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4
他一生与镗刀作伴,精益求精,迷恋至深;他这个人也如镗刀,攻“坚”克“硬”,毫不走偏。他是大国工匠,是“铁人”,是“第一人”,更是金子般的“好人”。他,就是内蒙古北方重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防务事业部工人戎鹏强。
2016年,戎鹏强的故事在央视《大国工匠》栏目播出,这让更多人知道了这位“镗刀王”。他18岁进厂,被分配到车间成为一名镗工。从那时到现在,他就干了镗工这一件事,一干就是34年。镗工的加工对象是火炮身管,产品加工误差精度以头发丝计算。戎鹏强暗下决心,要成为业内高手。工余时间,他总是一头扎进书堆学习理论知识。为练好基本功,他反复刃磨刀具,一点点摸索、试验。功夫不负有心人,戎鹏强的专业技能逐渐有了质的飞跃,成为这个行当的专家。
2012年,一个国内某试验装置的关键部件订单在国内转了几圈,无人敢接,最后落在了戎鹏强身上。在长8米的钢质圆棒料上打一个孔径28毫米的通孔,通孔只有大拇指粗細,加工深度却有三层楼高,难度可想而知。有时戎鹏强辛苦一天,只能走刀六七十毫米,有丝毫异常就得退刀从头再来。最终,经过历时一年半的努力,戎鹏强啃下了这块“硬骨头”。这项技术的诞生打破了国际垄断。2014年,“戎鹏强超长径比小口径管体深孔加工先进操作法”被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命名为特色操作法。
《大国工匠》栏目播出后,曾有私企高薪聘请戎鹏强,但都被他一口回绝。“我们深孔加工,最讲究的就是一个要‘正,一个要‘直。我们就要像炮管的直线度一样,不能走偏。”在他的眼里,镗炮管是他一生无法割舍的牵挂。他的话,激励着新一代技术工人向着制造业尖端不懈努力。endprint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