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剧院建筑外观应最大限度地体现公共性和引导性

时间:2024-05-19

杨志刚

【摘 要】 以世界上四个著名的剧院建筑为例,提出剧院建筑外观应最大限度地体现公共性和引导性,当然还有节能方面 的考虑,并分析这类剧院建筑外观具备的特征,从中发现值得中国剧院建设借鉴的思路。

【关键词】 剧院;建筑外观;公共性;引导性;节能性

文章编号: 10.3969/j.issn.1674-8239.2017.04.006

The Appearance of Theatre Should be the Most Public and Guidance to Public

YANG Zhi-gang

(East China Architectural Design Institute Co.Ltd., Shanghai 200041, China)

【Abstract】Taking the world's four famous theater buildings as examples, the author put forward an idea that the appearance of theatre should be the most public and guidance to public, as well as energy-sav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is kind of theatre buildings also have been discussed, aim to find the worthy of reference idea for construction of Chinese theatre.

【Key Words】theatre; architectural appearance; publicity; guidance; energy-saving

本文中的剧院系指广义的剧院,是指以歌舞剧、戏曲、话剧和音乐会等演出为主的场所,包括文化艺术中心、大剧院、歌剧院和音乐厅等观演建筑。

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人民群众文化需求的日益增长,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全国各地新建了许多剧院,绝大多数投资巨大,动辄几亿、十几亿甚至几十亿,是当仁不让的城市标志性建筑。现状却是国内超过2 000多家剧院经营状态普遍不理想,能实现良性运营的只占很小一部分,多数二三线城市大剧院是靠政府“养着”,离开了当地政府每年数百万至上千万元的补贴,都很难生存下去。据文化部《2015年文化发展统计公报》分析显示,全国表演场馆年均演出仅43场(年均正常演出水平为200场左右),剧场空置导致数千亿的建设投资未能发挥应有效益,造成资源极大浪费。

归根到底就是“开源节流”没有做好。“开源”就是增加剧院的收入,包括争取地方财政补贴以及吸引企业或基金的赞助或冠名权;最主要的还是制作或引进符合时代要求的好节目,最大限度地把观众吸引到剧院看演出,增加票房收入。“节流”就是节省剧院的日常开销,减少成本支出。

本文主要探讨如何在剧院建筑设计方面吸引并引导公众进入剧院观看演出,为剧院的“开源节流”提供有力的支持。以挪威奥斯陆歌剧院、希腊Stavros Niarchos基金文化中心、意大利新佛罗伦萨歌剧院和美国华特·迪士尼音乐厅四个剧院建筑外观的设计亮点为例,从中发现一些值得中国剧院建设借鉴的思路。

1 四个剧院建筑外观的设计亮点

1.1 挪威奥斯陆歌剧院(Oslo Opera House)

奥斯陆歌剧院(图1)经历了一个世纪的构型,10年的策划和蓝图设计,5年的建造,工程总投资达7.5亿美元,建筑面积达38 500 m2,2008年4月12日正式启用。奥斯陆歌剧院由挪威的斯诺赫塔事务所(Snohetta)设计,2008年在巴塞罗那的世界建筑节获得了文化奖,2009年获得当代建筑欧洲联盟奖(密斯凡德罗奖)。著名音乐评论家Richard Morrison曾经在时代周刊上这样描述:“我恋爱了。她是挪威人,华丽至极,有趣至极,还有着令人惊讶的内涵。她就是奥斯陆歌剧院,从峡湾中拔起,美丽惊人的大理石和花岗岩屋顶让她看起来就像一座出水的巨型冰川。”

歌剧院的建筑师罗伯特·格林伍认为,剧院建筑应该是大众化的,必须是畅通无阻的,有不同的入口,就像公园一样。在设计奥斯陆歌剧院时,他首先想到不是怎样把它做高做大吸引全城人的眼球,而是希望把歌剧院做成一个“给人民的广场”,公众不仅可以触摸它,还能爬上这个建筑。

这座建筑更重要的意义是,它提供了所有人共享的公共空间。大片的落地玻璃窗让公众可以观看到剧院内的彩排、研讨会及道具制作的过程。斜坡屋顶铺设了公共步行道和自行车道(图2)。无需购买任何门票,人们可以自由地在建筑物前面的峡湾戏水、在斜坡上随意休闲活动,还可以进行自行车极限运动。可以登上屋顶极目远眺,欣赏奥斯陆秀丽的城市景致与大气的峡湾风光。在屋面上可以举办户外音乐会等(图3)。在建筑物上安装有太阳能电池板,它是挪威国内最大的、依靠太阳能供电满足能源需求的建筑。

歌剧院落成之后,原本宁可亲近自然也不看歌剧的挪威人不仅爱上了这个依水而建的建筑,也喜欢上了歌剧。

1.2 希腊Stavros Niarchos基金文化中心(Stavros Niarchos Foundation Cultural Center)

Stavros Niarchos基金文化中心(简称SNFCC)(图4)是一个公共综合体建筑,包括图书馆与歌剧院。该项目位于距雅典城南侧4 km的Kallithea(希臘Faliro海湾最早的海港之一),原场地是2004年奥运会留下的一个废弃停车场,虽然场地邻近大海,却没有任何海洋的景观。

SNFCC由普利兹克奖得主、意大利著名建筑师伦佐·皮亚诺建筑事务所设计,2016年建成,整个文化中心包含在一个17万平方米的景观园区中。伦佐·皮亚诺在场地南侧尽端创造了一个人工的坡地,坡度在文化中心建筑位置加大,赋予了建筑朝向海洋的独特视野,SNFCC的建成重新找回了场地与城市和海洋的联系。

从城市方向来的市民通过坡地公园,在不知不觉中登上建筑,在顶层的会展区和学习室观赏爱琴海辽阔的景色(图5),反方向则是卫城的景色。图书馆全落地玻璃窗的阅览室位于建筑最上层。屋顶提供了足够的遮阳,并拥有10 000平方米的光伏板,能够产生1.5 MW的电能供给,可以保证建筑在正常开放时间的能源自给自足。自然通风措施也运用在了所有可能的地方。

希腊总理Kostas Karamanlis说:“这个中心是我们国家的里程碑,设计实在是惊人。用一种极好的方式,结合带有功能的高度美感和环境考虑。我肯定它的影响将延伸到我们的国界之外。”

1.3 意大利新佛罗伦萨歌剧院(nuovo teatro dell'opera di firenze)

为了庆祝意大利统一150周年,歌剧的发源地——佛罗伦萨当地政府建造了一个新的地标建筑——新佛罗伦萨歌剧院,总投资1.5亿欧元,由罗马的ABDR建筑事务所中标设计。有一个1 800座的歌剧院和一个1 100座的音乐厅,还有一部分是一个可以容纳2 000人的露天设施。在这里现代建筑的屋顶演变成了室外舞台,而整个佛罗伦萨古城成为舞台背景。

歌剧院毗邻佛罗伦萨最大的卡西内公园(Cascine delle parco)和福索玛奇纳特(Fosso Macinante)古运河,位于历史城区的西北方向4 km处。它突破了传统剧院的形式,将传统剧院的单一功能拓展到了城市层面,并延伸到居民的日常生活中。来自历史城区或者运河边的公众可以穿越公园,既可步入建筑室内,欣赏一场音质效果上佳的歌剧或音乐会;也可沿建筑台阶拾阶而上,成为一个休闲健身的场地(图6);也可远观古运河和历史城区,成为一个观景平台;也可欣赏一场室外演唱会(图7)。人们的活动和音乐演出不再拘泥于歌剧院内部的固定空间,而是与近处的古城和远处的群山交相辉映。

作为项目建筑师之一的保罗·德西德里声称歌剧院代表着“意大利的创造力”。ABDR建筑事务所为新歌剧院赋予了建筑、城市空间的意义与功能, 成功地处理了新建筑与历史城市复兴的关系,并回应了扩大公众参与度的时代要求。

1.4 美国华特·迪士尼音乐厅(Walt Disney Concert Hall)

华特·迪士尼音乐厅位于美国洛杉矶,于2003年10月正式启用,是洛杉矶爱乐交响乐团的驻地,也是城市的地标性建筑,由普利兹克建筑奖得主法兰克·盖瑞设计。主厅可容纳2 265席,还有266座和100多座的两个小剧场。它成为一个音乐爱好者和旅游者共同膜拜的艺术殿堂。

迪士尼音乐厅位于洛杉矶市中心,它的最大亮点是离地约15 m的公众屋顶花园(图8、图9)。在寸土寸金的洛杉矶,公共公园并不多,盖瑞邀请顶级的明星风景园林师精心设计了这个面积并不大、却拥有100多种植物的公共花园,最大限度地体现迪士尼音乐厅的公共性,让更多的公众参与并享受其中。花园有两个入口,分别为东入口和北入口。登上长长的台阶就是由各种乔木、灌木和地被植物组成的公共花园(图10)。园内有两个最重要的人流集中地:由瓷器碎片建造而成的纪念水景(图11)和儿童剧场(图12)。儿童剧场是一个由混凝土搭建的圆形剧场,供小型的演唱会和其他公共活动所使用。在平时没有活动的时间里,游客与那些在附近工作的人会在此短暂停留,吃午饭、读书或仅仅是休息。

除了这两处较大的人流集中地,还营造了一些私密的休憩小空间和观景点(图13)。从这些地方可以看见城市周边的景色,从市中心到当地的小山,再到远处的山脉,视野开阔、层次分明。

另一个亮点在于,舞台背后设计了一个12 m高的巨型落地窗供自然采光,白天的音乐会则如同在露天举行,窗外的行人过客也可驻足欣赏音乐厅内的演奏,室内室外融为一体,此设计绝无仅有。

2 剧院建筑外观应具备的特征

从以上四个世界著名的剧院建筑实例可以看出,建筑师把剧院建筑的“进去看演出”的单一功能拓展到城市层面,并延伸到居民的日常生活中。当然前提是建筑屋顶必须有足够结构荷载以满足公众在上面的活动。归纳总结,剧院建筑的发展趋势具有以下特征。

(1)增加“广场”或“公园”功能吸引群众融入其中

人们可以自由地在建筑屋顶读书、散步或健身运动等。如果剧院建筑外观仅仅是美观而无法“爬上这个建筑”,也就只能成为游客的一个远远的摄影背景而已。剧院建筑不应该是一个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它应该既可远观,也可“亵玩”。哈尔滨大剧院(图14)、法国巴黎爱乐音乐厅(图15)、正在建设中的余杭文化艺术中心(位于浙江杭州)(图16)和预计2020年建成的韩国釜山歌剧院(图17)也都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特点。如果剧院建筑增设怡人的花园、树木或小景,那就更加理想了(图18、图19),迪士尼音乐厅屋顶公共花园还成为人们拍摄婚纱的绝佳地点。

(2)将屋顶(不一定是建筑的最高处)变身为观景平台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登高望远、万物尽收眼底的愿望,因此能够登上剧院建筑的屋顶,360°欣赏城市的美景,可以最大限度地吸引群众(图20、图21和图22)。

(3)透视的剧院

人们可以从外面通过落地玻璃窗看到剧院里面排练厅、道具制作室等的彩排和道具制作过程,引发人们进入剧场观看演出“一探究竟”的好奇心(图23)。估计像迪士尼音乐厅那样“窗外的行人过客也可驻足欣赏音乐厅内的演奏”比较有困难,行人过客会对演员或观众造成干扰。2014年,笔者到荷兰阿姆斯特丹音乐厅考察时,经介绍音乐厅后部墙面开有小孔(内有双层玻璃,隔声比较好),参观者可以通过这个小孔观看音乐厅内部的排练或演出而不会产生干扰,这种做法还是有一定借鉴之处的。

(4)增设室外的演出场所或观看空间

在室外增设演出场所,演出一些免费节目,能够吸引在此逗留的人们观看演出(图12、图24)。如果增设演出场所有困难,也可以在建筑外墙上设置大型LED屏,如美国新世界交响乐中心的大型LED屏可以同步播放室內音乐会的演出(LED屏平时也可以播放节目宣传广告),人们可以在草地上一边喝咖啡一边观看演出,当然声音效果和室内现场演出无法相提并论(图25)。做的更胜一筹的是波兰托伦音乐厅(the CKK Jordanki),剧院后舞台可以打开作为室外演出的舞台,这样室外演出的舞台效果会更加接近室内演出的效果(图26)。即将完工的山东枣庄文化艺术中心的剧场后舞台也可以打开作为室外演出的舞台。人们在室外有意或无意的观看,或许就会激发走进剧院观看更高水平、音质效果更好演出的兴趣。

(5)利用太阳能、自然采光和通风等措施节约能耗

如奥斯陆歌剧院在建筑物上安装有太阳能电池板、希腊Stavros Niarchos基金文化中心拥有10 000平方米的光伏板屋顶,既可以遮阳,又可以產生电能(图27)。美国迪士尼音乐厅有自然采光的墙角(图28),哈尔滨大剧院观众厅也可以自然采光,演出时可以用遮阳帘遮住(图29)。Stavros Niarchos基金文化中心将自然通风措施运用在了所有可能的地方。

3 结语

国家和地方政府投资建设剧院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提高人民的文化素质,进而提升城市和国家的文化内涵。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国家和地方政府是愿意投入和贴补一定资金的。但现状是多数老百姓宁愿花80元看场电影,也不愿花20元到剧院看演出,这既与欣赏习惯相关,更多的还是宣传不到位。和那些电影大片和大咖歌手在电视和网络上铺天盖地的大成本宣传广告相比,连经营都成问题的剧院是没有资金进行宣传的。普通群众都不知道剧院有什么演出,怎么可能去看演出。

剧院建筑作为公共建筑,不能纯粹为吸引人的眼球,盲目地追求高大上和奇形怪状,应该在设计时最大限度地考虑其公共性和引导性功能。通过与当地环境相协调的、美丽的剧院建筑外观把周围的公众吸收过来,并能让公众参与其中,可以像进入公园一样,在建筑上自由地行走和健身运动(可以在人流的区域布置演出的公告栏)(图30),也可以登上剧院的屋顶全方位欣赏城市独特的美景;再通过玻璃窗的排练厅和道具制作间、室外演出场所的免费表演提高人们观看演出的兴趣;进而引导观众进入艺术殿堂观看演出,最后达到提高人民文化素质的目的。总之,要巧妙地结合剧院建筑外观的公共性,把更多的公众由远及近、由外而内吸引进剧院观看演出。正如上海大剧院院长张哲所说“培养观众是大剧院的第一要务。”而引导观众进入剧院观看演出就是培养观众的第一步。

剧院建筑是个能耗大户,最大限度地利用太阳能、自然采光和通风等措施,可以有效地节约能耗、降低剧院的运营成本。

最后以Snohetta事务所的描述作为文章的结束语,“歌剧院是城市文化空间转换的一个范式——从静态到动态,从封闭的盒子到开放的舞台,从被动到交互,从精英型的标志物到大众的场所,从少数人的空间到大多数人的空间。”

参考文献:

[1] 庄葳,姚彦彬. 上演于文艺复兴的新歌剧[J]. 时代建筑,2013(1):134-143.

[2] 陈平. 新常态下剧院建设思路探讨[J]. 建筑技艺,2016(11).

[3] http://www.norway.org.cn/.

[4] http://www.studiointernational.com/index.php/frank-gehry-walt-disney-concert-hall.

[5] http://www.youthla.org/.

[6] http://www.archreport.com.cn/show-6-3155-1.html.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