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海天佛国普陀山

时间:2024-05-19

□撰文/肖惠算

海天佛国普陀山

□撰文/肖惠算

坐落在东海莲花洋上的普陀山,是我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同四川峨眉山、山西五台山、安徽九华山齐名。它在国内外,尤其是在东南亚各国佛教界和华侨中有很大的影响。千百年来,普陀山素有“海天佛国”、“南海圣境”之称,吸引着众多的游客。

在这个面积只有12.5平方千米的小岛上,共有大小寺院80多所,目前开放的有20余所。前人曾说:“普陀山有室皆寺,有人皆僧。”这种说法虽属夸张,但在一定程度上也说明了普陀山作为佛教圣地的某些特点。明代徐如翰也曾为普陀作诗曰:“山当曲处皆藏寺,路欲穷时又遇僧。”

普陀山庙宇以普济、法雨、慧济三大禅寺为重点,它们布局别致,各有千秋。前山的普济寺,背山临池,水、桥、塔、林、梵宫融于一景。琉顶黄墙,庄严巍峨,是山上最大一寺院。普济寺内香火旺盛,前来梵香礼敬的善男信女络绎不绝。晨起,匆匆拜访普济寺,正遇寺内僧人在做早课,齐聚大殿诵经念佛,梵音渺渺,木鱼声起起伏伏,我沉浸在佛音之中,内心格外宁静,少了些浮躁之感。

后山的法雨寺,依山旁海,层层叠连。寺前有海会桥,青玉涧诸水绕流。寺内著名的九龙殿,是清代时从南京明故宫拆迁而来。外观金碧辉煌,殿内宏制巧构,顶端穹窿成拱圆形,正中悬一大珠球,四周八根竖椽上八条昂首舞爪的蟠龙,围着顶盖正中苍龙,九龙飞舞,争抢珠球,栩栩如生,堪称一绝。九龙殿可以说是普陀山龙文化的集大成者,系目前国内寺院建筑中规模最高的一座佛殿,世称“宏制巧构,甲于东南”,名闻天下。

佛顶山上的慧济寺,骑山临云,以幽深称奇,远远望去,殿院隐现在丛林中,有云雾时,殿宇浮沉在云海中,仿若仙境。寺东有天灯塔,系普陀最高处,登高眺望,极目千里,海水如镜,远处渔帆点点,尽收眼底。寺的西面有一株普陀鹅耳枥,全世界野生的普陀鹅耳枥仅此一株,属于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植物及国家一级保护濒危物种。其树杈一律成双,绝无错生,当地人称之为“夫妻树”,是一对对情侣和夫妻拍照留影的好地方。

沿着香云路下山,遇见矗立路侧的方形巨岩,岩面写着“海天佛国”四个大字,据说出自明代抗倭名将戚继光之手。每个字约1米见方,它十分贴切地概括了普陀风光的特点,现在已经成为普陀山的代名词。

普陀山气候四季宜人,景色十分优美,是避暑的好地方。前人曾把普陀山与杭州相比,“以山兼湖之胜,则推西湖,以山兼海之胜,则推普陀。”这里四面环海,洪波浩渺,古刹琳宫,松柏苍翠,岩奇洞幽,泉甘清洌。岛上有各种古樟1000多棵,不少围径达6米。还有大银杏、竹柏、罗汉松等珍贵树木,一棵棵盘根错节,苍劲挺拔。

普陀岛上还多幽洞奇石,潮音洞、梵音洞、观音洞都是听潮的好地方。洞内曲折通海,潮水惊拍,听者悚然。清代纱渭所写的《梵音洞》中就有“水石搏激无昼夜,不断轰雷成古今”的句子。至于岛上岩石,更是千姿百态,为一般岩峦所罕见。岛南的南天门,怪石耸立,门前碧海蓝天,门内群岩耸秀,石窟中有小径可达岩顶。西天路上的磐陀石,高近3米,体积近40立方米,站立于山顶,状如磐陀,顶部可坐几十个人,底部有桌面大小呈锥形,人称天下第一石。当地人传说,这是当时观世音菩萨说法时坐过的巨石。

岛的四周多金色沙滩,岛东有著名的金沙、百步沙、千步沙,均长达几百米甚至上千米,日光照耀,呈现金色。沙面宽坦柔软,沙粒又细又均,澄黄金亮,漫步沙滩,脚不陷鞋不湿,好似走在厚厚的绒毯上,故有“黄如金屑软如苔”的美称。如今,这些沙滩上新添了海滨游泳场,每逢盛夏,成百上千的人在这里嬉水斗浪。

摘要大事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