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9
傅海聪
(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上海 200002)
当今国内的文化演艺设施建设如火如荼,已形成了一种建筑热点和文化现象。如何创造适合本地区特点的功能合理、设备实用而又规模适度的观演场所?是一味追求形象和攀比、投入巨额资金和维护费用打造千篇一律的舞台系统以及怪异张扬的建筑外表,还是发展适合自身特点的演艺形式和建筑风格,以促进当地经济和文化交流的可持续发展,将是演艺建筑设计面临的一大课题。从1978年的33座剧场发展到如今的130多个不同类型的文化演艺场所,上海的文化设施建设走过了一段不同寻常之路。特别是在新旧世纪之交,以上海大剧院为先导和以世博会的申办为强劲动力与契机,十年里上海演艺建筑的观演功能更是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和完善,建筑从内容到形式均各具特色,并由中心城市向郊区发展辐射,满足了国际大都市日益增长的文化精神和市场需求,并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效应和影响力。
随着2002年上海世博会的申办成功以及上海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和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目标的明确,加速上海城市建设的进一步开发成为必然的选择。2004年,上海演艺建筑在一年中完成了两项重要工程:饱经风霜的上海音乐厅被实施整体平移、提升和修缮后重新投入使用,享誉世界的英国皇家爱乐乐团在此成功举行了首演;而在新旧世纪之交启动的东方艺术中心也顺利竣工,这是继上世纪末上海大剧院建成后当时国内技术最新、品质最高的演艺场所,拥有更具专业化的观演模式,不仅拥有设置管风琴的一流演奏厅堂,同时,增添了特有的历史温情感。
随后,以世博场馆为代表的一大批文化标志建筑应运而生,将上海的演艺设施建设推向了新的高潮。上海世博会不仅是新理念和新技术的最大载体和平台,而且凸显了文化和娱乐功能。世博会举办期间总计两万多场演出本身,也充分印证了上海演艺事业的繁荣和演艺建筑在城市文化生活中的作用。世博园区内就曾形成文化演艺建筑“三足鼎立”之势:具体体现在世博文化中心、世博中心和世博宝钢大舞台等永久保留建筑中,它们已从传统演艺和舞台模式中脱颖而出,提供了不同类型、规模和标准的演出设施,以科技创“艺”结合各自独特的观演空间,塑造了综合的功能和场景变幻模式,不仅达到了独特的演出效果,其建筑本身也呈多元化展现。特别是它们均为上海本土建筑师原创设计,开创了国内设计师主导重大标志建筑设计的先河。
世博园区外的演艺场馆建设也是有声有色,其中,包括了正在建造的两位日本名师的力作。其一是安藤忠雄设计的上海嘉定保利大剧院,这是一个由3幢建筑组成的文化中心,力求演绎充满跃动感的空间,成为当地的“文化万花筒”。另外两个是矶琦新设计的上海证大喜马拉雅艺术中心和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前者引入了“大堂剧院”的理念,其另类的形式风格,个性化的概念,为浦东新区注入了新的活力;后者则致力于打造一个更高品质的音乐殿堂,摆脱了单纯局限于建筑塑造的传统手法,正如设计者所说,“更像是在构建一个大的乐器”。
刚刚落成的上海文化广场恐怕还鲜为人知,然而它本身就充满了跌宕起伏的戏剧性。这个昔日号称“远东第一大赌场”的旧上海法商跑狗场,历尽沧桑,解放后曾改造为上海的“文化广场”,在20世纪50 ~ 80年代,以其场地开阔、座位数量多而成为沪上演出和集会的最主要场所,曾因大火劫难而出名。90年代初它还一度成为上海的临时证券交易所,而后又改建为华东地区最大的花卉交易市场。在此期间,亦经过了数次的规划设计和定位纠结,已故加拿大著名建筑师埃里克森于20多年前就曾提交过一个气势恢弘的设计方案并几乎付诸实施。2005年9月,上海文化广场终于立项进行改造,经过五年的建设施工,不仅打造了一个全新的专业化剧场,而且演出场所全部位于地下,上部覆盖城市公园,堪称当今世界最大的地下剧场,成为上海演艺建筑建设的重头戏。
根据规划,世博园区在世博会后将成为上海全新的中央活动中心,具有旺盛的活力,形成最具规模、最具创意和最具竞争力的文化集聚产业,成功实现后世博可持续的华丽转身。
从最初4 000座剧场立项转而定位于18 000座的文艺娱乐综合体,世博文化中心所产生的规模效应向更多的人打开了文化艺术殿堂之门。世博会后它即被某著名跨国企业冠名入主,先后成功举办了王菲演唱会、张学友演唱会以及美国老鹰乐队演唱会等一系列大型演艺活动,也由此衍生了文化娱乐和餐饮消费,确保了场馆长期高效运营的使用目标。在技术上,世博文化中心创造了大型演出场馆容量可调节功能,置于上部的软帘和下部的硬质隔断板组合而成的顶部机械升降系统,可将观演大厅调至5 000座、8 000座、12 000座以及 18 000座的不同规模。同时,其可变观众座椅也成为一大亮点,能够根据文艺演出和竞技比赛的不同视点进行视线调节。舞台区也可根据演出形式和厅堂容量灵活多变,在尽端式与中心式之间转换替代,还可以进行360°空间的三维组合,给予演出无限的创意。
不过,与以往争相打造奢华正统的箱形镜框舞台形式剧场一样,近来许多城市又转而频频模仿这类“叫好又叫座”的大型时尚演出场所。作为可具备国际大型赛事标准场地的综合场馆,往往依托于国内外重大活动而建,一些地方演艺场馆的后续运营状况似乎并不乐观,与期盼的演艺尤其是竞技诉求相去甚远。这也给定位此类场所的项目提了一个醒儿,应该根据各自的实际出发,不必动辄就以“NBA篮球赛”或冰上节目等“稀客”说事效仿。上海曾一度将闲置多年的“万体馆“改造成”大舞台”,通过对平面布局和空间环境的优化并完善舞美设施及灯光音响的结构荷载需求,成为大型大众化演艺场所值得借鉴的务实案例。
以 “红厅”命名的大会堂是世博中心的核心功能场所,在世博会期间每天结合国家馆日活动举办具有各国风情的大型文艺晚会,已成功上演了西班牙国家芭蕾舞团和伦敦交响乐团等世界一流团体的经典剧目,并举行了一系列的高峰论坛交流活动,成为世博园的高端演艺和外事活动场所。如图1所示。
从演艺与会议功能频繁转换的实际出发,结合观众厅的空间形态,创造与室内风格浑然一体的“移动伸缩墙体”成为该厅的一大壮举。演出时经“折叠”后自然形成的台口,成为与舞台相融的有机组成部分,如图2所示;在会议状态时再将其“抽拉”伸展进行空间延续,以“缝合”主席台与会场的“割裂”状态,形成与观众厅“一气呵成”的整体效果。伸缩装置在30分钟内的推拉移动,很短时间里满足了白天会议,晚间演出的惯用“切换”模式,在大型音乐会时还可作为音乐罩使用。尽管没有设置车台和转台等复杂的台下机械系统,也未照搬利用率不高的后舞台空间模式,世博中心却根据自身定位圆满地实现了最有效的实际需求。
上海文化广场是以“百老汇”模式为主打造的专业音乐剧剧场, 2 000座的观众厅和舞台等所有设施均位于地下十余米处,成为世界最深、拥有座位最多的地下演艺建筑。为适应多变化的音乐剧剧种,其舞台不仅有平移、推拉和旋转的功能,而且近20 m长的弧形台口长度堪称上海之最,在国际上也颇为罕见,重达半吨之多的巨幅幕布更是特殊加工定制。舞台顶升机构采用了国际先进的刚性链顶升系统,还有在国内首创的喷水制冰装置等。试运营伊始,即成功地举办了2011年上海夏季音乐节等大型演艺活动。
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是典型的“场团合一”场所,这也是为什么建设方竟会在选择建筑师之前先行选择了声学设计师,将建筑的功能要求置于至高无上地位的原因。相比东方艺术中心以及改造后的上海音乐厅,它具有更高的音质要求以作为大型乐团的录音场地。1 200座的演奏大厅满足了上海交响乐团的日常排练及高水平的交响乐公演,具有亲和力的立体环绕式布局充分激发了乐队与观众之间的热情,从而产生良好的视听环境和演出氛围。同时,呈现影像的高性能投影装置打破了传统音乐厅的形式,在丰富试听的同时为现代交响乐演奏提供了更多的发挥空间。设有升降活动地面装置的400座小排练厅作为乐团的常驻场地不仅适用于室内乐,也成为可以自由组合空间的专用录音棚和多功能视听场所。
上海嘉定保利文化中心和上海大宁剧院填补了上海区县无大型文化设施和无甲级剧院的空白,焕发出上海北部地区的活力。它们的一个显著共性是当地政府不仅投入巨资建造公共文化设施,而且与“文化央企”结成战略合作伙伴,委托给专业文化艺术公司冠名经营管理,以确保每年推出120场以上的国际、国家级和省市级演出。边长100 m的嘉定保利大剧院内设1 500座的剧场和400座的多功能厅,设计之初就早已确定了运营模式和归属关系,建筑创作得到强劲的支撑和依托,功能与形式最大限度地结合,作为自然与人和文化“碰撞”的“华丽场所”来进行塑造。上海大宁剧院总建筑面积超过7 000 m2,内有观众席1 100多座,尽管规模有限,但开业之初就接待了莫斯科交响乐团、赫尔辛基男声合唱团及上海芭蕾舞团《天鹅湖》等7台12场节目。该建筑没有刻意追求外部形态的标新立异,而是以质朴的体块和适度的规模有效提升了大宁这个宁静绿色国际化社区的文化内涵。如图3所示。
自然和谐、平和适度的审美品位是近年来上海演艺建筑的基本形式和风格取向,它们的一个共同特点是已不再沿袭“房中房”等过度包装的造型手法,而是承载着城市文化生活的内容,在特定环境中每每取得沉着与静谧之势,舍其张扬,避免形态的繁复刻画。上海世博永久建筑更是以其整体而凸显标志性,功能逻辑和空间结构形成的立体环境成为建筑外部视觉语汇的内在起源,体现出现代建筑表象下的中国设计师对“理性与浪漫”、“科技与情感”的特有理解和专注,生动演绎了上海世博会的主题。
分列于世博会世博轴两侧的世博中心和世博文化中心共同营造了滨江建筑恢弘的空间气氛,建筑通过点与线、虚与实、圆与方、深与浅以及端庄与灵动的对比,形成了平缓舒展而生动有机的城市空间形态和沿江天际轮廓线,一个看似“面向未来”的“飞碟”, 另一个又像是停泊在水岸的“超级邮轮”,简约的外部形态和细腻的表面肌理构成了别具一格的性格特征。设计均源于各自场馆功能空间的构成,悬挑漂浮的形态由体量的切割所形成,逻辑性地反映了内部空间的特定形式,共同营造出仪式感和人性化共存的多元氛围,充分展示了一个全新形象的文化娱乐集聚中心和“城市客厅”。建筑、绿地、江水交相辉映、和谐共生,实现了现代风格与自然形态的完美过渡。
世博宝钢大舞台是历史保留建筑改造的范例,吸引人们前来品赏并参与互动,成为民间团体和地方文艺表演场地。作为工业遗存的代表,它不仅成为本届世博会的一个缩影,也充实了上海演艺建筑新的独特形式。炼钢车间的原有锅炉、冷却管和巨型螺栓等构件经加工制作和提炼后,保持了斑驳的原貌色彩,可以清晰辨认和识别,不仅表现出生动的建筑视觉语汇,而且被打造成形态各异的主题雕塑。在绿地江水环抱中,建筑似乎又成为一个小品,融入于浩瀚的世博公园里。建筑内部演艺氛围与外部环境呼应互动,并与光、水、风等自然要素以及市民的喧嚣等周边对话,观众怀着期待、兴奋的心情聚集在这样一个特殊的空间内外,体验全新的感受和地域文化。
世博文化中心、世博中心、宝钢大舞台的外部形态如图4所示。
如果说世博文化中心堪称“文体结合”的演艺场所,那么,主体位于地下的上海文化广场则是一座“文绿结合”的特殊艺术殿堂。设计以平实静谧的策略应对着复杂且变化着的诸多问题,演绎自然的理念做到了极致,庞大的建筑体量消解在城市的地下空间与浩瀚的绿林丛中,纯净柔美的地面壳体表现出高度上的净化,白色光洁的金属表皮与蔚蓝的天空融合一体,象征着设计定位与价值取向的升华,“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远势”与“近质”自然生成了外部的形象。整个剧院内外有机结合、水乳交融,跌宕起伏的大草坪以及展现人文与自然的室外剧场也为市民有效地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城市空间。如图5所示。
上海证大喜马拉雅艺术中心在组合理念上则一反常规做法,是多种性格迥异的设施的结合体。100 000 m2规模内设有1 200座的多功能剧场,集当代演艺文化、艺术家创作中心、酒店和商业设施为一体,并形成开放的城市文化广场。重要的是,观演功能场所并非为其他设施的附属品,而成为核心并赋予整个项目文化和艺术的灵魂,从而提升商业的价值。因此,建筑的整体造型承载着丰富的内容,上方由纯粹的玻璃立方体构成,下方一组粗犷豪放的树状清水混凝土雕塑墙形成了视觉焦点。简洁和有机、规则和随意的结合构成了独有个性,建筑的多元文化表现力也给城市增添了浓重的一笔。如图6所示。
演艺建筑作为一种特殊类型的综合公共建筑,其空间和体量均十分庞大,因而舞台系统、空调及照明等机电设备的能源消耗非常可观。通过高新技术和传统有效措施结合,充分降低建筑的耗能,实现绿色可持续,上海的演艺建筑做出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
上海世博会成为绿色低碳建筑的引领,这在世博中心和世博文化中心以及宝钢大舞台中表现得尤为明显。世博中心走在绿色低碳的最前列,采用国内外双重标准控制,不仅获得中国绿色建筑评介标识三星级,而且还是有史以来第一个取得美国LEED金奖的世博会建筑。平缓舒展的屋面为太阳能建筑一体化提供了充分的条件,高达一兆瓦的发电量和充足的热水系统,为建筑提供了可靠的能源和服务保障。半导体白光是世博中心独具特色的绿色照明系统,并使其一举成为空前规模的LED功能性照明场所。除了节能环保,更重要的是LED作为可用光输出的大功率照明和大范围变换色温的效果光源,即使在简易舞台的情况下,也可以有效地改善舞美和场景设计。
世博文化中心将绿色理念充分运用于建筑创作中。由于在原有基地内大幅度提升建筑容量,从功能布局上看,“借天不借地”,在有限用地内充分利用空间,这一概念成为建筑的必然选择。悬浮的建筑体态也形成了一种遮阳效果,加上绿色生态坡的建筑基座,生动演绎了当今建筑的主流趋势。同时,观演厅内可变容量取代了复杂而倍受争议的“可调混响”装置,灵活隔墙系统避免了功能转换引起的二次改造和重新搭建。特别值得介绍的是,世博文化中心、世博中心、世博轴共同依托浦江资源,因地制宜,采用江水循环技术,不仅在冬季大幅度降低了供暖的能耗,而且完全消除了大面积冷却塔在夏季的困扰,充分体现了节能环保并与环境和谐共生的设计理念。
如果说世博文化中心体现的是“节地”思维,那宝钢大舞台则充分展示了其“节材”的3R(reduce、reuse、recycle,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原则。为了节省投资并保存历史元素,设计时进行了多方面的实践和努力。尤其是针对上海盛夏季候,利用滨江绿地的凉爽环境,半开敞的建筑结合多重遮阳和自动气流组织实现了观演厅的被动降温和节能。还构建了一个临时的空气冷却室并与既有的送风系统相连接,设置冰块让其融化时与送风空气对流以使观众厅有效降温。同时,融化的冰水稍加处理后,再作为室内外的景观用水进行补充循环,将绿色低碳理念演绎得淋漓尽致。
上海文化广场改造项目“文绿结合、以绿为主”的定位本身就彰显了其最为直观的和谐与生态伦理精神,举重若轻地完成了一项史无前例的艰巨挑战。“深藏不露”的地下空间环境自然具有独特的热工和降噪优势,而一条贯穿于内的“阳光谷”更是让人置身于地下深处却倍感惬意,较之世博园世博轴的“显山露水”,这条自然的“绿色通道”更显得“雪中送炭”和弥足珍贵。新的上海文化广场不仅填补了上海专业音乐剧场的空白,还使基地内的一些历史优秀建筑获得了新生,同世博宝钢大舞台一样,起到了可持续发展的里程碑作用。
从申博成功到现在,新世纪的第一个十年里,上海演艺建筑的观演功能得到了大幅度地提升和完善,建筑从内容到形式均各具特色。以上海大剧院为先导,基本实现了上海演艺建筑的多元化发展,满足了国际大都市日益增长的人民文化精神需求和市场需求;同时,标志着上海的文化艺术设施建设已从追求政绩形象工程,逐渐发展到注重建筑的功能特点、文化内涵和生态价值以及市场运营,其平和务实的可持续理念成为当今城市和建筑的主题,演艺建筑已形成数量和质量并重的局面。
然而,要成为一个充满艺术气息的高品位的文化都市,上海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近来,文化艺术界提出打造优秀剧团驻场演出的“经典剧场”,让“明星众多”的固定团队上演的精品剧目提高观众的粘附力,以培养热爱经典戏剧的高水准观众,而不是把剧院仅当作接纳大众的表演“消费品专卖店”。这无疑对演艺建筑的设计和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和期待,上海演艺建筑的发展,可谓任重而道远。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