今家居闲暇,愿略书一二,留与后人知晓。

未雨绸缪

林业调查规划在中国是一项新兴事业。同全国各地一样,民国以前,我省一直没有这方面的专业机构,只有少数林业工作人员作过一些局部地区的林业概况踏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十分重视林业,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今国务院)成立了林业部(初为林垦部),主管全国林业建设。1950年5月,政务院发布的《关于全国林业工作指示》中,提出要“进行重点的林野调查”。华东农林部立即行动,当年便会同浙江省农林厅,邀请浙江大学、南京大学以及复旦大学相关专业部分师生,在有关县林业干部配合下,利用暑假,在当时浙西北山区的余杭、临安、於潜、昌化、分水、桐庐、建德、寿昌、武康、安吉、孝丰等11县,进行多学科、综合性、点线结合的林业调查。1951年暑假,省农林厅又会同浙江大学森林系部分师生,在嵊县、新昌等地,进行了曹娥江上游山林与水土保持情况的调查。1952年暑假,由省农林厅林业局部分行政、技术人员带队,组织金华农校森林科生产实习学生分赴龙泉、庆元、遂昌、开化、淳安、遂安等重点林区县进行了伐区调查,为次年4月成立的浙江省森林工业局提供基本资料。

同年,浙江省人民政府又利用华东军政革命大学浙江分校毕业学员下农村锻炼的机会,安排他们深入基层,调查全省各县、区、乡林木资源情况,按松、杉、杂木三树种组,大径木、中径木、小径木三径阶组作出株数统计。虽然这些数据主要通过座谈、访问、现场踏看等形式取得,但多少可看出浙江林木资源的大致分布。

建国初期的各次森林调查,为之后成立专业调查队伍提供了技术积累和组织基础。

初具雏形

为了有计划地开展我省森林调查工作,使之趋于专业化、经常化、正常化,以适应林业建设的需要,省农林厅林业局于1952年决定成立专业的森林调查队,是年9月开始筹建。

建立一支专业团队,人是最基本因素。当时省农林厅林业局主要通过两个渠道,招致相关专业人员。一是派员到县招聘。根据当时社会上能提供的基础资料及技术装备,森林调查队必须有相应的测绘人员。为此,省农林厅林业局于1952年秋派我和人事干部石延庆前往东阳、永康两县,通过当地人事部门招聘一批测绘技术人员。经政审、面试,共录用吴永峰、王潭海、吴义福、吕荣华、王春生、华启敬、吕陈龙、吴西绚、刘春荣、胡兴发、蒋士耀、邵新星、楼子桂等10余人。至于为何要去这两个县招聘,具体情况不清楚,只听闻这两个县当时测绘技术人员较多。二是向上级部门申请分配。森林调查在当时是一项新专业。为适应建国后林业发展的需要,华东农林部正委由该部林野调查队承办林野调查训练班,第一期学员预期1953年春可以毕业,浙江省农林厅特预向华东农林部提出毕业生分配申请。1953年3月,华东林野调查训练班首批学员毕业,杨根南、华永明、张金宝、薛贵山、钱金全、殷洪勋、范培元、朱锡明、张荫祖、臧连明、裴胜奎等30人分配来浙,与从东阳、永康招聘的技术人员混合编组,另配必要的行政后勤人员。至此,林业调查队伍的人员框架业已形成。

与此同时,我们还进行了物资准备和技术准备。省农林厅林业局指派我和另一技术干部凌凤标负责置备建立专业调查队所需的各种仪器、工具、用品、野外常用药品等生产生活物资,设计、印刷调查内外业用表等。各项筹备事项,均需一一加以考虑准备,比较繁杂。

建国初期,全国上下一边倒学习苏联,森林调查工作也是如此。在苏联专家指导下,东北林区首先开展“方格调查法”,后在全国推广。华东农林部于1952年冬从华东各省抽派技术人员,集中于南京的华东林野调查队,学习方格调查。浙江省农林厅林业局派我和新招聘的技术干部王春生、华启敬参加,为期一个月。

1953年3月,在位于杭州解放街东端的省农林厅林业局大会议室内,全体调查队员济济一堂,听取傅伯达局长宣布:“浙江省林野调查队成立,刘纯一任队长,姚继衡为技术指导。”从此,浙江省历史上首次有了专业的林业调查队伍。当时全队编制为52人。

野生动物资源调查

办公大楼

首次出征

调查队成立后,队部研究决定,全队首赴省重点林区县之一的开化县开展工作。经与县农林科商量,选定该县华埠区星口至篁岸一带池淮畈的低山丘陵作为试点地区。全队人员抵达现场后,首抓“方格调查法”的学习及操作,遇到了林班线的区划问题。经过一段工作实践,队员们形成以下基本认识:

——在南方以低山丘陵为主的集体林区,人类活动历史悠久,天然及人为的地貌地物较多,既明显又较固定,基本上都是永久性的标志,可充分用作林班区划界线。

——若机械地采用方格区划法,则原来完整的地貌地物以及原有的林权、地权关系将不合理地被割裂,不利于林业生产经营。

——开辟林班线势必伐倒大量林木及林下植被,工作量很大。而我省的低山丘陵,一般坡度较陡,直上直下的林班线,对林农生产经营作用较小,他们宁愿利用原已存在的山间小径。

——南方草灌植被生长迅速,林班线的清理维护,也将是今后一项长期的经常性的任务。

以上诸般情况,在南方集体林区,涉及很多复杂细致、政策性很强的问题,不是我们这个专业队伍能够轻易解决的。队部吸收大家意见,最终确定:“在现有行政区划及管理范围内,采用以充分利用地貌地物作为林区区划界线的综合区划法。”后在林业部相关技术规程框架下,结合浙江实际,逐步形成了外业、内业整套技术方案。这便成为我省“一五”森林资源清查及以后森林调查规划的基本做法。

经过一个多月的试点,达到了培训技术、统一工作方法的目的,林野调查工作便在华埠全区逐步展开。这是我省首次实施山林逐级区划、分片调查、登记造册,将山林调查数据落实到县、区、乡、村以及山头地块(林班、小班),并反映在图面上。这是一种比较科学严谨,能为林业经营管理提供必需的基础资料的调查方法。从此,林业调查成为我省林业事业的一项不可缺少的经常性工作,不断发展进步和提高。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