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民族低音拉弦乐器改良”课题综述

时间:2024-05-19

【摘 要】 对文化部科技提升项目“民族低音拉弦乐器改良”课题的背景、方向、特点及意义进行阐述。

【关键词】 课题研究;民族低音拉弦乐器;音响融合性;乐器改良

文章编号: 10.3969/j.issn.1674-8239.2017.05.002

【Abstract】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background, direc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subject of "the Improvement of National Bass String Instrument" in the ministry of culture'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omotion project.

【Key Words】subject research; national bass string instrument; sound fusion; instrument improvement

1 背景

自20世纪西方音乐大量进入中国以来,中国音乐发展之路骤然出现了多元化选择,这种变化对民族乐器和民族乐队编制的影响尤为明显。由于西方多声部音乐的发展以及对丰满宏大音响的审美追求,低音拉弦乐器有与之相适应的种类和体系。中国现代民族管弦乐队同样具有对各声部丰满平衡的审美需求,且近代以来中国的多声部民族音乐作品也在不断问世,改良民族特色低音拉弦乐器为发展中国民族管弦乐队提供了先决条件。

20世纪60年代以来,发展民族低音拉弦乐器的工作受到中国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他们对民族低音拉弦乐器提出明确的改良要求,众多民族音乐工作者也为此付出了努力。因此,涌现出了大批的低音改良乐器,较具代表性的有:20世纪50年代以二胡为基础改良而来的大胡、低胡;60年代研制出的低音革胡;70年代研制成功的拉阮;以及后来出现的拉忽雷、大马头琴、大琶琴等。然而令人遗憾的是,这些乐器都在音响性能、演奏技术乃至形制工艺等方面具有不同程度的缺憾,而未能得以全面地应用,导致现在的民族管弦乐队依然大多采用欧洲的大提琴、低音提琴作为低音拉弦乐器。对此,中国音乐人、乐器改良工作者和一些乐器制造厂商无不为此焦虑。

由于国家对民族低音拉弦乐器改革工作的重视,文化部在1993年和2013年两次将改革民族低音拉弦樂器列入科研规划。

2013年,民族低音拉弦乐器改良项目列入国家文化科技提升计划项目,由中国音乐学院作为牵头单位,韩宝强教授作为主持人成立了《民族低音拉弦乐器改良》课题组,参与的单位有四川音乐学院(第一合作申请单位)、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乐器改革与制作专业委员会(第二合作申请单位)、中国乐器协会(第三合作申请单位)和沈阳师范大学(第四合作申请单位)。该课题组的总体目标是“通过对各种类型低音拉弦乐器演奏方式的比较、以及对民族管弦乐队整体音响融合度的声学分析,找出既有改良低音拉弦乐器的所有问题,再利用音乐声学技术筛选影响民族管弦乐整体音响效果的关键性因素。在此基础上,对民族低音拉弦乐器进行内部结构和外观的系列化改良设计和乐器试制,通过一系列示范音乐作品的实际演奏,由各方面音乐专家对音响效果进行严格评审,最终确定中国民族管弦乐队低音拉弦乐器的形制及生产工艺。”①

2 课题的研究方向及特点

与民族低音拉弦乐器改良个案相比,此次基于课题的研究具备以下特点。

2.1 基于民族低音拉弦乐器改良案例分析总结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

课题对20世纪以后出现的52种民族低音拉弦乐器进行归纳,发现大多数改良工作者往往把目光聚焦在乐器的外形和演奏性能上,对低音拉弦乐器改良的效果也局限于单件乐器演奏的音响上,而没有将低音拉弦乐器的音响效果置于整个民族管弦乐队中。再加上长期以来,民族低音拉弦乐器的改良都以“单兵作战”或单一团体的形式进行。因此,改良的低音拉弦乐器基本限于在单一团体中使用,或仅在出国演出时使用,这种改良乐器不具影响力,更谈不上产生市场规模效益。

因此,作为课题研究内容,首先需要宏观分析之前所有改良案例的得失,总结原因如下。

(1)前期改良工作以个体或小规模为主,科研力量相对薄弱,无力解决涉及乐器声学、演奏人体工学、工艺设计和管弦乐队配器法等诸多领域的综合性难题。

(2)前期改良工作着眼于乐器的外形和音域,缺乏对乐队总体音量和音色平衡方面科学数据的把握,不能完美解决管弦乐队整体音响融合度问题。

(3)改良者之间的技术成果比较封闭,无法做到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针对这三个问题,提出改良的思路:利用跨学科的研究方法解决乐器改良中的问题;从音响出发,重点研究整体音响融合度问题;联合各方面优势,从声学、工艺学、人体工学、管弦乐配器学等多个方面展开研究。

2.2 以将低音拉弦乐器置于整个民族管弦乐队中的音响效果为核心思路

民族低音拉弦乐器改良应以音响为出发点,并兼顾整个乐队的音响特征,只有对音响的整体把握才能对民族低音拉弦乐器音响形成全面而系统的分析,才能建立科学的民族低音拉弦乐器改良方法体系。[1]

总结已有的改良案例,民族低音拉弦乐器改良按照声音特色分为两类:一类是采用类大提琴的音响标准,改革的重心放在外型上,重点使之视觉上更加民族化;另一类是采用具有民族特色的类胡琴的音响标准,使低音拉弦乐器与乐队中的中高音拉弦乐器音色能够统一起来。

从乐器音响学的角度考虑,乐器共鸣体的材料及形状直接影响音响效果,不管是使用膜振动,还是板振动方式,都是为最终的音响效果服务。因此,通过工艺学的方法形成能够产生民族特色音响效果的共鸣腔体,此为外形的改革方案。

从乐器发展历史的角度考虑,发展系列化的乐器有利于声部间音色的统一,如欧洲的许多乐器,尤其是提琴、琉特等乐器在发展过程中通常呈系列化形式发展,人们熟知的维奥尔琴(Viol)也是分为高、中、低等不同型号存在的,这也是考虑整个管弦乐队音响融合的思维方式。

为此,组织民族低音拉弦乐器主观评价会,目的在于将改良乐器应用在民族管弦乐队中,充分考虑其乐器音响融合度这一指标对民族乐器改良的重要意义。

2.3 建立科学的评判标准以提供借鉴的方法和思路

课题的研究充分利用国家给予的支持,重视顶层设计,从乐器声学、制作工艺、乐器材料和外观设计、演奏法、配器法、舞台音响效果等多层面、多角度进行综合研究,在完成项目的同时,力求为民族乐器改良建立更科学的评判标准,以利于为今后的乐器改良提供方法和思路。

课题的研究使用了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利用音乐声学中的音响分析技术、心理学中的主观评价方法、乐器工艺学的研究方法等,形成一整套新的民族乐器改良方法。课题是在全面了解以往民族低音拉弦乐器调研工作的基础上,利用音乐声学测量分析技术对国内既有民族低音拉弦乐器改良成果进行声学分析和总体效能评估,对参研民族低音拉弦乐器以评估结果为依据,对新型民族低音拉弦乐器声学结构进行声学仿真设计、材料测试和样品试制,在民族管弦乐队实际演奏中发现实验样品乐器存在的问题并加以完善,再将完善的乐器交由华夏民族管弦乐团演奏事先委约的管弦乐及室内乐作品,汇集作曲家、指挥家、音乐学家、演奏家等各领域音乐专家进行评审,最后为企业指出乐器改良的基本方向并确定相关乐器的生产工艺流程。

该课题除引进利用现代音乐声学技术进行民族低音拉弦乐器系列产品设计的思路,还创新性地将人体工学和运动力学理论和技术引入乐器外观设计,并在乐器制造材料选用上考虑环保因素。入围的乐器中还有一种使用竹质的低音乐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对可循环材料的尝试,充分考虑乐器木材代替材料的可持续发展因素。

3 结语

基于课题的低音拉弦乐器改良主要以低音拉弦乐器在民族管弦乐队中的作用为出发点,以乐器音响为首要考核指标,课题研究期间召开了三次全国的乐器学研讨会设专题专门讨论低音拉弦乐器改良问题,在海内外范围广泛征求意见,旨在争取最大满意度的同时,在世界范围弘扬中华乐器文化。除了在征集、采录、分析、评价等各个环节都制定了科学、客观的标准外,在结论产生的过程中也秉承客观、中立原则,规定课题组内凡与改良产品相关人员不参与评定。有关课题的结论定位于“一个阶段性成果”,而非“一锤定音”的结果。

從乐器发展历史上看,乐器的发展定型需要相当长的时间,乐器改良永无止境,尤其是民族低音拉弦乐器的改良,需要经历更长时间的积淀与考验。此次基于文化部课题的民族低音拉弦乐器改良研究将为其他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启发。民族化的低音拉弦乐器取代传统西洋大提琴后大大提升中国民族音乐的舞台形象。另外,关于课题实施过程中对民族乐队音响特性的分析能有效推进民族管弦乐乐器法和配器法教学进程。

注释:

① 引自《民族低音拉弦乐器改良》项目任务书。

参考文献:

[1] 李子晋. 多元化视角下的民族乐器改良——2013全国乐器学研讨会侧记[J]. 人民音乐,2014(10).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