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阐述小学班主任教学管理中如何加强德育工作

时间:2024-05-19

林逸苹

摘要:目前,我国教育更加重视对于小学生素质培养,所以不断开展德育教育。对于小学班主任来说,更需要通过不断创新班级管理方式来进一步保证德育工作的正常开展。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仍旧存在一系列的问题,需要有针对性的进行解决。下面主要对德育教育的重要性进行阐述,并具体分析其中存在的不足,然后提出解决策略。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有效策略

1. 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就现阶段的班级管理情况来看,大部分班主任更注重学习成绩的提高,所以大部分学生的学习压力较大,在这种情况,很容易使得他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产生错误的认知。此时,便需要班主任进行针对性的教育,帮助这些学生形成正确看待世界的价值观,具体意义可以从下面两个方面进行阐述。首先,通过德育教育可以促使学生对于正确观念有一个清楚的认知,从而能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在这一阶段的学生受到任何思想上的不良误导就有可能会对他们产生一生的影响。因此,班主任一定要切實开展德育教育,促使这些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最终能够在走入社会之后成为一个能够为社会发展做贡献的优秀的人才。其次,帮助学生缓解学习压力,德育教育会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心态,引导他们在面对巨大的学习压力时可以进行自我缓解,从而更好的进行学习。

2. 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小学班主任在展开德育教育的时候,还有很多问题,这些问题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不同的点。

2.1教育方式单一

推动德育教育的形式正在不断多元化,但是对于部分教师来说,教学理念过于落后,因此,他们有的并未认识到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在开展的过程中也会采用传统的灌输式说教,缺乏趣味性,严重影响了德育发挥作用。在展开这方面工作的时候,也将五讲四美作为德育教育主要开展的内容,学生对于这样的内容缺乏兴趣,无法提高积极性,保证注意力集中,最终导致所开展的德育教育质量不断的下降。此外,还有部分班主任会忽略德育教育,往往懒得为此浪费时间,常采用传统方式对学生进行说教,多方面的问题导致德育教育效果不明显。

2.2德育教育目的明确,缺乏实践

通过实际调查不难发现,一些学校会对班主任下达强制性的德育教学任务,这便使得他们更多开展工作的过程中并无法从学生自身出发考虑问题,而是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会带有较强的目的性,无法很好的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具体来说,一些班主任的主要目的是希望能够改善学生的学习态度,以此来快速提高同学们的成绩,因此这样的德育教育工作开展了全面性也受到了影响,最终德育教育工作没有办法获得高质量的提升和发展。其次,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将自己作为课堂主体,并未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所以会简单进行理论知识的传授,这就导致学生们并没有真正理解老师所学的内容,也不会按照老师所讲的方式去做,德育教育并没有发挥它真正的用处。表面上,教师已经向学生们输出了德育教育的知识,但实际上并没有起到任何作用,最多是让学生们了解了什么是德育教育,实际性意义不大。

3. 小学班主任开展德育教育工作的有效措施

3.1 改变德育工作开展方式

为了更好的开展德育教育工作,班主任需要从自身出发考虑问题,创新教育理念,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来制定专一的教学体系,以此来更好的保证学生的身心朝着科学健康的方向发展。尤其是在网络时代,班主任要想更好的开展德育工作,便需要通过不同的方式来进行,根据学生自身的问题制定教育方案,让学生的德育素养有一个全面的提升和加强。比如,在具体的开展过程中,可以利用多媒体来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帮助学生更好的融入课堂进行德育内容的学习。此外,也可以借助互联网来不断丰富德育教育内容,以此来吸引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德育教育质量。

3.2 开展课外阅读活动以促进德育教育的开展

为了更好的对学生进行熏陶,班主任不能仅通过说教来进行,还可以让同学们自行阅读与之有关的书籍。首先,班主任需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状态来提前为班级学生挑选符合他们特点的的阅读书籍,以便学生们能够在阅读过程中切实提高自身的德育素养。其次,为了避免开展的课外阅读活动对学生日常的上课造成一些不良的影响,班主任就可以与各个任课教师的教学方案进行结合以选取一个合适的时间点让学生开展阅读活动,例如将阅读活动放到早读或者没有任课教师上课的任意一节晚自习进行。

3.3 进行个性化教育

在当下素质教育改革的发展下,教学行业当中更加关注到学生在课堂上应该占据的主体地位,因此班主任在实际展开德育教育的时候,不能采用统一式的教学方式,而是要尊重学生之间的不同,根据他们的特点制定方案。首先,班主任需要在教学活动开始前对学生的具体时间情况做出了解,比如针对内向或者是问题学生,班主任需要单独找到他们了解情况,了解他们自身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疏导。其次,班主任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时,还需要坚持一定的原则,比如说民主平等原则,对每一位学生一视同仁,避免他们内心产生自卑心理。并且还需要有效的进行自身素养的提高,通过自身的言行举止潜移默化地对学生产生影响,帮助学生建立更加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

3.4 在班级文化建设过程中突出德育教育

班主任若想加强对学生进行的德育管理就需要在班级建设过程中加强文化建设,因为班风文化是突出一个班级各个方面氛围最为重要且具有代表性的体现,所以班主任也可以将德育教育,切实融入到班级文化建设中以促进学生的德育方面的管理。比如将尊老爱幼,雷锋精神作为班级的标语,时候督促学生进行道德的提高。

3.5 实施班级、家庭共同教育

家庭与学校是学生成长的主要环境,因为要想更好的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需要学校与家长取得一定联系,以此来更好的开展工作。首先,班主任要与家长进行沟通交流,一方面是为了了解学生在家的不良习惯,可以针对性的开展教育,另一方面是将学生在校表现告知家长,可以让家长帮助进行德育教育。其次,在网络时代,班主任可以通过各个平台与家长取得联系,比如微信,QQ,电话等,随时针对学生的状态进行沟通,方便共同制定教育计划,对学生的不良行为进行纠正。

4. 结束语:

总之,德育教育对于学生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班主任需要不断进行教学创新,保证德育教育的质量。

参考文献

[1]谭双.浅谈小学班主任德自教育工作的策略[J].亚太教育,2018,(03) : 7。

[2]陈燕云.浅谈小学班主任德育中如何有效实施激励策略[J].新课程,2018,(10) : 237。

[3]古应芳.小学班主任有效开展德育工作[J].课程教育研究,2018, (30) 。23E49A37-AAD7-4A24-8D70-596D25FA183E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