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动态

时间:2024-05-19

中国科协确立未来5年八大科普工程

中国科协11月19日公布的《中国科协科普发展规划(2021—2025年)》提出,到2025年,推动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大科普格局,为实现中国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超过15%的目标提供支撑。

为实现未来5年科普发展目标,该规划确立8项重点工程,分别是科普信息化提升工程、科普基礎设施工程、科技教育能力提升工程、基层科普服务能力提升工程、科技资源科普化助力工程、科普规范化建设工程、科普队伍建设工程、科普对外交流合作工程。

其中,科普基础设施工程方面,推动全国科技馆优化布局,均衡发展,实施卓越科技馆培育计划和中小科技馆能力提升计划,到2025年,推动每个地级市建有1座科技馆,鼓励有条件的县级区域因地制宜建设科技馆,鼓励专题特色科技馆建设。同时,全国科普教育基地2025年达到2000个。

科普对外交流合作工程方面,搭建科普开放合作的国际平台,拓展全国学会和地方科协的科普对外交流合作,不断扩大科普国际“朋友圈”。在深化国际及港澳台青少年科技教育交流领域,充分发挥“一带一路”国际科学教育协调委员会机制作用,做大做强“一带一路”青少年创客营与教师研讨活动品牌,深化“一带一路”虚拟科学中心建设,到2025年累计受益的中外师生超过3000万人次。

据了解,“十三五”时期,中国科协会同有关部门和各级政府协同推进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科学技术教育、传播与普及事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2020年,中国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达到10.56%。

科学家首次揭示雷暴云顶放电的光学特征

中国科研团队结合国际空间站搭载的高时空分辨率光学观测资料,首次揭示雷暴云顶放电的光学特征。相关研究成果11月17日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自然·通讯》上。

了解雷暴如何直接影响中高层大气和电离层区域,对认识地球不同圈层之间的耦合过程具有重要意义。研究表明,雷暴云顶型放电通常始发于雷暴过冲云顶和平流层区域,会显著影响对流层顶附近的温室气体含量。然而,受限于传统观测手段缺乏高时空分辨率的立体协同观测资料,学术界关于其现象学特征的认识严重不足。

中国科研团队基于自主研发的混合长基线天电阵列,结合搭载在国际空间站上的大气-空间相互作用光学探测器,对雷暴过境期间发生在中国华南地区的强雷暴过程进行分析,首次发现一类特殊的云顶放电信号——负极性NBE(双极性窄脉冲)总是伴随着蓝色337纳米光谱辐射,但并不伴随着普通闪电的777.4纳米辐射。这一明显区别于普通闪电的光学特征,纠正了长期以来学术界关于NBE放电不发光的传统认知,为利用空间光学手段评估闪电类型和监测强对流提供了有力判别依据。通过进一步分析发现,NBE峰值电流强度和蓝色光学信号峰值紧密相关。

《自然·通讯》审稿人认为,该工作展现了混合长基线天电阵列对雷暴云顶细微放电的强大探测能力,对解决困扰闪电领域长久以来的科学问题和学科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人类原肠胚形成阶段神经细胞特化尚未开始

《自然》最新发表一篇胚胎学研究论文,科研人员对人类发育的早期阶段——一个处于原肠胚形成阶段的人类胚胎进行详细的细胞和分子研究,发现神经系统的细胞特化在这个发育阶段尚未开始。

作为人类发育早期阶段的一个决定性时刻,原肠胚形成这个过程从受精后14天左右开始,持续1周左右。学界目前对人类原肠胚形成的理解基本局限于实验模型,无法直接对其开展研究,因为这个阶段的人类胚胎很难获得,部分原因是国际指南之前将培养人类胚胎的时限控制在受精后的14天内。

论文通讯作者、英国牛津大学尚尔卡·斯里尼瓦斯和同事通过分析一个在自愿终止妊娠后被捐赠用于研究的人类胚胎,该胚胎所处的阶段相当于受精后的第16至19天。他们对胚胎中的细胞类型和这些细胞表达的基因进行详细的描述,并与实验模型进行对比。他们检测到原始生殖细胞(成为卵子或精子细胞的干细胞)和红细胞等。他们还发现,神经系统的细胞特化在原肠胚形成这个发育阶段尚未开始。

《自然》同期发表的“新闻与观点”文章指出,虽然该论文只研究了1个胚胎,但研究结果为其他模型系统的实验解读提供了新的背景。同时,这些数据还为人类原肠胚形成这一此前未经探索的人类胚胎发育基本阶段提供了独特认知。

中俄联合体全球空间天气中心成立

11月16日,中俄联合体全球空间天气中心(以下简称“全球空间天气中心”)在京揭牌,并召开领导小组会议。

空间天气关乎卫星运行、航空飞行、地面管网等高技术系统及人类健康等,特别是航空飞行安全和航空通信、定位、跟踪,以及航空电子设备的可靠性,均可能受到空间天气严重干扰。目前,我国气象部门已初步构建国家级空间天气业务体系主体框架,基于风云卫星和空间天气地基监测网打造的天体一体化监测体系,已经具备了对日地空间因果链的“全过程”监测能力,以及对日地空间关键区域的关键要素做出长期、中期、短期预报及预警和现报的能力,空间天气预报准确率与国际水平相当。

全球空间天气中心由中国气象局、中国民用航空局和俄罗斯联邦水文气象与环境监测局共同建设运行,是我国民航气象领域首个由国际民航组织批准的全球中心,也是第四个全球空间天气中心。此举对加快建设气象强国、民航强国有积极意义。

全球空间天气中心成立后,气象与民航部门将按照优势互补、共建共享的原则,充分发挥各自业务、技术、服务、人才和在国际航空气象领域的优势资源,与俄罗斯形成统一服务出口,充分履行全球空间天气中心职责,为全球民航服务提供支撑,加快提升我国空间天气业务服务能力。其中,中国气象局为业务主体单位,负责全球空间天气监测、预报业务和技术研发能力建设;中国民用航空局为服务主体单位,负责为全球航空用户提供空间天气服务。

两次环境巨变影响河姆渡古人类

全新世以来,全球快速回暖,海平面上升,中国东部滨海地区地貌随之发生改变,这对新石器时期以宁(波)绍(兴)平原上河姆渡文化为代表的古人类生产生活等有何影响?

中国学者最新发表于国际专业学术期刊《古地理、古气候、古生态》上的研究论文表明,古地磁场长期变化和古强度变化的区域对比,可以为全新世沉积物提供高分辨率年代标尺,减小碳十四测年误差。在可靠的、高分辨率年代序列下,河姆渡地区经历多次气候变化,其中7500年前和6300年前两次重大的环境改变,影响并促进当地古人类活动的发展。

在此次研究中,研究人员通过建立HMD13钻孔年龄-深度曲线,很好矫正了碳十四测年,减小不同测年材料的定年误差。在可靠的年代学基础上,科研人员通过沉积速率和粒度变化、元素分析等结果,研究发现全新世早期环境变迁和古气候演化对新石器时期古人类活动有两大具体影响:一是7500年前开始,沉积环境稳定,陆地生长,海岸线缓慢退却,先民从7000年前开始在河姆渡地区定居,文化早期地层中含有木建筑和杆栏式建筑的基底,说明河姆渡地区的早期人类文明仍受海洋影响。二是6300年前天气急骤变冷事件发生前后,河姆渡地区沉积环境发生巨大改变,海洋来源的物质在此后几乎消失,海岸线东移撤离余姚,野生水稻在淡水环境中快速驯化。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