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9
文/[美] 戴维·拿破仑 编译/王文琰
对于芝加哥这座城市来说,海军码头是它的标志性建筑之一,1999年,在那里的水下桥梁结构的顶部竖立起了一个新的建筑,它就是由芝加哥莎士比亚剧院(CST)扩建的新的综合剧场。尽管新剧院的一部分与密歇根湖的壮丽景色融为一体,但剧场的主体却牢固地建立在远离河岸的安全地带。
虽然湖水近在咫尺,但剧场并没有考虑将它融入到演出中去。直到芝加哥莎士比亚剧院决定在这里上演《第十二夜》,舞台才伸到湖中水面上,湖水变成了剧目中的场景。这个剧目讲述了一对孪生兄妹在沉船失散后发生的故事。剧院将码头、海水引入剧场,让这部莎翁名剧在神奇的舞台水景中绽放独特的光芒。
《第十二夜》的开场是女主人公薇奥拉遭遇船难,落入海水。根据剧情,薇奥拉在水中,东西丢失了,周围的人们也失散了,而且还伴随着暴风雨,到处充满了危险。最终,她克服了重重困难来到伊利里亚。为了很好地表现剧情,创作团队希望在这个建在码头上的剧场中再设立一个道具码头用来演出,让道具码头慢慢地入海坍塌,然后薇奥拉爬出水来,在这个陌生的地方被救上岸。
这意味着在创建和安装剧目设施时,设计的首要工作是确保不会使剧院下沉,其次要设置一个舞台码头并让它遭受一次真正的破坏。整个剧目的重点是一个7 000加仑的水池(1加仑=4.545升)。演出的舞台被比喻成一个倒放的高顶礼帽:中间是一个6英尺8英寸深的水池,环绕它的是一个8英寸深的浅水池,从这里延伸出一个舞台码头。码头是木结构,形状类似一个心脏的两侧,设计团队把它设计成曲面代表海浪。正如心脏的两个部分其实是一个整体,码头的两瓣也是相通的。它们通过中间相连的路径彼此合成,重新变得完整。
演出开始时,薇奥拉落入海里,在海中忽隐忽现。导演首先用慢动作使女主人公从舞台天桥上飞出,在海上几英尺高处落入海中。随后,她隐没在海水中,在那里脱下自己的甲胄和衣服,同时,相关操作人员使甲胄和衣服飞出水池,以表现薇奥拉在海水里丢失了衣物。飞出动作由工作人员操作舞台天桥上的一台电机带动的机械装置完成。他们必须确保甲胄和衣服在飞出之前,演员已经脱下了这些服装。那么,如何使操作人员能知道水下发生了什么?何时抛出衣物?还有,女演员怎样在水下脱下准备抛出的甲胄和衣服?这些都是设计团队要考虑和面对的问题。
剧中,所有的伊利里亚的居民都喜欢戏水,喜欢在任何时间尽可能地把自己和别人弄湿。惟一的例外是大管家马伏里奥(Malvolio)先生,他试图保持干燥,甚至还穿上了自制的老式皮革胶鞋,以免脚沾上水。
大部分演出场景都在水边和道具码头上。比如,马伏里奥呆在码头上,拿着雨伞以防下雨。有些场景会真的下雨,有时,雨水只淋在马伏里奥身上。在这个世界上,水的威胁对他而言就是酷刑。马伏里奥被绳子吊着从空中降落,但没有碰到水。相反地,导演让他停留在脚趾只离水面3英寸的地方,怕沾到水的他不停地蠕动,而身边的人都在狂欢。那么,创作团队是如何创造出这种能选择降雨范围和地域的雨水系统呢?
剧院的大部分覆盖着轻质白蜡木,潮湿会渗透这些木质结构。舞台构造是由雪松这种密实木料建成的,湿度会影响这些木材吗?赤脚的演员们会不会被受潮落下的木头碎片划伤脚趾?他们如何建立一个坚固的框架以保护木质结构不爆裂呢?
至关重要的是,要找到一个舒适的温度,既保证在水中表演的演员不冷,又能保证旁边看演出的观众不会觉得太热。设计者认为舞台台口使得温度调节有了更多的灵活性。可以使台口内的演员表演区渐热,同时,根据需要对观众区降温。那么,他们是如何在舞台上创设了一个热水池,又不会使热水意外地飞溅到近处的观众?
按照电气法规和安全照明需要,将灯具安装在水下是另一个挑战。工作人员是怎样照亮水下以便表演能够在水下进行的呢?
该剧目表现的是伊丽莎白时期的故事,通常用于表现那个时期衣着的面料都不很适宜下水。设计者必须找到外观上符合那个时代的效果,但又可以每天浸泡在水中的面料。他们会使用什么面料,设计师又将如何设计呢?
配备了泳裤、护目镜和潜水设备,设计团队开始工作了。CST的扩建剧院有一个深16英尺的工作地下室和一批4 英尺×4 英尺的脚手架支撑系统,它们可以做高度调整。工作团队在它们的上方建立表演甲板,每个塔架4英尺×4英尺,塔架与塔架之间相隔也是4英尺。所以,每个塔架的每个拐角不仅要支撑直接位于它顶上的结构,还要支撑其周围空挡处上面的桥接结构。
如上所述,所有的负荷主要靠有限的几个点来支撑,所以,当他们得知演出需要59 000磅(1磅 = 0.4536 公斤)水时,便开始担心海军码头的结构是否能支撑得住。他们将地下室里的所有东西取出,然后从地板向上建造了一个特别的系统。他们创造了横跨地下室的木制井字梁系统,该系统是由多层纵横梁组成的框架,下层横梁和上层横梁交错成90˚排列,这样就形成了一个个层叠的木制井字梁框架,依靠这些框架,可以沿地下室整层均匀分配所支撑的重量。
为确保剧院不下沉,工作团队依靠一家工程公司来确定海军码头到底能支撑多少负荷。他们利用海军码头的设计图纸来设计剧院的负荷分配系统,以保证加到码头上的重量低于它的设计负荷值。对于深水区,他们设计为6英尺深,但这一领域不宜过大,因为大部分重量将集中在那里,这些重量必须被有效地分散以保护剧院的结构不会因为负荷过大而遭受破坏。为了加强上述的木制框架支撑结构,他们在池底又增加了工业脚手架,使它和木制结构交互支持。交互的2 英尺×10 英尺的梁从两个方向贯穿地面,从而使他们能够在水池里环绕和分离深水区。
设计者解释,这有点像将负荷放在I型梁上,如果有一个I型梁,当坐住两个端点,然后在梁的中间加压时,那么,施加的负荷将被分散到两个点上来支撑。如果固定住四个点,还是在同一个地点施压,那么,施加的负荷将被分散到更多的点(四个点)来分担。多层堆积的交错梁能有效地将加在上面的一点负荷分摊到下面各个梁的交汇点上。具体地说,地下室的梁是交错分布的,如果这一层的梁是由后舞台向前舞台排列的,那么,它的上一层梁将从左往右排列。这样,如果按压任何一点,重量都将由左右的支撑梁们分担。尽管所有的梁都有一定的弹性,而且,地板也并不完全平坦,但是仍能保证交错成90˚搭建的层数越多,负荷分担的效果就越强。对于6英尺的深水区,从地板开始至少有两层梁,然后是一个绞架结构,再往上又有至少四层梁,而且上层梁是胶合板横梁。
为了创造一个雨景,设计团队让舞台工作人员携带水罐在马道上跟随管家马伏里奥一起移动。虽然,这并不是让雨水跟着演员跑,但水确实需要稍微的变换来跟上场景中的演员。这些水罐最后加装了淋浴喷头,终于达到了令人满意的雨水效果。
为了实现让马伏里奥穿着甲胄更靠近水来表演而不至于不舒服,最终让演员成水平姿势并拱起后背来躲避水。甲胄的设计实际上在臀部位置是可回转的,可以使演员调节身体成俯卧姿势接近水面,另外,给演员一些表演姿势的选择可同时在甲胄中调节身体重心、巧妙变换角度,以使演员在演出中不至于太吃力。
在薇奥拉落水换衣服的一幕中,出于安全上的考虑,演员需要一个水下呼吸器。该装置安装于水池的底部,万一演员在池底换装时间过长,她可以利用呼吸器换气,然后浮出水面。当然,一般情况下,演员不需要利用呼吸器在水底换气,这只是一个安全备用装置。
设计团队还为水景设计了过滤单元和矿化水器来清洁水源,这个系统包括1个水泵,1个5 μm过滤器,和2个电热线圈(总功率大约11 000 W)。在每场演出结束后工作人员打开系统进行过滤和加热水源,并在下场演出开始前关闭它们。在这样大的比表面积下(比表面积指单位质量物料所具有的总面积),团队希望水池不要失去过多的热量。
这里的水景加热系统温度可调,热源最高温度可达38.9℃,适当调节加热温度可以保证演员和观众都感觉舒适。一方面,水温过高不利于演出。另一方面,由于水池的比表面积比较大,它对剧场正如一个巨大的加热-加湿器,对环境影响很大,为此,我们在水池的上方加装了防热盖,阻止热气向空中散发,直到演出时才去掉。
在4月份的演出中,因为天气还很冷,所以剧场用不着开空调降温,但需要适当的除湿。演出木质场景加装了特殊材料的外层以防湿防滑。水池底部的材料采用了Trex复合材料。这是一种木质和塑料纤维混合的特殊防水材质。选用它的目的是保证池底结构安全。因为任何木料在长期浸泡(2个月以上)都会发生变形,而在6英尺深的水下是无法用大型机械对它们进行修复的,因此,必须采用特制防水且坚固的材料安装池底。
工作团队还在所有的电气部分都配置了接地防短路装置,从而保证在电器短路时自动断电。水下所有电器设备都采用低压电源(12 V)以及3M™ Scotchcast™电气绝缘树脂密封,这是一种特殊的防水绝缘树脂。它会在所有电路接头处形成一个绝缘层,以保证用电安全。
在水池底部,工作人员安装了水下红外摄像机,可以将薇奥拉在水下的换装和安全情况及时传送到监控台。当演员换装完毕,她会给工作人员打手势,示意演出继续,这些工作画面采光非常幽暗隐蔽,坐在剧场的观众是看不到的。
因为演出中所有的服装必须由防水面料制作,极为特殊,很难租借到。所以,演员的服装几乎都由CST设计制作。他们采用了一种人造化学纤维面料,质地类似于伊丽莎白时期的天然面料,但更不易褪色,且吸水后更容易晾干。薇奥拉的服装被设计为宽大的伊丽莎白式裙衫,可以轻松地把武士铠甲穿在里面。马伏里奥的铠甲则设计得像缠绕周身的锁链。服装师在设计中充分考虑了水景戏的特色,比如其中滑稽的南瓜马裤,当水从肥肥的裤管里漏出来的时候,充满了喜剧效果。
(本文编译自《Live Design》2009年8、9月刊《Making A Splash For Twelfth Night at Chicago Shakespeare Theatre》一文。)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