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要宇宙,不要元宇宙!

时间:2024-05-19

石无鱼

现代人的生活已经离不开互联网。今天,我们越来越多的时间是在网络空间度过的。

举例来说。我认识的一个牌迷,在互联网普及之前,每个晚上几乎都要出去找人打牌,经常深夜才归;甚至有一次夜里骑摩托车出车祸,撞断三根肋骨之后,依然习惯不改。但有了互联网之后,他就几乎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了,每天只消打开电脑,点击一个多人在线的打牌软件,就能玩到深宵。

当然,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对于许多人来说,微信聊天、玩电脑游戏、刷抖音、看短视频、直播卖货……这些都是网络中的多彩生活。

但是,不知你注意到了没有,网上打牌也好,微信聊天、刷抖音也好,都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比如,无法让我们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网上打牌,我们要么压根儿看不见对手,要么看到的也只是对手的一个卡通头像,永远有着一成不变的装扮和表情。这种打牌体验,跟真实世界中几个人围着一张桌子打牌,说说笑笑,交流眼神,还是有很大差别的。直播卖衣服,尽管主播不厌其烦地向你展示一件衣服的里里外外,但跟你亲自到店里试穿,也是有实质性差别的。

如何让我们的网络体验更真实,或者用术语说,在虚拟空间里获得“沉浸式的”体验?这正是一些互联网巨头关心的问题——当然,他们的初衷是如何吸引更多的用户,创造更多的利润。而这就引出了我们今天的话题:元宇宙。

元宇宙——一个与现实世界平行又交融的虚拟世界

2021年10月,著名的社交平台“脸书(Facebook)”宣布,该公司将更名为“Meta”。 “Meta”取的是英文“Metaverse”前缀。而“Metaverse”在英文里字面含义是“超越于现实宇宙的另外一个宇宙”,中文译为“元宇宙”。

“元宇宙(Metaverse)”这个概念最早出现在美国作家尼尔·斯蒂芬森1992年出版的科幻小说《雪崩》中。这部小说描绘了一个平行于现实世界的虚拟数字世界——“元界”。现实世界中的每一个人在“元界”都有一个虚拟化身,人们可以以化身的形式在元界做着上班、旅行、恋爱等现实世界中所做的事情。人们也可以在元界做着穿越过去、殖民外星球、参加枪战等现实世界中不太可能做的事情。

总之,那是一个与现实世界平行的完全自由的世界。现实中的人们只要戴上特制的耳机和目镜,找到连接终端(比如电脑或手机),就能随时随地进入这个虚拟世界。在那里,人们将获得新的体验。譬如:现实中的一个穷光蛋,在元界说不定是一个一掷千金的百万富翁;一个双腿瘫痪的残疾人,很可能健步如飞……

增强现实(AR)让我们看到不限于现实的东西

而且,有别于我们平常的白日梦,这种体验是非常逼真的。逼真到何等程度?假如你看过电影《阿凡达》,或许还记得这一幕经典的画面:男主人公杰克双腿瘫痪,行动受限,但是他的化身阿凡达身体强健。当杰克第一次感受到阿凡达身体的时候,既惊诧又兴奋,动动脚趾,简直不敢相信这是自己的双脚。试着走几步,感受到了萎缩的双腿从未有过的体验。于是他不顾劝阻,从医疗室跑到野外,忘情地奔跑起来……

这听起来似乎像一款精彩的电脑游戏。没错,从概念上來说,“元宇宙”并没有多少新意。元宇宙的设想本来就是受电脑游戏启发而发展起来的,而且今天,现实中最接近元宇宙的东西,也是电脑游戏。譬如,早在2002年,游戏工作室林登实验室就推出了一款叫《第二人生》的游戏。这是一个沉浸式的虚拟世界,你可以和朋友一起玩耍,去夜总会,购买和出售物品……

电脑游戏《第二人生》中,人们通过化身进行社交活动。

不过,除了包含虚拟世界,设想中的元宇宙还将包含增强版的现实。

什么是增强版的现实?举例来说。当你在现实中戴着一副特制的目镜走过一家餐馆时,你不仅看到餐馆的门面,同时眼前还会自动跳出菜单,甚至跳出你的好友对这家餐馆的评价。你体验到的不仅仅是现实,而是增强版的现实。

元宇宙的愿景是,让我们的虚拟生活与现实生活实现无缝融合:比如,在虚拟世界中,你“走”到你最喜欢的一家虚拟冰淇淋店,与虚拟的店员互动,挑选你的口味,然后等一会儿,一个真实的人就会把真实的冰淇淋送上门来。

元宇宙里的数字经济

元宇宙还有自己的数字经济,在那里,用户可以创造、购买和销售商品。

你或许会好奇,在虚拟世界里能购买和销售什么东西呢?

元宇宙中使用像比特币那样的加密数字货币

假如你玩过电脑游戏,可能会知道,为了让自己玩得更刺激,你很多时候需要购买“道具”或“装备”。这要你用现实的货币充值,换成游戏中通用的“代币”来购买。在元宇宙中,人们所做的也与此类似。譬如,一个现实世界中爱狗的人,到了元宇宙,他的化身也必定喜欢牵着“狗”到处遛。这个“狗”他可以到元宇宙中的“宠物店”去购买。“宠物店”可以为他定制在外观和个性上符合他要求的“狗”。因为设计这样的“狗”需要技术和精力,所以设计者自然需要报酬。

元宇宙里的“商品”还可能是一些奇怪的东西。据说某个著名歌手已经花了10多万美元在某个平台购买了一块虚拟地产。你或许会问,这样一块没有任何现实对应物的“地产”有什么用?确实,要说实际用途,可以说它毫无用处。但是在元宇宙里,虚拟地产很可能会是一个人身份的象征。这正如现实世界中,富豪们戴的一块价值数百万元的瑞士手表,就其用途来说,这块手表当然值不了这么多钱,但它是一种身份的象征。据说,鞋业巨头耐克公司也准备在元宇宙里出售虚拟运动鞋。同样道理,虚拟运动鞋也没法拿到现实中穿,但在元宇宙里,化身们穿上它,是一种身份的象征。假如这些象征被人们普遍接受,那就可以进行“商品”交易。譬如,待升值之后把虚拟地产转手倒卖掉,就可以换成货真价实的黄金白銀(不过,在虚拟世界投资和交易数字资产是否合法,还有待法律的界定)。

这样的“商品”交易,就催生了元宇宙里的数字经济。人们可以拿在现实世界赚来的钱在元宇宙中消费(相当于充值),也可以拿在元宇宙中赚来的钱在元宇宙中消费,甚至还可以拿在元宇宙中赚来的钱在现实世界消费(相当于提现)。元宇宙可以为现实世界中的人提供就业和赚钱的机会。如果考虑到未来随着社会越来越人工智能化,现实中的工作岗位越来越少,那么元宇宙不失为解决就业问题的一个办法。

为了确保元宇宙里的数字经济,元宇宙还将发行自己的数字货币。这种数字货币跟目前炒得很火热的比特币一样,具有去中心化(没有一个“央行”来发行和监管)、不可篡改、全程留痕、可以追溯、公开透明等特点。

我们离元宇宙还有多远?

上面大致介绍了元宇宙是什么,我们能在元宇宙中做些什么。这些设想都非常初级,因为元宇宙还在建设之中,未来会发展成什么样,今天的人很难预料。这正如1970年代当互联网刚发展起来的时候,谁也预料不到会发展到今天的样子。

正因为如此,事实上,很多人现在只是简单地把元宇宙当做互联网发展的下一个阶段。前面两个阶段:首先是我们学会了使用电脑上网,在网络空间自发形成了社区、论坛,从事交易、搜索信息等网上活动。之后,随着移动通讯技术的发展,人们又脱离电脑,拿起了手机。

而当所有人都拿起手机后,互联网又将往何处发展呢?答案就是元宇宙。在这一阶段,我们不再发展单一的设备,而是建立新的场景。以前的网络空间,让我们打破了地域限制,而元宇宙则打算让我们进一步摆脱肉体的束缚,获得更多的体验。在元宇宙里,我们有机会创造我们能想象得到的任何宇宙。

那么,元宇宙目前的现状如何?我们离元宇宙还有多远呢?

如果把元宇宙定义为第三代互联网,那么其实我们中的很多人现在就已经生活在元宇宙中了。当今,全世界每天都有数以百万计的人参与大型的多人在线游戏,在网络空间里举办由化身参加的派对,与远方的朋友一起参加数字音乐会,在虚拟空间以化身参加会议……这些都可以说是元宇宙生活的一部分。只是这类体验像本文最初所说的,沉浸感和与现实的交融感都不够强,离元宇宙的愿景还相当遥远。差距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首先,要想实现沉浸式的体验,化身还需要更加逼真。怎样的化身更逼真呢?当然最好是三维全息的化身。可是一旦网上有成千上万的人以全息的化身活动,就会有大量的数据需要传输,这对网速提出很高的要求,需要5G、6G或者更先进的基础设施来支撑。即使基础设施发展起来,在可预见的未来,我们制作沉浸式体验的能力也可能是有限的(见拓展阅读“化身有必要更逼真吗?”)。

其次,我们借助其体验虚拟世界的VR(虚拟现实)头盔,现在仍然非常笨重,如果佩戴时间过长,大多数人会出现晕动症或身体疼痛。AR(增强现实)眼镜也面临着类似的问题。科技巨头们希望未来VR和AR技术能像今天的智能手机和电脑一样舒适和普遍,但这能否做到,还是个问题。

第三,在元宇宙时代,要把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意识全方位地纳入体验,但这些体验需要不同的技术支撑。有些技术,如虚拟现实眼镜,可以满足视觉和听觉的体验。其他技术,如模拟触觉体验的技术,正在开发之中。但如何提供嗅觉和味觉体验,这个问题至今无解。

高度拟真的数字化身

最后,我们期望的元宇宙应该是一个统一、开放的虚实交融的世界,使用统一的数字货币,数字资产得到所有人的认可(因为数字资产只是身份的象征,并没有实际用途,只要大家没达成共识,就一文不值),化身可以自由移动。但我们目前并没有这样一个统一的元宇宙,相反,有的只是各个平台自己的元宇宙:有Meta的元宇宙,有微软的元宇宙,有游戏平台Roblox的元宇宙……Meta元宇宙中的化身不能在微软元宇宙中使用;各个元宇宙中的数字货币也不一样,微软元宇宙中的数字资产在Meta元宇宙中一文不值。所以,要真正实现元宇宙的愿景,需要整合各个平台,允许数字化身和数字资产方便地从一个元宇宙转移到另一个元宇宙。

元宇宙将让人类文明停滞不前

然而,即便这些技术上的困难能一一克服,仍然要问一句:我们真的需要元宇宙吗?

如果我们把元宇宙视为第三代互联网,那么它对人类的影响无疑与前两代互联网有着很大不同。前两代互联网,不论是早期的网络还是现在普及的移动互联网,都极大地方便了我们的工作和交流。有了这些,人类改造自然、征服宇宙的能力更强了。

而就从愿景来看,建设元宇宙的目的似乎不在于此。元宇宙对改造自然、征服宇宙似乎不感兴趣,只想为人们提供更多的超现实体验。作为技术创新的一个方向,这无可厚非,但它的雄心却是要彻底改造我们的生活,使之成为人类的主流生活方式。难道我们的子孙真有必要放弃现实世界,大部分时间生活在虚拟空间吗?

歌手和观众皆以化身形式参加的虚拟音乐会

20世纪50年代,意大利著名物理学家费米曾提出一个问题:宇宙那么大,很多星球上可能早已发展出高度发达的外星文明,可是为什么他们至今都没来跟我们联系呢?这就是众所周知的“费米悖论”。

我国科幻小说家刘慈欣曾对费米悖论提出一个独到的见解。他说,当一个文明发展到当今地球文明这种程度的时候,将面临两个选择:要么继续发展科学和技术,殖民外星球,成为星际文明;要么放弃对真实宇宙的征服,转而建立一个高度逼真的虚拟世界,然后在虚拟世界里越走越远。刘慈欣认为,外星人可能是因为选择了第二条路,所以才对与我们交往不感兴趣。

从当今的年轻人越来越沉迷于网络世界不能自拔,从元宇宙的设想能迎合那么多人的胃口来看,刘慈欣的看法很可能是对的。相比第一条路,人类在第二条路上显然尝到了更多的甜头,未来它会更加诱人,从而进一步驯服我们,最终是走向一条不归之路:更多的人在虚拟世界里纸醉金迷,从而将星辰大海抛在脑后。人类文明将停滞不前。从这个角度说,那些元宇宙的鼓吹者,那些所谓的互联网精英们,不是什么英雄,倒是人类文明的毁灭者。

不!元宇宙不是人类文明的未来,也不应该是人类文明的未来!

元宇宙破坏了人类社会的根基

即使不从文明的角度讨论利弊,单单考虑它对于我们每个人的利弊,元宇宙也值得我们警惕。这绝非杞人忧天。当代互联网虽然极大地便利了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但毋庸讳言,也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显而易见的是,患手机病、网络病的人越来越多,越来越严重了:颈椎病、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深度阅读和思考的能力严重下降、逃避现实交往、对大自然失去热情、网络暴力……这个趋势已经让很多有识之士忧心忡忡,而元宇宙不仅解决不了这些问题,还会让这些问题进一步加剧。

此外,可以预见的是,元宇宙自身还会带来更多、更严重的社会问题。

元宇宙要为我们倾力打造一个虚实交融的世界。但是你想过没有,一个人一旦在元宇宙中生活惯了,再也分不清什么是真,什么是假,那后果会有多严重!譬如,他在虚拟世界里看惯了杀人的场面,知道这里的“人”反正死不了,那么他在现实中很可能对真实的杀人场面也会无动于衷。他很可能会成为现实中的冷面杀手。退一步说,即使他没堕落到这一步,他也可能成为一个失去同情心的道德冷漠者,对别人的痛苦视若无睹。他甚至分不清迎面驶来的一辆汽车到底是真汽车还是虚拟物……

元宇宙着力于让我们获得更多的超现实体验。譬如,一个穷光蛋在虚拟世界里可以体验人人羡慕的百万富翁的生活。我们知道,一个社会的维持和发展,需要千千万万的人去推动,而人又是由渴望和欲念推动他去奋斗的。在奋斗的过程中,他也为社会创造了价值(比如为别人创造了就业机会)和财富。千千万万的人想改变命运,改变自己身份和地位的欲望,这些正是一个社会发展的动力。可是,倘若一个人能轻而易举地在虚拟世界满足自己的欲望,他在现实中就会失去奋斗的动力。如果人人都以这种方式去获得“成功”,社会还怎么维持和发展?

再者,一个人如何去协调两个截然不同的身份呢?这岂不要造成严重的人格分裂吗?对了,很多疯子往往就是因为分不清幻想和现实而被我们称为疯子的。可以预见,在元宇宙时代,精神病院里将充满了这一类疯子。

倡导元宇宙的人声称,元宇宙将会为人工智能时代的人类解决就业问题。如果沉迷于虚拟世界也算是一个解决方案的话,那这个方案实在太糟糕了。英国小说家赫胥黎在一本反乌托邦小说《美丽新世界》中提供的方案都比元宇宙强。该书中说,在一个商品极大丰富、

不需要人人工作的社会里,当人们感到无聊、苦闷的时候,他们就吞吃一粒叫“嗦麻”的药片。吃了这种药片之后,可以一连沉睡好几天,做着好梦。一旦醒来,如果依然感到无聊,还可以再吞吃一粒,再挨过几天。以此来度过一生。你瞧,用睡觉、做好梦来打发无聊时光,是不是比在虚拟世界里疲惫地奔跑、变换化身要强得多?但这些都是教唆人逃避现实的坏主意,实在不值得提倡。

有人吹嘘,元宇宙使用的数字货币,没有“央行”监管,更加透明,不会发生通货膨胀。但这种货币同样容易受到网络黑客和犯罪集团的操纵,成为他们洗钱的工具。至于元宇宙里所谓的数字资产,也完全可能成为一种高风险的投机。

总而言之,现实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元宇宙一个都解决不了。相反,它自身还会带来一大堆新问题。这些问题甚至会侵蚀人类社会赖以存在的根基,后果十分严重。

2 021年被一些人称为“元宇宙元年”,但愿这不是人类走向毁灭的起始年。我们要明白,并不是所有新事物都是值得我們鼓掌和拥戴的。好东西会以新事物的面目出现,坏东西同样也可以以新事物的面目出现。元宇宙就是这样一种坏东西。让我们再说一遍:要宇宙,不要元宇宙!

拓展阅读

化身有必要更逼真吗?

电脑生成的图形现在已能够很好地复制去世的好莱坞影星,深度伪造的视频甚至可以骗过最警觉的观众。然而,你要是登录Meta、微软和Roblox等平台的元宇宙,你会发现,那里的化身依然沿用过去的卡通图像。这就提出了一个问题:这些呆板的化身形象什么时候才能改变?

其实,要想让网上数以万计的人以三维全息像的形式互动,而且还要根据每个人随身佩戴的运动跟踪器实时更新,这是非常困难的。这对电脑处理器的速度和网速提出很高的要求。

此外,这里还涉及一个心理问题。早在1970年代,科学家就发现,当机器人制作得非常逼真,几乎像真人的时候,不仅不会让我们感到亲切,相反还会引起我们极大的反感和恐惧。我们有理由相信,当元宇宙中的化身制作得越逼真时,类似的现象也会发生。因此,化身要不要升级成真人形象,还是一个正在争论的问题。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